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 >

第214部分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第2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爱好《华严》的都到那边去,那边是专修《华严》的;浙江的天台,专修《法华》的。同样是一个宗派的,也有兴趣不相同的,同一部经典古德有很多注解、注疏,有人喜欢这个本子,有人喜欢那个本子,於是宗下面再分派。由此可知,中国过去的寺院庵堂变成什么?专科大学,统统有成就;教学相长,定慧等学,真的是道场,没有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经忏佛事。
  从前全部是学校,政府监督,但是政府对你的修学,就是你的行政、你的教学没有干涉。甚至於你犯戒做错事情了,政府都容许你依照你们的清规处分。除非他还俗了,还俗就要受国家的法律制裁,不还俗的时候要受寺院清规处分。那个时候出家人在社会上地位很高,上面受到帝王的尊重,下面受到人民的爱戴,他的确是以师道的身分住世。自己修养自己的品德,充实自己的学问,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给社会大众做最好的楷模。
  所以这个地方的主,主跟伴,我们都明白了。主不是独一的主,我们可以说是任一,任何人被推选,他都要担任这些职务为大众服务。而且每个人实在讲也都非常欢喜为大众服务,为什么?人人为我,我也应该为人人,这才能讲得过去。所以被推选出来的没有推辞的,很认真、很努力的去做。一年一次改选非常的理想。
  古时候寺院住的人多,看看我们将来,纵然是小道场,如果也能够依照这个制度,像学校一样,纲领执事一定分开,教学。行政、训导还是要,总务现在一般人称为行政,实在讲总务还是有好处,规模不大的时候。不过现在教学,方式跟从前不一样,下面可以分组。建立一个很好的制度,把它推动,使佛教渐渐的再复兴起来,同时也可以影响到其他宗教,这么好的制度别人也会来模仿。制度可以推行,原因就是大公无私,地位是平等的,这是真诚清净平等。这个在佛门里面落实了,它不是口号,它是真正做到了。
  那么作主,就是你被选上了,你要担任这一年期间的教化。对内教化四众弟子,因为一般道场有四众的多,出家的男众、女众,在家的男众、女众。也有少数寺庙,单纯的,只有出家的男众、在家的男众;也有寺庙完全是女众的,出家、在家的女众,分开的。每种制度都有它的好处,有它的优点。而且一个出家众,或者是在寺庙里面修行的在家众,几乎都是全能,样样都会做。你请他做住持方丈没有问题,他会做;你请他当个饭头,饭头是什么?饭头是寺庙里的名称,厨房里面的大厨,翻作大厨,他也能做。到菜园里面种菜的叫菜头,他也能做,样样都能,什么都学。自己不会,有人会的,他就是老师,他就来教大家。所以谚语里面讲「出家人三把刀」,这三把刀是什么?第一个是剃头刀,你要自己会剃头,要学会剃头;第二个菜刀,就是厨房的工作也能做;第三个剪刀,你要能做衣服,出家人衣服都很简单,但是自己要会做,就三把刀。中国出家人,印度没有,印度古时候没有,中国出家人有三把刀。你从这些地方,你就了解寺院的生活。
  古时候寺院的经济是稳定的,经济来源从哪里来?它有山有田,这些山、这些田地都是施主布施给寺庙。寺庙有了山、有了田就可以给农民去耕种,向农民收租。譬如一年收的稻子,农民自己耕种的他可以得七分,以十分之三供给寺院,所以寺院每年有固定的收入。生活虽然清苦一点,不需要化缘,生活非常稳定。寺庙的生活都比较清苦,这是佛的教诲。为什么生活要清苦一点?生活清苦你才没有贪心,你才有出离的心,出离心就是我们不想来生再搞六道轮回,六道轮回苦!
  希望来生能升等,往上面升,上面是欲界天,诸位都知道,欲界有六层天。每个等级都有它的标准,这个标准多半是伦理道德,道德的水平愈高你升的等级就愈高。如果有定功,定是放下,放下情执,情执的根还在,但是他定的功夫确实能把情执控制住。贪瞋痴慢、五欲六尘他能控制住,不起作用,根没断,他就生到色界天去了,色界有十八层。再能把色相也舍掉,像中国老子所说的「吾有大患,为吾有身」。他说我有很大的忧患,忧患是什么?我有这个身体在。有这个身体,你总得要照顾它。如果没有这个身体多省事,没有这个身体,也不需要饮食,也不需要房屋,这多痛快,多自在!行。真的,达到这个境界生无色界天。
  无色界天什么东西存在?世间一般人讲灵魂存在,他没有躯壳,没有身体,那真叫得自在。这个自在是三界里面的自在,六道轮回里面最自在的,没有比他们自在,他不要身体。可是没有出去,没有出六道轮回。那就是出六道轮回要把烦恼习气的根拔掉,贪瞋痴慢伏不行,连根拔除,没有了,就出了六道。诸位你要知道,伏已经不容易了,要把根去掉可不是简单事情,真的要用一番修行的功夫。行是行为,修是修正,把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自私自利是错误的行为,名闻利养是错误的行为,错误的思想,贪瞋痴慢。真正把它修正过来,那就是要断根,这是真修行。所以,小乘把所有一切错误的看法,就是见解,错误的看法真正放下,修正过来了。
  错误的看法头一个,众生都以为身是我,这个错误,身不是我。这个观念纠正过来,彻底纠正过来,身是什么?身是我所有的,把身看作现在的衣服一样,衣服是我所有的。我们脱衣服很简单,送人也一点都不心痛,舍身受身就像穿衣脱衣一样,这个错误观念就修正过来了。第二个错误观念,我们今天讲的对立,佛法的名词叫「边见」,两边对立。这些年来,我们常常劝勉同学们,要从内心深处把我们对一切人的对立放下,对一切事的对立放下,对一切物的对立放下,没有对立,边见就断掉了。对立尚且没有,当然没有矛盾,没有误会,更没有冲突,化解冲突要从这里开始,冲突真的没有了。还有错误的观念、错误的看法,因果,对因上产生错误的看法叫「戒取见」,果报上错误的看法叫「见取见」。这四大类,不属於四大类的一切错误、不正确的看法,统统归纳在一起叫「邪见」。
  你的见解正确了,小乘法里面证须陀洹果,大乘,我们《华严经》就是初信位的菩萨。虽然那个很低,也没有出六道,但是他是圣人,为什么?烦恼他能断了一点,虽然不多,他断了一点。色界天、无色界天虽然定功很深,他没断,他伏住的,没断,所以他比不上这些修行人。你看色界天、无色界天,寿命终了之后还会堕三恶道,这是什么?没断!烦恼习气他控制压在那里,哪一天控制不了,它又起现行、起作用,还要堕三途。可是须陀洹跟初信位的菩萨没出六道,决定不堕三恶道,是断烦恼的功德,伏不行。
  再把错误的想法统统断掉,叫思惑,思想,错误的思想。错误的见解没有,错误的思想没有,当然就没有错误的行为,言语也是行为,到那个时候你的言行跟圣人就差不多了,很像了。所以这是执著放下了,证阿罗汉果,超越六道,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六道就超越了,这个道理不能不懂。我们这一生在这个世间,最重要的是把这个搞清楚、搞明白。
  我们要离开六道轮回,不但要离开六道轮回,还要离开十法界,这个不容易。可是佛教里头有个特别法门,《华严经》最后用这个法门,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用的是什么法门?求生净土,亲近阿弥陀佛的法门。我对净土生起真正的信心是从《华严经》悟入的,没有读《华严》之前,多少人劝我,连李老师劝我,我都没有接受。我那时候只是不再反对净土,对净土很尊重,自己不想学。到我讲《华严》讲了一半,有一天突然想到,文殊、普贤学什么法门?善财童子修什么法门?结果把经后面翻翻,统统修的是净土法门,我非常惊讶。文殊、普贤是我们心目当中最羡慕的、最尊重的菩萨,全都修的净土法门,净土法门一定不简单。所以才认真的看净土经论,读《印光法师文钞》,这才真正回头。不依这个法门,这一生要靠我们断烦恼、证菩提,实在不容易。
  就是我刚才讲的最简单的,身见、边见,你能不能断?身见要是破了,清净心就现前;边见破掉了,平等心就现前。所以你不能瞧不起须陀洹,不能瞧不起初信位的菩萨,他们真正做到了清净平等。他们心里面没有对立,他们不再执著身是自己,所以能作主、能作伴,主伴不二,主伴圆融,这就叫严丽。《华严》的落实,在佛门是修学的道场,在家的同学可以落实在家庭里,落实在家庭,你的家庭就是华严道场。家庭里面修六和敬,修十波罗蜜,修四摄法,修十大愿王,它怎么不是华严道场?
  修得好,修得真有功夫,心量大,你表现在外面大方。中国古人常说的量大福大,心地清净,你的皮肤颜色有光彩,不用化妆,化妆是假的,自然就有光彩。所以修行有没有功夫,修到什么一个程度,没法子骗人。骗人只是骗愚人,真正是有修有学、有道行的人,你骗不了他,他一看就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有光,自己看不见,我听说有一种人,特异功能的人,就是修气功的人,他能看见,他叫气,他不叫光。颜色不一样,光大小也不一样,佛法里面称为光。
  我们从理上来讲可以相信,理上是波动的现象,起心动念是波动。你念念都是善念,念念都与正法相应,念念是慈悲利益众生,光好,金色的光明,黄色的光明,白色的光明。如果念念与道德相违背,念念是贪瞋痴慢,那个光是灰色的、是暗色的,那个光不好。所以有这种功夫的人,他一看你,首先第一个很容易了解你这个人心行善还是恶,他立刻就能辨别。如果是得定的人,他看得清楚,功夫愈深看得愈清楚。
  这些事实真相,现代科学家也有新的发现,跟佛法里面所说的非常接近,但是他们必须要靠仪器去探测才能发现,他的肉眼看不到。真正有功夫的人不必用眼睛看,用他的感官他就能感触到。如果是强烈的境界里面,我们一般人都能感受到,外国人叫磁场,中国人叫气氛。我这一生当中最明显的感触就是章嘉大师,章嘉大师住的环境,我们走到里面去,感到什么?温暖、安详,现在人讲安全感。妄想、忧虑自然降伏,像《金刚经》上所说的,降伏了。你会很欢喜那个地方,纵然跟大师见面一句话不讲,舍不得离开那个地方,我有这个感觉。
  第二种,也很明显、很强烈的,在从前,书店的磁场好,图书馆的磁场好。到里面去浏览,纵然不去翻书,也感觉得身心很舒畅。可是现在的书店不行,那就是什么?现在书本里面的内容与伦理、道德、因果、智慧相反了。我现在很少逛书店,年轻时候常常逛书店,现在偶然到书店去买几本书,那个磁场非常不好。这就是说明我们起心动念,环境它有回应,像江本博士水实验的。书是文字,善的这些言语文字,它感受回应是最美的结晶图案;不善的,它所反应的是很难看的。你从这一点细心去体会、去观察,今天社会风气为什么不好,你就恍然大悟。
  主伴都庄严、都美丽,主伴思想、见解、言行与法性相应,与圣哲相应,这个磁场怎么会不好?叫严丽。你看到这两个字,庄严、华丽,性德的流露。我们读圣贤书,学圣学贤,自己所在之处影响环境,我们也能够体会到。有些同修到我们这里来参观的时候,感觉到我们这儿气氛很好,他也到别的道场去过,不一样。如果我们这个小道场里头,这里头的主伴,主伴就是我们四众同学统统在一起。都能够依照经教去修行,身心与性德都相应,那磁场就更好了,会让人进来的时候流连忘返不想离开,我们不妨大家努力来试试看。这一句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我们接著看「十门三昧业用」最后的一句,「寂用无涯三昧门」。寂是清净寂灭,用是作用,这句话一般人很不容易体会,换句话说,很难理解。现在人,我们也可以说是世间人,他的作用从哪来的?根据思考、研究。你看看学术上最高的层次,叫研究院。研究用什么?用第六意识,用第七识;第六意识的分别,第七识的执著,用这个。
  聪明的人发明许多科技的仪器,用这些仪器帮助你的观听,望远镜、显微镜帮助你看,用无线电帮助你听,用这些。科学技术起的作用,改变了这个时代,改变得太多,改变得太大,大到把自然生态都伤害了,大到地球被伤害了,所以很多人说地球病了。地球为什么病了?那你就晓得科技是地球大自然病根之所在。这个作用好不好?当然很多人举双手赞成,好;可是在佛法里面说,摇头,不好。我们需要这些作用,佛法里面讲不要用这些东西,用你的清净心,清净寂灭所起的作用不是科技能够相提并论的,这个很多人不知道。
  在中日战争的时候,那个时候我年纪小,做学生的时代。抗战胜利之后,我到台湾,在台湾认识一位将军,王天民,他在抗战期间是个中将,这个阶级就很高了,告诉我一桩事情。他的年龄差不多是我父亲这一辈,我那时候刚刚学佛不久,大概三十多岁,他有六十多岁的样子,六十岁左右。他给我讲一桩真的事情,一点都不假。那个时候他带兵驻防在江西,当地有个老道,有一点道行,很受一般人的尊敬。王先生也是很有善根的人,以后到台湾学佛了,而且他自己主持一个道场,请我去讲过经。
  他说那个老道很有一点,我们现在讲特异功能,在佛法讲神通。有一天他派人送个信给他,他说三天之后这个地区会涨水,会被水淹没掉,叫他把他那些军队搬到比较高的地区。他看了这个之后,他说老道住的那个地方跟我们的地方差不多,派人去打听一下,看他搬了没有。结果到那个地方去一看,回来说老道搬走了。他说这就很有可能,他真的把军队就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