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第2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一真法界。
达此理趣而修万行。达是通达,通达就是觉悟了。知道这个道理,知道这个事实真相,而修万行。这个行不是名词是动词,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我了解宇宙万事万物的真相,知道它是一体,知道它是不二,了解事实真相。就像前面我们也费了不少时间所说的,这些森罗万象从哪里来的?唯心所现,现而无现、不来不去、顿现、常现、现无所现,现非现现就是现无所现,搞清楚、搞明白了之后,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庄严佛果。你起的念头完全随顺法性,完全庄严法相,没有一丝毫违背,思想不违背,言说不违背,行为不违背。
这句达此理趣而修万行,就是《华严经》最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你看五十三参里面,五十三位善知识他们是代表,什么代表?是达此理趣的代表。这些代表里面,男女老少、各行各业统统都有,通达之后,他们所作所为无一不是庄严佛果、庄严世界、庄严国土、庄严一切众生,纯净纯善。变成什么世界?人人都是菩萨,人人都是罗汉,人人都是善友,没有一个不随顺法性的;换句话说,没有一个是违背自然运作的法则,没有一个。这就是中国古圣先贤所说的伦理道德。如果有错误,立刻就修正。
在中国古时候的标准就是五伦八德,庄严世间,在佛法里面十善,还往前面讲,孝亲尊师,特别提出来慈心不杀。慈心就是理智的爱心,决定没有一个念头伤害众生,没有,蚊虫蚂蚁、蜎飞蠕动,都是真诚的爱心,没有伤害。十善、三皈众戒,所有一切行门,统统是十善业道的扩大,把所有修行归纳到最后就是十善业。十善可不能小看了,十善是佛菩萨修行的根。这里面的境界愈说愈微细,像不杀生,有一个众生因我而生烦恼我就错了,我就有罪,应该怎么样?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为什么他生烦恼?我怎么能对得起他。叫一切众生因我而生烦恼,这不是庄严佛果,是破坏佛果,这跟华严相违背。
华严是比喻,在经题里面讲过,像个大花园一样。这个花园里头各式各种的花卉品种应有尽有,圆满具足,每种花都盛开,这个花园美不胜收,绝对没有这个妨碍那个,没有,个人在自己的本位放出灿烂的光芒,是这么个意思。尽我们的智慧、尽我们的能力所作所为庄严社会,利益众生,这叫华严,所以他的心纯善。不但纯善,纯净。如果纯善不净,这是世间法,世间圣人,纯善又纯净,出世间圣人,诸佛菩萨。纯净是什么?妄想分别执著断尽,没有了,这个世间伦理道德,佛法讲的十善、三皈众戒、菩萨所修的六度、普贤的十愿、文殊的十波罗蜜、诸菩萨共修的六和四摄统统做到了,没有一样没有做到,庄严佛果。他不用佛国,用佛果,什么意思?你自己成佛了,所以他不用佛国,用佛果。自己成佛哪能不庄严佛国土?字字句句用意都很深,深广无尽。
我们学太重要了,你要不学你就不能达。学怎么样?没有止境的学,因为达是无止境的。你看看菩萨五十一个阶级,我达到初信,还没有达二信,要精进努力;我达到二信,上面还有三信;我达到十信,上面还有初住。你就晓得,这不是一生一世的事情,生生世世认真努力。我们常讲提升自己的灵性,没有别的,佛法的教学就是教你生生世世不断提升自己灵性,一直提升到最高,佛果,还在等觉之上。我们现在依教修行,知道多少就做到多少,统统是庄严佛果。好像我们盖一层大楼,五十二层,我们现在才做第一层,是不是庄严佛果?是的,那最高的一层还是要依第一层,还是要依第二层,还是要依地基,你一层一层往上盖去。从初发心到如来地,所修的我们用四个字把它总包括了,就是「纯净纯善」,都是为了这栋大楼圆满建成。圆满建成,连顶端都建成,顶端这是佛果,无有一法不是庄严。
我们今天劝大家,这是基础的基础,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这是普遍的劝导,这是庄严佛果,这是大方广佛华严。这一条路是无比殊胜光明的大道,如果你违背就倾斜、偏差了,偏差就走上邪道,这个不能不知道。邪道是什么?妖魔鬼怪,三途六道,偏差了。偏差从哪里偏起?从念头偏起,念偏了,你的言语、行为全偏了,你自己不知道,通达的人看得很清楚。达,谁达?最低的达是初信位菩萨,上面的他看不到,下面看得很清楚;初信看二信看不到,但是看初信以下、看六道凡夫,清清楚楚明明了了,他站得高。我们不能不晓得这个道理。
由此可知,佛在经上跟我们讲的,祖师我们没有见过,看到他们留下来这些注疏、这些著作,我们读了之后,跟佛所讲的没有两样,无一不是劝导我们读诵大乘、亲近善友。儒家讲亲仁,亲近仁慈的人、仁德的人,《华严》讲亲近善友,善友是什么?善友是通达的人,通达的人没有一个不善,不通达的那就很难讲了。你想这个重不重要?不能不清楚,不能不明了。
再回头想一想,孔老夫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那个朋是志同道合。夫子又告诉我们,「吾尝终日不食」,一天不吃饭,「终夜不寝」,一晚上没睡觉,「以思」,在那里想,想的结果,「无益」,都没有真正的利益,最后下的结论,「不如学也」,夫子好学。什么时候我们自己把好学跟吃饭、睡觉相等了,不能不吃饭,不能不睡觉,不能不学,甚至於是学比吃饭、睡觉还要重要,你就成功了。你对於佛菩萨所说的,对於孔夫子所讲的那些话、那个味道,你体会到了,否则的话你体会不到。然后他想的你会想到,他能说得出,现在我也能说得出,这就很靠近了,他话里头的意思你能听得懂,有味道。
我们今天麻烦,确实业障习气太重,心浮气躁,听了怎么样?听不懂,为什么听不懂?听了没味道,不入味。为什么没有味道?你跟这个境界距离很远,所以虽然听到,感受不到,必须要有相当的修养,那就是什么?真做,真做是福德,你能懂一点是你的善根,有善根没有福德不能成就。一定要真干,努力去干,提升自己,慢慢的就渐入境界。老师教学对於学生的根底观察得很清楚、很明了,根底是什么?他距离圣道、圣学有多远,有没有偏差,偏差不大,很容易帮助他扶正,就是引导他。
真正成功、失败的关键在好学。好学里头最重要的一个关键就是放下,不肯放下,纵然好学,也很难成就。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对於道场里面的职工,管理道场这些人,我们要特别感恩,为什么?他们是真正做出牺牲奉献,因为他们要管事,他们的心不容易静下来,他们的学进度非常缓慢,得利益的是清众,所以要感恩。你有个道场不能没有管理的人,我们中国古时候有个谚语,现在大家我想都知道,所谓是「当家三年,猪狗都嫌」,没有一个不讨厌你,你就晓得管事得罪人,这是肯定的。
在佛门里面有个谚语,你想害某人,你要害他,你就请他做住持、请他做当家,为什么?他一生修福,不修慧,这一生想了生死、出三界的机会他没有。所以古时候寺院里面当家执事人员那是很公道的,我们想了是不能不佩服,他的工作就一年,大家轮流做,不是一个人要做一辈子,一辈子害死他了。不能不管事,所以从前寺院庵堂都是选举制,从住持到底下的职工,腊月三十,过年总辞,总辞之后就改选,选出来第二天早晨初一他们上任。这是轮流,这个好,我在这边长住,应当替常住服务,但是服务时间是一年。不做这些事情心地清净,那个提升速度很快;除非你自己不用功,你自己不精进,你自己不好学,那就没法子,如果你自己精进、好学,进步快。因为你进步快,你明了通达,所以对於当家、职工、执事这些人非常感恩。我们自己将修学功德回向给他,他能不能得到?那是他的心,他的心要是没有自私自利,大公无私,我们的回向他得到;他如果有私心、还有贪瞋痴慢,他的性德上有障碍,我们虽回向给他,他得不到。
佛法对於这个事理讲得多么精细,你真契入怎么会不欢喜?怎么能舍得?这是我亲身的感受,世间什么样的娱乐你叫我去,把读经讲学放下,我绝对不干,我这里头的乐趣比它高得太多,简直不能比。没有契入不知道,给你讲了你也不相信,所以也用不著跟你讲。聪明人能看得出来,你细心观察你能看出来,那是我们一般讲有善根,他能看得出来。所以实在说,一个团体里头,还是祖师大德那个制度(是佛菩萨教的)正确,就是工作是轮流制的,不能害死一个人,於心不忍。
「一心修之谓之三昧」,这里头「一心」是个关键的字眼,不能用二心,二心就不是三昧。一心修十善,一心修觉正净,一心修六和敬,一心修四摄法,一心修十波罗蜜,一心修十大愿王,只要用一心修,就叫做三昧,一心是什么?专心。所以佛祖、老师教导我们,这我在李老师那里受教是最明显的,一门深入,他决定不准你学两门,你旁听可以。譬如我们跟李老师学经,他老人家也讲古文,也讲《论语》、讲《大学》、《中庸》,我都去旁听,旁听可以。但是旁听只可以听他的,别人讲不可以听,这他限制得很严。怕什么?怕将来产生错误的知见。他一个人可以,他无论讲什么,我们只学一门,他讲的东西我们可以旁听。所以这是决定禁止,其他老师、大德决定不可以,怕你什么?怕你二心。
一心修还是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才能提升。学《华严》就叫华严三昧,一心念佛叫念佛三昧。净宗的典籍现在是五经一论,都是提倡持名念佛,就是《十六观经》也是的,《十六观经》最后第十六观是持名念佛,所以都能称作念佛三昧。净宗五经一论要不要都学?我不主张都学,我主张是一门,其他的五门可以参考,一门深入,为什么?得三昧容易、快速。如果五经一论六门功课同时都学,很困难;换句话说,你心不专,你的力量分散的,你不能集中,很不容易成就。真正想成就、想提升是一门,一门里面没有贪瞋痴,多了就有贪心。用贪心不行,一心才行。我们世间人常讲贪多嚼不烂,你要用清净心,要用一心,你才真正能成功,这个不可以不知道。
凡是信心还在动摇,都是对於佛法认识不清楚,他才会动摇。追究其根本原因,还是业障,业障头一个,对老师没有信心。现在这个老师要追究到佛,对释迦牟尼佛没信心,对祖师大德就当然更没信心,现在看到这些出家人或者是在家的老师,信心生不起来,这就是业障。我这一生能有这么一点成就,在起步的时候跟大家不同的地方就是我有信心,这个信心是从哪里来的?最早的时候那个根是从母亲那里来的,孩童的时候,三、四岁懂事了,一直到十岁,生长在农村。我们农村有个观音庙,现在我回去,那个观音庙没有了,地方还在,旁边有个小河,那里有个小桥,小时候在那里玩耍的地方,庙没有了。我母亲拜神、拜佛,所以从小有这么一个根。到以后进到城市,入了学校念书,老师都讲这个东西是迷信,我们也就接受,迷信,就把它否定,背叛了。可是遇到方老师的时候,这又捡回来了,那是小时候有这个根,如果小时候没有这个根,是很难。方老师跟我一讲,回想到小时候母亲带我们到寺庙、城隍庙看那个,就又起来了。
所以诸位想想看,从十岁离开,当然那时候印象还是有,大概到完全排斥应当在十五岁。我跟方先生是二十六岁,十年,背叛了十年。还不算长,所以还能够回过头来。回过头来我没有怀疑,我对老师相信,接触经典的时候对释迦牟尼佛相信,「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尤其老师的指导好,「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个根才扎下去。所以童年的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太重要,背叛、离开十年还能找得回来,遇到真正的善知识,还能找得回来,如果小时候没有根就难讲,就很难说了。
华严三昧这个意思,《华严经》跟祖师大德的注解里面还有一些重要的意思,今天时间到了,下一堂课我们把它补出来。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六八四卷) 2006/12/1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684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贤首品第十二」,第四大段无方大用分。在经文的前面,清凉大师给我们介绍的十门三昧业用,我们学到第二门华严妙行三昧门。在《六十华严》里面有这么三句话,「普贤菩萨正受三昧,其三昧名佛华严」。前面我们看过祖师大德一般的说法,华严三昧。华严是比喻,佛是能证之人,华严是所证之法。在佛法虽然讲能证、所证,它跟哲学里面所讲的不一样,哲学能所是二分法,佛法里面能所是一法,能所不二,这个道理就深!
实在在最近,最近也有二十五年了,一九八二年,法国的物理学家他们有个研究小组发现一个物理上的现象,感到非常惊讶,那就是他实验将一朵玫瑰花摘下一片花的花瓣,在实验当中发现里面有花全部的影像在这里面,再把它分成两半,每一半里头还是有个完整的影像,最后把它撕成很多小碎片,每一个小碎片里头依然还是一个完整的影像,从来没有见过的。这种现象跟《华严经》上说的倒有一点相似,《华严经》上讲一微尘里面有世界。所以科学家在想整个宇宙一定有一个共同体,那是真的,所有一切现相都是它的影像,不是真的。这愈说愈像大乘经上所说的,诸位常常念《金刚经》,《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一点都不假,这是事实。
所以在佛法里面讲,再小的一粒微尘,现在科学讲的单位,原子、电子、粒子,现在讲到夸克,再小那个里面都是圆满的大千世界。而且佛说的还更妙,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