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郑成功传 >

第10部分

郑成功传-第10部分

小说: 郑成功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解决郑军长期存在的粮食问题,促进台湾的繁荣,郑成功认识到必须从农业生产抓起。荷兰人投降后的第三天,郑成功带着何斌及官兵千余人,准备了10天口粮,到各地进行调查研究。

  他从新港以至半线等处出发,直到高山族同胞聚居的地点,进行了普遍深入的访问。他要研究台湾的农业状况及自然状况,并安抚台湾的人民。各地人民对郑成功的到来非常高兴,表示拥护郑成功。

  过去高山族的农业生产是落后的。郑成功使散居在台湾西南平原的各社高山族同胞,学习和运用汉族的先进农业技术,使农业生产向前发展得很快。

  以前高山族同胞不知道使用犁耙、耕牛,也不会使用镰刀收割。稻禾成熟时,他们一穗一穗地拔。郑成功接受杨英建议,每社派去汉族农民一人,发给铁犁耙锄各一副,熟牛(耕过田的牛)一头,让汉族农民教给高山族同胞使用工具的技术。高山族同胞亲眼看到先进耕作技术的好处,都高兴地效仿,从而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郑成功访问了高山族各社之后,回到安平,第二天召集各位将领,开了一个军垦会议。他讲了粮食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寓兵于农〃的发展战略。

  〃寓兵于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史。秦始皇以前,兵民不分。人们有战争时当士兵去征战,无战争在在家耕田。秦始皇时,废除井田制,兵民开始分开:民,专门从事生产;兵,专管打仗。后来汉、唐、宋、元朝,屡年征战,军需要求很大,往往粮食问题没法解决。因此,善为将者,不得不组织军队自己生产。如诸葛亮在斜谷,司马懿在淮南,姜维在汉中,杜预在襄阳,都是处于两军对峙的时候,恐怕运转军需粮秣很困难,以致士兵饿肚子,所以都组织了军队屯田生产,这就是〃寓兵于民〃。 元朝的分地立法,明太祖朱元璋设卫安军,都是处于天下太平时,军队粮米无法保证,因此军队里以)7/10 的人力从事农业生产,以3/10 的人力从事作战、警戒、战备执勤。

  在台湾当前的情况下,郑成功提出〃寓兵于民〃的战略,无疑是非常正确的。诸将领也知道这个战略对台湾、对军队的重要性,都纷纷响应。

  郑成功开始实施〃寓兵于农〃战略了。他只留两个警卫部队守卫安平、承天二处,其余各镇,按镇分地,按地开垦。平时10人中以1个暸望、警戒,以四人耕田种地,轮流更换,这样,既无闲丁,也无逸民。 插竹为社,斩茅为屋,训练生牛犁田。丈量土地,划归版图, 照三年开垦, 然后定上、中、下三等,确定赋税。三年内的收成,只给公家 3/10。农闲时训以武事,有警则荷戈以战,无警便扶犁耕田。

  为了更好、更规范地实现〃寓兵于民〃政策,郑成功颁布了八条命令,对田地的开垦与分配,林木坡地的保护和捕鱼经商等,都做了规定。他特别强调,军政人员搞生产建设, 一定不要与民争利,尤其不能损害高山族人民的利益。开垦的总方针是〃己力经营 〃,即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开垦荒地搞农业生产,绝不能强占他人的劳动成果。郑成功将八条命令刻版颁布,严格执行。

  六月,郑成功分派各镇前往台湾北路、南路各地屯垦,发给6个月的粮饷,做为开垦费用。

  官兵们一手拿刀,一手拿锄,使垦区的面积不断向台湾西部伞原的南北扩展,从前人迹罕到的地方,也出现了袅袅的炊烟,绿色的田园。这种军垦,使士兵同时又是农民,把兵役、国防和农耕三者结合在一起,有组织,有领导,有力量,较之个体农民,在解决一些自然灾害带来的困难方面,较为有力。

  他们开垦的田地,名叫〃营盘田 〃,屯名就是原来镇营的名称,有些地方的名称沿用至今。如高雄冈锋镇前营里,是前锋镇屯垦的。

  在郑成功的民族政策指导下,高山族农民接受了汉族兄弟传授的耕作技术,农业生产发展较快,生活水平也比荷兰侵略者统治时期提高了很多。

  郑成功在台湾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使台湾逐渐成为一个世界著名的产粮宝地。

  2、荒岛到宝岛的巨变

  台湾岛当时总的来说还比较荒芜,有大部分的土地没有开发,对外贸易还不够发达,岛内治安情况也不尽人意。殖民地的历史给台湾留下了创伤。

  郑成功在实行〃寓兵于农〃政策的同时,开始了全面建设台湾的行动。

  郑成功迁移东南沿海的难民到台湾,使他们与台湾军民一同安家生产。

  郑成功把荷兰侵略者赶跑的时候,台湾的汉族和高山族人民,加上郑军官兵及眷属,总共只有十几万人,广袤的未开发的土地正待人民去开发。

  而在大陆方面,清政府执行〃平海五策〃的策略,北起山东登州,中经江苏、浙江、福建,南到广东最南端的千里海岸线上的滨海居民,一律强迫他们迁到离海30至50里的内地,挖一条不到一丈宽的沟,插竹牵绳为界,凡是越过界沟的,抓到了就要砍头。这一地区成了无人区。

  被迫搬迁的老百姓,只能到新的地方安家。清军把百姓搬不动、带不走的东西全部烧毁。已开垦出来的田地,出海打鱼的工具,统统被废弃。千千万万的老百姓因之倾家荡产,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老弱死于沟壑,少壮流散于四方,真是成千上万。

  郑成功对此非常难过,觉得是自己不愿投清而导致了父老乡亲受苦。他决定要将流离失所的人带到台湾来,帮他们盖房子,让他们开垦荒地自谋生路。通过在大陆的郑军的帮助,一批批难民来到了台湾。

  在郑成功的领导和推动下,军垦与农垦不断发展,开垦面积不断扩大,米粮的生产迅速增加。

  引入冶铁技术,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各种手工业的发展。几千年来无人惊动的原始森林被合理地利用,造船业开始兴盛起来。晒盐方法传入台湾,为台湾后来成为中国最大的产盐区之一奠定了基础。甘蔗制糖业日后在国际市场上也独占鳌头。

  郑氏家族以海上贸易起家,长期以来海上贸易的收入是郑军军饷的重要来源。除了粮米外,杉桅、桐油、硝黄、湖丝、绫等物以从大陆买入为主。所以郑成功非常重视海内外贸易。

  在发展海内外贸易方面,郑成功不仅有经验而且有基础。郑氏家族长期的经商,不仅与国内许多商埠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海外贸易也很活络,这就保证了郑成功进行贸易兴岛的顺利进行。

  郑成功鼓励官兵经营商业。当时与日本贸易受西方殖民者的干扰较少,获利却很大,郑成功对此非常重视。他对居住在台湾的日本商人以礼相待,尽量照顾他们的利益,发展与日本的贸易,保持友好往来。

  台湾还与吕宋(今菲律宾)人民进行贸易。

  通过多种途径的海内外贸易,郑成功打破了清政府〃平海五策〃的封锁,反而获得了更大的利润。因为在大陆没有竞争者的存在,使台湾成为寡头商,独享其利。

  郑成功还特别重视法制建设,严格执行法纪。

  为了开发和建设台湾,郑成功颁布了垦田、建军、建政各项法令,强调〃法贵于严〃,规定〃如有违越,法在必究。〃部队刚登上台湾不久,有人告发,宣毅后镇吴豪,掠夺百姓银两,盗用和私藏余粮,据为己有。虎卫右镇陈蟒也有贪污行为,违犯了法令。郑成功派人调查属实,便召集文武官员,判吴豪死刑,撤职查办陈蟒。

  后来,承天府尹杨朝栋,知县祝敬和斗给官陈伍合伙克扣军粮,受到郑成功的严厉处罚。判处杨朝栋死刑,祝敬下军,陈伍撤职。虽然杨朝栋是忠于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事业的得力骨干,也深得郑成功器重,但郑成功没有徇私,还是以法令为第一准则。

  郑成功严格执法的精神为后人所称道。只有严格执法才能维护法律的尊严,从而使法真正产生应有的作用。以种种理由超越了法,只能使〃法将不法〃。在郑成功严格执法的带动下,台湾军民遵纪守法,蔚然成风。

  郑成功也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与应用。郑成功以〃惟才是举〃来作为考察人才的依据,而不在乎对方的门第、资历。对于有才学的人,郑成功非常重视。对于各方面的人才,郑成功都加以充分应用。

  由于郑成功重视人才的选拔和运用,这种态度得到了其子郑经的继承,在郑军占据台湾的20年间,使〃台湾日盛,田畴市肆,不让内地〃。郑成功全面建设台湾的行动,显示了郑成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也是一位卓越的政学家。全面建设的行动,及有很强的现代意识,大大超越了与他当代的一般政学家的水平。

  3、台湾人民的拥戴

  郑成功能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以及在军垦、社会秩序方面取得辉煌的成就,除郑军的作战勇猛、军纪严明以外,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郑成功及其部下能够与台湾人民保持着鱼水深情,得到了台湾人民的大力支持。

  在郑军收复台湾的大军刚到澎湖时,海上接连刮了几天的风暴,眼看军中的粮食越来越少,无法坚持到台湾。当地百姓听到这个情况,纷纷主动把自己家省吃俭用的番薯、大麦等食品送到军队里来,有利地支持了郑军攻打台湾的行动。

  郑成功的军队有着严明的纪律,对老百姓秋毫无犯,任何人不得与民争利,甚至不能拿百姓的一个番薯,违者严格按军纪处罚。郑成功本人,更是以身作则,为全军做出榜样。

  郑成功收复台湾期间,荷兰侵略者到台湾人民中,特别是高山族同胞中,造谣惑众,诬蔑郑成功军队到台湾来,如何抢劫金银财宝,如何为非作歹等等,使一些高山族同胞心存疑惧。郑成功用爱护台湾人民的实际行动,消除了人民的疑虑,使高山族同胞坚定地相信郑成功的军队是一心为了台湾人民的。

  据说郑成功在围困荷兰殖民侵略者孤守的赤嵌城期间,为了加强军队和高山族同胞的团结,有一天,郑成功不辞辛苦,来到了高山族同胞聚居的村社巡视访问,一路上军纪严明,秋毫无犯。

  他们来到村社,高山族的男女老少敲锣打鼓,捧着茶果酒浆,把他们迎进村来。郑成功与高山族村社首领相见礼毕,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四个年轻的女子,各自捧着一个盘子,随着乐曲走了过来,这四个盘子里,一盘是黄橙橙光灿灿的金子,一盘是白花花亮晶晶的银子,再一盘是嫩绿的青草,还有一盘是赭色的土。女孩子们恭恭敬敬地把这四样礼物给郑成功送上,请求郑成功接受。

  原来这是高山族村社首领辨不清郑成功大军到台湾的来意,用金、银、草、土四样礼物来辨明郑成功要什么不要什么。

  郑成功深知其用意,便通过翻译何斌,十分诚挚地对大家说 :〃本藩进兵赶走荷夷红毛番,为的是收复我们中国的领土台湾,使台湾人民生产发展,生活改善,过上不受外国侵略者欺凌、压迫的好日子,不是为了金子,也不是为了银子 。〃说罢,郑成功便叫随从收下那两个纹着青草和土块的盘子,把放金放银的盘子让她们端回去,并送给高山族同胞一批耕牛、农具以及布匹等物,作为回赠礼物。

  高山族村社的首领和群众,见郑成功的军队的确是为了保护台湾人民的利益而来的,很受教育和感动。国姓爷不爱金银爱百姓的故事,便很快在高山族同胞聚居的村社广泛流传开来。

  还有一次,郑成功领着将士,来到终年云雾袅绕、山岩峭壁、白色如云的玉山脚下。一个将领向郑成功报告说 :〃这山上盛产美玉,要是把它占领,就不愁发不出军饷,也不必组织大家搞什么垦荒种地了 。〃玉山盛产美玉的事,郑成功早已听说。这一带的高山族同胞,为了保卫玉山,不被荷兰侵略者抢去,同手持洋枪洋炮的红毛番争了30多年,打得侵略者只能馋得流着口水,眼巴巴地望着玉山发愣,却什么也捞不到。郑成功有心看看这块宝地和探望勤劳勇敢的高山族同胞,便领将士们上了山。

  山路上,山花烂漫,莺啼燕啭,满山尽是乌杉银桦,鲜桃翠李,遍地长着香花甘草,青蒿黄藤。郑成功为这一路美景所陶醉。可随行的将士们却发现,这山上只有灰褐色的岩石,没有什么美玉。

  这时遇到一位长须老者。老者对众人充满着敌意。当得知这是郑成功率人来观看时,老人急忙冲向前去,亲切地说:〃国姓爷,你让我们盼得好苦呀,今天果然到了!〃老人急忙转过身去,拿出一把小头,砸碎身边一块岩石,随即很快地敲去石皮,竟是一块殷红如血、晶莹洁润、玲珑剔透的玛瑙石!老人把它捧到郑成功面前说:〃国姓爷,现在我把它交给您啦!〃原来,几十年来,高山族人民用猎枪和弓箭,打退了荷兰侵略者的多次抢夺,鲜血染红了白玉,尸骨化作了石皮,毛发长成了草木,把满山美玉掩藏起来。现在郑成功来了,他们要把这玉山献给郑成功。

  郑成功说:〃这玉山上的一草一木,一土一石,都是用高山族同胞的血汗换来的,我们不能拿它变成自己的东西。〃老人激动地流下了眼泪,他说:〃国姓爷,你真是我们山里人的知心人呀!〃他打口哨把其他人叫来,大家围着郑成功欢呼起来。此后,玉山上的高山族人全力拥护郑成功的各项措施,成为高山族人与汉人交往的楷模。

  郑成功还组织部队,为台湾人民进行水利建设。

  保证农业生产的丰收。郑成功不相信龙王送雨的迷信说法,用开渠引水的办法把山里的水引入农田,解决了台湾天旱时缺水的困难。台湾人民更加敬重郑成功了。

  此外,郑成功关心台湾人民的身体健康,组织部队医务人员深入村社,为群众治疗各种疾病。

  郑成功及其带领的军队,尊重台湾人民,热爱台湾人民,帮助台湾人民,与台湾人民建立了鱼水相依的深情厚意,赢得了台湾人民的支持和爱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