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大智度论 >

第5部分

大智度论-第5部分

小说: 大智度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名佛明行具足。行名身口业。唯佛身口业具足。余皆有失。是名明行具足。复名修伽陀。修秦言好。伽陀或言去。或言说。是名好去好说。好去者。于种种诸深三摩提无量诸大智慧中去。如偈说

 佛一切智为大车  八正道行入涅槃 

是名好去。好说者。如诸法实相说。不着法爱说。观弟子智慧力。是人正使一切方便神通智力化之。亦无如之何。是人可度是疾是迟。是人应是处度。是人应说布施。或说戒或说涅槃。是人应说五众十二因缘四谛等诸法能入道。如是等种种。知弟子智力。而为说法。是名好说。复名路迦惫。路迦秦言世。惫名知。是名知世间。问曰。云何知世间。答曰。知二种世间。一众生二非众生及如实相。知世间世间因知世间灭出世间道。复次知世间。非如世俗知。亦非外道知。知世间无常故苦。苦故无我。复次知世间相非有常非无常。非有边非无边。非去非不去。如是相亦不着。清净常不坏相如虚空。是名知世间。复名阿耨多罗。秦言无上。云何无上。涅槃法无上。佛自知是涅槃不从他闻。亦将导众生令至涅槃。如诸法中涅槃无上。众生中佛亦无上。复次持戒禅定智慧。教化众生。一切无有与等者。何况能过。故言无上。复次阿名无。耨多罗名答。一切外道法可答可破。非实非清净故。佛法不可答不可破。出一切语言道。亦实清净故。以是故名无答。复名富楼沙昙藐婆罗提。富楼沙。秦言丈夫。昙藐言可化。婆罗提言调御师。是名可化丈夫调御师。佛以大慈大悲大智故。有时软美语。有时苦切语。有时杂语。以此调御令不失道。如偈说

 佛法为车弟子马  实法宝主佛调御
 若马出道失正辙  如是当治令调伏
 若小不调轻法治  好善成立为上道
 若不可治便弃舍  以是调御为无上 

复次调御师有五种。初父母兄姊亲里中官法下师法。今世三种法治。后世阎罗王治。佛以今世乐后世乐及涅槃乐利益故。名师上。四种法治人不久毕坏。不能常实成就。佛成人以三种道。常随道不失。如火自相不舍乃至灭。佛令人得善法亦如是。至死不舍。以是故。佛名可化丈夫调御师。问曰。女人佛亦化令得道。何以独言丈夫。答曰。男尊女卑故。女从男故。男为事业主故。复次女人有五碍。不得作转轮王释天王魔天王梵天王。佛以是故不说。复次若言佛为女人调御师。为不尊重。若说丈夫一切都摄。譬如王来不应独来。必有侍从。如是说丈夫。二根无根及女尽摄。以是故说丈夫。用是因缘故。佛名可化丈夫调御师。复名舍多提婆魔'少/(兔…、)'舍喃。舍多秦言教师。提婆言天。魔'少/(兔…、)'舍喃言人。是名天人教师。云何名天人教师。佛示导是应作是不应作。是善是不善。是人随教行不舍道法。得烦恼解脱报。是名天人师。问曰。佛能度龙鬼神等堕余道中生者。何以独言天人师。答曰。度余道中生者少。度天人中生者多。如白色人虽有黑黡子不名黑人。黑少故。复次人中结使薄厌心易得。天中智慧利。以是故。二处易得道。余道中不尔。复次言天则摄一切天。言人则摄一切地上生者。何以故。天上则天大。地上则人大。是故说天则天上尽摄。说人则地上尽摄。复次人中得受戒律仪见谛道思惟道及诸道果。或有人言。余道中不得。或有人言。多少得。天人中易得多得。以是故佛为天人师。复次人中行乐因多。天中乐报多。善法是乐因。乐是善法报。余道中善因报少。以是故佛为天人师。复名佛陀。(秦言知者)知何等法。知过去未来现在众生数非众生数有常无常等一切诸法。菩提树下了了觉知故。名为佛陀。问曰。余人亦知一切诸法。如摩醯首罗天。(秦言大自在)八臂三眼骑白牛。如韦纽天(秦言遍闷)四臂捉贝持轮骑金翅鸟。如鸠摩罗天。(秦言童子)是天擎鸡持铃。捉赤幡骑孔雀。皆是诸天大将。如是等诸天各各言大。皆称一切智。有人作弟子学其经书。亦受其法。言是一切智。答曰。此不应一切智。何以故。嗔恚憍慢心着故。如偈说

 若彩画像及泥像  闻经中天及赞天
 如是四种诸天等  各各手执诸兵杖
 若力不如畏怖他  若心不善恐怖他
 此天定必若怖他  若少力故畏怖他
 是天一切常怖畏  不能除却诸衰苦
 有人奉事恭敬者  现世不免没忧海
 有人不敬不供养  现世不妨受富乐
 当知虚诳无实事  是故智人不属天
 若世间中诸众生  业因缘故如循环
 福德缘故生天上  杂业因缘故人中
 世间行业属因缘  是故智者不依天 

复次是三天爱之则欲令得一切愿。恶之则欲令七世灭。佛不尔。菩萨时若怨家贼来欲杀。尚自以身肉头目髓脑而供养之。何况得佛。不惜身时。以是故独佛应当受佛名号。应当归命佛。以佛为师不应事天。复次佛有二事。一者大功德神通力。二者第一净心诸结使灭。诸天虽有福德神力。诸结使不灭故心不清净。心不清净故神力亦少。声闻辟支佛虽结使灭心清净。福德薄故力势少。佛二法满足故称胜一切人。余人不胜一切人。婆伽婆名有德。先已说。复名阿婆磨。(秦言无等)复名阿婆摩婆摩(秦言无等等)复名路迦那他(秦言世尊)复名波罗伽(秦言度彼岸)复名婆檀陀(秦言大德)复名尸梨伽那(秦言厚德)如是等无量名号。父母名字悉达陀(秦言成利)得道时知一切诸法故。是名为佛。应受诸天世人供养。如是等得名大德厚德。如是种种随德立名。问曰。汝爱刹利种。净饭王子字悉达多。以是故而大称赞言一切智。一切智人无也。答曰。不尔。汝恶邪故妒嗔佛作妄语。实有一切智人。何以故。佛一切众生中身色颜貌端正无比。相德明具胜一切人。小人见佛身相。亦知是一切智人。何况大人。如放牛譬喻经中说。摩伽陀国王频婆娑罗请佛三月。及五百弟子。王须新乳酪酥供养佛及比丘僧。语诸放牛人来近处住。日日送新乳酪酥。竟三月。王怜愍此放牛人语言。汝往见佛还出放牛。诸放牛人往诣佛所。于道中自共论言。我等闻人说。佛是一切智人。我等是下劣小人。何能别知实有一切智人。诸婆罗门喜好酥酪故。常来往诸放牛人所作亲厚。放牛人由是闻婆罗门种种经书名字故。言四违陀经中治病法斗战法星宿法祠天法歌舞论议难问法。如是等六十四种世间伎艺。净饭王子广学多闻。若知此事不足为难。其从生已来不放牛。我等以放牛秘法问之。若能解者实是一切智人。作是论已前入竹园。见佛光明照于林间。进前觅佛见坐树下状似金山如酥投火其炎大明。有似融金散竹林间上紫金光色。视之无厌。心大欢喜。自相谓言

 今此释师子  一切智有无
 见之无不喜  此事亦已足
 光明第一照  颜貌甚贵重
 身相威德备  与佛名相称
 相相皆分明  威神亦满足
 福德自缠络  见者无不爱
 圆光身处中  观者无厌足
 若有一切智  必有是功德
 一切诸彩画  宝饰庄严像
 欲比此妙身  不可以为喻
 能满诸观者  令得第一乐
 见之发净信  必是一切智 

如是思惟已礼佛而坐。问佛言。放牛人有几法成就。能令牛群番息。有几法不成就。令牛群不增不得安隐。佛答言。有十一法。放牛人能令牛群番息。何等十一。知色知相知刮刷知覆疮知作烟知好道知牛所宜处知好度济知安隐处知留乳知养牛主。若放牛人知此十一法。能令牛群番息。比丘亦如是。知十一法能增长善法。云何知色。知黑白杂色。比丘亦如是。知一切色皆是四大四大造。云何知相。知牛吉不吉相。与他群合因相则识。比丘亦如是。见善业相知是智人。见恶业相知是愚人。云何刮刷。为诸虫饮血则增长诸疮。刮刷则除害。比丘亦如是。恶邪觉观虫饮善根血增长心疮。除则安隐。云何覆疮。若衣若草叶以防蚊虻恶刺。比丘亦如是。念正观法覆六情疮。不令烦恼贪欲嗔恚恶虫刺蕀所伤。云何知作烟除诸蚊虻。牛遥见烟则来趣向屋舍。比丘亦如是。如所闻而说除诸结使蚊虻。以说法烟引众生。入于无我实相空舍中。云何知道。知牛所行来去好恶道。比丘亦如是。知八圣道能至涅槃。离断常恶道。云何知牛所宜处。能令牛番息少病。比丘亦如是。说佛法时得清净法喜。诸善根增盛。云何知济。知易入易度无波浪恶虫处。比丘亦如是。能至多闻比丘所问法。说法者知前人心利钝烦恼轻重。令入好济安隐得度。云何知安隐处。知所住处无虎狼师子恶虫毒兽。比丘亦如是。知四念处安隐无烦恼恶魔毒兽。比丘入此则安隐无患。云何留乳。犊母爱念犊子故与乳。以留残乳故。犊母欢喜则犊子不竭。牛主及放牛人。日日有益。比丘亦如是。居士白衣给施衣食。当知节量不令罄竭。则檀越欢喜信心不绝。受者无乏。云何知养。牛主诸大特牛能守牛群。故应养护不令羸瘦。饮以麻油。饰以璎珞。标以铁角摩刷赞誉称等。比丘亦如是。众僧中有威德大人。护益佛法摧伏外道。能令八众得种诸善根。随其所宜恭敬供养等。放牛人闻此语已如是思惟。我等所知不过三四事。放牛师辈远不过五六事。今闻此说叹未曾有。若知此事余亦皆尔。实是一切智人。无复疑也。是经此中应广说。以是故知有一切智人。问曰。世间不应有一切智人。何以故。无见一切智人者。答曰。不尔。不见有二种。不可以不见故便言无。一者事实有。以因缘覆故不见。譬如人姓族初及雪山斤两恒河边沙数。有而不可知。二者实无无故不见。譬如第二头第三手。无因缘覆而不见。如是一切智人因缘覆故汝不见。非无一切智人。何等是覆因缘。未得四信心着恶邪。汝以是因缘覆故。不见一切智人。问曰。所知处无量故。无一切智人。诸法无量无边。多人和合尚不能知。何况一人。以是故无一切智人。答曰。如诸法无量。智慧亦无量无数无边。如函大盖亦大。函小盖亦小。问曰。佛自说佛法不说余经若药方星宿算经世典。如是等法若是一切智人。何以不说。以是故知非一切智人。答曰。虽知一切法。用故说。不用故不说。有人问故说。不问故不说。复次一切法略说有三种。一者有为法。二者无为法。三者不可说法。此已摄一切法。问曰。十四难不答。故知非一切智人。何等十四难。世界及我常世界及我无常。世界及我亦有常亦无常。世界及我亦非有常亦非无常。世界及我有边。无边。亦有边亦无边。亦非有边亦非无边。死后有神去后世。无神去后世。亦有神去亦无神去。死后亦非有神去。亦非无神去后世。是身是神。身异神异。若佛一切智人。此十四难何以不答。答曰。此事无实故不答。诸法有常无此理。诸法断亦无此理。以是故佛不答。譬如人问构牛角得几升乳。是为非问。不应答。复次世界无穷如车轮。无初无后。复次答此。无利有失堕恶邪中。佛知十四难常覆四谛诸法实相。如渡处有恶虫水不应将人渡。安隐无患处。可示人令渡。复次有人言。是事非一切智人不能解。以人不能知故佛不答

复次若人无言有。有言无。是名非一切智人。一切智人。有言有。无言无。佛有不言无。无不言有。但说诸法实相。云何不名一切智人。譬如日不作高下亦不作平地等一而照。佛亦如是。非令有作无。非令无作有。常说实智慧光照诸法如一道。人问佛言。大德十二因缘佛作耶。他作耶。佛言。我不作十二因缘。余人亦不作。有佛无佛生因缘老死。是法常定住。佛能说是生因缘老死乃至无明因缘诸行。复次十四难中若答有过罪。若人问。石女黄门儿长短好丑何类。此不应答。以无儿故。复次此十四难是邪见非真实。佛常以真实。以是故置不答。复次置不答。是为答。有四种答。一决了答。如佛第一涅槃安隐。二解义答。三反问答。四置答。此中佛以置答。汝言无一切智人。有是言而无义。是大妄语。实有一切智人。何以故。得十力故。知处非处故。知因缘业报故。知诸禅定解脱故。知众生根善恶故。知种种欲解故。知种种世间无量性故。知一切至处道故。先世行处忆念知故。天眼分明得故。知一切漏尽故。净不净分明知故。说一切世界中上法故。得甘露味故。得中道故。知一切法若有为若无为实相故。永离三界欲故。如是种种因缘故。佛为一切智人。问曰。有一切智人。何等人是。答曰。是第一大人三界尊名曰佛。如赞佛偈说

 顶生转轮王  如日月灯明
 释迦贵种族  净饭王太子
 生时动三千  须弥山海水
 为破老病死  哀愍故生世
 生时行七步  光明满十方
 四观发大音  我生胎分尽
 成佛说妙法  大音振法鼓
 以此觉众生  世间无明睡
 如是等种种  希有事已现
 诸天及世人  见之皆欢喜
 佛相庄严身  大光满月面
 一切诸男女  视之无厌足
 生身乳餔力  胜万亿香象
 神足力无上  智慧力无量
 佛身大光明  照曜佛身表
 佛在光明中  如月在光里
 种种恶毁佛  佛亦无恶想
 种种称誉佛  佛亦无喜想
 大慈视一切  怨亲等无异
 一切有识类  咸皆知此事
 忍辱慈悲力  故能胜一切
 为度众生故  世世受勤苦
 其心常一定  为众作利益
 智慧力有十  无畏力有四
 不共有十八  无量功德藏
 如是等无数  希有功德力
 如师子无畏  破诸外道法
 转无上梵轮  度脱诸三界 

是名为婆伽婆。婆伽婆义无量。若广说则废余事。以是故略说

大智度论卷第二大智度初品中住王舍城释论第五(卷第三)

    龙树菩萨造


    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 诏译


【经】住王舍城

【论】今当说。问曰。何以不直说般若波罗蜜法。而说佛住王舍城。答曰。说方时人。令人心生信故。云何名住。四种身仪坐卧。行住是名住。又以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