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一九六五年后的彭德怀 作者:沈国凡 >

第7部分

一九六五年后的彭德怀 作者:沈国凡-第7部分

小说: 一九六五年后的彭德怀 作者:沈国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伙人根本不听,就要朝里面冲。         
         
        警卫参谋景希珍一家住在里面紧靠彭德怀住的小院,也听见了外面的吵闹声,他一下子翻身起床,迅速提起手枪冲了出来,站在小院的门前,将人群拦住,同时大声喝道:“这里是国务院三线建委,不准你们胡来,谁要朝前冲我就开枪!” 
          
        夜空里,响起了一阵拉动手枪快慢机的声音。     
        在军人威严的喝令声中,一群北航红旗“揪彭战斗队”的人停了下来。     
        双方再次发生争吵,“揪彭战斗队”的人还是想冲进小院。     
        谁知小院里的彭德怀被外面的声音吵醒了,他起来拉亮电灯,披上一件毛衣,打开了小院的门,问道:“天还没亮,有什么事?”     
        没有人回答。     
        夜色中,他看见了警卫参谋的背影,手中提着一把手枪,站在小院的门外。再向前面看,站着几十个人,正在吵吵闹闹。     
        身经百战的彭德怀一看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对警卫参谋命令道:“景参谋,把枪收起来!”     
        景希珍只好服从命令。     
        “揪彭战斗队”的人一看出来的是个老头,断定就是彭德怀,于是一窝蜂地围了上去。     
        彭德怀说:“小将们,你们要干什么?”     
        “揪彭战斗队”中一个小头头说:“彭德怀,我们是中央文革派来的,请你跟我们走一趟。”     
        彭德怀问:“上哪去?”     
        对方说:“这你不要管。”     
        彭德怀说:“可我的工作总得移交一下吧。”     
        对方说:“不用了,只要你跟我们走一趟就行。”     
        彭德怀爽快地说:“好,我跟你们走,到哪都行。不过我得先穿一件衣服。”     
        彭德怀走进屋里,穿上一件衣服,走出来对那伙人说:“走就走吧,你们在前面带路。”     
        警卫参谋冲上前去阻拦,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一群人推着彭德怀,吵吵闹闹地将他架上了一辆早已停在永兴巷外面的卡车,在漫漫夜色中向着成都东郊开去。    
       
        就这样,彭德怀在毛泽东让他到大三线工作了一年零25天之后,历史再次无情地将这位正直刚强的共和国开国元帅,抛进了苦难的深渊,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第十章     
        彭德怀说:“现在是什么时候,现在中国人自己整自己,共产党里出了内奸,要害人了,你还跟我干什么!快回去吧,要杀头我一个人顶着,不能再连累别人了!你走吧,你走呀!” 
          
        景希珍看着彭德怀被折磨得疲惫的面容,才几个小时啊,一个生龙活虎的共和国功臣,就被这些人弄成了这个样子,就对彭德怀说:“保卫彭总安全是党和人民交给我的任务,要死要活我都得跟你在一起,这是我的工作,我的责任。” 
          
        “胡说!”彭德怀一下子来火了,对自己的警卫参谋大声命令,“景参谋,我现在命令你:立——正,向后——转……”     
        彭德怀会被一伙人押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汽车刚开走,跟随彭德怀多年的綦魁英、景希珍、赵凤池面对着空荡荡的永兴巷7号大院,感到一种难言的痛苦。     
        他们立刻在院子里寻找,终于发现了一个还未来得及上车的“揪彭战斗队”的人。     
        景希珍冲上去,一把抓住这个人,气得掏出手枪,问道:“快说,你们要把彭总带到什么地方去?”     
        对方一见这位军人怒眉倒竖,吓得连忙说:“他们开车去了东郊的成都地质学院。”     
        彭德怀的三位随行人员立刻将情况报告了坚守在办公大楼的三线建委副主任钱敏。     
        钱敏一听急了,一边让綦魁英前往彭德怀住地,看住不要让人随意查抄彭德怀的东西,一边让景希珍与赵凤池一起,开着车去成都地质学院,将彭德怀生活需要的东西送去。紧接着就给国务院办公室和周恩来总理打电话。 
          
        谁知三个人回到永兴巷7号大院,又有一群人冲了进来,他们在彭德怀的屋子里任意乱翻,将一些笔记本、信件、文件都抄了出来,并要强行带走。     
        綦魁英坚决不同意,双方在屋子里相持。     
        彭德怀由于走得匆忙,脚上穿的是一双单鞋,头上也没有戴帽子。成都的冬天阴冷而潮湿,景希珍给带上了那双放在屋子里的棉鞋和帽子,再加上一套棉衣和其他的生活用品,驱车直奔成都地质学院。 
           
        这时,天色早已亮了。位于成都东郊的成都地质学院大门紧闭,不让他们进去。     
        景希珍下车后,与之多次交涉,才得以将车开进校园。     
        当景希珍在教学大楼的一间紧靠里面的屋子里见到彭德怀时,只见一群人将老人推在一张椅子上,让他高高地站在上面,头上戴着一顶纸糊的尖帽,正在接受批判。 
          
        跟随彭德怀多年的景希珍眼泪差一点流了出来。这位在朝鲜战场上跟随彭德怀出生入死的老资格的警卫参谋,这一下顾不了那么多了,如同当年在战场上保卫彭德怀一样,他用力分开人群,一下子冲了上去,将彭德怀从椅子上拉了下来,然后将那顶尖帽扔在地上。 
          
        景希珍含着泪水,扶着彭德怀在椅子上坐下,将带来的用品双手捧到元帅的面前:“彭总,我给你送生活用品来了。”     
        两个人的目光久久地相望着,分别才短短的几个小时,两个人却好像分别了很久很久。     
        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了,苦难使人感受到时间的漫长……     
        令警卫参谋没有想到的是,彭德怀看着他,却并不伸手来接东西。     
        过了一会儿,彭德怀突然大声地吼道:“谁让你送东西来的,你快回去,你快回去!”     
        景希珍含着泪说:“彭总,你快把棉鞋穿上,这冬天里很冷的……”     
        彭德怀生气地说:“你快回去吧,我不能连累你们,你们家里还有老婆孩子,快走吧!”     
        景希珍说:“彭总,我是警卫员,朝鲜战场上敌人的枪炮都没有怕过,我一定要保卫你……”     
        彭德怀说:“现在是什么时候,现在中国人自己整自己,共产党里出了内奸,要害人呀!你还跟我干什么!快回去吧,要杀头我一个人顶着,不能再连累别人了!你走吧,你走呀!” 
          
        参加批斗的红卫兵被元帅与警卫员之间这种战斗情谊感动了,有的悄悄地退了出去。     
        景希珍看着彭德怀被折磨得疲惫的面容,才几个小时啊,一个生龙活虎的共和国功臣,就被这些人弄成了这个样子,就对彭德怀说:“保卫彭总安全是党和人民交给我的任务,要死要活我都得跟你在一起,这是我的工作,我的责任。” 
          
        “胡说!”彭德怀一下子来火了,对自己的警卫参谋大声命令,“景参谋,我现在命令你:立——正,向后——转……”     
        在元帅的命令下,景希珍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成都地质学院。     
        回到永兴巷7号,景希珍将彭德怀所受的迫害告诉了綦魁英和赵凤池,三位从朝鲜战争以来一直跟着彭德怀的老战士,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站立在寒风中失声痛哭起来。 
          
        就在北航“红旗”战斗队押走彭德怀不久,北京地质学院“东方红”兵团的人又冲进永兴巷7号,当他们发现这位老人已被别人抢先带走了时,便根据了解到的情报,直扑成都地质学院。 
          
        可是,已经抢先一步的北航“红旗”战斗队的人就是不肯放彭德怀出来。     
        两个来自北京的红卫兵组织,便开始争吵起来。最后双方达成协议,对彭德怀实行“共管”。     
        戚本禹得知由他派往成都的两所大学的部分红卫兵已将彭德怀控制在手,感到非常高兴,他立刻给首都的几家报社打电话,让他们组成一个记者组,迅速赶往成都,并让在成都的北京两所大学的红卫兵将彭德怀严密控制,在全市准备召开百万人的“斗争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彭德怀大会”。与此同时,戚本禹还给沿途各地打电话,让他们在路上再批斗几次。 
          
        12月26日,戚本禹在这一切都准备妥当之后,便向江青报告:“彭德怀已经被红卫兵抓住,一两日内即要押送回京。北京学生已经做好了斗争的准备。”    
       
        江青一听兴奋地说:“小将们干得好,不能让彭德怀再在三线当官做老爷了,要叫小将们狠狠地批斗他!”     
        1966年12月25日,被红卫兵控制了三天的彭德怀,被押上了第34次列车加挂的一节车厢,秘密从成都押回北京。     
        彭德怀万万没有想到,由毛泽东主席亲自召见,让他出任西南三线建委第三副主任,到满怀信心奔赴成都,然后马不停蹄地前往三线建设重镇攀枝花等地视察和工作,从1965年11月30日到1966年12月25日前后只不过一年零25天的时间,不但从此失去了工作的权利,同时失去了人身自由。       
        就在临上火车的一瞬间,突然有两个军人推开人群,冲了过来。     
        彭德怀一看,立刻大叫起来:“回去,你们快回去!”     
        两个军人说什么也不听,他们说:“彭总,你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决不分开,这是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职责!”     
        彭德怀吼道:“胡说,快给我回去,要杀头我一个人顶着,怕什么,几百万日本鬼子、美国鬼子我都没怕过,还怕我们自己的这些孩子!”     
        警卫参谋景希珍说:“彭总,朝鲜战场那么激烈的战斗,我们都没有离开过你,今天我更不能离开,是死是活我们都在一起!你被人抓走了,我这个警卫参谋却不在身边,你说,我怎么向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交待!怎么向毛主席党中央交待!” 
          
        彭德怀听后长叹一声:“小景,这不是在朝鲜战场,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打’起自己人来了,你们去了又能起什么作用?你们别再跟我去了,你们都有老婆孩子,我不能连累你们!” 
          
        在最困难、最危险的时候,心中也时时想着别人,这就是彭德怀元帅那颗令人崇敬的伟大心灵!     
        警卫参谋和秘书怎么忍心让自己的元帅独自去虎穴龙潭,他们紧跟着一同登上了北去的列车……     
        第十一章     
        1966年12月27日,从成都开来的列车开进了北京站。     
        当最后一节挂车车厢打开时,几位军人早已站在了外面。     
        彭德怀被一群红卫兵押到了车厢门口。     
        这时,走出一位干部模样的军人来,“叭”地一下立定站在彭德怀面前,向他敬了一个军礼……     
        彭德怀在离开北京去西南大三线之前,心中总惦记着一个人,可是这个人一直都没有见到,这使他心中很是不安,他想在自己离开之前,一定要想法与他见上一面。 
          
        这个人便是周恩来。     
        彭德怀清楚地记得,在他将要离开北京的一个早晨,他再次向总理办公室挂电话,结果仍然是总理太忙,不在家。     
        放下电话,彭德怀叹了口气:“唉,总理实在是太忙了,而我却闲待了六年,真是惭愧呀!”     
        彭德怀不愿再去打搅周恩来了,忙着打点行装,奔赴大三线。     
        这天午饭刚过,彭德怀挂甲屯屋子里的电话铃响了。     
        他拿起话筒,不觉一下子愣住了。由于激动,拿话筒的手微微地有些颤抖:“哦,总理!”     
        日理万机的周恩来没有忘记彭德怀,约他到中南海的家里相见。     
        彭德怀一阵高兴,可是接着又有些为难起来,因为司机这时刚巧外出,无人开车。     
        彭德怀只好向周恩来回话:“总理,改日我再拜访你。”     
        周恩来问道:“彭大将军,这是为什么?”     
        彭德怀:“因为我的车驮不动了。”     
        周恩来听后在电话的那头笑了起来:“你在家等着,一会儿,我的车来驮你,这次我可是舍车保帅啰!”   
        周恩来总理时刻都关心着彭德怀,同时也关心着攀枝花钢铁厂的建设,因此在彭德怀即将赴任的前夕,专门抽出时间来与彭德怀单独会谈。     
        彭德怀还未钻出汽车,周恩来夫妇已快步地走了过来。     
        周恩来亲自为彭德怀打开车门。     
        彭德怀紧紧握住周恩来的手:“总理……”     
        彭德怀的眼里盈满了泪花。     
        是呀,整整六年了,他在北宋时期爱国名将杨六郎挂甲归田的地方读书、种田,“反省”自己,除了身边的工作人员和挂甲屯的乡亲们之外,有谁曾这样关心过自己! 
          
        周恩来紧紧握住彭德怀的手:“欢迎,欢迎,你这位彭大将军终于‘出山’了!”     
        两位老战友手拉着手,走进了周恩来家的会客室。     
        邓颖超为他们各自泡了一杯茶。     
        周恩来笑着说:“老彭呀,我们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