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入行论释-善说海 讲记 >

第164部分

入行论释-善说海 讲记-第164部分

小说: 入行论释-善说海 讲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像我这样的人,当时也跟法王一起发过愿。后来在实际行动中,有时候想到自己发了愿,不管别人怎么害我、诽谤我,我还是要忍着,所以也能做到好几次,但很多事情并没有完全做到。
    我们在座的道友也好,电视前的信众也好,今天趁这个机会,大家也应该共同发愿:“从今天起乃至生生世世,尽量不害任何众生,即使众生践踏我的头顶,我也情愿去接受,不能伤害他们。”如果发了这个誓愿,以后在修学过程中,遇到违缘也能转成一种顺缘。
    以前有个老喇嘛,在文革期间受过种种迫害折磨,每当有人批斗他,他就默默念诵这个颂词,一直没有害过别人。那个时代的人好像发疯了一样,以前跟他无冤无仇的,当时也想置他于死地,在那种环境中,他始终依靠《入行论》的这个偈颂修安忍,没有失毁自己的菩提心。
    我前段时间也讲过堪布贡噶旺秋,他在监狱里关了二十多年,这期间所受的虐待是无法想象的。后来他被释放后,历经千辛万苦去了印度。在那里,他每天给僧众们讲经说法,培养了无数优秀的僧侣,得到观音上师的极大赞叹。观音上师在接见他时问:“你在监狱里受折磨时,心中最害怕的是什么?”“我最怕的,就是对那些加害的人失去慈悲心……”
    看了那个纪录片,我真的非常感动。如果我在监狱里关了二十年,最怕的会不会是这个呢?可能不是吧。也许我最怕的是他们把我打死了,或者自己吃不到饭,尽考虑一些最小的问题,至于大悲菩提心,也许压根儿都没有想过。
    在人生的历程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违缘,如果没有修行基础,恐怕到时候无法面对。我们以前肯定伤害过众生,今天在传承上师及寂天菩萨为主的诸佛菩萨面前,应当励力地忏悔,从现在开始,凡是有生命的众生,小至蚂蚁以上,不管怎么损害我们,都要想起高僧大德的这些教言,尽力以慈悲心来对他们。
    寅二、佛将众生作为我:
    大悲诸佛尊,视众犹如己,
    生佛既同体,何不敬众生?
    大慈大悲的佛陀,早已证悟了平等的法界,(一地菩萨开始证悟平等,到了佛地时,圆满证悟了诸法一体。)从胜义的角度来讲,众生与佛一味一体,众生就是佛,佛就是众生。从世俗的角度而言,佛在因地发了菩提心后,把众生和自己观为一体,通过自他交换、自他平等、自轻他重等修持菩提心,众生的悲苦喜乐全部都是自己的感受。既然佛把众生看作自己,我们不恭敬众生的话,又怎么恭敬佛陀呢?因此,不恭敬众生,就是对佛不恭敬的“最好”表现。
    佛经中记载,佛陀在世时,有一次提婆达多拿箭射天鹅,佛陀将天鹅的痛苦自己带受。还有阿底峡尊者的上师仁慈瑜伽,在讲法时有个人用石头打狗,他表情上显得特别痛苦,从法座上掉了下来,那条狗却安然无事。后来弟子们观察时,清晰地看见上师背上在那条狗遭打的同样部位已经高高肿起。所以,很多上师在世俗中,也是把众生看作自己。
    通过教证和理证来分析,佛陀和众生的确是一体的,胜义中如此,世俗中也是这样,倘若我们害了众生,其实就是害了佛陀。以前在藏地,有些人对上师的信心很大,请上师到家里来,马上杀一头羊让上师好好吃一顿。汉地也有这种习惯,今天请上师吃青蛙,明天请上师吃鸡头,过年各个地方的传统不相同,反正他们最喜欢吃的东西,认为上师也喜欢吃。这是非常不好的。害众生的话,佛陀和上师绝不可能欢喜,如果有些上师特别欢喜,那不知道是谁的化现。此外,你们平时供佛时,看到供品上有小虫,也不应该杀害它,否则的话,最好不要供了。如果害众生,佛陀是不会欢喜的。
    从实相上来讲,佛陀和众生是一体的,众生均是未来佛,当年释迦牟尼佛成道时也说:“无一众生不具如来智慧德相。”《如来藏经》中也说:“佛观众生类,悉有如来藏。”意思是说,在佛的智慧观照下,所有众生都有如来藏。如来藏的本体就是佛陀,从这个角度而言,众生跟物品完全不同。
    因此,大家以后一定要以慈悲心来对待一切有生命的众生,这样会令佛陀欢喜,相续中的功德也会自然增长,有机会与佛心相应。如果所做的全是令上师诸佛不欢喜的事,表面上的善根功德再大,离佛果也会越来越远。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必须要懂得它的要义,就像使用机械时,先要看好说明书,不然的话,再聪明有时候也不管用。同样,修行必须要有一种善巧的智慧,没有智慧的修行,就是所谓的盲修瞎炼!
    丑三(观察果当恭敬)分三:一、宣说取悦众生是诸善之因;二、以此方式教诫勤奋;三、摄义。
    寅一、宣说取悦众生是诸善之因:
    悦众令佛喜,能成自利益,
    能除世间苦,故应常安忍。
    想方设法取悦众生,诸佛菩萨必定欢喜。若能做到这一点,既能真实成办自己的利益,也能遣除一切世间的痛苦,所以要时时刻刻修安忍,不能损恼众生。
    末法时代五浊横流,众生的性格形形色色,可能会以种种粗暴的行为来伤害我,在这个时候,我应该以正知正念来摄持,一方面想到众生就是佛,另一方面想到自己已发了菩提心,尽量不要害众生,若能如此,修什么法都容易成就。作为一个发了菩提心的人,自己的利益就是要圆满智慧资粮和福德资粮,圆满这两个资粮的话,修持安忍必不可少,以此才能令众生欢喜,圆满自己的断证功德。对菩萨而言,所谓的自利就是利他,正如《经庄严论》中所说,发了菩提心的人,并没有自己的事情可做,众生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要圆满自己的事业,便是让众生获得欢喜,这就是菩萨的无上事业。
    华智仁波切讲过:“想得到福报,布施是最好的窍诀;想令事业圆满成功,让众生欢喜是最快的途径。”以前上师如意宝也经常说:“如果你能利益众生、帮助众生,自己的事情会无勤当中获得圆满。”昨前天我给一些大学生开示时,也跟他们讲了:“你们做事情不要目光短浅,应该多想到众生,多想到人类的利益。如果对众生和人类的事情非常关心,并在你的行为中处处体现出来,那你根本不用愁生活饮食,这些都会自然具足的。”
    其实利益众生就是利益自己,如果你让众生欢喜,不仅自己的事业会圆满,且能遣除世间上的一切痛苦。真正有利他心的菩萨,无论居住在哪个世界、到哪个城市,那里的战争、饥荒、瘟疫等都能一并扫除,若将这位大德迎请到该地,那里就会获得吉祥。法王如意宝还没有圆寂时,我原计划想请上师从南方到东北走一遍,就算没有讲经说法的时间,光是到了那个城市,对众生的善根和相续也有莫大利益。但后来在实行过程中,我们只去了一部分,全部倒没有去成。
    通过菩提心的加持力而遣除灾难,历史上也不乏其人。明朝的憨山大师,被充军流放到海南岛时,那里正值大瘟疫,百姓十室九空、家破人亡。当时大师坐在累累尸骨中,坚持修法,很多人劝他不要这样,否则会受瘟疫传染。但法师置若罔闻,以坚定的利他之心,一直住在那里,后来使疫情顿然消失。
    修安忍的方法非常多,但归纳而言,就是当你受到侵损时,只要对众生有帮助,就一定要忍下来。这类公案在佛陀广传中有不少,莲池大师的《缁门崇行录》中也有一个:佛在世时,有位比丘到珠宝店去化缘。珠宝师刚好在为国王穿珠链,见比丘来乞食,就把宝珠放着,进去拿食物。可是宝珠没有放好,滚到了地上,他家养的一只鹅刚巧进来,就把宝珠吞了。珠宝师出来后不见宝珠,除比丘外别无他人,于是怀疑是比丘偷了。比丘怕鹅被杀,既不承认、也不否认,任由宝珠师狠打,打到头破血流,倒在地上。那只鹅又来舔血,珠宝师怒气未消,迁怒于鹅身上,把鹅也打死了。比丘不禁悲伤流泪。珠宝师觉得奇怪,问他何以被打不哭,鹅死反而哭。比丘因鹅已死,遂告之真相。珠宝师打开鹅的身体,果然发现宝珠在其腹中。
    大家想一想,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为了保护一个旁生,以身体甚至性命为代价,能不能这样修安忍?如果能,这就是真正的菩萨,即使什么地位都没有,什么证书都没有,那也当之无愧。不管你是在家身份,还是出家身份,只要为保护一个众生的生命,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这就是所谓的高僧大德。现在真正的高僧大德,有时候不一定有这种菩提心,而默默无闻的一个普通人,甚至在街上流浪的乞丐,也可能是了不起的大菩萨。因此,真正的境界,从外表上根本分不出来,只有内心了知自己到底是什么样。
    寅二、以此方式教诫勤奋:
    譬如大王臣,虽伤众多人,
    谋深虑远者,力堪不报复,
    因敌力非单,王势即彼援,
    故敌力虽弱,不应轻忽彼。
    打个比方来说,具有势力国王的某位大臣非常恶劣,经常损害许多民众。没有远见的人,极容易生嗔恨心,马上开始报复。而深谋远虑、高瞻远瞩的人,想到以后的利害,尽管当时力所能及可以把他打一顿,但也不进行报复。因为他明白对方看来只是孤身一人,但其背后有强大的靠山,国王的势力就是他的援兵。因此,敌人虽然力量薄弱,也绝不能等闲视之,轻易地冒犯他。
    其他讲义中还有另一种解释:前两句是比喻,后两句说敌人的力量虽然薄弱,但他的后盾就是诸佛菩萨,解释方式稍微有一点不相同。但此处则按照《善说海》的观点来分析。
    世间上也有这类情况。比如领导的儿女亲属天天都欺负你,你只好忍气吞声,不敢轻易得罪他,否则自己的前途不保。同样,有些坏人经常以野蛮的行为、粗暴的言行来对我,我忍无可忍时,杀害他并不是很困难,但他的背后有诸佛菩萨,他与诸佛菩萨是同体的。《般若经》中有个公案:有一个女仆,她的主人及家眷不时地虐待她、欺负她,但她始终忍下来,因为她知道如果进行报复,也许他们会杀了自己,也许自己被扫地出门,连今后的生计都成问题。所以,明智的人会以长远目光去观察,冷静地处理这些关系,从来不会鲁莽行事。
    《悲惨世界》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唐代的张易之和张宗昌,深得武则天的宠爱,在皇宫里分别号称“五郎”、“六郎”。兄弟二人仗着皇帝的靠山,干了很多奸邪贪赃的坏事,肆无忌惮地伤害百姓,有远见、识时务的人一直忍着,敢怒而不敢言。后来到了中宗皇帝复位时,两兄弟都被杀死。老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把他俩又肥又白像羊脂似的肉,一块一块割下来,用火烤着吃。
    那些人也是特别残忍,我们藏族有种说法:“你跟我之间的怨恨,即使我吃一口你的肉,喝一口你的血,心头的嗔恨也不会消失。”所以那些人先不敢反抗,因为对方的后山非常可怕,而后来一旦他失势,大家就开始拼命报仇,这种现象在如今比比皆是。
    生活中也看得出来,若别人有一些领导做靠山,虽然他经常欺负自己,也有能力对付他,但有远见的人并不会这样做。同样,众生的靠山就是佛菩萨,我们对众生随意欺负,比如看到有个小蚂蚁,马上用开水把它烫死,路上看见一个小动物,使劲用石头把它砸死,从世间而言,这也是没有修养的一种表现。
    大家应当将《入行论》的这些教言,尽量在实际行动中用得上。这些颂词字面上倒是简单,从词句上滑下去,我也容易,你们更容易,现在有些道友讲考时,一个颂词很快时间内就解释完了,他自己也觉得很满意:“我讲得怎么样?还可以吧。”你讲得确实很不错,但毕竟是口头上的,还要融入相续才可以消化。否则,纵然你讲得天花乱坠,每天讲好几遍《入行论》,但看见众生时依然我行我素,里面的教言一点也没有实行,那你只有闻法的功德,除此之外意义并不大。前面也讲了,所谓的佛法不要变成口头禅,应逐字逐句地融入相续,这样之后,自己的弘法利生的事业才会越来越广大。
     
思考题
    564、有些人在佛像前供一朵花,看见上面有小虫,就不管它死活,马上夹起来扔出去,这种做法佛菩萨会欢喜吗?为什么?
    565、堪布贡噶旺秋的公案,对你有什么触动?你打算以后怎么做?
    566、为什么说众生与佛陀是一体的?请从世俗、胜义两个角度分析。

第九十四节课
    昨天已经讲了,具远见之人想到未来的利害,虽然敌人欺负自己,但也不会对他报仇。同样,我们发了菩提心的人,遇到一些弱小的众生,如虱子、小狗咬自己,自己虽然有力量杀死它,但它并不只是一个弱小的众生,背后还有强大的靠山,如果杀了它,后果必定不堪设想。今天所讲的道理,就是对昨天的比喻加以说明。
    悲佛与狱卒,吾敌众依怙,
    故如民侍君,普令有情喜。
    同样,伤害我的仇敌纵然势单力孤,我也不能轻易报复,因为大慈大悲的诸佛菩萨和地狱中可怕的阎罗卒,都是他的依怙靠山。所以,我要像平民百般取悦君主那样,恭敬对待一切众生,令他们皆大欢喜。
    昨天学习了,众生不管是现相上、实相上都跟佛无二无别,佛陀显现上也执众生为我和我所,除了利益众生外,根本没有所关心之事。如果害了众生,就等于害了佛陀,佛陀亲口说过:“谁人害众生,等同伤害我,若有嗔害行,岂属吾弟子?”大家在皈依三宝时,皈依法就是断绝一切损害有情之事,假如伤害任何众生,实际上就是害了佛陀,作为一个佛教徒,这样做忍不忍心?大家应该想清楚。
    那么,地狱狱卒怎么会是众生的怙主呢?这一点也不难理解。如果你即生中害了众生,来世一定会被恶业之风吹动,前往阎罗殿,接受黑白判官的判决,在地狱中感受无量痛苦。那个时候,面目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