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传 作者:高宣扬_2-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弗洛伊德的母亲也是一位慈善的和虔诚的犹太教徒。她生了七个孩子。她在家中只讲犹太人所讲的“依地语”(一种为犹太人使用的国际语),而不是讲她的老家加里西亚的“高地德语”(原为德国南部和中部使用的德语,现为标准德语)。
弗洛伊德对母亲很孝顺。他在著作中提到他母亲时说,他的自信以及对事业的乐观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是来自母亲的影响。弗洛伊德曾说:“母亲在同儿子的关系中总是给予无限的满足;这是最完全、最彻底地摆脱了人类的既爱又恨的矛盾心理的一种关系。”弗洛伊德始终热爱、尊敬母亲。弗洛伊德的朋友钟斯说,对母亲的热爱使弗洛伊德在一生中,从来都没有指责过妇女背弃了他或欺骗了他。
弗洛伊德的母亲特别宠爱弗洛伊德。凑巧得很,弗洛伊德和他最喜欢的小说狄更斯的《大卫·柯伯费尔特》的男主角一样,在他母亲生他的时候带出了胎衣。据说,这件事象征着这孩子将会有很好的命运。弗洛伊德以后常常以此自豪,并说,他从母亲身上获得了无法估量的、奇妙的好处——他曾说:“一个为母亲所特别钟爱的孩子,一生都有身为征服者的感觉;由于这种成功的自信,往往可以导致真正的成功。”他在七个孩子当中,排行老大——他和最小的弟弟亚历山大之间,相差十岁,中间还有五个妹妹。母亲对他寄予很大的期望,希望这个大儿子能在事业上获得成就。
弗洛伊德的母亲本来是住在德国东北部的加里西亚的。那个地方靠近俄国。后来,阿美丽还在俄国的敖德萨度过自己的童年。阿美丽同两个哥哥一起,住在美丽的黑海之滨。她从小聪明、活泼又美丽。后来,阿美丽又随自己的父母迁往维也纳;在那里,正好遇到了一八四八年的革命。一直到后来,当阿美丽已经七、八十岁的时候,她还能清晰地回忆起一八四八年的维也纳起义。
一八五六年,当阿美丽生下弗洛伊弗的时候,呱呱坠地的弗洛伊德长着一头长长的黑发,所以阿美丽亲切地给弗洛伊德起了绰号“小黑鬼”。
据弗洛伊德回忆,在弗莱堡生活时,弗洛伊德有一次闯入他父母的卧室,以好奇的目光试图观察大人的性生活,因此,被激怒了的父亲把他赶回自己的房间里去。
还有一次,弗洛伊德已两岁了,但还在床上撒尿。他爸爸指责他以后,他说:“别着急,爸爸。我会在市中心给你买一个新的、美丽的、红色的床来赔你。”通过这些事,弗洛伊德的脑海中留下了这样的印象:爸爸是现实主义者,而妈妈则是对他温情脉脉和亲切温暖的。
弗洛伊德在弗莱堡的生活虽然仅仅是他的漫长的生命历程中的最初的、还不懂事的三年。但弗洛伊德的父母在这个小城市里所建立起来的这个普通的犹太人家庭及其历史背景,给弗洛伊德的一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此后,每当弗洛伊德回忆自己在弗莱堡的童年生活时,他总是以田园诗人所特有的深厚感情怀念这个小小的城市。
弗莱堡在摩拉维亚的东南部,靠近西里西亚。它位于维也纳东北部一百五十哩的地方。城里有一个很有名的圣玛丽教堂,教堂塔尖高达二百尺,从那里发出的清脆的钟声可以在全市所有的地方听到。弗莱堡的居民绝大多数是罗马天主教徒,只有百分之二的新教教徒和同样少的犹太人。全市镇的人,对于根本不去天主教堂作礼拜的犹太人几乎都能叫出他们的每一个家长的名字。
弗莱堡的工业主要是纺织业。由于这些纺织业主要是手工操作,所以,在弗洛伊德家族迁往此地前二十年内,这些手工纺织业因受到日益发展的机织业的打击,已经走下坡路了。在四十年代时,由维也纳向北铺设的铁路绕过弗莱堡,因此,弗莱堡的地理位置反而变得不重要了。这样一来,那里的古老而落后的手工业就面临着破产的危险。
与此同时,捷克本土的民族主义势力也发展起来了。他们对来自德意志、奥地利的政治经济力量进行了抵制和排挤。捷克人同时也憎恨操德语的犹太人。早在一八四八年布拉格起义时,布拉格市内的犹太纺织业商人就遭到打击。随着捷克民族经济的发展及德奥统治者的加紧盘剥,摩拉维亚地区的犹太工商业的处境每况愈下。
当时,弗洛伊德家族的生活又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作为这个家族的家长,雅可布·弗洛伊德必须作出抉择。弗洛伊德一生的生活方向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这次新的抉择。
弗洛伊德传第二章 少年时代
第二章 少年时代
一八五九年,弗洛伊德一家离开弗莱堡到德国萨克森区的莱比锡去。这次迁徙的原因不很清楚。据分析,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经济上的,另一个是战争所引起的。
在经济上,当时弗洛伊德的两个异母哥哥伊曼努尔和菲‘力浦到南非去做驼鸟羽毛的生意失败。弗洛伊德的父亲只好把自己开设的毛织品商店的资本拿去抵债。这样一来,雅可布在弗莱堡的买卖无法继续进行下去。
实际上,在弗莱堡期间,弗洛伊德一家人的生活一直还需要弗洛伊德的母亲娘家方面的接济和资助。
另一方面,奥匈帝国和意大利之间在当时发生了一场战争。在战争期间,哈布斯堡王朝规定,全国所有适龄男子都要服兵役。当时,弗洛伊德一家有三个人——弗洛伊德的父亲和两位哥哥——都有被征服兵役的危险。大概也是为了逃避服兵役,雅可布·弗洛伊德决定迁出奥匈帝国所属的摩拉维亚而到德意志的萨克森去。不久,奥意战争结束了,弗洛伊德一家才从莱比锡迁往维也纳,而弗洛伊德的两位异母哥哥则到伦敦去居住。
在这一时期如被征服兵役,对犹太人来说是极难忍受的痛苦。因为在军队中不仅要受官方的残酷的虐待,而且还要被迫放弃一切犹太人的生活习惯。
维也纳是欧洲最著名的文化中心之一,而从十九世纪中叶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又是维也纳文化发展的全盛期。这是维也纳的“文艺复兴时期”——不论在音乐、哲学、文学、数学和经济学方面,维也纳都取得了闻名世界的成就。古老的维也纳大学是学者们群居的高等学府,从那里发出的许多科学成果新消息不断地震撼着国际文化科学界。群居在维也纳的知名学者们,象以后的弗洛伊德一样,绝大多数都是非维也纳人。这些人不仅来自哈布斯堡王朝版图内的各个地方,也来自世界各地。
维也纳的光荣而悠久的文化传统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料。维也纳是弗洛伊德的科学创见和伟大学说的天然摇篮。
在历史上,犹太人曾三次被逐出维也纳。哈布斯堡王朝是用暴力建立起封建集权统治的;它对境内所有的少数民族都进行血腥的镇压,而住在首都维也纳的犹太人就首当其冲。犹太人被迫扶老携幼撤离维也纳,迁居到边远的落后地区。十八世纪末,由于国内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奥地利帝国内开始缓慢地实行某些改革:废除了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用地租代替徭役、允许少数民族涌入大城市等等。到了十九世纪,奥地利境内工业化程度进一步发展,才允许犹太人返回维也纳。从十九世纪中叶到七十年代,三十年中,维也纳的犹太人急速增加,大约占二百万维也纳人口的百分之十。勤奋而机智的犹太人慢慢地掌握了许多银行和几乎所有的报纸。与此同时,维也纳大学的许多重要教职也由犹太裔学者占据。幸运的是,当时的奥地利帝国皇帝弗兰兹·约瑟夫不支持排犹主义。因此,国内一些极端的排犹分子称弗兰兹·约瑟夫是“犹太人的皇帝”。
犹太人尽管可以返回维也纳,但他们仍然随时随地会遭受到敌对分子的侮辱和突然袭击。所以,弗洛伊德在成长的过程中,始终受到反犹主义的威胁。这种环境使弗洛伊德慢慢地形成了坚强的反抗性格。他看不惯这种歧视,内心里燃烧着愤怒的火焰。
有一次,弗洛伊德回忆了他少年时代对于排犹分子的仇恨。他说:
大约是在我十岁或十二岁的时候,我爸爸开始带我去散步,并在闲谈中对我表示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在这样场合中,他对我讲了一件事情,借此表明现在比他曾经经历过的那个时代好多了。他说:“当我年轻的时候,有一个星期六,我在你的出生地的大街上散步;我穿得很讲究,头上还戴一顶新的皮帽。一位基督徒走到我跟前,并打了我一顿,把我的帽子打在地上。他喊道:‘犹太鬼!滚出人行道!’”我听后,问道:“你当时怎么办?”他静静地回答说:“我走到马路上,并捡起我的帽子。”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我没想到这位高大而健壮的、牵着小孩子的男人竟作出这样毫无骨气的行为。我把这种状况同很合我的口胃的另一件事加以对照——那就是汉尼拔的父亲在祭坛前让他的儿子发誓要对罗马人复仇的动人场面。自那以后,汉尼拔……在我的幻想中占据了一个应有的位置。(《西格蒙特·弗洛伊德心理学著作全集》)
由此可见,在弗洛伊德的幼小的心灵中,早已有了奋发图强的决心。
弗洛伊德一方面继承了父亲的善良和乐观性格,另一方面又滋长着他父亲所没有的斗争精神。这种斗争精神和善良德性相结合,使弗洛伊德具备了比较完备的人格,足以承担在艰难而复杂的岁月里所遇到的一切挑战。
弗洛伊德在谈到自己从三岁到七岁的生活经历时说:“那是很艰难的时期——不值得回忆。”那时,弗洛伊德一家刚刚在维也纳住下,经济比较紧张。他的两个异母哥哥伊曼努尔和菲力浦带着他们的妻子、孩子搬到英国曼彻斯特去了。据说伊曼努尔和菲力浦在那里开了毛织品工厂,并迅速地发展起来了。弗洛伊德长大后曾多次向往英国,在他的心目中英国是自由的国度。他很羡慕他的两位哥哥能到英国去。他本人和父母住在维也纳时,起初的心情一直是很不愉快的。
从一八六零年到一八七四年,弗洛伊德一家住在维也纳利奥波尔斯塔特区的伯费弗尔街。这个区是维也纳市内的犹太人聚居区。
关于这段生活,弗洛伊德只能回想几件事情。
有一次,弗洛伊德弄脏了一张椅子。弗洛伊德便安慰他母亲说,他长大以后要买一张新椅子来赔偿。这个故事和前述买一张新床的故事一样,说明弗洛伊德从小就很善良、有志气。他把侵害别人看作是自己的耻辱。
还有一次,当他五岁的时候,他父亲给他和他妹妹一本关于到波斯旅行的书,井纵容他们撕下书中的彩图。显然,他父亲这样作是很不严肃的,尽管它带有游戏的性质,但这是一种很难以理解的教育儿童的方式。这件事对弗洛伊德产生了相反的影响。从那以后,弗洛伊德反而产生了搜集书籍的爱好。
六岁的时候,他记得妈妈告诉他说:“人是由泥土作成的,所以,人必须回到泥土之中。”他不相信这件事。他母亲为了证明这件事,在他面前用双手擦来擦去,接着她指着双手擦下的皮屑说:“这就是和泥土一样的东西。”弗洛伊德不禁吃了一惊。从此以后,他就在自己的脑海中经常听到这样的回音:“你必定会死。”也就是说,母亲所说的“必定要回到泥土里去”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弗洛伊德七、八岁的时候,在父母的卧室里撒尿。他爸爸为此叹息道:“这孩子一点也没出息!”这是对弗洛伊德的精神上的一次打击。弗洛伊德后来说:“这肯定是对我的抱负的很大的打击;所以关于当时的情景的幻影,后来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我的梦里。而且,在梦中,它们始终都同我的累累成果联系在一起,好象我想说:‘你看,我已经作出了成果!’”据弗洛伊德的朋友容格说,弗洛伊德一直到成年还患有遗尿症。所以,他幼年时在父母卧室和自己的睡床上的遗尿并非他的有意识的动作。他父亲对他的遗尿的两次批评确实给了他沉重的精神打击。而且,弗洛伊德由这件事感到父亲不如母亲那样温暖。
在十岁以前,弗洛伊德是在家里受教育的。自从弗洛伊德离开母亲的怀抱以后,负责对他进行教育的,一直是他父亲。如前所述,他父亲的文化水平很低;他的许多知识,一部分来自犹太教法典,一部分来自自己的生活经验。这就决定了他的知识的有限性和狭隘性。
但弗洛伊德有天赋的才能,他对父亲教给他的每一种知识都能加以理解。他有很强的分析能力。在这种家庭教育中,弗洛伊德与父亲的关系比以往更深了。如果说,在这以前他们之间只有父子感情,那么,此后他们就有了师徒感情。
父亲抓紧一切机会向他传授基本知识和生活经验。
从十二岁起,弗洛伊德经常陪同爸爸在维也纳街边的人行道上散步。当时,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弗洛伊德父子没能进行其他形式的体育运动。实际上,在那个时候,中欧各国的中产阶级以上的居民都喜欢在闲暇时间和工作之后进行各种球类活动和体操,夏天去游泳,冬天去滑雪。而弗洛伊德只能在街边散步,有时也同父亲一起爬山。散步活动后来就成了弗洛伊德的生活习惯,他经常单独散步。在维也纳大学学医时,散步是他的最主要的爱好。弗洛伊德也慢慢学会了游泳和滑冰。他一旦学会,就反复地抓紧时机进行实践。弗洛伊德说,他只要有机会,就到游泳池和河中去游泳。弗洛伊德的朋友钟斯说,弗洛伊德很喜欢到江河湖海游泳,而且,弗洛伊德每次去游泳都表现出异常的兴奋,真可以用“如鱼得水”这个词来形容。弗洛伊德对钟斯说过,他只骑过一次马,而且,骑时感到不太舒服。不管怎样,弗洛伊德是一个散步爱好者。钟斯说,他记得当弗洛伊德六十五岁的时候,曾同六、七个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