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道那就不一样,为道叫日损,损是为道要放下。我最初学佛,接触佛法大概一个月,认识章嘉大师。头一天就向他老人家请教,那个时候我知道佛法殊胜、佛法高明,我向他请教:有没有方法让我很快的能够契入?他老人家告诉我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现在学佛学了四十多年,在讲台上差不多也有四十年,我学佛七年出来讲经。这四十多年得力於他老人家最初的开示:看破、放下。看破是通达明了,那叫看破;放下是除这一切障碍,正是佛所讲「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我们就放下妄想分别执著。佛讲妄想执著,里面还有一个分别,省略掉。我们干什么事情?天天干这桩事情,每天就是干放下,就干这个事情。看破世间所有一切法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是佛在《般若经》上告诉我们的。楞严会上「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当处出生,当处灭尽」,都是告诉我们十法界理事的真相。我们面对著六尘境界,六根对六尘境界,念头才起就要提起觉观,功夫就会得力;功夫得力,身心清净。如来广大秘密境界是什么?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你以清净心、真诚心、平等心面对这个境界,这个境界逐渐你就体会到,逐渐你就明白到。
第二句讲「善知」,这个善我们决定不能够疏忽。善知就能够契入一切佛平等法,一切佛: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入这个境界,我们看大地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你的受用不一样。没入这个境界之前,你的心不平,有高下之分,有染净之异。契入这个境界,平等了,生佛平等,万法一如。普贤行愿,最后归纳为十条。普贤行,全部《华严经》,字字句句都是说普贤行,不止《离世间品》所讲两千法门,不止。两千法门已经是归纳,实在讲字字句句都含著无量的法门,最后为了言说方便起见,归纳十个纲领。第一条「礼敬诸佛」,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做到一心恭敬,一切恭敬;这个恭敬心是清净的,这个恭敬心是真诚的,这个恭敬心是无分别的。为什么?知道佛佛平等,「一切诸佛体性平等,法身无二」。这才能够体会到「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要不然怎么同得起来?
我们体会到这个道理,稍稍能契入这个境界,自性的智慧现前,也有能力解决十法界里面许许多多难解的问题。诸如所知,现在这个世间劫难频繁,有没有方法解决?读了《华严经》就明白,哪有不能解决的道理?大的劫难,什么原因形成?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能把这个因素化解,这个劫难就平息。劫难的形成,不但是劫难,诸法的形成,不但是十法界,包括一真法界,这一切诸法从哪里来的?现在多少科学家、多少哲学家在那里绞脑汁,在研究生命的起源(生命从哪来的)、宇宙的起源。借重许许多多科学的仪器来探测,能不能把事实真相搞清楚?给诸位说,永远得不到答案。为什么?方向搞错。什么方向才是正确?禅定。譬如现在科学家知道这个空间很复杂,所谓三度空间、四度空间、五度空间,黄念祖老居士在《无量寿经》后面附记里面,他引用外国的这些科学家,证明有十一度空间的存在。但是从理论上讲,是无限维次的空间,哪里只有十一?无量无边,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为什么空间这么复杂?妄想分别执著太复杂,无限度的空间是从这么来。科学家证实,不能突破,非常希望找个方法来突破,到现在还没找到;可是在佛法里面早就突破,用什么方法?禅定。禅定为什么能突破?道理很简单,因为空间的形成是妄想分别执著变现出来的,你用禅定的功夫把执著破除,不再执著,六道突破了,至少我们讲这六个不同的空间突破了。再进一步,能把分别也突破,定功再深,分别的念头没有了,声闻法界、缘觉法界、菩萨法界、佛法界突破了,你就契入一真法界。所以诸位要晓得,佛法的修学总枢纽就是一个禅定,无论修学哪个法门,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道,方法门道不相同,全是修禅定。我们今天用念佛法门,用的是持名念佛,这是方法手段,目的是什么?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禅定。你念到功夫成片,就是宗门里面讲的观照;念到事一心不乱,就是宗门的照住;念到理一心不乱,就是照见。有什么两样?我们用的方法手段不一样,功夫成就没有两样。所以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法门也是平等的。「智慧平等,德无增减故。内用平等,悲愿普应故」。内因就是你自己的本愿,我们在因地里面发过度众生的大愿,众生无边誓愿度,众生有感,佛菩萨立刻就有应,这是作用平等。第二句,我们说了大意。
善知,清凉大师有个解释,我们把它念一念,「佛所证法平等,即第一义。此二无二,称此而了,故名善知。」他老人家解「善知」两个字也解得很好。平等里面讲佛佛平等、所证平等,这两种是一不是二。民国初年欧阳竟无大师说,佛法不是宗教,佛法不是哲学,「而为今时所必需」,能说出这个话不简单。我们想想他要不契入这个境界,这个话怎么能说得出来?佛法为什么不是哲学?哲学里头有能所,佛法里面虽然讲能、讲所,能所是一不是二,所以它不是哲学,这叫善知。不但能所不二,法法不二,生佛不二,自他不二。契入这个境界,对於一切众生、一切人、一切动物(蚊虫蚂蚁)、一切鬼神、一切万物,平等的爱心、平等的关怀、平等的帮助,一定发这个心。如果这个心发不起来,你没契入境界;契入境界,就是宗门里面讲的明心见性。为什么?你见性,性德自然流露,法尔如是,他不是勉强的。我们讲发心,有个发就坏了;自自然然流露出来,这才叫善知。
经文第三句,『已践如来普光明地』。践是践履,已经踏到如来的住处,这就是我们俗话常讲的,证道了,成佛了。这是明得佛的位次。佛的位次,古德讲佛有十地,本经是一乘圆教,大乘别教里面所讲的十地就是圆教的十住位,别教的初地等於圆教初住,这是诸位同修所熟知。确确实实他们是成佛了,他是真的成佛,不是假的。天台大师六即佛里面,分证即佛,他虽然不是圆满,他是分证。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是分证即佛,他是真的,他不是假的。所以初住菩萨就有能力遍法界示现八相成道成佛,应以佛身而得度者,他就能现佛身。初住菩萨就有这个能力,别教就是初地。经上赞叹「甚深难知广明智德地」,这是《大乘同性经》上所说,清凉大师把这一段文都节录出来。《大乘同性经》里面所说十地,值得我们参考。第一个,「甚深难知广明智德地」,如来果地上的境界,不是凡夫能够想像得到、能够推测到。我们今天习惯要用研究研究,那怎么行?这一研究落在第六意识里,第六意识是妄想,妄想怎么能够体会智慧的境界?《无量寿经》上佛所讲的,也是教导我们,「住真实慧」。
说到这个地方,我们真的是无限的感慨,现在人学佛成就为什么比不上古人?说实在的话,现在人的善根、福德、因缘、智慧,我相信不在古人之下,加上现在科技发达,带来许许多多的方便,古人无法想像。古时候人要读一部经可不容易,经本从哪里来?要到寺院藏经楼借出来,借出来是什么?不可以离开藏经楼,在藏经楼天天抄,抄经,你抄一本回去。哪有现在这么方便!我最初学佛的时候,台湾佛经非常缺乏。我们想读经,我那个时候到台北善导寺图书馆里面借书,也是抄,我还抄了好几部经。没地方请,没地方卖。全台湾在那个时候只有三个地方印经,印的数量很少;在台北有台湾印经处,朱镜宙老居士办的,台中有个瑞成书局,台南有个庆芳书局。种类少,数量少,得一本经书谈何容易。现在印刷术发达,每个同修家里面都可以请一部《大藏经》,在从前怎么敢想像。现在佛法得来这么容易,为什么我们修学不如古人?方法错误。古人的修学有好的老师指导,真正培养你的智慧。佛法是智慧之学,智慧的教育,佛法的目的是叫你开真实慧。《无量寿经》讲三个真实,希有难得,「开化显示真实之际」,「住真实慧」,「惠以真实之利」,这是佛法,这是大乘,不是搞假的。什么是假的?落到意识里面就是假的,落在妄想分别执著里面就不是真的,所以我们今天方向错了。
我在求学的时代,接触佛法先后两位老师,第一位章嘉大师,第二位李炳南老居士,章嘉大师教我三年,李老师教我十年。他们教学的方法,跟现在诸位所了解的,迥然不同。他教导我的就是戒定慧三无漏学,从这里下手。他教我一门深入,不是教我广学多闻。为什么?广学多闻都落在意识里面。他说,你可以做个佛学家,可以做个佛学博士,可以到世界上拿几个佛学博士,但是后果是什么?该怎么生死还怎么生死,该怎么轮回还怎么轮回。你学佛目的是为的什么?为了生死、出三界。那你就得搞真的,就不能搞假的;你要搞假的,你永远不能够脱离三界六道。你要搞真的,真的就是三无漏学,三无漏学里头最重要的是慧,佛法求的是真实智慧。慧从哪里来?从定来。所以,不是你读的东西多、听的东西多你就开智慧,那不是智慧。不但佛家不许可,儒家也不许可。儒家《学记》里面所讲,「记问之学」,你读得多、记得多,到处听得多,这是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也」,不够资格作老师,不可以教人。你的那一套,道听涂说。儒家所贵的,都是贵从自性,贵在悟处,读书你要有悟处。
佛家更是讲求开悟。学佛重的你要开悟,不是说你要记得多,记的没用处。你果然有悟处,这个经是活的。经有没有意思?我常说过,经没有意思。你要说佛经有意思,你冤枉佛,佛没有意思。正因为它没有意思,所以它里头就有无量义。为什么没有意思?般若无知。为什么又无量义?无所不知。说佛有意思,意思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只有一种讲法,没有两种讲法,死的。现在世间人写文章,死的。为什么?就一个意思,你读一遍,不想再读第二遍。世间圣人的经典,也能够有多义,不只一个意思,意思很多,愈多愈有趣味。像中国的四书五经,也含多义,但是它不是无量义,它那个意思还是有尽。为什么有尽?依旧没有脱离意识。不过是他那个意识用得正,在佛法里面讲正觉,他不是正等正觉。正觉是什么境界?阿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的境界,依旧用的八识五十一心所,用得纯正,没有错误。世间圣人是接近这个境界,所以他的文字百读不厌,千遍也不厌,大概一万遍就不想读,它还是有边际、有境界,不同佛书。佛书字字句句无尽义,那怎么会一样?那我们要学,学什么?
我亲近李老师,听他老人家讲经说法,初学的时候也带个笔记本。李老师教学,性质跟我们现在的方式一样,我套他的模样。学生坐第一排,有桌子,为什么?他要写笔记。我们同学都写笔记,我也写,李老师看见,我是坐在第一排第一个座位。他老人家讲完经,把我叫到后台他的休息室,告诉我:「你听经是不是在写笔记?」我说:是。「你写这个干什么?」怕忘记。「没用,明年境界就不一样,你所写的全是废纸。」我想一想满有道理。他不让我写,他说:「你写笔记你就分心,你的心不专」,这是真的。他教我「全部精神贯注在听,不要写,希望在这里能有悟处」,他教我的。他告诉我:「会听经的人听教理。」教有四种∶教、理、行、果,四法∶教法、理法、行法、果法,他教我著重在理。他说:「理你要明白,一经通,一切经都贯通,这个多省事。你天天记笔记,记得再好,你就会这一部经,再换一部经,不会!学一部就会一部,这不累死人,这个学生到哪一年才能教得会?」我接受老师的教诲,我在他会下十年,我有一个笔记本,笔记本现在还在,还带到新加坡来。你们去看看,一本薄薄的笔记本只写了一半,半本,十年写半本。没有写笔记,全部精神贯注听他讲。
但是我在听讲经之前,有听讲的预备,我先读经,老师今天讲这段经文,我这段经文熟读,我要读。古人的注解我选几种,仔细去研究,我有了底子我才来听。我听他怎么讲法,如果我上台去讲是怎么讲法,可以跟他做个比较,这样进步就快。所以,我学东西速度非常快。我跟他学十年只学了五部经,因为他老人家是贵专精,不贵多。你学一样,就能通达很多样,这是理,理明白了。理要是达不到,没有这个能力,他就告诉我,不得已而求其次,要听教义,义就次一等。理里面没有分别,没有分别执著;义里面还有分别,没有执著,这次一等。你能够贯通一个宗派,贯通与这个经典同类的,能贯通。如果理上贯通,不同类的全贯通了,不但佛法贯通,其他宗教经典也都贯通,那个很妙,很奇妙,李老师教我一套方法。他在台中讲《华严》,《华严经》是八个人启请,我是八个人当中的一个。他老人家依清凉大师的《疏钞》来讲解,我很用心的听,我只听一卷,八十卷我听一卷,一卷听下来,行了,全经我都会讲。我讲得比他详细,我用的时间比他多。所以诸位要懂得这些原理原则,对自己要有自信心。
我是四九年离开中国大陆。我念书只念到初中毕业,就这么个程度。到台湾之后很想继续再读书,没有这个缘分。自己一个人到台湾,要自己谋生照顾自己生活,没有时间也没有财力再去上学、再去念书。非常幸运遇到佛法,比一般读书成就更殊胜。早年我到日本去访问,日本有几个大学要送博士学位给我,那时候印顺法师接受,我不接受。他们问我为什么?我比它高,博士在我底下,我怎么能接受它,博士是我的学生。实实在在的,我们要有自信心,在这一生当中有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