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第4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法、佛法都从谦虚里头得益,《易经》谦卦里面所讲的「满招损,谦受益」,世法、佛法都一样,只有真诚恭敬谦虚的人他能够得到。骄傲就是满足了,佛菩萨给他东西装不进去,他是满的。像个杯子,你要问人要水喝,你这个杯子是满的,装满东西,水倒不进去,空虚的,那人家的东西就送给你了。人决定不能自满,必须要知道任何人都有长处,有我们做不到的,你能从这方面想,你那个恭敬心就生起来。每一个人都有他的德能,你看人家的长处,每个人都值得我尊敬;你要是看人家的短处,自己贡高我慢心就生起来。所以惠能大师教人,「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他所见到的世间人各个都有长处,礼敬诸佛的心油然而生,只见自己的过失,所以他的烦恼能够分分断,这才能做到真精进。末后这一句,我刚才都是讲开示、开悟,就是自己学讲经的重要。我们是凡夫没有证果,不但没有证果,开悟都没有。要想开悟,要想证果,要想成就,观念一定要改过来。所有的听众,一个人讲好,两个人讲好,几百个人、几千个人讲都一样,所有听众都是自己的父母、师长、诸佛菩萨。我们在讲台上是做学习报告,把态度转过来,我们就会有大受用。
自在光明天王所讲的破疑,破疑信心才能建立,有疑信心就不能建立。我们今天有没有信心?说实在的话,没有。为什么?你真的信佛,你就会学佛;不肯学佛,对佛不相信,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烦恼习气,相信自己的名闻利养,佛教我们放下,不但不放下,还天天在打主意怎么去营求,你哪里信佛?难!不说不知道。我是一出家就讲经,出家这一天就开始讲经,就教佛学院。我的佛法是在没有出家之前学的,出家之后两年我才受戒;换句话说,我讲了两年经。我的法缘很不错,开始讲经,听众就欢喜。我受了戒,到台中去拜老师,老师看到我来了,还很远,指著我,「你要信佛!」我走到他面前给他礼拜,他叫我坐在旁边,他说:你听了奇不奇怪?学佛那么多年,发心出家,又教了两年佛学院,现在受戒回来,叫你信佛。我真的也愣住了。老师才给我解释,难!多少出家人活到七、八十岁,临死还不信佛。不信佛怎么出家?糊里糊涂出家的。给我讲「信」,什么叫信佛?你没有依照佛陀教诲去做,你就是不信佛。信是要去做的,要落实,否则的话你的信落空,那不是真信。到以后我才明白,信里面有解、有行、有证,这个信叫真信。我们今天一般讲正信佛教徒,加上个正字招牌,什么叫正信?正信是信解,信里头有解,不是迷信,你真正懂得佛法是什么,这叫正信。正信还不是真信,怎样才是真信?要有行,你所解的通过实行,证明你解的是正确的。换句话说,你信的、你解的,不能够落实到实际生活之中,那个信不是真信。如果信里面再具足证,这个信才叫究竟信,所以信的程度不一样。我们那个时候,李老师指著鼻子教训我的时候,那个时候的信是属於正信,正信是只得少分的证,不是多分,我们对佛法理解了,理解的深度不够。这是他老人家勉励我,这是真正的爱护,真正的慈悲,真实的教诲。我们是凡夫,成就决定要靠老师,没有老师的指点,经文虽然展开,意思深广无尽,我们看不出来。所以要断疑才能够生信。
清凉大师在注子里给我们说了四个:「疑自,疑他,疑理,疑事」。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里给我们讲六个信:信自、信他、信理、信事,后头加了两个:信因、信果。他这里说了四个,下面说「有多种种」,因果也包含在其中。疑虑重重,所以我们的功夫怎么会得力?疑自,怀疑自己是凡夫,业障深重,这一生没有能力成就,希望来生还有因缘,这是疑自。这个摆在第一个,意义很深。蕅益大师讲信,也是把信自摆在第一条。换句话说,自己能不能有成就,关键就在此。你对自己怀疑,你就不能成就;你对自己有信心,你就决定有成就。相信自己有佛性,相信自己跟一切诸佛如来无二无别,我们那个信从这个地方建立,相信自己能做得了佛。我接触佛法,第一部读的经就是《六祖坛经》,我二十六岁。我读到他老人家去见五祖,五祖问他:你到这里来为什么?惠能大师回答:我到这里来作佛。充满自信心,所以他有成就。如果我们问问诸位同学们,你们来干什么?绝对不会有个人说,「我来作佛」,所以成不了佛!我们再看看《无量寿经》上,世饶王的语气比惠能法师又高太多了,他跟世间自在王说,不但他要作佛,而且要超过诸佛,惠能大师还不敢讲超过诸佛。所以阿弥陀佛成佛了,一切诸佛赞叹他,「光中极尊,佛中之王」,什么原因?信心成就的。你不相信你能断烦恼,不相信你能把习气改过来,那你就决定改不过来,成败第一个因素是信心。《华严》,大论里都说,「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你头一个对自己怀疑。
第二个疑他,他是什么?佛菩萨。佛说的这个真的吗?佛教给我们这样做法,譬如佛教给我们施财,我们财统统布施掉了,真的会得财吗?因为你疑他,所以不敢相信,不肯修布施。佛在经中许许多多的教诲,读了也点头,决定不肯照做,什么原因?疑没有断掉,所以信心浅薄。疑理,世出世间法讲的理太多,到底哪个理正确?哪个理是真的?佛讲的理是真的吗?有理必定有事,理太深太广,事非常复杂,如果理跟事要不透彻,疑怎么能断?怎么能够信自信他?所以我们修学关键,最重要的是对老师有信心,你对老师没有信心,你什么也学不到。对老师有信心,老师能够破除我们疑惑,帮助我们建立信心。所以我们选择老师,哪个老师最好?没有定法,世法、佛法都没有定法。哪一个老师最好?你最尊敬、最信仰的那个老师,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佛门语录里面看到很多,参学的学人遇见一个善知识,当然他们谈话很多,绝对不是像经上记载的那几句话,那几句不是重要的,提示而已。这个老和尚、老法师听了之后告诉他:你的缘不在我这里,你的缘分在某个地方,你到那里去参访哪个人,他会成就你。我们听了都感觉奇怪,这个老和尚能够指点他的善知识,自己不能教他,有本事能指点,那也不是简单人物。他凭什么指点?当然谈话当中很多,你喜欢哪个法门,在佛法这么许多典籍当中你喜欢哪一种,当代这些善知识当中你最佩服的是哪一个。他一说,你最佩服的那个,你的缘在他那里,为什么?他讲的话你不怀疑,你百分之百的依从,你会依教奉行,你就会成就。你到我这里来,既然我不是你第一个佩服的,我有本事教你,你对我有怀疑,你不能够完全依教奉行,我就教不了你,是这么个道理,不是他有神通。我们懂得这个原理,所以亲近善知识是亲近什么人?心目当中最佩服的、最尊敬的。同样一句话,别人给我们说,我们根本不相信,他说我们就一定会依教奉行,就这么个道理。这在一般讲起来,师徒也是缘分,你尊敬他,他爱护你,这对你就真正有帮助。你不尊敬他,他也不全心全意照顾你,成就就难了。但是最可惜的是光阴空过了,这是永远没有办法弥补的损失。这一段我们没有讲完,明天接著再讲。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00卷)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200
请掀开经本,三十三天长行最后一句:
【自在光明天王。得开悟一切诸天众。令永断种种疑解脱门。】
这一段昨天跟诸位报告过,但意思没有尽。前面我们特别强调听经、讲经的重要,尤其是讲经。我们知道自己的根性很劣,很难觉悟,很难回头,很难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可是上台学讲经,确实是一个好方法,因为干这桩事情,自己在事前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集中精神、集中时间把这桩事情做好,经常不断的练习,确实能改正自己的习气。这是我自己的经验,特别提出来给同学们做参考。佛在经上说,「疑」是菩萨最大的障碍,菩萨尚且是大障碍,何况我们?对菩萨来说,障碍他的精进;对我们来讲,那就完全障碍住,连善根都障碍住。由此可知,断疑生信这个科目比什么都重要,它是修学真正的基础,也就是我们要怎样建立信心。第一个要建立自信心。世法、佛法,无论修学哪个法门,世间或者是学术,或者你从事某一个行业,你为什么不能成功?你对於你自己有怀疑,对你的工作有怀疑,这就是你不能成功的第一个因素。反过来,无论从事世法、佛法,凡是有成就的,决定对於自己有坚定的信心。老师教导学生,也把这个问题放在第一优先。甚至於我们在外面讲经弘法,首先也要观机,然后确定这一次讲演的目的。目的里面第一条,也是帮助社会大众认识佛法,不要误解佛法,还是属於断疑起信。这就是我们到外面讲什么,自己总得清楚、总得明了,对哪些人讲,我们希望这次讲演之后收到什么样的效果,就没有白讲。如果讲了之后,让听众半信半疑,那我们就全都失败了。所以帮助一切众生生起自信心,你才晓得这个功德多大!
佛法跟其他宗教讲「信」,确实不一样。往年我在美国,有一些基督教的牧师来看我,跟我谈到他们基督教第一个是讲信,我们净土法门第一个也讲信,「我们一样」。我告诉他不一样,他问:为什么?我说:你们第一个信是信上帝对不对?是的。我们第一个信是信自己,我们把信佛排在第二位,首先信自己,第二个才信佛;你们头一个就信上帝,你们把信他摆在第一,把信自己,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完全靠他,我们不一样。所以佛教给我们,尤其是教大乘,首先要相信自己是未来佛,相信自己有佛性,然后才相信释迦牟尼佛已成佛,我们是未成的佛。我们跟他学习,他把他修学的经过提供我们做参考,我们学到之后和他一样的成就,这个叫圆满。人有自信心,才能够真正达到自强不息;国家民族有自信心,这个国家民族一定兴旺。如果丧失信心,那就是多灾多难,一切听别人宰割,一切听别人做主,自己做不了主,这个很可怜!佛法教学,如果我们对自己还有疑惑,佛门虽然广大,我们依然是不得其门而入。要相信我们有佛性,我们的心性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自性里面具足圆满智慧、圆满德能。只是我们现在迷了,如何破迷开悟,恢复自己的智慧德相,佛法无非如是而已,这是佛首先教给我们的。
然后我们相信他,他是什么?诸佛菩萨。诸佛已经恢复自性,性具的智慧德相圆满显露了;菩萨正在修学,正在逐渐接近圆满;他们的方法值得我们参考,值得我们效法,他们所说的是正确的。我们所见所闻,往往遇到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论,现在社会上大家承认这是真理,过几年又被一个人推翻了,会被别人推翻这就不是真理。所以现在科学家不敢讲真理,因为前面经验教训,过不多久又有一个新的科学家出现,把以前科学家所讲的定律推翻,或者给它修订。唯有佛陀的教诲是不能够被推翻的,为什么?因为他是称性而说,自性才是真实。从性德里面流露出来的,字字句句都真实,所以这才是世间人所讲的真理。他为我们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般若经》上讲的实相,讲得太多了,讲得太细了。我们要多读、多学习,了解真理,真实的事相,我们的疑才能统统断掉,我们的修学充满了信心,哪有不成就的道理?「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我们体会到了,真的是有求必应。对於佛的教诲,古大德常常提示我们要圆解,避免偏见陋执。
清凉大师在此地举了个例子,「疑有多种种」,我们凡夫疑虑的事情太多太多了,理论上的疑惑,事相上的疑惑,听经也生疑惑。他举例举得好,譬如「闻空疑断」,断什么?断灭,空,什么都没有了。「闻有疑常」,我们晓得常见跟断见都是邪见。「闻双是,则疑其两分。闻双非,疑无所据」。双是,亦空亦有;双非,无空也无有。这是佛在经论里常说的,佛说这个意思深,一般浅人听了不能不怀疑。如何断疑生信?一定要深解义趣,圆解佛所说的真实义才行。佛所有的言说,要记住它一个总原则,都是方便法。凡是佛所讲的,小乘也好,大乘也好,一乘也好,就是讲到《法华》、《华严》,还是方便说。真实说行不行?不行,真实说不出,真实要你自己去体会,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凡是言说能说得出来的,都是方便法。所以这经上也有说,佛跟佛见面一句话都没有;不但一句话没有,一个念头都没有,佛跟佛见面一个念头都没有。佛跟菩萨见面才有话说,为什么?菩萨有感,佛有应。这个味道很深,要细心去体会。佛跟佛见面,给诸位说,那才叫真说、真闻。真说无说,真闻无闻,这话我们又听不懂了,愈听愈迷惑,这是真的。所以一定要求圆解,要求深解,才能够断疑生信。天王懂得这种教学的方法,极高明的教学法。我们要晓得,佛法是师道,老师的责任是什么?就是帮助学生破迷开悟,儒家也是这个说法,所以这是师道。
清凉后面还有几句话也说得好,「又闻空疑有,闻有疑空等,互相疑也」,末后这一句总结,「今开之使悟」。诸位要晓得,「开之使悟」就是平常我们讲开悟,这是世出世间第一等大功德事,世出世间第一桩大好事,真正是上报四恩,下济三苦,慈悲济世。在事上去做,做不圆满,非常有限,不能解决问题,唯有开之使悟,彻底解决问题。这个道理太深太广,世间人见不到。今天有难,他没得吃,你送点吃的给他,他感激你;没有衣服穿,送几件衣服给他穿,他感恩戴德。你帮助他破迷开悟,他不懂;他认为这个,肚子饿了不能充饥,天寒了不能保暖,这个东西要它干什么?有什么用处?诸位想想,如果这个东西没有用处,释迦牟尼佛一生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