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熊春锦先生接受中国教育3台访谈纪实 >

第3部分

熊春锦先生接受中国教育3台访谈纪实-第3部分

小说: 熊春锦先生接受中国教育3台访谈纪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岁之前,没有培养起慧识来,肯定是后天的智能用事占主要性。大人的判断、处理问题,一般都是一种经验型的、惯性的、智能片面运作的方式,很少有灵感直接产生。因为灵感是要在放松身心的状态下,比如说睡眠状态下,比如负压急剧降低的状态下,比如颤动的环节当中,灵感、直觉就迸发出来。一般左脑在运动,而要想它同步出现就很难。
      所以,大人在掌握慧识教育的理念上,也是要有一个培训的过程,我们就考虑不断进行亲子教育。当怀着孩子的时候,就使父母知道如何爱护孩子的慧识,用心灵交流。其中有个心音交流的方法,就是用你的心去和孩子的心进行交流,而暂时不用语言去交流,或借助语言用心来交流。
      各种各样的教育模式、模块,都已经从传统医学的角度,从传统道医的角度、传统中医的角度和西医研究的成果,把它整合在一起。当然,最根本的是将心里面道家所说的心神、心理活动和大脑的生理功能整合成为一块,构成非常符合每个人生命真相的教育模块,利用这个模块来进行前期的认知。父母认知了、老师认知了、学校认知以后,就很容易保护住孩子的慧识不被破坏。因为成人教育孩子是有很多错误理解的,比如说三岁之前的孩子是立体思维,他看问题的时候,前后左右他比大人看的深入得多,但是他没办法用语言表述。
      这是我自己的经历,我记得我小时候的事情,但是说不出来,最多用哭声、笑声、笑脸来表达而已,没有启动语音。但是自己的心理活动,如果成人真正到了一定的境界,实际上成人是可以用心感应到的,母亲也可以感应到孩子的这种思维现象和他心里面的喜悦和痛苦。到了四岁到七岁时,就基本上进入了平面思维,就失去了立体思维的感觉了,像平面扫描似的思维。在孩子三岁左右,教孩子认字的时候,指着一个个的字教孩子认识非常痛苦。所以,中国古代有个九宫的方法,要让人认识有相的生命和现象,必须遵循洛书的规律;要使人认识天的规律,就必须遵循河图的教育办法。河图和洛书,是两个能产生《易经》的基本元素。
      教育台记者:跟我们平时的看图识字不一样吧?
      熊先生:它不是不一样,比如它可以演化。
      教育台记者:我们平时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很可能去看中医,或者看西医,或者看中西医结合。我还没有听说过“道医学”,究竟什么叫“道医学”?它究竟有什么作用,通过什么手段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熊先生:一般的传统中医,是源于道。
      道医,是在比较高的层次上将人体生命真相理顺和观察清楚以后,将能够入世、能应用到社会人群当中的内容,通过教育的方式形成了传统中医。所以,中医里面就包含了气血学说、五行六运的学说。等等学说的产生,都源自于道学领域。而且,它的经络学说、对人体气血经络学说的认识,也源自于道。同样的原理,道学里面认识生命经络的话,比如说八脉道,对于进入肠道当中的有些内容就省略了。比如,带脉本身有很多条,在常人身上,由于不通过一定的内证,不去天人合一,只有这一条带在运行,其它的都处在一种干枯封闭的状态,就像黄河断流了,没水在里面,它也就不再现了。
      从这些现象就可以看出来,一般的中医理论构架都源自于道,那么在这种背景下,就肯定有一个道医。
      道医研究什么?常医、一般的中医,研究的是疾病的内因和外因,这有点跟西医相同。但是,道医还研究一个重要的点,就是本因。这就是我书上提出了一个本因学说。本因学说,是道家的核心。内因和外因,都可以被西方和中方采用,但是内因和外因又含有阴阳,西方只研究了白的一面,看不到另一面;而中医却研究了白里面和黑里面的双重因素,在内因和外因中进行研究。
      所以,中医和西医比较起来而言,更系统化、全局观化。跟西方医学的局限性、分工非常细的状态下,是不相同的一种医学研究领域。而道医学正因为把握住了本因,所谓本因有点类似于基因、基因信息,就是自己的基因缺乏了某种东西、物质、片段、染色体,形成了自己的基因疾病。道医在研究本因,就发现自己的能量体在历史上发生了缺如。每个人都有本因因素,现代医学从超微观水平发现基因元。基因元一旦缺乏了某一个片段,就会产生基因疾病。
      西方现在才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道医学同样已经早在数千年以前完成了观察。而且,这个观察是将有相的能量场,我刚才讲了,任何事物一旦有相以后,都是双重的,就是既有太极白,也有太极黑,我们的祖先因为太极黑里面的东西决定了太极白的生、成、长、养、衰、亡,太极黑里面对有相的物质起着决定的作用,所以祖先就牢牢把握住太极黑当中所观察到的东西,进行了记载,而构成了本因学说。
      本因学说,跟德、德性密切相关。为什么说有的家庭虽然兴旺却富不过三代?为什么财富继承超不过三代?就跟他们的德逐步下滑有关,即社会上所说的,把福报消受完了,这个家族也就完了。但有的人掌握了这个基因学说,掌握了本因,比如说范仲淹,他作为宰相就对家训要求很严,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帮助了很多的人,拥有财产了,不视为己有,而关注周围的民众生存,使他的家族兴旺了四十几代,这在历史上都是少有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奇迹呢?可以说就是他的教育、家庭教育把握住了德,唯德是用,唯德是训。严格按照德性品格的培养,来培养他的家族,遗传基因当中富含这种饱和能量,来延续这个家族的鼎盛。实际上,不要以为道家研究的东西,肉眼不可见,可能就不存在。凡是西方智能科学研究已经发现的,对应都有一个相伴中国古代研究的成果。
      教育台记者:在目前,我们国家有没有关于其他的关于道医学方面的专著或机构?
      熊先生:道医学,一般都是师徒口口相传,以师带徒的方式口口相传,没有进入到正式教育团体、教育机构的现象。
      而且,现在道医学的概念,国内也出现了其它的一些书籍,但基本上还处在一种把古代的一些各种各样的经验、历史上的经验汇集到一起构成所谓“道医学”。
      我的这本《道医学》,主要是想从人体生命的真相,如何正确认识生命,祖先们是怎么去建立道医学的机制,这方面先把它确立起来。中国古代修真界有个说法,就是“理通法随”,理论上如果不建立起来,先论方法是很难站住脚的,而且也很难达到一种真善美的境界。所以就先把这个理建立起来,就从人体生命真相角度,先把《道医学》推出来。
      《道医学》,主要是站在一个比较深的层面,对本因方面做了大量论述。并且,对本因、对于内因的作用,以及对于外因的主导性,都做了一些连续性的阐述。这样会对人们初步去了解道医会有一些帮助和作用。
      当然,国家如果能够组织力量来支持这样研究的话,我觉得还是更加能够提高我们国家的医疗健康水平的。因为道医利用的是精、气、神这三样物质。起码说,让医生明白了什么是气,而且自己也能够调控这种气的能量,那么针灸技术就能获得飞速的提高。如果再掌握了气光音,掌握了气的原理在自己体内循行的规律,那么当用三个手指头把脉的时候,就能真的说清楚一二三,而不是在那里蒙脉相。先根据病情,然后猜测、决定脉相。现在,国内很多的中医都是这样套理论,用后天观察到而不是用格物观察到、体悟、感悟到的知识来写病例。实际上,这发生了一个颠倒现象。
      教育台记者:您的《道医学》还具有点前沿性的。今年九月份国务院出台关于国家文化创立产业的鼓励政策,因为它能够投资好多费用下来,如果有机会能够立项,有一些科研经费,那么您这可能有更大的发展。
      我在您的专著中,看到有个概念叫“道德预防学”,“道德预防学”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甚至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方面有没有什么帮助?或者有什么促进作用?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
      熊先生:这个是有帮助的。
      因为道德的能量和品格的确立,对于减少犯罪率的作用非常强大。而且,这方面的教育先例已经有了。在四川成都,深入到监狱中去,对在押的犯人和劳教的犯人进行了《德道经》诵读的指导、宣讲,并且引导他们去诵读,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听说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李长春最近也去看了一下,并且跟我们德慧智也签订了一个协议,就是支持我们进去进行教育。
      因为它的确能够唤醒犯人的一种自责心,唤醒他的感恩心,唤醒他的爱心,使他能够产生一种新的觉悟。对于孩子们还没有建立起良好、正确的善正德的品质和思维意识之前,用《德道经》五千言进行经典诵读教育,就能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就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很多的现象、成果,都产生在无不为当中。只要诵读她,她就非常自动定向地产生效果。就是说,人类缺的是什么,她就补的是什么。就是某个人缺什么,她会给补什么,而不需要后天智能去预测、计算、猜测、测量每个人。
      像昨天我遇到上海的一个回国的科学家,他就说一定要用仪器说话。中国人现在就是这样,这套理论看起来是生命的前沿,站在非常高的角度,但是要想能够在中国教育市场环境当中站住脚,一定要引进外国的仪器进来,进行数据检测,诵读前什么样,诵读后什么样,诵读五分钟怎么样,诵读十分钟以后怎么样,都要进行数据说明。
      教育台记者:有点像测谎仪,有一个指标。
      目前来看,“道德预防学”仅仅是一个概念?还是具有完整的知识体系?还是一个完整的学科?目前在一个什么层次上面?
      熊先生:“道德预防学”,是自成体系的。
      看起来,它好像很模糊,但是已经构成了自身的体系,因为在古代已经存在了。像古代将人类离道失德的行为产生的异类物质、伤损性的物质称之为“亚”(图示),它也是一种象形文字,结构形态就相当于细菌、真菌、病毒等。“亚”,是人类自己产生的,古代既看到了它的形,也看到了它的影子,就是知白守黑来讨论的。
      在《黄帝四经》里面,就有一段专门论述这个“亚”如何后来演变成“恶”。这个“亚”的能量,产生多了,就会把体内的善粒子给湮灭、变黑了,那么人的道德品质、影响力都不能自制,自制力就缺乏了。
      教育台记者:现在,大学里面有没有研究这个的学科?有没有研究机构呢?
      熊先生:大学里面肯定没有这个学科,研究机构暂时也没有。
      教育台记者:都是比较前沿的。在道医学方面,您有什么学说上的成就,或者在国外有什么教学的成果,这方面有没有?
      熊先生:道医学的教育成果是有的,现实的事例很多。
      比如,在柏林有一个医生,普通的职业医生,他在没有掌握道医学的理论和方法之前,可以说他的事业就直线下滑,比如说他诊病准确率非常低。因为对病人的接触,第一关就是看诊断准确,第二才看治疗效果。诊断越准确,影响力就越高。他的诊断率和治疗率都到了一个低点,他后来通过另一位医生的介绍,就到了我这里,我就告诉他一些道医方面的知识和方法。他通过自强,诵读经典,并且用道医的特殊方法给予他帮助。,这时候,他感觉到运用了道医里面的一种看不到的物源物质以后,发生了奇迹。
      实际上,奇迹来得很简单,通过他的智能和慧识的配合,他的诊断准确率,就比以前的猜、逻辑、分析、推理,根据化验结果来分析,上升了85%以上。这样,来就诊的病人、信服他的病人就多了。而在治疗效果上,他所提出的方案,都不像以前那样运用智能去进行判断,而是主动使用道里面的物源物质来进行分辨哪一个方案最佳。
      比如三个处方,他就用道性物质进行判别、筛选。这一筛选,疗效最好的,很容易被他选中,从而使他的治疗效用提升上来了。所以他非常感激,多次要求我同意把旋极球作为他诊所的商标。他说:我一定把它挂在最显眼的位置,它给我带来了聪明智慧,带来了经济效益,带来了幸福,非常感谢!
      这些事例,发生在医学界。一个纯粹学习西医的人都能产生这个效果,我想对于学习中医的人来说,效果就更好。我自己是长期运用中医的,在德国也带了西医转学中医,在国内专门进修了中医以后再回去职业行医的医生,也是同样的原理,基本上都是每逢病人,他都必定打印出《德道经》双一章的拼音,也就是德篇第一章和道篇第一章,给患者诵读,他自己也体会到了诵读经典的作用和能量。
      教育台记者:请问:老子和老子的《德道经》与个人的修身养生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帮助吗?像您是如何通过道学达到自己修身养性的?能不能举个例子给大家介绍一下?
      熊先生:道学、老子的五千言里面,充满了生命的智慧。比如“道,可道也,非恒道也”,主要是能量和品格上的知识贯穿到五千言中。比如“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是因为原始的五千言中保留了大量的非恒名,就是看不到的生命在体内,只要读了五千言,就同时在呼唤它。这样以来,它自主生命的活力就获得了加强。人实际上是一个自我封闭体,主动把它打开,与天地接通,那么自己的外在能量积于体内就能完成,五千言可以帮助你完成这个过程。
      教育台记者:道学对个人修身养性,还是有一定的帮助。对于一些青少年来说,或者未成年人来说,他们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