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第4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句话他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这个具足就是一样都不缺乏。具足智慧、具足德能、具足相好,相好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福报,我们今天讲智慧、才艺、福报统统具足,一丝毫不欠缺。所有一切众生平等平等,没有说哪个比哪个多一点,哪个人比哪个少一点,没有,平等的。为什么?自性本来具足的。所以,你要求智慧、要求才艺、要求福报,不要到外面求,外面求不到;你要向自性里面求,自性是佛。去向佛求,不是向外面的佛求,是向自性佛求,那就有求必应;你向外面的佛求,那是迷信。外面的佛是表法的,看到佛就要想到自性是佛,他提醒你,是这个意思,这个要懂得。佛不在外头,法跟僧都不在外头。
第四句他说「本无动摇」,你心是定的,永远是定的,从来也没有动摇过。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心不定?尤其是心浮气躁,心神不安,这不是正常现象,是反常的现象。这种不安是什么?是妄念。你看前念灭了,后念就生,一个念头一个念头,全是妄念。自性清净心里头没有妄念,所以它本来是清净的,本来没有动摇过,没有动摇就是定。本无动摇就是自性本定,它本来是定的,定生慧!
末后一句说「能生万法」,万法是宇宙,宇宙是你自性变现出来的。如果你要知道自性有这样殊胜的好处,我一定要把自性找回来,我现在迷了,我一定要找回来,找回来就是诸佛。所以你真正晓得,你当然「乐於诸佛」,你会把学佛看作真正快乐的事情。我在年轻时候,方东美教授把佛法介绍给我,告诉我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这句话就是这一句「令其心乐於诸佛」,你看是不是一个意思?经上是用文言说,方先生是用白话说,一个意思,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真正明白、懂得了,你就会乐此不疲,快乐无比。
下面讲『及以乐法乐众僧』,前面佛是体,自性的性体是佛,「法」跟「僧」就是自性的德用。显示在哪里?显示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法是什么?佛家常说,有人问什么是佛法?祖师的答覆很简单,「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这就是法。方便叫善巧方便,善是纯善没有恶,巧是巧妙极了,方是方法,便是便宜。方便两个字,我们用现代的话来说,最适当的方法,最合适的方法。这个方法就不是定法,因人不同,因时不同,因处不同,因事不同,变化太大了,所以佛讲「无有定法可说」。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处所遇著这些人事,佛的说法千变万化,必定令听法的人得利益,现前就得利益。大根性的人得大利益,他大彻大悟,小根性的人得小利益,眼前他遭遇到困难,他知道怎么解决,这小事一桩。
这是我们在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大藏经》里面可以看到。佛所说的这些教诲结集成经藏,流传到中国来,少分。诸位要知道,那个时候交通不方便,运输非常困难,尤其经典。佛陀那个时代没有纸张,文字写在哪里?写在树叶上,贝多罗树,所以我们称贝叶经。这个树叶很大,就像我们中国看到的芭蕉树,树叶很大。他们把树叶裁成一条一条的,大概这么宽、这么长一条,两面打洞,用绳子穿起来可以翻。写的时候两面可以写,大概一面写四行,顶多五行。贝叶经很多博物馆里面有收藏,诸位可以去看。所以一部经就很厚很厚。一部《华严经》,像现在用卡车装,总要装二、三辆车,一部经,你说运输多困难。从前没有车,马驮,骡马,用马驮经,大经,一部经就要好多匹马,你就晓得运输多困难。
所以经书传到中国,中国的法师到印度去留学,总是精挑细选,选最好的、最适合中国人口味的,中国人所需要的,精挑细选,不是全部都过来。运到中国来之后翻译,也不是完全都翻,也是在里面选择,所以做第二次的筛选,选出契合中国人根性,中国人现前迫切需要,这样子选出来。所以没有译出来的东西还很多,现在全散失了,真可惜,全散失了。散失不要紧,其实佛经,部部经它终极的修学目标都是明心见性。所以佛在《金刚经》上给我们说明事实真相,「诸法平等,无有高下」;换句话说,我们懂得这个道理,就是一部经就能成就。这一部经成就的时候,你一切法全通了,叫一经通一切经都通;一个法门得到了,一切法门全得到。我们晓得这个,经典流传后世多少就没有关系了,我们的心也放下了。随便哪部经,你学习这部经总是与你自己有缘分,为什么?你喜欢这部经,爱乐这部经!《华严》是大部的,《般若心经》是小部的,只有二百六十个字,如果是一生受持《般若心经》,这很小的,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也能大彻大悟,跟《华严》没有两样。这什么原因?全是自性流露。所以到最后还是回归自性,回归自性就是大彻大悟,怎样能回归?回归的秘诀在哪里?秘诀在放下。
我读六百卷《大般若》,从头到尾看过一遍,我最后给它总结写了十二个字,六百卷《大般若》说什么?「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十二个字。你真正了解一切法的真相,这一切法你还要放在心上吗?你还会执著、还会分别它吗?自然放下,一放下你就明心见性,你就回归自性。那个境界就跟惠能大师所证的,释迦牟尼佛夜睹明星、大彻大悟所证的,无二无别,完全相同,佛佛道同。所以你不能不放下!
这么多年来,我常常勉励我们的同学,你真正想契入佛境界,不敢讲契入,你只想入门,你能入佛境界的大门,至少你要放下十六个字,这我常讲。这十六个字要是不能放下,你永远在门外,你没有进来,你走到大门边上你进不来。这十六个字头一个是自私自利,为什么?自性里头没有自私自利,自性里没有的,要放下。名闻利养,自性里头没有,五欲六尘,自性里头也没有,贪瞋痴慢,自性也没有,这十六个字。把这十六个字放下,你刚刚入门,什么地位?佛教幼儿园小班第一天上课,我用这个比喻来跟你说。幼儿园上面有小学、有中学、有大学、有研究所,远之远矣!但是你能上幼儿园小班,开始上课了;如果这十六个字放不下,你小班都没进去。
这样看起来,佛法真的不容易,确实。可是佛门里头有个特别法门,易行道,这个地方也讲到了,你看第十句里头『普使念佛法僧宝』。这里面什么?这里头有念佛法门,那就是个特别法门,念佛成佛。念佛成佛要不要放下?也要放下,你不放下你不能往生。不过那个放下,你暂时放下,行,什么时候是暂时?往生最后那一念你能放下,你就成功了。往生的时候最后那一念还放不下,那就一点办法都没有,阿弥陀佛拉都拉不动你。所以要往生最后那一念放下,我们要有把握,就是平时要放下,到那个时候才有把握。平时练兵,到那个时候是打仗,平时不操练怎么行?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我讲的自私自利要淡化,一年比一年淡化;名闻利养都要放,尽量的放。五欲六尘,这就是物质的享受要随缘,不要计较,不可以贪求,有很好,没有也很好,根本不放在心上。贪瞋痴慢统统都要淡化,愈淡愈好,我们念佛往生才有把握,叫带业往生。如果对这个东西有坚固的执著,念念在那里追求,这个很麻烦,这个与道完全相违背,你就很不容易成就。所以「法」这个字是关键,我们没有见性没有关系,如果能够在「法」跟「僧」这两个字上下功夫,逐渐我们能够接近见性。
僧是什么意思?僧在此地讲与大众和睦相处。僧的本意叫和合众,佛家和合众的标准有六条,「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跟所有一切大众都要守这个原则,这叫做「乐众僧」。别人不喜欢我们、讨厌我们,我们回避,让他生欢喜心。他喜欢我们,我们一起接近,在一块共同学习;不喜欢我们,躲得远远的。一生记住,与一切众生结善缘,结善缘就是无论哪个团体都欢喜你,都愿意接纳你,都欢迎你,广结法缘,世间人讲的广结善缘。真正要做出牺牲跟奉献,念念懂得谦虚,懂得礼让,懂得尊重别人。冤亲债主也要尊重,冤亲债主就化解了。冤家宜解不宜结,他对我误会没有关系,让时间、让事实真相去化解,我们不要急著去解释,没有必要,这个地方要看你的修养,非常重要。所以懂得尊重人,人家就尊重你。敬爱别人、关怀别人、照顾别人、帮助别人,你能做到这些,哪个不欢迎你?你走到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族群,甚至於不同的宗教,都欢迎你。
很多同学晓得,我们这些年在世界上团结宗教、团结族群,我用什么?就用这几句话。这个几句话你要晓得从哪儿来的?从《华严经》四摄法来的。四摄法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你用在家庭,你一家和睦,家和万事兴;你用在团体,这个团体就是僧团,诸佛护念、善神拥护;你用在社会,就是和谐社会;用在这个国家,那就是安定、和谐、富庶;用在世界,就是和谐世界天下太平。我们学了要会用,用的最大的利益,自己身心和谐,身心和谐就说明百病不生。你生病是你身心不和,身心调和哪里会生病?所以僧是和睦的意思,首先自己跟自己要和,这个和睦就是自己的本性跟习性。习性跟本性是不和的,你要如何能调和;尽量的化解习性,提升本性,你要在这上下功夫。那就是说要改毛病,要改习气,毛病、习气属於习性,要改,尽量让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跟自性接近。自性我们不要讲得太高,我们把标准拉到最低,确实与性德相应,《弟子规》就是的。所以学习《弟子规》就是转习性为本性,就做这个功课。与感应篇相应、与十善业相应,这都是性德,性德落实到我们现前的生活境界里面,就是这个意思。
佛法的六和敬,文字不多,可是这义理、境界深广无际,真的是从初发心到如来地都不能离开。特别是见和同解,这个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建立共识,我们的想法、看法都一致,和谐不就现前了吗?想法、看法怎么能够一致?大乘教里用得最好,那个方法好极了。你能把你自己的想法、看法统统放下,他也放下,我也放下,不就一致了吗?决不是说你的想法、看法错误了,我是正确的,你们要依我的,谁也不服谁。佛说,自性清净心里面没有看法,也没有想法,把想法、看法统统放下,岂不就是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吗?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大家的想法、看法完全一致了,你看这个法子妙不妙!
我在初学佛的时候,看到这个经文,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太高明了。佛陀没有说你们的想法、看法错误,我是佛陀,我的看法、想法是正确的,你们都要依我,佛不是这个说法。佛教我们统统放下,你看看放下执著是阿罗汉,放下分别是菩萨,放下妄想就是佛。佛法成就的三个层次,没有别的,全是放下,放下则见和同解。我们初学佛的人做不到,说老实话,执著放不下,这个时候怎么办?可以用放下我们自己的成见,我们自己什么想法、看法,我们把它放下,我们都依圣人的教诲,这个也是好办法。圣人的教诲,弟子规、十善业、沙弥律仪这是圣人的教诲,我们依教奉行。这是教幼儿园的佛法,是起步,你要不从这里起步,你的德行不能建立,也就是说你的烦恼习气不能够化解,你回归不了自性。
圣贤教育,目标都是教你成圣成贤,这是终极的目标。儒家代表中国传统的学术,中国老祖宗教人,叫人学圣人,成圣成贤。圣人是什么样?圣人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与性德相应,也就是说与本善相应。父子有亲是本善,君臣有义是本善,夫妇有别是本善,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本善。另外又开出八德,孝悌忠信是本善,礼义廉耻是本善,仁爱和平是本善。我们用这个来做标准,见和同解,你看用得上!六和敬用到儒家也用得上,用儒家的标准。这个什么?我们真的放不下,就采取圣人的。
佛法也是的,佛法教初学,初入佛门,我们的知见用什么来做标准?净土宗「净业三福」就是最高的指导。实在讲净业三福不仅是净宗,大小乘佛法都是以这个为基础,为什么?三福后面佛说过,讲三世诸佛,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都以这个为基础。我们才晓得净业三福是必须要遵守的,最高的指导原则。他第一句话「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怎么孝养父母?怎么样奉事师长?我把它落实在《弟子规》,《弟子规》百分之百做到,这两句话就做到了。接著他说「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慈心不杀是因果教育,我把它落实在《太上感应篇》。修十善业这个清楚,这就是《十善业道经》。
你看他第一条教导我们的,我们落实《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这三个根扎下去了。这三个根扎下去,给诸位说,真的是佛教幼稚园。能够百分之百的做到,做得很圆满,你可以升级,升到佛教小学。小学讲什么?「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戒是无上菩提本」,这才给你谈戒律。戒律里面有出家、有在家,这是生活规范,日常生活当中指导的原则,来培养你的根,让你的根慢慢茁壮。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那是根,到第二福使你这个根茁壮,像树苗一样慢慢长成大树,第三福是开花结果。有这么一个基础之后,无论你学儒、学佛、学道,选择一部经,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你没有不成就的。
在中国几千年当中,多少的圣哲,他是怎么学出来的?要多想想,都是父母扎的根,母亲的功德最大,为什么?古时候教儿教女是母亲的事情,母亲不离家庭,不离儿女。父亲出门谋生,担负起家庭的经济生活,经济的来源靠父亲。儿女的教养是母亲的事情,家庭经济是父亲的事情,所以男女有别,别是他任务不一样。所以中国自古以来,佛法也是如此,母亲的恩大於父亲。在大乘戒律里面,出家人,出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