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第1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面看出来,《华严》最后是归《无量寿》,所以古德说《华严》、《法华》,这是圆教一乘,皆是《无量寿经》之引导,那《无量寿经》是什么,你知道了。《华严》、《法华》引导你入《无量寿》,一点都不错。我学佛,最早跟方东美先生,方先生喜欢《华严》,我也很喜欢《华严》,喜欢经教,我对净土宗念佛没兴趣,我就不知道念佛的好处。以后亲近李老师,李老师介绍我读《印光大师文钞》,我读完《文钞》之后,态度改变不少,不反对净土了。以前对净土是有反对的态度,读了《文钞》之后不反对了,但是不学,修净土的心发不起来。
我跟李老师是学讲经,而李老师是一再把净土介绍给我。你看我在台中学的五部经,两部是净土,《弥陀经》是净土,最后《普贤行愿品》,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是净土,这「净土五经」里头的,学五部占两部。可是还是用学教的态度,没有修净土的意念,很难度!老师对我一番苦心,我也很感激,但是很不容易。到什么时候归心净土?第一次讲《华严经》,在台北志莲精舍,那边精舍的主人请我讲《华严》,时间很长,讲了大概有十几年。十几年当中没有一直讲,常常出国,到国外弘法就停了,回来接著讲。好像前后有十七年,讲了一半,《八十华严》讲了一半,《四十华严》也讲一半,因为我那时候是同时讲,一个星期讲三天,两天讲《八十》,一天讲《四十》。
在那段时期当中,有一天突然想到,文殊、普贤修什么法门?善财童子修什么法门?这个经仔细翻开来看,看到最后我就愣住了,怎么他们统统都修净土法门,都是求生极乐世界?你看我讲《华严》,真的是粗心大意,都讲过了,但是没有注意到。这样仔细再一检查就发现问题了,知道文殊、普贤统统是发愿求生净土的。善财是文殊菩萨的得意门生,文殊菩萨最好的学生,当然是跟老师学一个法门,要不然不能称入室弟子,入室是传道的,传法的弟子。这才晓得文殊求生净土,那善财肯定是修净土的。
其实五十三参我也讲了不少,当时第一次讲的时候疏忽了。现在一看,头一个他参访的是德云比丘,《四十华严》里叫吉祥云比丘。吉祥云比丘修什么法门?修念佛法门,修般舟三昧,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善财童子去参访他,吉祥云比丘给善财童子讲开示,讲二十一种念佛法门。这个内容我知道,这二十一种念佛法门,包括一切诸佛所说的无量法门,我懂这个意思,在讲经的时候讲过。但是没有想到自己修净土,没想到这个,这么一检查才知道。那么善财当然是修净土,因为第一个是先入为主,就肯定善财是修念佛法门。然后看到末后,最后五十三参第五十三,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恍然大悟!一个开头,一个结束,统统是修净土,当中决定没有间断。就是当中善财参访的,那叫无量法门,把它归纳为五十一;五十三参,去掉前后是五十一。当中五十一是代表无量法门,善财统统学,就是「法门无量誓愿学」;自己修,则专修净土。我把这个事实真相看出来,搞清楚了,这回过头来专修净土。
我修净土,老师劝,苦口婆心的劝,我都没法子接受。所以我的净土法门是从《华严经》上得来的,真正古人所讲的,《华严》引导我入净土,《法华经》引导我入净土。净土是顶法,灌顶,把净土法门传给你这是真正灌顶。这一段我们就学到此地。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接著看下面第五段,第五段有两首偈,说「大用难测,亦是释名分事」,我们把经文念一遍:
【若蒙十方一切佛。手以甘露灌其顶。则身充遍如虚空。安住不动满十方。若身充遍如虚空。安住不动满十方。则彼所行无与等。诸天世人莫能知。】
我们看清凉大师的注解,这是第五段。「五若蒙下二颂,明(是说明)大用难测」,测是测度,我们凡夫无法想像菩萨的作用,「亦是释名分事也」,这个地方所说的菩萨的名分是十地菩萨。此地是十信位的菩萨,同时也修学十地菩萨的科目,科目当然小学念的跟大学不一样。譬如小学念的历史,课本里面文字都不多,每个朝代只讲几个重点。最简单的像《三字经》,《三字经》上有中国的历代,文不长。可是它那几段文要是展开,就是中国特有的二十五史,那个分量可就多了,总共有三千多卷,绝对不是一个人一生所能够修学的。所以中国二十五史有很多学者专家一生当中只学一种,变成专家、变成权威。
早年我在台湾,遇到一位天主教的神父方豪,这个人很难得。他那时候在台湾是政治大学文学院的院长,是中央研究院的院士,他只有初中毕业,完全是自己苦学成名。他学什么?就是二十五史里面的《宋史》,专门一生搞宋朝的,就是一个朝代。宋朝的典章制度你向他请教,他讲得头头是道,专攻一部。一部,在《三字经》上只有几句话。这就是说初学也要学,要知道有这么回事情,到你将来大的时候,还是这个题目,可是内容的深广就不相同了。所以像历史,小学学它,中学也学它,大学也学它,到大学就分科分系,历史学系。这个地方也是解释名分之事。
「谓以法智云,含众德水,能蔽如空粗重故」,这是讲大用难测。法智云,十地是法云地,法云地是什么意思?这一句就是解释法云地。比喻十地菩萨的智慧,十地菩萨的德教,他的智慧、他教化众生这种德能太殊胜了,无比的殊胜。粗重是讲烦恼,粗的烦恼是分别、执著,细的烦恼是妄想,通常大乘教里面讲的见思、尘沙、无明,见思是粗重,无明是微细。如空,就像空中那么大,那样的广。所以,法云地的菩萨有这个智慧、有这个能力,帮助无量无边的众生。这是普度众生,四弘誓愿里面讲的「众生无边誓愿度」,你要度众生,当然你先要断烦恼。
此地是贤首菩萨,就是十信位的菩萨,他们修学上面的课程,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这是到了十地,修学这些课程。这两首颂,「又若蒙下二颂」,这两首颂「亦是进入佛地也」。他们蒙十方诸佛灌顶,所以他的『身充遍如虚空』,这是什么身?法身,这个身才是自己。『安住不动满十方』,法性身有没有形相?没有,是什么?是法性。法性不好讲,我们六根接触不到,眼看不见,耳也听不到,也嗅不到,也摸不到,也想不到,所以叫不可思议,「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可是它存在,它能现宇宙,能现万法。宇宙是讲时空,时间、空间,时间、空间是它现的,它也不是时空,一切是它所变现出来的。那才叫真正的自己,在佛法叫法身慧命。
我们有没有?人人都有,没有一个人没有,只是你现在迷了,你不认识,你不知道有这回事情。从法性里面变现出身,你认为这是自己,这叫颠倒,就错乱了,你怎么能把这个当作自己?确实,这是自己的一部分,整个宇宙是自己,这个身体也是宇宙的一个小点。古人用大海做比喻,大海是自己,身体是什么?是大海里头起的一个水泡。你居然把水泡当作自己,把真正大海忘记掉了。所以今天佛在此地告诉我们,充遍虚空的,实在讲虚空是自己法性变现出来的。
自性如如不动,从来没有动摇过,这是讲真如、本性、自性、佛性、第一义谛、大般涅盘,都是讲这个。佛在经上讲这桩事情的名词讲了一百多个,为什么说这么多?叫你不要执著、不要分别,知道是说这么一桩事情,就可以了,完全是破我们妄想分别执著这些习气烦恼。说一个你就会执著这一个,说二个、三个也会执著,说很多很多,你就不会再执著。晓得了,我明白了,离一切妄想执著,你就能证得。
佛给我们讲的是真话,你只要真的把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的执著舍掉,你就证阿罗汉果,六道轮回就没有了。可是你现在并没有离开六道轮回,那是怎样的?那就是阿罗汉乘愿再来。有没有生死?没有了,就是阿罗汉乘愿再来。阿罗汉跟凡夫不一样的地方,凡夫有执著,阿罗汉没有执著。如果再进一步,把分别也放下,你是菩萨再来,菩萨没有分别执著,凡夫有分别执著。佛是先教我们从这个地方下手,最后再破无明,无明不好破,破无明就出十法界,但是证阿罗汉就超越六道轮回。你在六道里头乘愿再来,六道里面所有一切苦难你不受,与你不相干,身不是自己,舍身受身得大自在。我们凡夫在六道里面舍身受身,要知道是业力主宰的,没有办法,自己做不了主;阿罗汉自己做主,他到这儿舍身受身自己做主。真的,就像我们换件衣服一样,舍身就好像衣服脱下来,丢掉了;受身,再换一件新的,太自在了。凡夫执著,把这个当作是自己,生死大限来临的时候,苦不堪言,这是不知道事实真相。
「若」跟「则」要记住,我们从前面一直读下来,读了差不多有五十首颂,你看每一句都是「若」,一首颂的前一半是「若」,后一半是「则」。『若身充遍如虚空,安住不动满十方,则彼所行无与等,诸天世人莫能知』,这就显出它的作用。作用,「诸天世人」这是讲六道里面众生,没有人能够知道,这是真的,不是假的。阿罗汉到这个世间来,有,不是没有,也很多,他来干什么?他来度众生的,也度自己。为什么?他分别没有断,他要到世间来断分别;执著已经断了,所以他是乘愿再来,他不是业力受生。真正努力用功是在这上下功夫,你真的超越了,不在这上用功夫那你都错了,所谓错用了心,这是讲凡夫。阿罗汉的舍身受身我们都没有法子晓得,那菩萨就更不必说了。
我们再看下面第三个段落,前面是第二段,这里说清楚了,一共三十九颂,就是我们讲有「若」、有「则」,我们读了三十九颂。下面第三大段,「若」跟「则」就没有了。「第三菩萨勤修下」,一共有三首颂,「结叹其德」,这是这一段的总结,结叹。就是十信菩萨修四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修行这个四位他所成就的功德,赞叹这个。我们看经文:
【菩萨勤修大悲行。愿度一切无不果。见闻听受若供养。靡不皆令获安乐。】
我们再看底下一首:
【彼诸大士威神力。法眼常全无缺减。十善妙行等诸道。无上胜宝皆令现。】
这两首是法说,后面还有一首是比喻,我们先看这两首。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注得比较多,我们把注解念一下。「初二法说」,这就是前面两首,我们念过了,后一是比喻。「前中贤首云」,这个贤首是贤首国师,不是我们经里面讲的贤首菩萨,这是华严宗清凉大师的老师,清凉的师父,贤首国师。「贤首云,初二句悲愿内满」,就是第一首颂的前面两句,『菩萨勤修大悲行,愿度一切无不果』,这是悲愿内满。意思是说「菩萨勤修等者,结前若字下义,无不果者,结前则字下义」。我刚刚跟诸位提起来的,前面一个「若」,一个「则」,这个地方贤首国师就给我们说出来。
「以若有彼,则有此,非是前后钩锁相因,唯是本位信中,有此则有彼,同时具有,而说有前后。是故信门,具足一切行位之相,然行虽无量,皆以悲愿为首,故就此结之」,这段是解释前面这两句,总结前面三十九颂。说明信位菩萨可以修学上位,上面这四位。同时贤首国师在此地告诉我们,位位都含摄一切位,这是《华严经》上所说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多不二。这是什么?这是性德。所以无论是位次高低,平等的礼敬,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第一个,「礼敬诸佛」。为什么要平等?我们不懂这个道理,这个道理太深了,不知道一位里头具足一切位,性具的。它不是前后钩锁,好像前后一个一个连结的,不是的,它一位里头本来就具足一切位。这个道理真是难懂,太深太深,为什么?自性本来具足。不但是初信位的菩萨具足,我们现在具不具足?具足。我们一念具不具足十法界?我们一念具不具足一切法?具足。所以佛看一切众生本来是佛,道理就在此地。而我们自己完全不知道,迷失了自性。
这个地方总结前面三十九颂,所具诸位,一直到十地圆满了。总结第一句话,「菩萨勤修大悲行」,清凉跟我们讲得好,这就是总结前面若、则的意思。我们在前面看到,譬如「若知烦恼无所起,永不没溺於生死」,下面说「则」字,「则获功德法性身,以法威力现世间」,有个「则」字。所以下面说「愿度一切无不果」,这是「则」字。我们以为前前后后是关联的,不知道此地真正的意思,它是本来具足。
我们要学,这两句不能疏忽。愿度一切,真的有结果,无不果。怎么度法?一定要修大悲,就是大爱,佛家讲慈悲,世间人讲爱。佛为什么不说爱?慈悲就是爱,世间人讲的爱里头有情;换句话说,它有分别、有执著。爱里面,没有分别的爱、没有执著的爱,就叫慈悲。所以我们常讲,爱是有感情的,慈悲是理智的,理智的爱,爱是带著有感情的慈悲,这样解释大家好懂。所以佛说慈悲,菩萨离分别执著,没有分别执著,他这里头没有情跟识,真的是智慧,情变成智慧。
情是烦恼,智慧跟烦恼同体,一体的两面,觉悟了就叫智慧,迷惑了就叫烦恼。迷了,智慧就变成烦恼;觉悟了,烦恼就变成智慧。所以你讲断烦恼,烦恼能断吗?烦恼断了,智慧就没有了,转变,你得懂这个意思。转烦恼为菩提,这个话就对了,就没有毛病;要说断烦恼,不行,不可以断。生死即涅盘,了生死即涅盘,这是明了、觉悟了,生死是涅盘,迷了,涅盘就是生死。所以,凡圣的关键就在觉跟迷,觉了,凡夫成圣,迷了,菩萨就变凡夫。
我们好不容易从凡夫转凡成圣,几时我们又会变成凡夫?我们相信世间人有提这个问题的。这个问题当年世尊在世,富楼那尊者在楞严会上提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