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 >

第303部分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第3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在大乘教里面学了这么多年,体会得很深。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赢来的是十方诸佛赞叹,十方诸佛没有嫉妒心,这个要学。为什么?都把自己的学生介绍给阿弥陀佛,都劝他们念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在我们这个世间,本师释迦牟尼佛就是这么做的,他们没有叫我们念他,他叫我们念阿弥陀佛。我记得三十年前,我第一次到香港来讲经,就有位法师问我,提出这个问题来。他说净空法师,你为什么不念本师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叫人去念阿弥陀佛?问这么个问题问我。我告诉他,我念阿弥陀佛,我教很多人念阿弥陀佛,是释迦牟尼佛教我做的!我们尊重老师,老师怎么教,我们依教奉行。如果老师教我们念阿弥陀佛,我们舍不得自己的本师,我们还是念本师释迦牟尼佛,不念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心里会很难过,这小孩不听话,感情用事。
  从这个地方去想想,你看佛的心量多大。不仅释迦牟尼佛如此,你们读《弥陀经》,六方佛像释迦牟尼佛一样赞叹,教导大众念佛求生净土;《无量寿经》里面十方佛。可以说十方三世没有一尊佛不教你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这个现象实在不可思议。一尊佛、二尊佛、十尊、二十尊就很难得了,十方三世无量无边诸佛异口同音都是这样教的,极乐世界的殊胜你就可想而知。你要是不相信,你要是感情用事,你这一生把机缘错过了,那叫真正可惜!稍稍有点善根的人,头脑清楚一点的人,看到这个现象赶快跟著走,肯定没错,决定没有犹豫、没有怀疑,那就对了。
  真正念佛求生净土,需要多长的时间?我们在《净土圣贤录》里面看到的,在历代往生传记里面看到的,一般大概是三年到五年就成功了。这个成功,他的殊胜确实唯佛与佛才能知道,法身菩萨都不能究竟,为什么?纵然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都是成佛了。这是一生成佛的法门,这一生永远脱离六道轮回生死苦海的机缘,这种殊胜功德到哪里去找!但是这个法门你必须真正有认知,怎么样修?如理如法的修行,时间很短暂,三年到五年就成就。去年深圳有个居士,黄忠昌,三十几岁,他听了想做个实验,闭关念三年佛,万缘放下,看看三年能不能往生?他实验成功了。两年十个月,还差两个月三年,预知时至,没有生病无疾而终,火化的时候还有很好的舍利,留给后人做纪念。问题是你相不相信?你懂不懂念佛往生成佛的道理?你如不如法?如理如法没有一个不成就。
  说到这个地方,这首偈教导我们的,「种种莲华集为帐」,对我们念佛往生净土是非常重要的教诲。莲花是代表清净,种种那就是方方面面,身心都要清净。一定要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的享受,放下贪瞋痴慢,放下所有不善的思想、行为、习气,像莲花一样出於污泥而不染。莲花是在池塘里面生长的,根在泥里面,污泥,污泥代表六道;它的茎是在水里面,水代表清净,四圣法界;花开在水上面,水上面代表一真法界;换句话说,染净统统都不染,不但六道不染,四圣法界也不染。你要是具足这样的条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给诸位说,品位高!西方世界四土三辈九品,你到哪里往生?实报庄严土。超越十法界是实报庄严土,你到那里去往生去了。确实娑婆世界舍掉这个身体,这个时候你就是成佛的时候,你所成的佛是究竟圆满佛。
  如果你能放下六道,对於清净还染著,这个清净诸位要记住,善恶二边都放下。因为善恶都是染、都不净,是六道里面的事情,恶。善恶的标准最简单的说法就是《十善业道经》,如果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像儒家的《弟子规》,道家的《感应篇》,与它相应的是善,与它相违背的是不善。这是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的细行,十善是总纲。我们要想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就得要用《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沙弥律仪》做标准。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念佛往生生凡圣同居土;如果不求往生,你的福报决定在人天。上品善生天,中品善人道,下品善,下品是善里面夹杂著傲慢,夹杂著好胜、好强,夹杂这些,生阿修罗道,修罗、罗刹是这个业因变现出来。
  善恶都放下,那是断恶修善不著断恶修善修的相,这就清净了,果报不在六道,在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四圣法界念佛往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方便有余土。四圣是四个阶级,方便有余土里面有三辈九品,这个要懂得。所以我们放下要放得干净。现在问题在哪里?问题是这些大乘经典没有人讲解,善男信女很多,善心人,听经太少,甚至於没有机缘听经。他的烦恼习气不但不能断,降低一点都非常困难。这样的人他们的果报出不了六道轮回,还是受业力的支配。但是,在佛法里面薰习个种子而已,这个种子好,也很难得,那不知道是来生、后世遇到缘,还要接著修才能成就,这一生当中不能成就。
  所以经教的学习比什么都重要!如果不重要,你们想想看,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在世的时候天天讲经教学,四十九年没休息。我们后人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他的身体真的是金刚不坏身。一天,我们现在所说的话,至少讲八个小时,有的时候不止,超过,四十九年没有一天休息。我们这个道场一天才讲两个小时,算少,所以薰习的时间少。你看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只有两个小时薰习;二十二个小时也在薰习,什么东西薰习?烦恼习气在薰习。两个小时佛法薰习,怎么敌得过?这就是说现在人学佛不能成就的原因在此地。真正有成就的道场,你去看看,它为什么会成就?一天至少有二十个小时薰习,哪有不成就!这是释迦牟尼佛的时代,只有睡觉的时候中断,睡多久?四个小时。中夜是你睡眠休息的时候,中夜是什么时候?晚上十点钟到两点钟,这叫中夜,这是你休息的时候。两点钟就起来干了,这叫做勇猛精进。所以我们自己冷静思惟就完全明白了,我们在佛法薰习的时间太少了。
  真正会用功的,真正是个有志气、有决心、有毅力,不再搞生死轮回,我们能不能做到二十个小时的薰习?能。一切时、一切处都是菩萨学处,都是道场,为什么?你在修道。在家庭里面,家庭是道场,你是个家庭主妇,你每天烧饭、整理家事、洗衣服、照顾家人,是在修道,修什么?修布施。布施什么?为一家人服务,布施波罗蜜。修持戒,我样样事情都做得很有规矩、有条理,有条不紊,让一家人生欢喜心,持戒波罗蜜。家里面任何人对待我,我都能很谦虚去接受,修忍辱波罗蜜;天天研究怎样改进、怎样提升饮食、生活方面,精进波罗蜜;自己的心是定的,没有心浮气躁,禅定波罗蜜;样样事情清楚明白,般若波罗蜜。对待一家人用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你在修菩萨四摄法,一家和睦,菩萨家庭。我举一个例子,主妇菩萨。
  她的修行,如果说是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这是讲妄念放下,不是工作放下。工作是照顾一家人,非常勤奋,照顾得很周到。没有执著,随顺众生,没有分别,没有妄想,她念佛往生西方是实报庄严土。如果还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她生方便有余土。如果都有,执著也要淡一点,执著太浓会有妨碍,有妄想、有分别,执著很淡,生凡圣同居土。她怎么不是修行?一面工作一面可以念佛,不必去读经,一句佛号念到底。自古以来,很多不认识字的,没有听过经的,一句佛号念三年,站著往生,坐著往生,预知时至,很多!
  这个法门无比殊胜,西方世界叫莲花世界。莲花是表法,到那个地方是不是真的到处都是莲花?当然有。为什么?一切法从心想生。想莲花,到那个地方一定遍地都是莲花,而且莲花是七宝莲花。七不是数字,七代表圆满,圆满就是无量无边,真的是美不胜收。在这个地方,我们就要能懂得,体会到经里面的意思。「光明」是智慧,没有智慧不能成就,智慧并不等於知识。你们看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这是出现在广东,我们居住的这个地区。大家知道他的生平,他是个樵夫,砍柴卖柴的人,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现在讲是没有文化,他有智慧。智慧从哪里来的?佛给我们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如来是自性,我们的心、我们的性里面本来就有无量智慧,所以无量智慧不是学来的。
  我们这些无量智慧德相到哪里去了?佛在这个经上讲得好,「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这就说明我们自性里面无量无边的智慧德相,是被我们妄想分别执著障碍住,不能现前。不能现前并不是没有了,真有。这些障碍有没有障碍我们自性里面这些智慧德相?告诉你没有,没有障碍,也没有障碍外面的境界。所以佛说这叫妄,它不是真的,妄想,妄想哪是真的?妄想生分别,分别生执著,它最初的根头是妄,生的那些全是虚妄,自性清净心里头没有。这些东西,用现在的话来说,是我们现前产生一个错误抽象的概念,这个错误抽象概念我们放不下,它造成障碍。惠能大师跟我们不一样的地方,要晓得他是个孝子,这就难得了。他每天除了砍柴,到城市里面去卖柴,再买点粮食回家去供养他的母亲。他心目当中只有母亲,其他的事情都不操心,什么事情都没有放在心上,他心地清净。
  纯孝,清净心,你看《金刚经》上说「信心清净,则生实相」,所以他心里面生的是智慧,他不生烦恼。这是他见五祖,头一天跟五祖说,「弟子心中常生智慧」;我们如果见到五祖,一定说弟子心中常生烦恼、常生妄想。他没有,他没有妄想,他没有烦恼,他生智慧。所以亲近五祖,听五祖的教诲,他就那么容易把妄想分别执著一下就放下了。这一放下,放下就成佛。他的放下,跟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的放下同一个境界,确实自性本有的智慧德相统统现前了。这就是禅宗里面所说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一见性,无量无边的诸法,世出世间一切法全都通了。他为什么通?因为世出世间一切法是心现识变,你见到性了,性所现的一切法哪有不通达的道理!你也转识成智了,识所变的十法界依正庄严,你哪有不明了通达的道理!
  世间的学说不是真智慧,这个我们要懂得,在佛法里面称之为世智辩聪,它的能力非常有限。唯有真实智慧才能解决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最重要的一大事因缘,生死问题,破迷开悟的问题,明心见性的问题,这是大问题。这三个问题,世间法没有人能解决得了。这些问题都能解决,这世间法,算是鸡毛蒜皮小事一桩,哪有不能解决的?现在我们要明白,我们在六道轮回太久了,真的是无量劫又无量劫来生生世世在六道里头打滚,迷得太严重,迷的时间太长。现在遇到佛法,佛把事实真相给我们说清楚、说明白了,能够相信,不怀疑,就是上根之人;半信半疑,中根之人;听了以后摇摇头不相信,不敢相信,下根之人。有没有得好处?都得好处。下根之人,阿赖耶种了佛法的种子;中根之人,那就看他遇的缘,如果遇的缘殊胜,他能够断疑生信,一生能成就;上根就不必说,这一生肯定成就,他没有怀疑。
  像我的根性就属於中根,不是上根,接触佛法的时候半信半疑。学了多少年才相信,才没有疑惑?二十年。我学佛到今年五十六年,你就晓得不容易,我学佛二十年才没有疑惑,才真的相信。功夫得力又要十年,三十年功夫才得力。你们同学常常听我讲经能听得出来,如果这么多年一直都在听,你会很清楚的晓得我年年有进步,这就是年年把自己向上提升。我讲经教学今年也是四十九年,有四十九年的体会,真正契入大乘境界我跟诸位说是最近的十年。所以从前讲的那些东西有什么用?你们很多同学拿去整理成文字,写来给我看,我实在是不想看,我也不愿意浪费那个时间,我的时间还要提升自己。你们如果入了境界,就知道我的态度是正确的。真正留东西给后人做参考,一部《华严》足矣!其他的都不必要了。所以要怎样真正懂得保护自己,出污泥而不染。现在时间到了,我们休息几分钟。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我们接著再看第十四首偈,意思还没讲完。莲花表法的意思非常之深,从染污上来说,真的是无量无边,如何能够不染?还是放下。放下名,名是虚名,不为它所染污;放下位,位是地位,也不是真的,都是假的。放下利害,特别是人跟人相处有很多恩恩怨怨,怨是染污,恩也是染污,这都要知道的。像自私自利的念头,贪瞋痴慢,尤其是对圣教的怀疑,疑也是染污。这些例子太多,举不胜举,用「种种莲花」来表法,「集为帐」,这是我们必须要能够体会得到的。
  时时刻刻保持自己的菩提心,菩提心我们说得很简单,很清楚,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我们通常就经上讲的发菩提心,经论里面讲直心、大悲心、深心,《观无量寿经》上讲的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起信论》里面讲的直心、深心、大悲心,经论合起来看就容易懂。这里面深心比较不好懂,古大德注解多半是很简单,以好善好德注深心,深心是好善好德,这个话讲得很笼统。我们直接取《无量寿经》经题上修学的总纲领,「清净平等觉」,这是深心,把好善好德落实在清净平等觉。在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当中,如何保持我们的真诚、清净、平等、觉而不迷、大慈大悲,念念不间断才管用!如果把它忘掉了,忘掉,菩提心就失掉,就没有了。
  要知道菩提心是自己的真心,什么时候你要明心见性,自然流露出来就是这个心,不是学的,一点都不勉强。什么时候自然流露出来?在华严会上讲,初住菩萨。十信菩萨还要修,就是还要学习,不自然;初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