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 >

第151部分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第1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不是功利主义,不是自私自利。现代的中国人把中国的古籍丢掉了,不要了,学外国人的功利主义,学外国人的自私自利,招致我们今天社会动乱,我们生活过得这么痛苦,其来有自,不是没有原因。我们要觉悟、要明了,自己有好的东西应当要保留、要发扬光大。中国的古人念念利益社会、利益众生,他们将他一生的智慧、一生的经验,写成文字、写成书本流传给后世,他并没有自私流传自己的儿孙,他不是,流传给社会大众。而佛经更了不起,佛讲经任何一部经到最后劝勉大家流通,流通的功德无量无边,这话是真的不是假的。可是在现代,我们看看许多的书本后面,你翻开版权页,不准翻印,有著作权,翻印必究;这就像水一样堵死了,不准它流通。不准流通怎么办?就发大水,就把他自己淹死了,这是贪爱之水。把他淹到哪里去?死了就变饿鬼,入饿鬼道。鬼都是被水淹死的,这个水是贪爱之水,所以不流通,这个过失无量无边。
  明白这个道理,然后你就晓得,不仅是书籍,佛法要流通,样样都要流通;流通的意思就是样样与社会大众共享,就是流通的意思。有福不要一个人享,有福大家享,享你福的人愈多,你的福报就愈大。这些事实我们也能够观察得出来,你看这个世间,谁流通布施得最广?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示现成道之后,全心全力做布施流通的工作四十九年,四十九年的时间不长,你看他的福报多大!今天这个世间,人家听到释迦牟尼佛的名号,见到释迦牟尼佛的形像,恭敬、赞叹、顶礼、膜拜,你说这个福报多大!孔老夫子也做布施流通的工作,心量没有佛那么大,从哪里看到?因为佛每部经都劝大家流通,孔老夫子没有。孔老夫子也备受世人的赞扬尊敬,但是赞叹尊敬的程度比不上释迦牟尼佛。种什么样的因,得什么样的果报,这个一定的道理。孔老夫子的后人,他的子孙,传到现在七十多代。在台湾孔德成先生,孔夫子的后代,他走到哪里大家都对他特别礼遇、特别尊敬,为什么?孔老夫子的后代。我听说有一年他到美国去,美国人听说孔老夫子的后代也特别礼遇他。沾祖宗之光,后人世间人对他这么尊敬。释迦牟尼佛没有成家立业,没有子孙传下来,但是有学生,今天听到是释迦牟尼佛的学生,社会大众也特别尊敬。
  现在出家人在社会上不受人尊敬,这是现代这个时代。前清的时候出家人在社会受人尊敬,比我们现在大大不同。民国年间之后,出家人在社会上地位没落,不能责怪社会大众对我们不尊敬,实实在在说是我们自己所作所为不值得人尊敬,这是事实。为什么不值得人尊敬?我们今天是冒充释迦牟尼佛的学生,不是真的。剃了头,示现出家相,搭这个衣,佛教我们做的没有去做,佛所讲的话没懂、没去做,所以是冒充的佛弟子;社会上看到冒充的佛弟子,没有尊敬的必要。如果你是真佛弟子,自然社会大众就尊敬你,这一定的道理。这都是流通的德相,我们应当要深思、应当要奉行,决定不可以有一点点私心,顾到自己的利益,而不肯利益社会大众,这就错了,与佛的教诲完全相违背。
  第五类主火神,我们把他说作今天从事於能源工作的这些专家,研究开发,都是属於主火神这一类的。上首德号里面,「普光焰藏」、「普集光幢」,意思都很深很广。德号里面有一个「普」,与前面讲流通的德行就相应,普是没有分别、没有界限。光是光明,光焰藏,无限的光明,这是性德的智慧,这一句是表根本智;后面这一句是表后得智,普集光幢,集还要累积,无所不知。在生活当中累积智慧经验,在工作里面累积智慧经验,在处事待人接物里面也累积智慧经验,这就是普集光幢,所以才能成就自己圆满的智慧。高度的德能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是第五行的菩萨,无痴乱行。无痴乱就是《弥陀经》里面所说的「一心不乱」。所以用无痴乱行来配主火神,他配得都非常自然、非常恰当,让我们在这里面去体会,菩萨行应当怎样修学。
  第六主风神,我们把他看作主持各种运动的专门人才。运动,社会的运动那就太多了,这个地方举几个例子。譬如学术上的,在中国过去有五四运动,这个运动对我们社会的影响非常之大,但是它是一个运动。文化的运动、学术的运动,乃至政治上的运动,都是属於这一类,这一类里面包括的范围就很广。末后我们有一句说,凡是能够变异风俗习尚的,还包括演艺的人员,都是属於这一类。菩萨决定是正面的,决定是善良的,所以第六行的菩萨叫善现行。现是现身说法,佛经里面常讲的随类化身,随机说法。化身叫应化身,应以什么身分度众生,菩萨就示现什么样的身分,善现;应当说什么样的法门,他就说什么样的法门,善说。这才真正做到契机契理,真正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由此可知,法没有定法,相没有一定的相,我们学佛要从这里面去体会。
  真正学佛的人学作佛、学作菩萨,菩萨、佛跟凡夫有什么不一样?菩萨、佛,我们说一个最粗俗的话,是为众生活的,不是为自己;凡夫是为自己活著的,或者为家庭活著的,乃至於有抱负的人,我为社会国家活著的。佛菩萨不是的,佛菩萨为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现相现身。佛菩萨有没有身?没有身,佛菩萨没有相,没有身、没有相能现一切身相,所现一切身相为一切众生,不为自己。佛菩萨教化众生有没有喜怒哀乐?有。喜怒哀乐都是度众生的,都是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的手段,不是为自己。如果为自己,喜怒哀乐就是烦恼,就是造业,就变成业障。诸佛菩萨不造业,给诸位说,善业尚且不造,何况恶业?善恶业统统放下,统统断了,佛不得已给我们说一个名词叫净业。佛菩萨造的业叫净业,实际上「净业」这两个字都多余,他没有染,哪来的净?说这些话都是为了方便众生,随顺众生而说的。
  我们要想学菩萨行,你把这几个名称记住。欢喜行、饶益行,我是不是在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界当中,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我是不是这样做?欢喜心在佛门里面表法,头一个是弥勒菩萨表欢喜心,我们有没有做到?如果令众生生烦恼,你就修颠倒行,大错特错了!假如这个众生看到我就生烦恼,怎么办?赶紧走,躲避他。他看到欢喜,「这个人怕我,他看我来,他就走了」,他高兴欢喜,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饶益行,一定要令众生得真实利益,菩萨名号就是菩萨行的总纲领,跟我们说了十条。无违逆,绝不违逆性德这就契理,也不违逆人情你就契机,理机双契这才是菩萨行。
  对於众生要很清楚、很明白,众生可怜,众生的行为与这十条统统是相背的、相反的。我们今天学佛,我们也是众生,从今天起我们要回头,回头是岸。无屈挠,有善巧方便,能够通过重重的障碍。有智慧、有善巧,懂得累积经验,懂得累积智慧,以善巧方便显示自己的智慧德能,帮助一切众生无痴乱。无痴乱就是有智慧、有方便,还要善於表演。人生如戏,人生如梦,《金刚经》上讲「梦幻泡影」,你要会表演。表演全是利益大众的,表演绝不是给自己欣赏的,绝不是自己娱乐的,表演是娱乐大众,给大众欣赏的,这叫善现行。我们平常过日子是表演,工作是表演,一切时、一切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没有一样不是表演。看我们表演的有有情众生,有情众生里面还包括鬼神,往上面还包括诸佛菩萨也来看我们表演。我们认真表演,诸佛菩萨也帮忙,为什么?因为他们都是表演,诸佛菩萨是最高明的演员,在尽虚空遍法界变幻种种不同的身相,表演给一切众生看,帮助众生觉悟,帮助众生回头。这是他们表演的目的,我们佛家称这个表演叫弘法利生,这是善现行。
  第七是主空神,我们把他看作现代的太空科学家,从事於太空科学研究,与太空科学的事业,都是属於这一类。现代科技向两个极端来发展,大的走向太空,主空神的意思;小的走向极其微小的,他们研究原子、电子、基本粒子,也是主空神。向这个极端,他们发现了,发现宇宙万物的真相,所以现在科学家说确实没有物质存在。怎么发现的?我们以为物质存在,他们眼光里头没有,物质确实不存在。物质现象是什么?他们观察出来,是波动的现象,跟佛法法相唯识里面所讲的很接近。唯识这个名词,唯识法相的学者不承认宇宙之间有物质,他不承认。那宇宙现象是什么?他说唯识,唯是唯独,只有识,相是假的,不是真的。相是所变,识是能变;能变是真的,所变是假的,所以他们尊重唯识。就唯识观点来说,佛在经上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心想就是唯识。识是分别执著、是妄想,一切法从心想生。不想呢?不想这一切法就没有了。永嘉大师《证道歌》说得好,「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梦里是比什么?妄想。有妄想的时候,明明有六趣,有六道轮回。觉了之后,妄想没有了;妄想没有了,六道轮回也没有了。所以,所有一切物质现象是什么?妄想,这是真的,一点也不假。相宗称为唯识,科学家观察是波动的现象。波动现象,性相两宗都说,相宗尤其说得明白,「一念不觉而有无明」;不觉、无明就是波动,从这极其微细的波动,演变成巨大的波动,这样就变现出十法界,十法界的现象这么来的。所以科技的发展,无论是向极大,或者向极小,都是主空,都与空相应。
  在上首表法里面,有「净光普照」、「普游深广」,都是显示性德。净要紧,我们念佛,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念佛的秘诀是「净念相继」,菩萨说的这四个字,跟这边讲的「净光普照」意思完全相同。光就是念,普照就是相继,没有中断。我们今天念佛号,佛号从心里面生出来,口里念出来,自己耳朵再听进去,这就是净光普照。照什么?照性德,照自心。能照自心,才能照法界,为什么?自心跟法界不二。凡夫之人把自心跟法界说成为二,误会以为二;觉悟的人晓得,自心跟法界是一不是二。特别是在《华严》上,净土经论,古大德的注解也不例外。我们在净土经上跟诸位讲过「华严三昧」,华严三昧的基础是什么?一心。一心就是法界,法界就是一心。所以科学家讲虚空万物,所有一切物质是波动的现象没说错,跟佛讲的一样。这是与空相应。
  「普游深广」,普游是比喻,我们的心无处不在,尽虚空遍法界,过去、现在、未来,就跟虚空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们的智慧亦复如是,我们的德能也如是,样样都如是,普游是这个意思。哪个地方有感,立刻就应,应是什么?应就是现身,就是表演,就是说法。诸佛菩萨示现在人间,示现在六道,示现在十法界,干什么?「为人演说」四个字,他就为这个。演是表演,表演给大家看。大家看了有疑惑、有疑难,为他解答。诸佛菩萨在世间就干这么一桩事,除这一桩事情之外,他什么事都没有。善於表演,演哪一行像哪一行,表演得逼真,表演得到家,表演得尽善尽美,这就称为师范,是社会大众的好榜样。
  这里面我们跟诸位提到,「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是万法之一,有人曾经问过我,为什么因果不空?因果的相是空的。说因果不空,因果里头有两桩事情不空,就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转变,因会变成果,因空了;果又会变成因,果空了。但是它转变不空,相续不空,所以因果不空是说它转变跟相续。我们知道空,就於一切法不执著,有什么好执著的?空的!所以分别执著是错了,不学佛的人不知道这是错误,不知道;学佛的人晓得,这是错误。为什么?一切法不可得,你有分别执著,你就错了;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无所有」,这六个字在《大般若经》里面重复千百次。佛是加深我们的印象,告诉我们宇宙万法的真相,是无所有、不可得。就是《金刚经》上所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都是说明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你一定要执著,你怎么会不生烦恼?你怎么会不堕落?谁叫你生烦恼的?那些人叫我生烦恼!那些人叫你死,你为什么不死?你为什么那么听话?佛教给你,你为什么不听?你既然喜欢听外面的,佛菩萨教你,应该要听!不听好人言,吃亏在眼前。
  你知道一切法体相都是空寂的,你就不住了。《金刚经》上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不住,不住就是不分别、不执著,这叫不住;你又明了因果转变相续不空,你才会生心,生心自度度他。生心是发心,发菩提心。生心就是发菩提心,发真正觉悟的心,一定要帮助自己成就无上菩提,也就是说恢复自己圆满的性德。我们要在这上努力,帮助自己,自己现在虽然觉悟了,不够!怎样才能叫自己成就圆满?一定要帮助众生。所以大家要晓得,自他是一不是二,自他不二;帮助众生就是帮助自己,成就众生就是成就自己。我们不肯帮人,那怎么行?所以诸佛菩萨现身说法,教化众生,永远没有间断。成了佛之后,倒驾慈航,还是不休息、不疲倦、不厌烦的照样帮助众生。这一点我们要细心体会,要认真的去学习,学佛就在生活当中学,修行就在处事待人接物里面修。离开一切众生,你到哪里修?
  修行的原则,就是在一切境界当中修智慧、修定功、修戒定慧。戒,跟一切大众守礼、守法、守规矩,这是戒。定,在一切顺境不生贪爱,你有定力,逆境没有瞋恚,这是定。也就是说,顺境、逆境里面修什么?修不起心、不动念。你离开这个境界,你到哪里修去?慧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点也不迷惑,这是慧。外面顺境、逆境,善人、恶人,不是不清楚,不清楚就是迷惑,糊涂了。清清楚楚是慧,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