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 >

第461部分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第4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佛菩萨教化世主,显示出圆满的福德相,天王见到了,『我念法王功德海,世中最上无与等』。「法王」是佛陀,王是一个形容词,形容他自在。一个国家的国主,他发号司令,这一国的人民都要服从他的命令,所以他在这一个国他是主,他得自在,所以称之为王,王是自在的意思。佛与大菩萨在一切法里面他得自在了,所以称他作法王。法王的功德深广无尽,所以用「海」来比喻。这是说诸佛菩萨无量劫来积功累德,这个功德的殊胜,世间没有人能够相比。佛积的是什么功?我们要懂得,佛的功是断一切烦恼,破妄想分别执著,这是功。不但六道里面的世主不能比,天上的世主也不能比;不但欲界天不能比,色界、无色界天也不能比。色界、无色界诸天,只是在伏烦恼,烦恼没断,妄想分别执著只是不起现行而已,并没有断除。佛不但断,永远断除,这是无量劫的修功。他的德是什么?德是自性圆满的显露。我们知道自性本具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我们凡夫也有,但是被妄想分别执著障碍住,被无明烦恼掩蔽住,虽有,不能现前,不起作用,也就是说我们没有修行的功夫,所以性德透不出来。诸佛菩萨修功圆满,所以性德现前。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相,我们在大经里面常常念到,「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无量的相好从哪里见到?从他的随类化身,虚空法界无量无边的众生,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这就是无量的身相,无量的相好。佛有能力应机说法,这显示出无量的智慧。智慧、德相都是自性本具的,无量无边,无有穷尽,用海来做比喻。
  「我」是宝光天王自称,他常念,念诸佛「功德海」,这就是念佛。世尊教我们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名号里面就是功德海。这个名号要是翻成中国的意思,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佛就是功德海的意思,佛是智慧,佛是大觉,所以世尊在经典里面,给我们解释这个名号的意思,用无量寿、无量光。无量寿是福,无量光是慧,福慧这两种都圆满了,所以称为无量光寿。我们在三皈里面所念的「皈依佛,二足尊」,这个二就是光跟寿,就是福慧,这两样都圆满了。这是功德海,这是真正念佛。「世中最上无与等」,不但在六道,在十法界里面,自性本具的智慧德相是最上的,没有能够跟他相比。天王明白了,天王认知了,所以『发生广大欢喜心』。这个「广大欢喜心」就是大菩提心,他明白了。明白之后,我们能够想像得到,他一定要开发大菩提心,他一定要将自性无尽的宝藏开发出来。如何开发?佛是我们的好榜样,我们向他学习,他用什么方法明心见性的,他的方法值得我们做参考。已经证得佛果的人很多,他们所用的方法并不完全相同,所以才说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每一个法门都能明心见性。佛在经上讲得好,「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我们明白了,我们懂得了,因此对於任何一个法门我们都欢喜赞叹,因为门门皆成无上道。至於我们自己要修学哪个法门?如何选择?一定要依自己的根性,这叫契机。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皆契理,契理不成问题,问题在契机。机里面一定要讲求方便,哪一种法门我们修学方便,我们就采取哪一个法门,「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我们懂得这个原理原则,你就会生欢喜心修学自己所选择的法门,看到别人所修学的跟我们法门不同也非常欢喜,知道我这个法门我修学能够明心见性,他修那个法门也能明心见性。因此我们对於任何一个法门,就会生欢喜心、生尊重心,决定没有毁谤。这是宝光天王他所证得的解脱门,我们要知道。如果不了解这个道理,不知道事实真相,而在无量法门里面生起妄想分别执著,就错了。尤其是自赞毁他,那是大错!在此经末后「入法界品」里面,更是明显的教导我们、启示我们,我们应当如何学习。再看底下一首:
  【佛知众生善业海。种种胜因生大福。皆令显现无有余。此喜髻天之所见。】
  发生喜乐髻天王,他得的法门是「得知一切众生城邑宫殿从何福业生解脱门」。这尊天王他所修学的法门是了知一切众生的福德因缘,经文上所举的虽然是一桩事情,一桩事情能够涵盖他这一生所得的福报。城邑是他居住的大环境,宫殿是他享受的小环境,他是什么样的福报、什么样的因缘而获得的,这在前面我们也曾经讲过,世出世间法总离不开因果。所以佛法中常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这个道理很深,这是宇宙人生的事实真相。明了真相的人,我们就称之为佛、称作菩萨,不了解真相的人我们称他作凡夫,凡圣的差别就在此,除此之外凡圣没有差别;换句话说,觉迷不同而已。而在理与事上并没有觉迷,觉迷在一念,一念觉就是佛菩萨,一念迷就是众生,理与事上都没有觉迷,所以说迷悟不二;迷悟不二是从理事上说的,迷悟不同是从人心上讲的。人心有迷悟不同,理事没有迷悟,这桩事情唯有佛菩萨讲得清楚、讲得明白。所以佛知道众生善业海,一切众生无量劫来,身语意三业的造作有善、有恶,也有非善非恶,这叫无记,大概一切造作总不出这三个范围。福报小的人,他所造的业恶多善少,你的福报就小;福报大的人必然是善多恶少,所以他享大福报;没有福报的人,哪种人没有福报?地狱众生,换句话说,他所造的业,恶业做得太多,善业太少,这是堕地狱。这个道理我们总要懂得,天堂、地狱的果报不是别人赐给我们,我们一味的希求、祷告,实际上得不到。我们求佛菩萨保佑,佛菩萨能赐给我们吗?我们求上帝、求天神,天神能给我们吗?不可能的。我们要明白真理,佛菩萨能保佑我们,天神能够帮助我们,是我们自己有这个福报。如果我们自己没有这个福分,怎么帮都帮不上,这才是正理。所以诸佛菩萨、天地善神都劝我们修善,劝我们断恶。佛说得更好,佛教导我们「离一切相,修一切善」,那个果报更殊胜。因为你不肯离相修善,也就是说你修善还著修善的相,还念念不忘我做了多少好事,没忘记!能不能得福?得福,三界里面有漏的福报,你出不了六道轮回。如果离一切相,修一切善,果报超越六道轮回;不但超越六道轮回,而且超越十法界,到哪里去享受这个果报?一真法界,你看这多殊胜!与如来果地、与法身大士等同,这个话只有佛才能说得出。世间的天王、天神都说不出,为什么?他们没有离相。如何离相?怎样才算是离相?《般若经》上讲得很好,「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才叫做离相。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还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你断恶修善,你没有离相,你的果报在人天。如果我们真的明白,离四相,修一切善,那个殊胜的大福就等同诸佛菩萨了。
  天王在赞颂里面说明,『佛知众生善业海,种种胜因生大福』。无论你是著相修善、离相修善,佛都知道。你所得的福报,跟你所修的善因决定相应,『皆令显现无有余』。由此可知,我们这一生当中种种受用,都是自己过去或是今生所修积的善业。明了之后有什么好处?好处大了,谚语所说的「心安理得」,这就是大好处,这就是真正的享受,心安了。不明了事实真相,你的心永远不安;明了之后,心就安了。心安,你才得到真正的幸福,你才得到真实的受用。往年方东美先生告诉我,「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诸位要知道,最高的享受不是大富大贵,最高的享受就是心安理得,理得心安。道理明白了,心安,这是最高的享受。一切明白了,纵然我们物质生活很艰难、很困苦,也不怨天不尤人。我们在《论语》里面读到,夫子赞叹颜回,颜回的物质条件很差,生活非常清苦,箪食瓢饮。吃饭连个饭碗都没有,用什么盛饭?用竹子编一个竹篓,箪是一个竹篓,用那个盛饭;喝水连一个杯子都没有,用什么?葫芦瓢。瓢饮水,箪盛饭,你就想他的生活清苦到什么程度!孔夫子看到很感叹的说,这种生活要给其他的人,「人不堪其忧」,别人过这个生活,心里忧虑、忧苦,心忧身苦,而颜回怎么样?「回也不改其乐」,颜回天天快乐得不得了。他为什么快乐?理明白了,心安,这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诸位一定要懂得,最高的享受决不是大富大贵,最高的享受是把事实真相搞清楚、搞明白,这是人生真正的幸福,真实的享受,这是真实的大福,都能够现前。
  理得心安了,诸位想想看,虽贫贱,不怨天不尤人,过他本分的生活,社会就安定,天下太平。人人都生大欢喜心,富贵人欢喜,贫贱人也欢喜,这个功在教化。所以我们想到《学记》里面两句话,「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有大道理在。一切众生,一切世间,贫富决定是不平等的。为什么不平等?每个人造的业不一样,果报怎么会一样?所以要明白这个大道理。我们看人家生活过得很富裕,我也想,能不能做得到?能做得到,修善因。他那个享受是有因由的,我们能够修善因,必定能够获得果报。实在讲,真正明白,真正通达,他所修的因是大善,他所积的是大德,决定不在乎现前生活环境,无论过什么样的生活他都得大乐,都得大自在。这个意境不是凡人所能够理解的,凡人永远在迷惑颠倒,纵然得福报,他也不快乐。我听说香港有一位非常富有的人家,但是没有人知道他住在哪里,为什么?他怕人绑架,时时刻刻要躲避、要隐藏,你想想看一生过这种日子有什么幸福?我们明了那是什么?财富害了他,害他不能见人,害他失去自由,他想在街上逛逛不敢去,住在哪里没有人知道,常常搬家,你说可怜不可怜!这就是不明理,不了解事实真相。如果他也学佛,明白道理,通达了,这个财富布施给十方,救济一切苦难众生,走到哪里人家都欢迎他,决定不会有人害他。不了解道理,虽然有这么多财富,生活那么可怜!我们要懂得,世间最可贵的不是财富、不是地位、不是权力,是智慧,这是世间最可贵的。我们再看第六首:
  【诸佛出现於十方。普遍一切世间中。观众生心示调伏。正念天王悟斯道。】
  这是第六尊天王,端正念天王,他的赞颂,他的修学心得报告,他修的法门是「得开示诸佛成熟众生事解脱门」。我们想想他所得的法门,他有能力开示,开示什么?诸佛成熟众生事。我们细心去想想,他要不是佛,他怎么能够说诸佛成熟众生事。所以这些天王都是诸佛如来化身的,《普门品》里面所说的,应以天王身得度者即现天王身而为说法,他不是凡夫。我们从这个地方去体会,他们是佛,是诸佛如来化现的。赞颂里面讲『诸佛出现於十方,普遍一切世间中』,这两句话重要,他说的是事实真相。我们求佛,佛在哪里?不知道。佛普遍一切世间中,这个范围可大了。什么叫一切世间?佛将世间归纳为三大类:第一个「有情世间」,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动物,凡是有感情的叫有情世间;第二类叫「器世间」,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植物、矿物,这叫器世间;第三类「智正觉世间」。如果从十法界来说,有情世间是六道里面的有情众生,我们讲正报,器世间是六道里面的依报,智正觉世间是声闻、缘觉、菩萨、佛,我们讲四圣法界,这三种世间把十法界包括尽了。普遍一切世间中,谁知道?佛知道,真正修行契入境界的人知道。清凉大师注解《华严》,将这部经分成四分,也就是四个大段落:信解行证。证入法界的人知道,末后「入法界品」,不入不知道,入就知道了。所以正念天王,他这个赞颂里头是入法界了。
  在中国大乘佛法里面,入法界是禅宗里面常说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什么叫入法界?见性是入法界,法界就是自性、就是法性。法性比佛性的范围更大,通常讲佛性是对有情众生说的,法性是有情、无情都包括在里头。见性成佛,你见到一切众生的佛性,见到一切众生的法性,你就是佛了,你就是法身大士;虽然不是究竟佛,你至少是分证位佛,天台家所说的,你是分证即佛。入这个境界之后,我们来说那是什么样子?我们提出来的修学的纲领,「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就是这个样子,他那个心确确实实就是这十个字;他的生活,处事待人接物,确确实实是「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入法界了,我们讲修行证果了。念念与这二十个字相应,时时与这二十个字相应,这个人就入法界。他看一切众生,我们常讲对人、对事、对物,一切人事物都是诸佛如来。所以说是成佛,见虚空大地一切众生皆成佛道,这个人成佛了。如果说我成佛了,他还是凡夫、还是众生,他决定是凡夫,他决定没有成佛。所以凡夫看佛菩萨也是凡夫,佛菩萨看凡夫都是诸佛。你好好的去想,好好的去思惟,你什么时候成佛,不要问人,自己清楚,自己明了。什么时候能真正看一切众生都是佛,蚊虫蚂蚁都是佛,你的礼敬、称赞、供养遍虚空法界。这是如来,这是法身大士的境界,是他们的意识形态,是他们的生活状况。
  第三句,『观众生心示调伏』。这个众生指的是谁?指的是我们自己,我们自己现在的心是众生心。众是众多,就是讲我们的妄想分别执著,我们的妄想分别执著是众生心。诸佛如来观我们自己的众生心,四弘誓愿里面讲「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烦恼誓愿断,自性法门誓愿学,自性佛道誓愿成」,这就叫先度自己;自己不成佛,怎么能度众生?所以佛法度人先度己,四弘誓愿是回归到自性的誓愿。我们自己起心动念六根对六尘境界就生妄想分别执著,错了!诸佛如来他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那就叫诸佛菩萨;我们会起心动念,会分别执著,我们是凡夫。我们要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