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第2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诚,随缘是觉心。我要想怎样怎样,错了,想怎样怎样,妄想!缘不成熟,你的妄想也不会变成事实,缘成熟,不打妄想事能成就。而且缘千变万化,缘要能认识,要能掌握,没有一个不成就的。有好多机会当面错过,那就很可惜。可以说每个人生生世世都会遇到脱离六道轮回、脱离十法界一生成佛的因缘,怎么样?错过了。我们有没有错过?有,你看在历史上自古到今多少人念佛三年就往生,我们念了三十年还没往生,错过了。怎么错过了?我们刚才讲的这些原理原则你有没有做到?没做到,人家赞叹我还是欢喜,毁谤我还要生好几天气,不行,这叫什么?当面错过。要晓得,染净、善恶、起心动念跟外面诸相常现它是相应的,我们希望外面的相现什么样的相,你先要问自己动什么念头。善念,一切相没有不善;不善的念头,没有一个相是善的。佛念现佛境界,贪念现鬼境界,愚痴现畜生境界,外面确实没有干扰,只是你自己用心错了,这个道理不能不懂。现在时间到了,我们休息几分钟。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海印三昧最后的一义,「非现现。谓如来三昧,寂然不动。为众生故,於非应中随感而应」。这句讲得很清楚,如来三昧就是自性本定,所以它是寂然不动,从来没有动过,虽然是起无量无边的大用,它动过没有?没动过。就像一面镜子一样,照见外面境界森罗万象,它动过没有?没动。也像我们电视机的画面一样,萤光幕里面的现象千变万化,电视机的萤光幕如如不动,它能现,但是它不动;不动才能现,动就不能现,这个道理要懂。为什么佛菩萨、祖师大德能把这些现相讲得这么清楚、这么明白?他心是定的,心定他照见。
心定,定跟慧是连在一起的,定起作用就是智慧。佛法里常用水来做比喻,好懂,我们用一盆水来做比喻你就更清楚。一盆水放在那个地方不动,没有染污,没有震动,它水是平的、干净的,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外面所有的现相照得清清楚楚。定起的作用就是照,照是慧,不动是定。所以你心定的功夫愈深,你照的境界就愈大愈广。阿罗汉能照一个小千世界,菩萨能照一个大千世界,佛能照遍法界虚空界无量无边诸佛世界,这什么原因?定功浅深不同。所以定是佛法修学的枢纽,戒是什么?戒是方便。我们怎样才能得定?持戒。特别是禁戒,这个不许做,那个不许做,这也不许做,反正样样不准,那是禁戒,都是叫你心定下来。
佛教人,那还不算戒律,是戒律的预备功夫,没有这个功夫你就不能持戒。预备功夫是什么?十善业。十善都是禁止的,你看,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在家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统统是不,这样你心就定下来了,定生慧。这个慧虽然不大,起作用了,起什么作用?能接受佛法,佛给我们讲经说法我能听得懂,我能听出里头的味道,法味。
现在学佛的人(无论在家出家)学了很多年,心里还是乱糟糟的,什么原因?他不定。换句话说,佛要求大家的十善都没做到。起心动念习气很深,不杀生,蚊子咬一下,一巴掌就打死,对於蚂蚁、家里这些蟑螂、苍蝇绝对没有爱护的心。不偷盗,自己好好的想想,有没有占便宜的念头?有占便宜的念头,盗心,偷盗的行为你没有,偷盗的心你还没有断。口业尤其造得重,所以《无量寿经》里面教我们善护三业,第一句是口业,「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为什么?最容易犯的。在一般经典里面佛讲的顺序都是身口意,《无量寿经》上讲的是口身意,用意很深。我们中国古人常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你说的人无心,听的人有意,麻烦可大了。你说的时候很轻松,听的人记恨,他那个怨恨如果不能够化解,那就是佛经上说的「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所以我常常要想到,我怎么对人,人家怎么对我。不要认为今天他是下人,他是我家的佣人,一转世,可能他是主人,我是他的佣人,很难讲,要常常想到,我不是生生世世是人上人。佛法里面说得很多,不是下下人就不能修福,大富大贵的人才修福,不一定。你看看《了凡四训》里面讲的例子,穷人在寺庙里供养两文钱。两文究竟是多少?现在人没有印象,我在小的时候有这个印象,十分钱是一毛,十毛是一块,一分钱是多少文?三十文。我懂事的时候铜钱已经不用了,就是当中有个孔的,那个不用了,那个一个钱叫一文,我懂事的时候。我出生那时候那就不记得,那时候还会有,但是我懂事的时候,就是五、六岁的时候这我记得,那个时候铜钱不用了,渐渐废除了,但还是很多。用什么?用铜板,也是圆的铜板,当中没有洞,但是上面它写的字「当十文用」,我们就晓得那一个铜板要换从前有洞的钱换十个,当十文用。那我们就知道,那时候一分钱是几个铜板?三个铜板,三十文,三十文就是一分钱。所以两文钱,就是从前那个铜板(当中有洞的)两个,真是微不足道!
布施两文钱,由於她真诚恭敬,方丈和尚亲自给她回向祝福。没想到以后这个女孩子做了王妃,地位高了,又走过从前这个小庙,这次有钱了,带一千两银子去布施,身分不一样,态度也不一样了,老和尚叫徒弟给她回向。所以她就来问老和尚,我小时候两文钱布施,你老人家给我做回向,今天我带这么多人来、这么多钱来,你怎么只叫徒弟给我做回向?老和尚就说,以前那两文钱,你那种真诚心从你的态度上看到,真诚恭敬,我不给你回向对不起你;今天你傲慢,你地位太高,财富太多,千金对你来讲九牛一毛,算不了什么,所以你的谦诚恭敬没有了;换句话说,你这个布施得的福,千金比不上那时候的两文,那时候两文福报大,你这个千金福报少。一念傲慢心,什么都完了,一念自以为是、自以为了不起,全没有了。这个道理,读《了凡四训》、看《了凡四训》的光碟,你有没有能体会得到?你有没有学到?真的看懂、学懂了,我相信你的态度永远改变,那你就是真正有福之人,真正有道之人。
佛祖说的句句话没说错,错在我们自己粗心大意没看懂,没听懂;如果你看懂、听懂了,法喜充满。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你学到之后,习是什么?习就是在我日常生活当中用上了,快乐。你虽然学,你没用上,天天在读,天天在听,在生活里头那些不良、不善的习气还是那么多,还是没有改进,你没有进步。所以修行,最殊胜的修行处所,菩萨学处就是在生活、就是在日常处事待人接物。我们看《华严经》最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那是现实的社会,把我们社会上的人分成五十三类,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你从早晨起来到晚上睡觉前你都看到,这就是五十三参。这个社会上有正派的人、有恶人,有顺境、有逆境,天天都看到。然后你看到善财怎么生活,善财怎样应付这些人事物。如果你细心去观察,他用的是什么?普贤菩萨十愿。对菩萨、对罗汉、对国王大臣礼敬,对愚痴、对作恶的人、对下人也是礼敬,真诚恭敬心决定没有分人的差别,我们在五十三参看到,学到了没有?
赞叹有差别,行善赞叹,你行的不善不赞叹。不赞叹也不放在心上,可是对你的恭敬供养照常,决定没有差别;善人多供养一点,恶人少一点,没有,平等。平等里面有差别,差别在哪里?差别在需要,他需要多一点,他需要少一点,这平等里面的差别。这要懂,完全是智慧在做主,不是感情用事。我们凡夫是感情当家做主,智慧都忘掉了,智慧不见了,那是当然之道,为什么?智慧的心是定的,只要心清净、定,决定是智慧当家,如果心里面有贪瞋痴慢、有是非人我、有自私自利,那决定是感情用事。
我们今天想想,哪个人能够做到无私无我?没有自私自利,谁能做到?佛弟子能做到。今天我们学了佛,也受了三皈五戒,甚至受了菩萨戒,甚至出了家,还做不到。这不是真佛弟子,这是佛弟子的外表、形象,没有实质。真正依教奉行做到了,没有受三皈,没有受五戒,佛承认他是佛弟子。所以形式不重要,你要做到才重要。你做到,佛菩萨承认你,你没有做到,你拿到再多的皈依证都没用处,假的不是真的。皈是回头,依是依靠,我从一切不善回头,我要依靠一切善法,这叫真皈依。所以皈依要晓得,三宝是觉正净,觉正净反面是迷邪染,我还是一个迷邪染的心,那哪里皈依?从迷邪染回过头来依觉正净,迷邪染放下去,放掉了,放下了,觉正净现前,真的三皈了,那不是假的,佛菩萨承认你,龙天善神恭敬护持。假的能骗人,骗不了鬼神;鬼神里头有善恶,善神看到你笑笑,不理你,恶的鬼神可能跟你开个玩笑,捉弄你,为什么?你是假的不是真的。这些不能不知道。
一定要晓得我要把心定下来,能不能定?你的心本来是定的,现在有没有动?没动,你怎么不能恢复?这两句话说得好,如来三昧是自性本定,寂然不动,从来没动过;成佛的时候没动过,纵然堕阿鼻地狱、变饿鬼、变畜生也没动过,真心!它要是动了,就不叫真心,就不叫如来三昧,人人都有。我们亏吃在哪里?吃在虽有真心,不认识,用的全是妄心。真心在哪里?《楞严经》上佛给我们讲得清楚,如来三昧在哪里?在眼叫见,见性,在耳叫闻,在鼻叫嗅,在舌叫尝,六根的根性就是如来三昧。我们今天不知道用,我们用什么?我们用六识,我们看东西用眼识,听声音用耳识,识是妄心,识是动的。《楞严》上讲得好!所以交光大师注《楞严经》,他的《楞严经》注解前面一篇序文看了很感动。他念佛功夫成熟了,阿弥陀佛来接引,他跟阿弥陀佛说,《楞严经》传到中国,有许多人注解,注得都不太妥当,没有讲清楚,他说我想把《楞严经》重新做个注解,向阿弥陀佛告假,我现在暂时不去,我留在这里做注解。阿弥陀佛也同意,就回去了,有这么一段故事。
他的注解里头最重要的,就是讲《楞严经》主张是教我们修行舍识用根,这是从前人没讲过的。以前人注解《楞严经》没有说舍识用根,换句话说,都还是用识。所以《楞严》自古至今的注解就两大派,古时候是长水法师,宋朝的,交光是明朝的,这是新的这一派,主张的是舍识用根。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见色用见性见,见性见外面的色就不叫色尘,叫什么?色性,用闻性闻音声,叫声性,这是什么境界?就是宗门讲的明心见性。讲得真好,可是怎么样?不是一般人能做到。可是他讲的这个真是世尊的意思,这一点不假。我们怎样练?前面讲得很多,只要见色不执著、不分别、不起心、不动念,就是见性见。起心动念已经变成识,变成阿赖耶识。还行,不分别,不用第六识,不执著,不用第七识,还是很高明,有智慧,虽然是迷,迷得很浅,不深,你的如来智慧还是透得很多。这个道理要懂。
如果再往下面降一级,不执著但是有分别,那是什么人?阿罗汉、辟支佛,比六道高明多了。就像经上讲的,阿罗汉已经具足六种神通,那个神通是什么?能力。如来智慧德相,六种神通是德,虽然比不上菩萨,也非常可观,天眼能看小千世界。小千世界多大?用黄念祖老居士的话说,一千个银河系,看一千个银河系像看掌中的庵摩罗果,你看得那么详细、看得那么清楚,不要用望远镜。你的能力能知道过去五百世、知道未来五百世,这都是讲德能。我们今天为什么失掉?我们因为有执著,而且坚固的执著,我要这样、我要那样,有执著就不能随缘。学人、学生不能执著,要随缘。一个团体里面,当家住持他要维护整个团体的秩序,要执法,他要执著。他执著不是为自己,是为大家在一起共修有秩序,事上有,心里没有;如果心里有的话,他就堕落了,心里没有。这个道理很重要。心里没有执著,心里没有分别,接引初学的方便,那是菩萨,那不是凡人;心里有分别、有执著,他是凡人,凡人做事情就会有障碍,我们讲不容易做得圆满。
所以凡事,我们中国五千年老祖宗讲得好,「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只要事情发生障碍,过失不在外面,在自己。像大禹、商汤,这是古时候的圣王,他们的态度,书上记载说「万方有罪,罪在朕躬」。看到平民做事情犯罪,他不说他犯罪,他说自己犯罪,他为什么会犯罪?我没有教得好,是我的罪,不是他的罪,所以他能够治理国家。老百姓真正做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你东西掉在路上没有人捡,你会找到;晚上睡觉,你家大门不需要关,没有人会进来。人人守法,人人知礼,人人心地都善良,人人都知道尊重别人,都知道敬爱别人,这个社会佛国土里头有。你要问极乐世界像什么样子?华藏世界像什么样子?你想想普贤十愿、文殊十波罗蜜,你就知道一个大概。佛国土里面的居民人人做到,圆满的做到。
所以我们要想求生净土,不能不断恶,不能不修善,为什么?经上讲得很清楚,你看看净土三经,一翻开「善男子,善女人」,那个善有等级的,为什么?华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善有等级,四十一个等级;西方极乐世界四土三辈九品,有等级,最低的等级是十善业道。诸位要知道,十善业道你真做到了,没有三皈五戒,能往生,为什么?你这个标准符合了,善男子、善女人。十善业道做不到,不能往生,阿弥陀佛再慈悲,接你到极乐世界,你住不下去,为什么?极乐世界都是善人,你不善的心、不善的念头,到那里还要去作威作福,还要去跟人吵架,那怎么可以?你怎么可以把极乐世界的秩序毁坏掉?这是决定不会接引你的。所以佛来接引的时候看得很清楚,真的是个善人,欢迎你去。你不能破坏道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