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朱元璋传 吴晗著 >

第7部分

朱元璋传 吴晗著-第7部分

小说: 朱元璋传 吴晗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极易招致各路红军的攻击,应天不保,大事去矣;若  
不接这诏书,则等于“抗旨不遵 ”,天廷震怒,必派  
大军进剿,朱元璋又哪里招架得住!  
正在左右为难时,喜从天降:察罕已被田丰刺杀,  
其子扩廓贴木儿继为统帅。不久又有情况探报,扩廓  
正与另一元朝大将孛罗贴木儿争抢地盘,打得正是火  
热,哪里还顾得上帝国的兴亡和朱元璋这个弹丸之地;  
再加上宁海人叶兑上书力陈投降之不可与霸业之可成  
的道理,并具体阐述了其战略构想与实施步骤,更加  
坚定了朱元璋的战斗信心。朱元璋权衡利弊,还是拒  
绝了元朝的封赏,继续做他的吴国公。  
叶兑强调:朱元璋“今之规模,宜北绝孛察罕,  
·64·  
南并张九四,抚温台,取闽越,定都建康,拓地江广,  
进则越两淮以北征,退则画长江而自守”。 对张士诚,  
“今欲攻之,莫若声言掩取杭州湖秀,而大军直捣平  
江”。 并亲为筹划上下之策 :“城固难以骤拔,则以  
销城法困之 ”, 围而不攻,待其自乱,“平江既下,  
巢穴已倾, 杭越必归,余郡解体, 此上计也”;“一  
军攻平江,断其粮道,一军攻杭州,断其援兵,绍兴  
必拔 ”,“绍兴既拔, 杭城势孤,湖秀风靡,然后进  
攻平江, 犁其心腹,江北余孽, 随而瓦解,此次计  
也”。 对于方国珍,则“可胁之而从也。事宜速,不  
宜缓。宜谕之后,更置官吏,拘其舟舰,收其兵权,  
以消未然之变, 三郡可不劳而定”。至于“福建本浙  
江一道,兵脆城陋,两浙既平,必图归附,下之一辩  
士力耳”。 否则可“大兵自温州入,奇兵自海道入,  
福州必克。福州下,旁郡迎刃解矣。威势已震,然后  
进取两广,犹反掌也”。 从战略构想到战术运用无不  
精辟独到,看得远,想得细。朱元璋不由大为折服,  
有心留用。然叶兑坚辞不受。后来朱元璋夺取天下的  
战略进程和战术实施,莫不与此相同。  
小明王从称帝以后,实际上只是一个傀儡,凡事  
都由刘福通自作主张。几年来,红军虽然声势浩大,  
占领了大片国土;但因红军组织松散,各自为政,号  
令不一,加上狭隘的小农意识,军纪不振,人数虽多,  
·65·  
战斗力并不强。这时大部红军已被察罕贴木儿和孛罗  
贴木儿两支地主军打垮了,仅剩下山东的一部军力翼  
护着小明王的帝都安丰,到益都被扩廓贴木儿包围以  
后,刘福通亲率大军往救,结果惨败而回。益都陷落,  
安丰成为一座孤城。  
至正二十三年二月,张士诚的大将吕珍乘机围攻  
安丰。城内粮尽弹绝,外面的援助也运不进去,城里  
出现了人吃人,甚至吃腐尸和人油炸泥丸子的惨景。  
军情紧急,刘太保不得不派人请求朱元璋发兵解围。  
兵发与不发,城救与不救,又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若发兵往救,陈友谅在背后早已虎视耽耽,万一乘虚  
进攻,便进退无据;如若不救,万一安丰失守,应天  
将失去一面坚强的屏障,从军事观点看,又不能不救。  
对此,朱元璋与他的谋士们存在分歧。刘基就坚决主  
张按兵不动,不如让其厮杀,借吕珍之刀杀了小明王,  
落得省心;如果救出小明王,如何安置也是问题——  
名义上还是皇帝,三宫六院什么的总得像模像样,劳  
民伤财不说,还容易树大招风,引火烧身,——元顺  
帝不会允许另外一个与他并行的皇帝安安稳稳地存在  
下去,他会调集全力去消灭他的,实在得不偿失。  
但是朱元璋仍然固执己见,安丰不能不救!遂亲  
自统兵赴救。刘太保簇拥小明王趁月黑风高,大雨倾  
盆突围而出,刘福通在突围中被杀。元璋摆设金銮玉  
·66·  
扇,迎小明王暂住滁州,临时创造宫殿,把皇宫左右  
宦侍都换成自己人,供养极丰防护极严。小明王名为  
皇帝,此时实际上已是俘虏,完全受朱元璋的胁制。  
怎么说,朱元璋也是救驾有功。三月十四日,小  
明王内降制书,封赠朱元璋祖宗三代。  
正当朱元璋出兵安丰的时候,陈友谅果然趁机进  
攻,以大兵包围洪都,占领吉安、临江、无为等州。  
陈友谅特造大舰,高达数丈,新涂上朱红丹漆,上下  
三层,每层都有走马棚,上下层说话都听不见,载着  
家小百官,号称60万大军,倾巢而来,誓要踏破应  
天,一雪仇怨。  
洪都守将是朱元璋的亲外甥朱文正,与陈友谅展  
开了惨烈的攻防战斗。城墙几度攻破,敌兵蜂拥而进,  
却又多次被火铳击退,守军连夜赶修工事和被攻破的  
城墙。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双方却都没有退让。激  
战85天,洪都仍然坚如磐石,陈军一直未能越雷池  
半步。直到七月,朱元璋在滁州安顿好小明王后,亲  
率大军20万回救洪都。陈友谅见久攻不克,士气低  
落,朱元璋援兵又至,再战无利,只好撤兵退回鄱阳  
湖。  
朱元璋已先行封锁鄱阳湖到长江的出口,断敌退  
路关门打狗。两军对比:陈军号称60万,虽然经过  
洪都之围,兵力并未大损,朱军只有20万;陈军水  
·67·  
兵装备有高船大舰船舰连绵十几里,气势宏伟,朱军  
只有小船木橹,相对渺小可怜。论军队数量和装备优  
劣,朱元璋都处于绝对劣势。但是,这两点并不是战  
争胜负的唯一决定因素。 就士气来说, 陈军在洪都  
(今南昌)久挫,锐气大减,朱元璋则千里救危,生  
死决战,气势如虹。就装备来说,虽说陈军舰船高大,  
数十舰串联一起,气势逼人,但行动不灵,调转不便;  
朱元璋虽然小船木橹,但进退自如,运转灵活。就军  
事指挥而论,朱元璋有经验丰富远见卓识的幕僚,一  
大批忠贞勇敢的将帅,军纪严明,将士一心;陈友谅  
则性情暴躁多疑,将士多有不和,军纪涣散,战斗力  
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补给,元璋军队数量少,有洪  
都和后方源源接济;友谅则退路被堵,粮食被截,粮  
尽士疲,军无斗志。  
但是,以20万战胜60万,决非易事!这一战  
从七月一直打到八月,直杀得天昏地暗:天地为之哭  
泣,鬼神为之动容。其水战之规模也许是中国历史上  
最大的一次。两军主力苦战36天,最后以陈友谅的  
彻底失败和朱元璋的巨大胜利而告终。朱元璋彻底击  
溃了最强劲的最危险的军事对手,从根本上解除了应  
天的军事威胁,稳固了霸业的基础。  
鄱阳一战,朱元璋充分发挥了火攻的威力。陈军  
舰船高大,又数船连锁,一船失火,数船同劫,无能  
·68·  
幸免。朱元璋采取了两条措施:一是用火药和芦苇装  
满几条船,由敢死队驶着冲入敌阵,点起火来,和敌  
方几百条战舰同归于尽。二是分水军为20队,火铳  
长弓大弩分作几层,先发火铳,引燃敌舰,再射弓弩,  
最后趁其混乱冲上敌舰展开白刃战。短兵相接,杀声  
震天,战士们从这船跳到那船;头顶上火箭硝石乱飞,  
眼晴里一片火光闪耀,湖面上是漂流着的尸首和在挣  
扎着的伤兵。元璋激励将士拚死血战,多少次身边的  
将士都战死了,坐舰也被硝石打碎了,换了船又搁了  
浅动弹不得,亏得常遇春俞通海誓死捍卫,才免于被  
俘。  
战斗进行得异常惨烈,直到最后,陈军已经弹尽  
粮绝,右金吾将军建议烧掉舰船,弃舰登陆,直走湖  
南;左金吾将军则主张血战到底,决不后退。在粮道  
已断,退路已绝的情况下,弃舟登陆,保存一点实力  
以图东山再起,实为上策;继续打下去,只会全军覆  
没死路一条。友谅遂决定登陆。左金吾将军以为前途  
末路,临阵反叛,率军投奔朱元璋;右金吾将军一见  
大势已去, 前途无望, 也跟着投降。 陈友谅大怒,  
“尽杀所获将士 ”,不得人心;“而太祖则悉还所俘,  
伤者傅以善药,善待其亲戚诸将阵亡者 ”,大得人心,  
并为进一步分化瓦解敌军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这  
时,友谅军力益发削减,打算马上退兵,冲出湖口,  
·69·  
不料迎面已有朱军把住,前后受敌,形势危急。陈友  
谅正待审度情势,决一死战,头刚伸出到窗外,“呼”  
地飞来一箭,正中面门,友谅随之亡命。友谅一死,  
军中无帅,大军狼狈溃逃。幸得友谅部将张定边保住  
尸首和太子陈理,连夜逃回武昌。  
鄱阳湖一战,朱元璋从此中兴发达。细瞻此战前  
后,朱元璋实在胜得侥幸:朱元璋犯了一个战略错误,  
不该统率大军去救安丰,给一直对此虎视耽耽的陈友  
谅一捣应天的天赐良机;陈友谅则犯了一个更大的错  
误,良机不乘,应天不捣,却用几个月的时间去围攻  
地理政治经济条件都远不如应天的洪都,等于是自取  
灭亡。  
运气总是这样眷顾着朱元璋。也许真正是“天命  
有归”了。先是怕察罕贴木儿的兵威,正在准备投降,  
察罕就被田丰刺死了,其子扩廓准备南征,却又与孛  
罗贴木儿打起内战,顾不了朱元璋。再是陈友谅第一  
次与张士诚夹攻朱元璋,却因张士诚狐疑不前误了大  
事。后是张士城围安丰,朱元璋统兵往救,应天空虚;  
陈友谅不取应天而围洪都,洪都不克,退走鄱阳湖,  
被流矢射死,除掉了朱元璋的心腹大患。  
鄱阳一战后,应天的周边环境相对安定下来,朱  
元璋开始考虑称王的事了。这年九月,张士诚已自立  
为吴王。 第二年正月(至正二十四年),因应天正是  
·70·  
三国孙权的吴国都城,所以朱元璋也自立为吴王:设  
置百官,以李善长为右相国,徐达为左相国,常遇春  
俞通海为平章正事,立长子标为世子,俨然一个小朝  
廷。但只称王不称帝,目的仍然是为了缩小目标,免  
得树大招风。发号施令,只用“皇帝圣旨,吴王令旨”  
的名义。两个吴王,朱为西吴,张为东吴。原来红军  
五颜六色的着装, 这时也被统一, 战袄战裙和战旗  
都用红色。着令军匠大量打制铁甲火药火铳石硝,武  
器数量迅速增加,性能质量不断提高。  
正月刚过,二月份,朱元璋就亲率大军征剿武昌,  
来势汹汹,陈理望风而拜,被朱元璋封为湖广行中书  
省。到这年年底,友谅疆土,汉水以南,赣州以西,  
韶州以北,辰州以东,都为元璋所有,真可谓“广土  
众民”了。  
·70·  
三 挥师东征 势如破竹灭东吴  
强敌陈友谅已除,西线无战事;南线元军已与红  
军战成两败俱伤,目前无力北犯;北边是浩浩长江以  
为屏障,并有俞家海军严阵以待,无人敢窥;唯有东  
线张士诚日渐强大,不断骚扰,对朱元璋构成严重威  
胁。“一山难容二虎 ”, 朱元璋不能容忍这世界上有  
两个“吴王”存在。这时的朱元璋经济发展稳定繁荣,  
政治清明深得人心,军力强大积极进取,遂于至正二  
十五年,也就是称王的第二年,全力准备挥师东征,  
一举扫灭张士诚。  
元末群雄分为两个系统:一是红军系统;二是非  
红军系统。红军分东系和西系:东系以淮水流域为中  
心,尊奉小明王,郭子兴是濠泗滁和一带的头领;西  
系以汉水流域为中心,为彭莹玉号令,首推杜遵道,  
后令徐寿辉,再到陈友谅,并有寿辉部将明玉珍割据  
四川。非红军系有东吴张士诚,浙江方国珍。红军具  
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和民族思想,与元政权形同水火势  
不两立。非红军系则纯以个人利益得失为进退,对元  
政权朝三暮四朝秦暮楚叛降濒繁反复无常。  
张士诚尤为如此:至正十三年请降,元淮南江北  
行省授以民职,不久又反;十四年自称诚王,十七年  
·72·  
八月又降,授官太尉,元朝招降士诚是为了解决大都  
运粮问题。几年来元浙江右丞相达识贴木儿,千方百  
计招降张士诚,一直到张士诚西线进攻为朱元璋所败,  
东边与苗军杨完者不和,两面受敌,张士诚才不得已  
而降。张士诚地产富庶,鱼盐丰聚;方国珍拥兵海上,  
运输安全方便。这样,由张士诚出粮,方国珍出船,  
运济元大都。但两者各怀心思,互相猜忌,一个怕贪  
没粮食,一个怕乘虚进攻,亏达识两面调解,从二十  
年到二十三年,每年他们向元大都运载了十几万石粮  
食。后因杨完者拥兵自重不听节制,达识与张士诚使  
计杀了他,全面接管苗军防地,并逐出淮西赵均用,  
拥有南到杭州绍兴,北到济宁,西达汝颖濠泗,东到  
海边,方圆二千余里的广大地区。至正二十三年九月  
张士诚自立为吴王,并毒杀达识贴木儿,拥兵自重,  
不再听从元朝节制。  
张士诚于至正十六年起和朱元璋接壤,两下里时  
起战端,彼此攻伐,互有胜负。直到朱元璋两线得手,  
进剿武昌凯旋以后,得以集中兵力进攻东吴,其攻守  
大势胜负之态才发生根本变化。  
朱元璋对张士诚的进攻,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  
阶段可从至正二十五年十月算起到第二年四月间,共  
半年工夫,全力出击东北境的淮水流域,压迫其龟缩  
于长江以南。第二阶段攻势可从第二年八月算起到十  
·73·  
一月间,共四个月时间,朱元璋分两路进攻湖州杭州,  
切断东吴的左臂右膀,并促使杭州守军投降,造成了  
北西南三面包围平江的局势。第三阶段从围攻平江开  
始,即第二年十二月起到第三年九月,前后十个月时  
间,终于攻克平江,俘虏张士诚,结束了长达十年的  
拉锯战。  
在第一阶段战争结束后,朱元璋尽有淮水各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