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第5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生根性不相同,度众生的方法不一样,我们在五十三参里面看到,胜热婆罗门是如来化身,用愚痴接引众生;甘露火王也是如来化身,用瞋恚、严厉的刑罚接引众生,手段不一样。那我们凡夫看到,他这个人愚痴,这个人瞋恚很大。他是接引那一类的众生,对象不相同。综合五十三参,就是我们从早到晚面对现实的社会,一切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物,我们手段千变万化,不是一成不变。对什么样的人,什么方式接引他,都是帮助他觉悟。存心、目的是纯善,决定是利益,没有损害,几个人知道?所以若不深解义趣,你就不懂,凭你自己的思惟想像,不晓得错到哪里去了!这都是邪见迷惑误了。
古人说,不读《华严》,不开智慧。《华严》真的是开智慧的经典,开大智慧的经典。可是《华严经》你去读,没有人给你讲解,你不懂。这些天王,前面我们解释他名号的表法,这个地方我们看他参加法会得法的赞颂,如果没有祖师大德把这里头的义趣给我们点出来,我们看不出来。这么长的经文,总共有十二卷,你读起来枯燥无味。《华严经》自古以来讲的人太少了,为什么?怕!这么长的十二卷经文不好讲,怎么讲法?华严宗的大德尚且如此,何况其余?这一部分枯燥无味,你能讲出味道来,你要不契入境界里头,你怎么能讲得出来?古人说得好,你亲证之后,你才能说得出来。你不入境界,纵然你善说,说的是别人的,隔靴搔痒,很难得利益。
由此可知,我常常劝勉同学们,就跟从前我的老师教导我们一样,一定要真干!身体力行,决定不违背佛陀的教导,「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我们今天发心出家了,出家就要把佛这个教诲充分的做到,全心全力做到。这个样子,行帮助解得深入,深解帮助你行的玄妙,你就显得妙心,这个样子契入不思议解脱境界。不通过行持,那个解都不是真的。行是什么?行是试验,通过试验,这个解是真智慧。没有通过试验,那是听别人讲的,你的疑惑不能够断除。唯有通过实践,疑就断掉了。断疑生信,那个信是真信。我们今天勉强说个什么?正信。正信不是真信,正信是理论上搞清楚了,我相信,正信。真信是我做到了,我证明了,佛讲的话没错,是这样的,我证明他了。这个样子邪见迷惑才能够永断,唯有永断之人,他决定是法界一切众生,特别是六道众生的善知识,六道众生的好老师,所以我们对他的布施供养,福报就大了。对他的布施供养,就是请转法轮,请佛住世。
一般迷惑颠倒的众生,造作罪业的众生,不知道供养。不知道供养这些善知识,他就走了,为什么?这里没有缘。我们在《高僧传》、在《神僧传》里头,看到梁武帝时代,梁武帝的老师,观世音菩萨化身再来的,不是普通人。有人从四川来看老法师,老法师问他:你们四川香贵贱如何?这个人听了之后说:我们四川的香很贱。很贱就是很便宜,很贱,不值钱。老法师说:很贱,就可以走了。这个人听了之后也不懂什么意思,回到四川之后,他们常常亲近一个法师,这个法师叫宝香法师,也是个再来人,但是在那个地区没有人认识,不知道他是圣贤,没有人瞧得起他。宝香禅师听说:你们从杭州回来,听到些什么吗?他就把国师的话回告他,宝香禅师听了之后,明白了。第二天请客,那一方的人都不相信佛法,宝香禅师劝他们吃素,少杀生,他们都不听。宝香禅师在庙门口挖了一个很大的坑,里面放水。那一天请客,大鱼大肉,陪著大家吃,吃得欢欢喜喜。人家一看,这个法师了不起,法师今天开荤,领著我们吃鱼吃肉。吃完之后,法师表演,到大水坑面前,张开口吐出来,吐出来全是活的,鱼一条一条游到水里去了。大家看呆了!法师站在里面往生了。以后人是后悔莫及,不知道是个活佛示现在这个地方,过去亏待他,错看他,冤枉他,天天批评他,说他不是。梁武帝的老师是宝志公,你们有到天目山的时候,天目山是宝志公的道场,宝志公是观音菩萨再来的。圣贤人所做的事情不是凡夫能见得到的,往往凡夫俗子看错了,当面错过,太多太多了。
这个地方众生有福,一定有一、两个人看出来了,一、两个人发心请法,善知识才能够在这个地方弘法利生,才能长住。这个作法从释迦牟尼佛开始,释迦牟尼佛就示现这个样子,示现八相成道,可是这个世间众生没有一个人认识,一个请法的都没有,那世尊立刻就要准备示现入般涅盘,就不住这个世间了。这个时候感动净居天人,就是第四禅五不还天,他们是修行人,他们看到了,释迦牟尼佛在这个地方示现成道,他们赶快下来,现人身来请法,请佛住世,请转法轮。佛只要有人请,他就答应住下来。不是净居天人代我们启请,佛的示现立刻就入灭了,我们这里也没有佛法了。所以佛教给我们六念,第一个念天,念佛、法、僧,念三宝,接著底下第一个就是念天。那个天是净居天,他为我们请法,这个恩德太大太大了。他当年要不代我们请法,释迦牟尼佛示现成道,下面立刻就入般涅盘。
同样一个道理,佛菩萨示现在人间,也有佛菩萨示现,他才知道请法,凡夫哪里能够?这就是所谓,一佛出世,千佛拥护。释迦示现在这里作佛,其他的佛示现做他的弟子,作国王、大臣,来恭恭敬敬礼请佛到处说法,那些人都是佛菩萨,不是凡人,凡人怎么会认识?所以这一台戏要唱得好,要配合得好,弘法的、护法的、讲经的、建道场的、护持道场的,要配合得很好,这一台戏就唱好,唱成功了。单单有个主角,没有配角,戏没法子唱,唱不下去。所以我们晓得,世尊出世那个时候,所有这些国王大臣,他这一些在家、出家弟子里面,多半都是古佛再来的。世尊为我们说出来,舍利弗、目犍连都是古佛再来,文殊、普贤、观音、势至统统都是古佛再来;连这些国王大臣里面,长者居士里面,许许多多都是地上菩萨,都是法身大士,不是凡夫。凡夫哪有这个智慧?哪里有这么大的福报?我们要懂这个道理,我们要从这个地方去学习。
我们学成了,将来弘法利生还是要看缘分,要没有善护,我们也一愁莫展。我们学会了经教,学会经教,不能离开讲台,不能离开社会。讲台是练习讲演的技术,社会是我们修行的场所,历事炼心。我们怎么觉悟的?跟社会大众相处才觉悟。相处为什么会觉悟?依靠佛陀的教诲,把佛陀的教诲落实在生活上,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觉悟了;也就是佛陀经中字字句句,我们要在现实生活、现实环境里面去参究。真的觉悟了,真的明白了,理上、事上、业因果报上,样样清楚,样样明了,我们得受用。
讲台的锻炼,讲台当中帮助一切听众,这个要缘分。没有人建讲堂,没有人请讲经,你就没有办法帮助人。佛法是师道,不能够拉著人来勉强讲给人听,这不可以的,所以一定要有善护。善护不必去忧虑,不必去操心,不必去攀缘,为什么?那个地方众生有福,必定有诸佛菩萨应化在那个地区,或以比丘身,或以比丘尼身,或以长者居士身,他会发心来礼请。我们在《坛经》里面看到,六祖惠能大师到广州,印宗法师护法。六祖是法身大士再来的,印宗也是。印宗见到六祖之后,给他剃度,剃度完了之后,拜他为师,把他自己弘法的基础、弘法的成就,完全奉献给惠能大师。那个出家人是菩萨化身,不是凡夫,凡夫做不到。应以什么身示现,应以什么身度化,佛菩萨就示现什么样的身相。我们一生修学、弘法,仰赖佛菩萨的加持。
我这一生虽然遇到好老师的指导,法得到了,如果没有人护持,那也就完了。我当时深深相信章嘉大师的教诲,他说只要你心正、行正,一切为佛法、为众生,你的一生佛菩萨替你安排,什么都不要操心。我对老师的话深信不疑,老师爱护,老师加持。所以我学成之后,遇到韩馆长,她护持了三十年,这三十年根扎稳了。她往生之后,接著李木源居士出现。我们能够把佛法从新加坡向全世界推广,诸位想想,没有李居士的护持,我们也只有到深山里面去修行了。所以我常讲,护法的功德决不在弘法之下,弘护的功德是平等的,缺一个都不行。没有护持,你弘法徒劳而无功;没有弘法的,你建一个道场,顶多修一点六道的有漏福报,然后不晓得在哪里享,未必在人道享。所以两个配合得好,不但是福德无量无边,功德亦无量无边。要配合得好,但是配合得好,非常非常不容易。我们自己要有真诚心,真正做到「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要真做到;还要这个地方众生有福,这个地方众生没有福报不行,有护法的人也不行,众生有福。但是,我们很清楚、很明了,真正有大护法菩萨出现,这个地方人有福,如果没有福,不会感动佛菩萨在这个地区出现,因缘希有无比。
然后我们才体会到,修小福报,没有大福报的,请法师讲一座经,就是讲一次,如果这一个人,我们讲四众同学,出家、在家的,你要真有这个智慧,你这一生真正持戒念佛,确实没有犯戒,至少五戒十善决定不犯,你能请一个法师在这边讲一次经,你这个福报生生世世享不尽;就跟过去那个人以一钵饭供养辟支佛,那个功德一样。但是人家辟支佛证果的,所以他得九十一劫不受贫穷果报,你请这个法师未必是证果的,所以他来给你讲一次经,你可以得很多世的福报,九十一劫不敢讲。他要证果的话,那就有这么大的力量;他要没有证果的话,但是多少世的福报,这是肯定的。你请法师讲一部经的福报就更殊胜了,这个要有认知,要有智慧。你没有智慧,你没有福缘,你怎么会做到?
现在我们怎么办法?我们今天同学多,大家在一块学习,你如果真正懂得了,通达了,我们自己的条件,有条件,有福报,我就做护法;没有福报,没有条件,我就走弘法。我们同学当中有福报的,他有很多信徒,有人供养,有道场。你请修持好的、讲经好的同学到这儿来讲经,你护持,你的功德就大了。护持的人是什么人?印宗法师,讲经弘法的是惠能法师。要懂得配合,一切为众生,一切为佛法,不是为自己。现在人私心太重,自私自利,怕别人在那里讲经,请他讲,讲得比我好,将来信徒都相信他,不相信我了,供养都进他荷包里,我荷包空了,於是就产生嫉妒瞋恚,排斥别人。造这种罪业,果报在阿鼻地狱,他不懂得水涨船高的道理。
你能够礼请法师大德在这里讲经说法,不但是出家的法师,在家大德居士,我们出家人一样可以供养,可以护持。为什么?在家菩萨。李炳南老居士在世,有法师请他去讲经说法的,但是没有法师请他住世,没有法师把道场拿来供养他,没有。如果真的有法师把道场供养老居士,老居士教化、成就的人会更多更多。这是什么?这是台湾没有这个福报,没有这种大德出现,是那个地区没有福报。这个地区有福报,才会有这样智慧的人,真正智慧,真实福德,请他老人家常住世间,请佛住世。我们要懂这个道理,了解这些事实真相,看看世尊、祖师大德给我们示现的,为人演说,他们表演的,我们在这里头细心观察、学习。
我是因为《华严经》没有法子,没有人讲,我才出来讲,如果有人讲,我一定退下来做护法。你们努力好好的学讲,有人供养我的道场我供养你,你们去讲,我护持你。前天东天目山有个传真给我,那个道场要我去接收。我现在想想,你们哪一个人发心讲经,我接收下来就马上供养给你们。没有人发心去讲经,我接收没有用。所以你们同学,哪个人真正肯发心在这个地方做弘法工作,我陪你去,把道场接收下来。我做护法,给出家人做一个好样子,决定没有嫉妒障碍,全心全力成就大家。无论是出家、在家都行,只要你真正发心,做弘法利生,我一定护持。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四五卷)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245
请看「世主妙严品」,得法赞佛,八部四王众,干闼婆王长行,第五句:
【喜步普音干闼婆王,得如云广布普荫泽一切众生解脱门。】
经文得法这一句是从比喻上说的。『如云』,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给我们说明,「慈云普荫,材与不材皆凉。慧泽广沾,三草二木咸发。」注解里面所说的,引用典籍里面一些话,《钞》里面都有说明。「云」这个字,在大乘经论里面用得非常之多。这个字世尊用它来表法,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相有体无,事有理无,用它来表空有不二。云这个相有,实际上,现在我们每个人都非常清楚,我们坐上飞机飞到云端里面,云像雾一样,实实在在它没有,它没有体,它有相没有体,所以佛在经上常常用这个字,来形容宇宙人生的真相。也就是《金刚经》上所讲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云就像梦幻泡影一样。我们能把一切法这样的看法,那就有智慧,你就不会去执著,不会去分别,不会去造业。会用一种平常心去看它,平是平等,常是永远用一个平常心去看。《维摩经》里面讲「平常心是道」,平常心是真心,平常心就是大菩提心。
「如云」,这个云是比喻慈悲。慈悲就是一般宗教里面讲的爱,我们接触许多宗教读他们的经典,神爱世人,这是基督教里头常常贴出来的,上帝爱世人。在佛法里面,不讲爱,讲慈悲,慈悲跟爱是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佛法为什么不说爱,说慈悲?差别的爱里面有情,慈悲里面有智;换句话说,是从智慧理性生出来的爱就叫慈悲,从感情里面生的慈悲就叫做爱。所以慈悲跟爱在形象上来讲完全相同,用心不一样,一个是感情的,一个是智慧的。智慧的永远不变,感情会变,今天他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