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 >

第209部分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第2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在佛法里面讲,再小的一粒微尘,现在科学讲的单位,原子、电子、粒子,现在讲到夸克,再小那个里面都是圆满的大千世界。而且佛说的还更妙,物质最小的,佛法叫微尘,微尘里面的世界谁能进去?普贤菩萨能进去。谁是普贤菩萨?每个人都是普贤菩萨。这是大乘教里面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既然本来是佛,那菩萨还能例外吗?我们学了这么多年,懂得这个道理,所谓佛是从性上说的,法性上说的,说菩萨是从修德上说。性德跟修德是一,性修不二,性相一如,所以普贤德号里面的意思一定要懂。
  普贤所表现的,整个《华严经》上所讲的修行都是普贤愿、文殊行,法法圆融。在前面我们学习过普贤十愿,礼敬诸佛这一愿里面就圆满具足以下的九愿,不但具足下面九愿,而且还具足文殊的十波罗蜜。再跟诸位说,一法里面具足一切法,一切法都在这一法里面。说礼敬,全在礼敬这一法;说赞叹,全在赞叹这一法;说布施,普贤十愿都在布施这一法里面;说持戒,普贤十愿所有一切法门都在持戒这一法。《华严经》上总的说法,「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一里面有含多,那个多是圆满的,没有欠缺,一切入一,难得科学家发现这个现象。
  这个现象并不是他观察的,他没有法子观察,实验室里面只建一个粗浅的模型样子,真正的是没有法子能够理解。所以经里面告诉我们,华严三昧就是普贤正受的三昧,是以一真法界无尽缘起为理趣,那就是这个三昧里头包含整个宇宙。在那个境界里面,科学家讲高维次的空间。这也是在二十多年之前科学家就已经知道,时间跟空间是有极限的,达到这个极限,时间跟空间就没有了。空间没有了,距离没有了、大小没有了;时间没有了,先后没有了,过去、未来没有了,这是华严三昧里头的境界。现在科学家不知道要用什么方法来证实,在佛法里面用甚深禅定,所以佛教我们要放下。放下执著,《楞严经》上讲的九次第定,那真成功了;再放下分别,就是诸菩萨的三昧;最后能把妄想再放下,这才叫华严三昧。普贤三昧就是诸佛所证的三昧,佛华严。通达明了,依这个理修六度万行,或者我们在《华严经》上讲的,修普贤十愿、文殊十波罗蜜,这就叫华严,一心专注这就叫做三昧,这称之为佛华严三昧。
  祖师大德对於这桩事情说得很多,我们取其重要的,对我们自己现在学习有帮助的,略微介绍一下。首先就像前面贤首国师给我们讲的「妄尽还源观」里面第一条,你要肯定整个宇宙我们常讲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是一体。佛在大乘教里面讲得很多,「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这就说得很明白、很清楚!十方三世佛包不包括我们?包括,怎么包括我们?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讲三世,讲过去佛、讲现在佛,一切众生是未来佛,肯定他会成佛,为什么?他本来是佛。
  经上讲得很清楚,「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这就说明本来是佛,现在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因为你有妄想,你有分别,你有执著,所以就变成这样子,变成十法界、变成六道轮回。哪一天你真正觉悟了,你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了,你就恢复本来面目,那怎么不是佛?所以肯定一切众生将来都会成佛。哪一天成佛?那就要问你自己,不能问别人,哪一天放下哪一天成佛,现在放下现在就成佛,明天放下明天就成佛,你要不要放下?这是修行里面的总纲领、总原则,不能不知道。
  三大类的烦恼,从烦恼的发生,第一个是无明,《华严经》上讲的妄想,无明妄想是什么意思?起心动念。实在讲起心动念这个现象非常微细,我们自己知不知道?不知道。不但我们不知道,经教里说得很清楚,阿罗汉不知道,权教菩萨不知道。什么是权教菩萨?十法界里面的菩萨。什么人才知道这个事情?法身大士,禅宗里头常说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法身大士。法身大士里面程度也不齐,有高下之分,程度低的,他解悟,能理解不能够证实,要到深位的菩萨,程度很高了,他才能亲证。经上一般佛都说八地菩萨,八地菩萨就见到了,证得了,证悟。我们可以说圆教初住以上是解悟,没有办法证实;科学家是从很复杂的数学方程式里面推演出来,理上有,他们相信,可是事实上没有办法证得,因为我们现在所用的科学仪器看不到那么小的物质。所以数学是科学之母。
  说这个意思,我们从解悟里面肯定、认知整个宇宙是一个法性。佛在《华严》上说心现识变,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个心就是法性。法性能现,阿赖耶能变,阿赖耶就是妄想分别执著,它能变,十法界依正庄严是它变现的,如果转阿赖耶成大圆镜智,十法界就没有了。所以佛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真的,不是假的。这个事情逐渐科学家明白了,但是讲得不透彻,非常难得;如果这些科学家一读到《华严经》,会对他有很大的提升,他的境界向上提升。
  佛在三千年前就说过,那时候没有什么仪器,哪里需要仪器!用什么看到的?《金刚经》说佛有五眼,佛有肉眼,我们也有,佛有天眼,我们没有,佛有法眼、佛有慧眼、佛有佛眼,我们只有一个,其他的四个没有。实际上五眼圆明是我们本来具有的,现在五种眼,四种失掉了,为什么会失掉?就是妄想分别执著把它障碍了,它不起作用,不是没有。佛告诉我们,有,你并没有丢掉,只是现在不起作用,你的烦恼妄想分分断,你的能力分分恢复,就这么个道理。对於诸佛菩萨不要羡慕,为什么?他有,你也有,我也有,大家都有,平等平等,只是他把障碍拿掉了,我们障碍没拿掉。什么时候障碍拿掉,大家是一样的。这个道理不可以不懂,然后你就晓得为什么要修行;恢复我们的智慧,恢复我们的五眼(五眼是属於德能),恢复我们的相好。
  记住,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心跟法是一不是二。成佛了,你没有得一法;堕到三途,你也没有失一法,没有得失。这里头只有隐显,显是明显,没有障碍的时候都显出来了,有障碍的时候隐没显不出来,是这么个意思。所以佛不需要科学这些仪器工具,不需要,也用不著数学来推论,不需要这个,只要放下,只要得三昧,三昧是正受。三昧是什么?简单的说一句,清净心,心愈清净你就会看得愈透彻,你自性里面的智慧就现前,德能、相好都现前,所以心不清净是很糟糕的事情。心不清净才搞很多的科学仪器发明这些东西,都觉得很了不起,其实很多观点还是错误。纵然是现在科技这么发达,所得出来的理论似是而非,我们看起来已经很佩服,要跟佛法比,并不是完全相同,只是接近而已,不是完全相同。所以佛教导我们,佛所讲的你要去证明。你不证明,永远是佛说的,不是你自己的;几时证明了,那就是你自己的,这才可贵。佛是希望我们去证明,不是希望我们完全听他的、接受他的,那就全错了,那不是佛的意思,这我们不可以不知道的。
  所以明白了之后就知道我们学佛要用一个什么样的心。宇宙之间万事万物一切众生,我们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我们跟人应不应该要分?不应该。事相上可以分,为什么?随俗,心里头不能够分,这就对了,这就叫如来应化。事上如果不分,这个世间秩序就乱了,没有法子维系,所以要分;理上如果要分,那你产生障碍,你就不能见性,大乘经里面讲的诸法实相你永远见不到。换句话说,心里头要有、理上要有分的话,你永远见不到实相,永远没有办法得三昧,所以心里头不能有,事上要有。这就是「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相」,不破坏,只有成就众生相,绝不破坏。这个用意深,理很深。凡是觉悟的人,没有一个不是自自然然这样做,「法尔如是」。用这个心态来学习大乘经教,这就对了。
  《华严》的业用,《探玄记》里面说两条,一个是「依此显说华严法,故《无量寿经》叹菩萨德中,言得佛华严三昧宣说诸佛经典」。我们就晓得什么人能讲一切诸佛经典?得华严三昧的人,他能够演说诸佛经典,他说的跟诸佛一样,决定没有两样。他是不是跟诸佛去学的?不需要,为什么?一切诸佛的经典都是从华严三昧上流出来的,他已经得华严三昧,所流出来的经教一定跟十方诸佛佛佛道同,不需要学。释迦牟尼佛学过没有?我们在他老人家一生历史当中,释迦牟尼佛没有遇到过佛,没有哪尊佛来教他,他只是夜睹明星,豁然大悟。那个悟是什么?就是入华严三昧。怎么知道?因为他悟了之后,他在二七日中就宣讲《大方广佛华严经》,显说华严,这个道理要懂。
  《华严经》从哪来的?从你自性里头流出来的,只要你见性,流出来就是大方广佛华严,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了样子。在中国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样子,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很了不起,惠能大师的历史在这一带的人都知道,这一带是他的故乡。没有念过书,不认识字,无论什么经典,你拿去向他请教,他不认识字,你念给他听,他就讲给你听,讲得头头是道,这什么原因?悟入华严三昧。他会下的学生真正达到明心见性的,也入华严三昧,跟他的境界相等的有四十三个人。佛教传到中国来两千年,历史上记载正式传到中国是公元六十七年,但是野史里面记载的还早,大概在战国的时候就有少量的传到中国来。两千年来,惠能大师以前没有出过一个惠能,惠能大师以后也没有出过一个惠能。你想想看,他二十四岁五祖忍和尚衣钵就传给他,他是五祖的传人,真正的传人。跟五祖的时间非常短促,在黄梅只住了八个月,跟五祖见面只有几次,他得到真传。
  所以诸位同学,我现在看到有些人想跟我学,想做我的传人,错了,你要做诸佛如来的传人,这就对了。我是个凡夫,跟我学不到东西,跟诸佛如来学,入华严三昧。华严三昧入不了没关系,入念佛三昧,念佛三昧不亚於华严三昧。祖师大德给我们说,「念佛三昧,三昧中王」,好像是超过一切三昧,包不包括华严三昧?当然也包括,老实念佛就能成就。那么我们要问,念佛成就的人不少,念佛成就的人为什么不出来讲经说法弘法利生?这桩事情要看缘分,真正悟了之后他知道、他明白,这个世界众生跟我有没有缘,没有缘,我怎么样讲他也不会听,他也不会接受,他说我胡造谣言,所以不住这个世间。要知道,悟了之后活动的空间无量无边,现在科学家讲空间的维次确实是无量的;换句话说,证得三昧之后,空间维次突破了,哪个世界有缘,哪个地区有缘,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什么叫有缘?这个地方人具备两个条件,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就有缘,我们常讲孝亲尊师;这个人不孝顺父母、不尊重老师,没有缘,你来教他,没用处,有没有缘,条件就在此地。如果我们真的孝顺父母,真的尊重老师,佛菩萨会化身来度你,为什么?你跟他有缘,而且你得度的缘成熟了。佛门有一句谚语说「佛不度无缘之人」。你的缘成熟了,你成熟了,你不找他,他来找你。就是说你已经具足得度的条件,他不能舍弃你,这就是佛门常说的「佛氏门中,不舍一人」,你不知道,他知道。如果你不尊重老师、不孝父母,不想学这些东西,你就是求佛,佛也不来,为什么?佛看清楚,你是假的,你不是真的,你要是真的,不求,他来了。佛菩萨很可爱,真的值得人尊重。
  第二个意思,「依此显示华严行」。这个此是华严三昧。得华严三昧,他示现在世间,也就是他日常的生活、工作、待人接物,华严行是什么?普贤十愿、文殊十度,他做到了,就在他日常生活当中。你就晓得这是一个得道的人,得华严三昧是真正得道。底下有一首偈子,你就更清楚了,这首偈子是这样说「施戒忍辱精进禅,方便智慧诸功德,一切自在难思议,华严三昧势力故」。所以有没有得华严三昧,你就看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方便、愿、力、智,文殊菩萨十波罗蜜,一切自在,前面我们读过十种自在,都表现在他日常生活当中,表现在他工作里头。
  出家有出家的工作,在家有在家的工作。出家的工作是弘法利生,弘法利生又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教学,一类是护法,都是弘法利生。一个道场、一个学校,学校里头有教员、有职员两种人;教员是负责上课的,教学的,职员是护持道场,学校里面行政事务他们来负责,他们是护法。弘护是一体,弘护不二。护法的人一般来说,在古时候是弘法退休之后当护法,他内行。学校里面这些执事,像校长、教务、总务、训导管这些的,还有管这些杂事的,都是老师退休了再干这个,所以他内行,他能把这些老师、学生照顾得非常周到,不是外行人。现在是弘法的人找都找不到,哪来的护法?所以现在道场里问题很多,从前道场没有事,上下真是一片和睦。
  佛门里面,上一代的老和尚告诉我们,从前道场里面的执事都是佛菩萨应化来的,讲经法师是初学的,所以执事有大德、大能,有大智慧,他能真正成就人。今天佛法的衰我们就明白了,弘法人才没有,护法人才更没有,佛法怎么会不衰?这是我们自己要警觉到。所以今天在道场里面做护法的,一定要晓得,护法是菩萨、护法是佛,讲经的法师跟护法比要差一大截,怎么比也比不上。今天护法的人没有弘法的经验,所以他对於怎么护持不知道,完全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那这个道场问题太大。从前护持的人是随顺华严三昧,随顺佛祖的教诲,他不是随顺自己的烦恼,这不能不知道。这是华严妙行三昧。后面这二百零三首颂都离不开这十种三昧。
  第三「因陀罗网三昧门」。因陀罗网是比喻,因陀罗是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