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朱元璋传 吴晗著 >

第14部分

朱元璋传 吴晗著-第14部分

小说: 朱元璋传 吴晗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但列将以次诛夷,甚至坚守南昌85日,力拒  
陈友谅,造成鄱阳大捷,为朱元璋奠定王业做出巨大  
贡献的养子亲侄朱文正也以“亲近儒生,胸怀怨望”  
被鞭死。养子亲甥李文忠,十几岁便在军中南征北伐,  
立下大功,也因左右多儒生,礼贤下士,被诬为有政  
治野心而被毒死。  
除大规模诛灭武将外,朝中文臣亦不能幸免。先  
后有礼部侍郎朱同张衡,户部尚书赵勉,吏部尚书余  
(火气), 工部尚书薛祥秦逵,刑部尚书李质开济,  
户部尚书茹太素,春官王本,祭酒许存仁,左都御史  
杨靖,大理寺卿李仕鲁??等伏诛。外官也有苏州知  
府魏观,济宁知府方克勤,番禺知县道同,训导叶伯  
·134·  
臣??等相继被杀。茹太素刚直不阿,几次为了话不  
投机被廷杖、降官,甚至镣足治事。一天,在便殿赐  
宴,朱元璋赐诗说 :“全□同汝饮,白刃不相饶 。”  
太素磕头续韵 :“丹诚图报国,不避圣心焦 !”朱元  
璋听了很受感动,可不几天还是把他杀了。  
地方官吏也时常有无故被杀者。照规定,每年各  
布政使司和府州县都得派上计吏到户部,计算钱粮军  
需等帐目,府合省,省合部,层层上报,一直到部里  
审核报销,才算手续完备。钱款数字有分毫不合,整  
个报销册便被驳回,得重新填造。由于各布政使司远  
离京师几千里,为了免得部里挑剔而来回奔波,上计  
吏照例都带有预先备好的盖有骑缝章的空印文书,遇  
有驳回,随时填用。这本无可厚非,且盖有骑缝章,  
他用不得。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忽然发觉此事,以为  
其中定有弊端,大发雷霆,下令将地方各衙门的长官  
主印者一律处死。  
惧于官府严厉酷刑,许多人有意逃避做官。但是,  
“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 寰中士大夫不为君用,是  
自外其教者,诛其身而没其家,不为之过”。 贵溪儒  
士夏伯启叔侄各剁去左手大指,立誓不做官,被拿捕  
京师面审。 在回说,“红寇乱时,避兵于福建江西两  
界间”时犯了“红寇”的避讳,朱元璋特派法司将他  
押回原籍处决。苏州人姚润王谟被征不肯做官,也都  
·135·  
一并处死,全家藉没。  
洪武朝臣幸免于难的,仅有几个例子。一个是大  
将信国公汤和,原是朱元璋一块长大的看牛伙伴。晚  
年之时,见徐达李文忠已死去多年,也知道朱元璋对  
兵权在握的大将们时有防备,便首先告老交权。朱元  
璋大喜,立刻派官给他在凤阳建造府第,赏赐稠渥,  
特别优厚。总算是老有所终。  
还有一个是御史袁凯。一次朱元璋要杀许多人,  
叫袁凯把案卷送给太子覆讯,皇太子主张从宽。袁如  
是回报,元璋问 :“我要杀人,皇太子却要宽减,你  
看谁对 ?”袁凯不明就里, 只好说 :“陛下要杀是  
守法,东宫要救是慈心 。”朱元璋大怒,以为他两头  
讨好,要不得。袁大惧,遂装疯卖傻。元璋说疯子不  
怕痛,要人拿木钻刺他的皮肤来看他是否真疯。袁凯  
咬紧牙关,就是不喊痛。回家后,又自己拿铁链锁着  
脖子,蓬头垢面,满口疯话。朱元璋还是不放心,又  
派人去假装招他作官,袁则对使者怒目瞪视,自个儿  
高唱《月儿高》曲,爬在篱笆边吃狗屎。使者回报说  
果然疯了, 朱元璋才不再追究。实际上, 袁凯吃的  
“狗屎 ”,是叫人用炒面拌的砂糖,捏成一股一股的,  
骗过了朱元璋。  
洪武二十八年, 朱元璋正式颁行《皇明祖训》。  
这一年朱元璋已是68岁衰翁了。在此之前,桀骜不  
·136·  
驯的元功宿将杀光了,主意多端的文臣杀绝了,不顺  
眼的地主豪绅也杀得差不多了。朱元璋踌躇满志,以  
为从此可以高枕无忧,皇基永固了。这年五月,特别  
下了一道手令 :“朕自起兵四十余年,亲理天下庶务,  
人情善恶真伪,无不涉历。其中奸顽刁诈之徒,情犯  
深重,灼然无疑者,特令法外加刑,意在使人知所警  
惧,不敢轻易犯法。然此特权时措置,顿挫奸顽,非  
守成之君所用长法。以后嗣君统理天下,止守律与大  
诰,并不许用鲸刺□劓阉割之刑。臣下敢有奏用此刑  
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  
·137·  
二 妄加揣度 无端又生文字狱  
朱元璋出身寒微,早年曾做过和尚,甚至为了生  
计偷过东西。以寒微的出身,经奋斗当上皇帝的经历,  
本该是一件可以骄傲的事情,但朱元璋却为自己贫寒  
的出身和不够尊贵荣耀的历史经历感到深深的自卑,  
总是感到人们在嘲笑他过去的贫贱。当地方上的学究  
们替官僚撰写拍皇帝马屁的应时贺表以卖弄文字时,  
往往不经意地触犯了皇帝内心深处的忌讳。北平府学  
教授赵伯彦、 浙江府学教授林元亮、 桂林府学教授  
蒋质撰写的贺表中,出现一些如“仪则天下”、“作则  
垂宪”、“建中作则”之类的文辞,文句中的“则”字,  
本作“法则”、“标准”、“榜样”解,但朱元璋却以当  
时江南方言中“则”、“贼”同音,便认定这些人是借  
此讥讽自己的过去,因而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事情。于  
是乎,这些教授们莫名其妙被处斩。河南尉氏县学教  
谕许元在撰写的祝寿表文中使用了“体乾法坤,藻饰  
太平”句,这两句源自两千年前古文的话,无非是许  
元掉书袋式的卖弄,全属谄媚的谀辞,然而谁也没有  
料到, 朱元璋以“法坤”与 “发髻”(剃光头发),  
“藻饰”与“早失”同音为据,认定是在暗讽皇帝早  
年当过和尚和诅咒明朝的天下“早失太平 ”,如此努  
·138·  
力地向恶意方向歪曲理解,鸡蛋中是可以找出骨头来  
的,于是拍马屁拍到马腿上的许元也被杀掉了事。朱  
元璋早年出家当过和尚,当上皇帝后依旧信奉佛教,  
对来自印度的高僧释来复格外优礼有加。当来复写诗  
谢恩、 准备告辞回国时, 朱元璋从其诗句中的“殊  
域”和“自惭无德颂陶唐”得出了异乎寻常的理解。  
照字面的理解,所谓“殊域”云云,是和尚来复自指  
来自不同于中国的异域,“自惭无德颂陶唐” 更是和  
尚来复自谦自己甚至没有资格来歌颂像古代圣人一样  
的大皇帝,全是些拍马屁的谀辞。但神经过敏的朱元  
璋却用算命拆字的方式,确认“殊”字是在暗骂皇帝  
为“歹朱 ”,“无德” 是指大明皇帝无德。事情的结  
果完全出乎洋和尚的意料,释来复返国不成,由座上  
客一变为阶下囚,而且还不止是阶下囚而已,因为朱  
元璋根本就不听这些人的辩解,释来复很快就和其他  
人一样被处斩。明太祖时期这样类似的事情太多了,  
一时间朝廷上负责撰写文件表章的官员们害怕得无所  
适从,纷纷请求有一个事先得到皇帝认可的文章标准,  
颁行全国,这样一来,原本就十分程式化的颂圣文字、  
官样文章,更加变得千篇一律、毫无生气。  
文字狱从洪武十七年到二十六年,前后经过十三  
年。唯一幸免的文人是翰林编修张某。此人在翰林院  
时说话太直,被贬作山西薄州学正,照例作庆贺表,  
·139·  
表里有 “天下有道” “万寿无疆”之语,朱元璋视  
“有道”为“有盗 ”,差人逮来面讯。张某据典力争:  
“天下有道是孔子的格言,万寿无疆是经典里的成语,  
说臣诽谤,不过如此 。”元璋无话可说,想了半天,  
实在找不出什么其他的理由,就把他放了。  
·140·  
三 罢相去省 礼乐征伐皆由君  
朱元璋继承了历代皇权走向独裁的趋势,对官僚  
机构大加改革,使其更加得心应手,忠实可靠地为皇  
家服务。  
历史上以巩固皇权为目的的三省制——中书省管  
政令,门下省掌封驳,尚书省主施行——中书省官和  
皇帝最亲近,接触最多,权也自然最重。宋代后期,  
门下省不能执行审核诏令的任务,尚书省官只能平决  
庶务,不能与闻国政,三省实际上只有一省专权。到  
元代索性取消门下省,把尚书省的官属六部也归并到  
中书省。地方则分设行中书省,总揽民政大权。其下  
的路府州县,分理军民政事。  
三省制的实质是把政权一分为三,防止皇权滥用  
和决策失误。也是一种对皇帝行为的监督和约束。皇  
帝的诏令照规矩必须经过中书门下,才算合法,所谓  
“不经凤阁鸾台,何谓之敕 ?” 但是皇帝的意志超  
然于一切法规之上,不愿受此约束。于是便产生了皇  
权与相权的矛盾。  
朱元璋要造成绝对的中央集权,洪武九年改行中  
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掌一  
区的政令。布政使是朝廷派驻地方的代表,禀承朝廷,  
·141·  
宣扬政令,全国分浙江、江西、福建、北平、广西、  
四川、山东、广东、河南、陕西、湖广、山西十二布  
政使司,十五年又增置云南布政使司。另设提刑按察  
使司专管地方司法行政,长官为按察使,主管一区刑  
名按察之事。布按二司和掌管军政的都指挥使司合称  
三司,是朝廷派遣到地方的三个特派员衙门。民政司  
法军政三种治权分别独立,直接由朝廷指挥,便于控  
制,便于统治,形成了真正的中央集权。布政使司之  
下,真正的地方政府为府州和县两级。府有知府;州  
有知州,指直接隶属于布政使司的州。县有知县,也  
有直属县的州,长官为知州。州县才是直接管理民众  
的政治单位。  
洪武十三年,借胡惟庸案,朱元璋废去中书省,  
仿周官六卿之制,提高六部的地位:吏户礼兵刑工每  
部各设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吏部掌管全国官  
吏选授封勋考课,甄别人才。户部掌户口田赋商税。  
礼部掌礼仪祭祀僧道宴俗教育贡举和外交。兵部掌卫  
所官军选授简练和军令。刑部掌刑名。工部掌工程造  
作和水利交通。  
统军机构则改枢密院为大都督府,节制中外诸军。  
洪武十三年分大都督府为左右前后中五军都督府。其  
具体结构已在前面作了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最值得一提的是监察机构,原来是御史台,洪武  
·142·  
十五年改为都察院,分设左右都御史,下有监察御史  
一百十人,分掌十二道(后为十三道)。 职权是纠劾  
百司,辨明冤枉,凡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作福,  
祸乱朝政,百官徇私贪赃舞弊,学术不正,和变乱祖  
宗制度的,都可随时举劾。它是替皇帝监视官僚的衙  
门,是替皇帝检举反动思想,维护传统纲纪的衙门。  
都察院在朝监视各个不同的官僚机构,派到地方的,  
有巡按、清军、提督学校、巡监等职务。其中最威风  
的是巡按御史,代替皇帝按临所部,大事奏裁,小事  
立决。  
通过机构改革,朱元璋从根本上取消了千百年来  
的相权。皇帝除了是国家元首之外,又是事实上的政  
府首脑,直接领导和推进庶务,皇权和相权合一,加  
上军队的指挥权,立法权司法权和赋税加免权以及超  
法律的任意处分权,人类所能想到所能运用的一切权  
利,都集中到了朱元璋一人之手,不对任何个人和团  
体负责。真可谓“无法无天 ”,达到了“礼乐征伐皆  
出于君”的皇权极峰。  
·143·  
第六章 家庭生活  
一 功不可没 情真意切马皇后  
在朱元璋的统一事业中,马皇后是一个不可低估  
的人物,对这一点,朱元璋自己也认识得很清楚。  
公元1368年正月四日,朱元璋在登基大典进  
行完毕后,回到宫中,对马皇后说 :“非后德齐一,  
安有今日,其敢以富贵忘贫贱哉 !”朱元璋这话说得  
并不过分,在他叱咤风云的一生中,马皇后一直和他  
“忧勤相济”、“备极艰难、赞成大业”。 朱元璋的全  
部事业中都渗透着马后的心血。  
马皇后生于公元1332年,比朱元璋小四岁,  
安徽宿州人。至正十一年,由其养父郭子兴做主,在  
军中与朱元璋结为百年之好。  
虽然郭子兴器重元璋,又招为养婿,但他性情暴  
躁,气量狭窄,在别人的挑拨教唆下,也曾多次猜忌  
贬斥朱元璋。有一次甚至把他监禁起来,不准进食。  
马氏得知后, 亲自到厨房,“值蒸馍饠熟,后乘热窃  
其一,怀之薄乳傍,乳为之糜”。 别的将领出战,总  
要掠获些财物向子兴献礼,朱元璋带兵秋毫无犯,即  
·144·  
使缴获一些战利品,也尽数分给部下。马氏怕义父不  
察实情、耿耿于怀,就拿出自己平素的积蓄献给义母,  
求她向义父调停说情。就这样,朱元璋在这支队伍中  
的地位才逐渐巩固。  
有一段时期因遇到大灾, 军中缺粮, 马氏总是  
“居常储糗脯供帝,无所乏绝,而己不宿饱”。 她还  
亲自掌管丈夫的文札。无论是行军作战时的军状文书,  
还是朱元璋随手写下的札记、备忘录,都由她整理保  
管得“籍簿井井 ”,“仓促取视, 后即于囊中出而进,  
未尝脱误”。平日随丈夫在军中, 还“时时赞替太祖  
规画 ”,常提出一些很好的建议。一次朱元璋率主力  
先行渡江,“后多智, 恐元兵蹑其后,必相隔 ”,于  
是不等朱元璋下令,便迅速带领眷属后勤紧急过江,  
“而元兵果扼渡如后虑”。 由于马皇后的果断决策,  
避免了一次重大损失。  
马皇后认为“定天下在得人心,人心者天下之本  
也”。 她曾多次提醒告诫元璋 :“用兵焉能不杀人,  
但不嗜杀人, 则杀亦罕也 。”战争紧张时, 马夫人  
“亲率妾媵完缉衣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