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20世纪中国文学名作导读(上册) >

第77部分

20世纪中国文学名作导读(上册)-第77部分

小说: 20世纪中国文学名作导读(上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脱,尘心难破,儿子已经二十出头了,房子造不出,媳妇就找不着,猪舍做
新房,谁肯来住!要像自己那样拾个要饭姑娘做妻子,现在也没有这种好机
会了。那可不行,没有媳妇哪有孙子?没有孙子哪有重孙?将来建成共产主
义过幸福生活,焉能独缺他李顺大的后代?看来房子还是非造不可,而且要
抓紧时间,就算这样,儿子恐怕也得拖到政府规定的晚婚年龄以后才有婚结
了。

经过动摇之后又坚定下来,立即开始行动。他挑起拾破烂的箩筐,悠悠
地从这个市镇晃荡到那个市镇,县城里大小街巷也几乎跑遍,却从不见有建
筑材料出售,询问有关商店,才知道买一块砖也得有本地三级证明,更无空
口说白话的余地。他晓得再瞎跑也没有用,只有向当地生产队、大队、公社
申请了。幸亏自己是带了箩筐出来的,虽不曾买到造屋材料,拾到的破烂倒
电卖得十几元钱,不算白误了工。

接着自然是找生产队、大队干部打证明,人家听了笑笑说:“打证明有
什么用,民用建筑材料,有时稍会有一点,有时简直就没有。给了证明,你
也买不到。”李顺大不肯信,以为是干部筑坝。又不敢反驳,怕弄僵。就耐
着性子赖着不走,搞变相静坐示威。谁知人家倒并不放在心上,到吃晚饭时
发现他没有走,就说:“走吧,锁门了。”他也只得回去。到了明天,又去
坐。如此三天,干部不耐烦了,说:“好话你不听,瞎缠。你以为有用,就
打个证明给你!”果然打了。他高高兴兴上供销社。营业员看了证明,也和
大队干部一样笑笑,说:“没办法,无货供应。”

“几时有呢?”

“不晓得。”营业员说:“有空你就常来问问。”


从此李顺大就如学生上学校,七天里去问六次;半年下来,还是不曾买
到一块砖。那营业员是个好心人,暗底里叹息李顺大太笨,却也被他的精神
感动了。终于有一天,悄悄告诉他说:“你还是省点工夫吧,不要跑来了。
这几年革命革得厉害,地皮都快革光了,难得有点东西来,干部都照顾不周
全,哪会轮到你。真要有你的份,也都是经过千拣万拣剩的落脚货,价钱倒
和拣走的好货一样大,你也不划算。我劝你还是另想办法吧!”

李顺大得了这个忠告,十分失望,又非常感激。因此由不得要请教:“另
想别的什么法?”

营业员沉吟半晌,说:“可有至亲好友当干部的?”

“没有。”李顺大沉重而吃力地说:“只有一个种田的妹婿,没有第二
个亲戚。”

“那就没有路了。”营业员惋惜道:“现在是‘圆圆头’不及‘点点头’

④,你没有亲友可靠,除了买黑市,还有什么办法。”
李顺大信以为真,从此想办法买黑市材料。那晓得营业员倒也并无这方
面的经验,不懂得黑市交易的复杂,一万块砖头,市价二百一十七元,黑市
要卖到四百元左右,而且必须先付钱,过上一年半载才能提货,往往还会碰
到骗子手。李顺大已经上过一次当了,钞票当然是不肯轻易出手的。所以,
跑了千里路,说了万句话,过了三年也不曾买成。倒还是那个营业员肯帮忙,
替他买了一吨官价石灰。那石灰原是分配到蚕室里用的,只为近年来一个劲
儿旱改水,许多桑田改莳水稻了,剩下几颗瘌痢毛桑树,还能养几条蚕!也
就用不了那么多石灰;倒给营业员钻了空子,李顺大拾着了便宜。为此他想
买包好烟请营业员的客,却又买不到。偶然碰见砖瓦厂的原文革主任(已当
上厂革委会主任了),想起他从来是吸好烟的,他亏待过自己,现在请他买
包烟总肯吧。就老着脸皮上去拉交情。主任倒也爽快,拿了他五角钱,从袋
里掏出一包还没有开封的“大前门”。但是,在递给他之前,竟自作主张拆
开来拿一支抽了,并且说:“我就这一包,要不是你,我谁也不给。”

李顺大拿了十九支去送给营业员,营业员坚决不收,拗不过面子,才抽
了一支。其余十八支,硬是让顺大带回去了。

李顺大回家路上,想到自己今天做了一件从来没有做过的欠妥事情,他
竟请了自己的恩人和仇人各一支烟。到吃晚饭的时候他真的发怒了,骂他的
儿子没出息,二十五岁了,还吃荫下饭⑤,害他老子在外面受罪。



闹腾了许多年,李顺大房子没造成,造房的名气倒很大了。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不仅感动了营业员,而且还感动了上帝。这上帝不是别人,就是
他未来的媳妇,名叫新来。新来姑娘住在邻村,早就同李顺大吃荫下饭的儿
子小康有串联活动。她倒不在乎房子造了没有,反正看中了人,过了门造屋
也行。可是她爹筑坝,怎么说也不肯把女儿嫁到猪舍里去。他以自己的模范
事例教导女儿,因为他尽管穷,也想法造了两间屋,才讨了第一房媳妇。他
骂李顺大是孱头,是阿木林,不会做事情。可是,想不到老天爷爱开玩笑,
喜欢打说满话人的嘴巴。事隔一年,公社里一班打倒了走资派的当权派,为
了要把山河重安排,看着一条河像老家伙似的弯着背,很不舒服。硬是动用
了几千民工,花了几万个劳动日开出一条笔直的样板河,足以使火星上的高
等动物看了,称赞地球人的伟大。新来姑娘家那两间新屋,偏偏就在样板河
的河床上(当然也不止两间),只好拆了搬走。公社补贴搬屋费每间一百五


十元,拆拆造造,又借了三百元添进去,才勉强重新搭起一间半来。新来爹
瘦了两个膘,头发白了七八成。而且还要老来做小,听新来姑娘的教育。新
来建议他应该向李顺大伯伯学习,人家就是精明,不盲动,钞票放在枕头边,
一个也不少。要造房子,也该看准了形势动手呀!他说不响嘴,只得服输,
任凭女儿婚姻自主。

李顺大不但有了儿媳妇,而且也知道儿媳妇在理论上对他的实践作了充
分肯定,非常的高兴。因此,在儿子结婚那天晚上,喝了几杯酒,灵机一动,
对着亲家公说了两句神来之话,他说:“现在是地牌吃天牌,烂污二封王,
你的房子造得太急了。天天闹地震,大家宁愿住牛棚,还要房子做什么。我
一万块砖头给窑鬼吃在肚里,也比你省心。”。。他还想说下去,幸亏老婆
警惕性高,为了挽救他,当着新亲的面,开口就训他“灌了点酒就像吃了尿,
说话没有关拦、骨头痛的日子忘记了!”这才转话收场,皆大欢喜。

从那时开始,李顺大不再白花心计去买东买西,他挑着糖担,东转一天,
西转一天,替国家收废品,赚一点生活费。可是,事情也怪,造房子的人家,
还真多着呢。他看了不禁眼馋,往往就要打听打听,这幢那幢是谁家造的,
哪里买的材料。得到的答复也真千种百样,细细说来,每一幢屋都能写一本
书,但也不惹人看,无非是“大官送上门,小官开后门,老百姓求别人”而
已。那些吃尽苦头的人,反而羡慕起李顺大来,说还是他乖巧,不曾钻进这
苦胆里头去,不愧为识时务的俊杰。有个熟人竟不忌讳,忿然对他说:“我
这一块砖、一片瓦,没一样不是黑市货,造两间屋,用了四间的钱。上梁那
天,靠造反起家的大队书记来吃了我一顿,还说我这房子,没有文化大革命,
哪能造得出。×他娘,我这房子又不是他那官衔,是用拳头打得来的吗!”

到此为止,李顺大对于建筑学的知识,本来已经登峰造极,叹为观止了。
想不到天地渊博,造化无穷,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如长江浊流,滚滚而来,
竟无法忍心不看。那鸡零狗碎的事,恕不细说,但值得大书特书的奇迹,放
过未免可惜。例如有一个大队,要把全部民房拆了,合并到一个地方去,造
一列式的楼房,名曰“新农村”。民房拆下的材料,折价归公,谁要住新房,
重新出钱买。李顺大听了,大为振奋,认为“楼上楼下”果然要实现了。耐
不住挑着糖担,飞奔去自费参观。

那个地方,李顺大从前也常走过,此番看去,果然不大一样,村村巷巷,
都有人家在拆屋,拆了把材料运到公路边头一块大田里,那里正在造第一排
楼房。那些拆屋的人家,议论非常热烈,甚至到了激烈的程度,都说盘古开
天辟地以来,像这样的事情,从未有过;因此有人流出眼泪来,大概过于兴
奋了。有些屋上卸下来的瓦,还沾着窑里的煤灰,分明盖了上去还没有经过
雨淋,倒又翻身了。看了这些,李顺大觉得自己二十几年来空喊造屋没有造
成,倒是平生做的一件最正确的事情;不过想着拆屋主过去的一番心血,也
不禁有点眼酸。他慨叹着一路低头走去,忽听有人喊道:“喂,换糖的。”

李顺大抬头一看,见一个老头带着个女孩站在公路旁看造屋。十分面熟,
却想不起是谁了。那老头笑道:“怎么,不认识了?”

李顺大恍然大悟,忙道:“原来是你,老书记。还在劳改吗?”他忽然
伤心起来。想不到,几年不见,竟老得认不出了。可见老书记的心境不直落。

老书记笑笑说:“劳还在劳,改却未改。你呢,又来搜集希奇歌材料吗?”

“唉唉,老书记,你取笑我。”李顺大难为情地说:“这可是‘楼上楼
下’,搞‘新农村’。我到今天才晓得,原来这农村分新旧,就在这房子上。


倒不在集体化不集体化。”

老书记轻轻地嘘了口气,说:“唉,有话你就说清楚点吧。”

李顺大笑笑说:“自然,说给你听听没关系。不过也不能知法犯法。从
前我说过楼房不如平房适用的话,已经当反动言论批过了,现在看了这种样
子,倒还真有点想法。蛮好的屋,有的还是新的,倒又拆了再造,何必呢?
有这个力气,不好把田地种种熟吗!这种事情,阳间里人不敢说,阴间里鬼
看了也要盯白眼呢。”

听了这“反动”话,老书记不但不驳斥,反而点了点头,严肃地答腔说:
“‘何必呢?’你问得对。告诉你吧,有人想把这个当上天梯。你倒也明白,
晓得集体化是新农村的根本,可是人家搞起复辟来,公社这个组织形式也是
可以利用的。你的眼睛还要睁大些。你看看吧,贫下中农吃了二十多年苦造
了点房子,一声拆就得拆,还管群众死活吗。可是公社不仍旧是公社!”

李顺大听了,虽有所悟,也不能完全领会,只得张开嘴巴,睁大眼睛,
尊敬地看着这个老人,默默无言。

老人愤怒地哼了一声,也不再说,低头看了看小女孩,指着李顺大说:
“叫公公。”

小女孩亲热地叫了一声。李顺大大为感动,连忙敲下一块糖塞在她小手
里,称她是最乖最乖的小囡。他今年五十四岁,一个拾破烂的外乡人,还第
一次有人叫他公公,这给了他非常有力的鼓舞,竟把别的念头都冲淡了。

从此以后,他同老书记交了朋友。



到了一九七七年春节,李顺大带了几块糖去看老书记,才知道老书记重
新上了任,又在区里办公了。李顺大喜出望外,把糖给了小囡,吃了小囡妈
烧出来的点心,兴冲冲就往区里跑。他觉得如今有了区委书记做朋友,总弄
得着造屋材料了。

老朋友一见面,果然十分亲热。可是一提到材料,老书记沉吟不语,打
起嗝顿来,弄得顺大心也一颤,觉得不妙。只听老书记慢腾腾地说:“老弟,
你的困难,我都知道。从前你唱希奇歌,我十分赞成。现在你我总不能做希
奇事了吧。”

李顺大忙说:“老书记,别人不做,我也不做。现在不是还通行吗,为
什么唯独你我不做,岂不太吃亏!”

老书记笑笑说:“十一年混乱,积习难改。现在应该拨乱反正了。否则
的话,建设国家的计划,就成了空话,别人做,我们是不能做的。全区干部
来说,第一应从我改起,群众来说,先从唱希奇歌的人改起,你说合理不合
理?”

听了这番话,李顺大心里糖罐醋瓶,一齐打翻,一方面感到书记要同他
一起带头整风,不禁自豪;一方面又想到好不容易交了个大官朋友,竟又不
能拉私人关系,不禁怅然。他经过文化大革命,也学得很乖了,不愿吃这个
亏。想了一下,振振有词道:“老书记,你讲的道理我服贴,不过,话说在
前头,叫我不做希奇事,一定照办。你可也不能动摇,不要以后碰到交情比
我深的,面子比我大的,就帮他开后门,让别人笑我同你白交了一场。那我
是要造你的反的。”

老书记哈哈大笑,拿起纸笔,迅速把顺大的话写了下来,说:“我念一
遍,你听。”他念了,和顺大讲的一字不差,然后说:“你拿去请人写在一


张纸上,贴在我的办公室里。”

李顺大愕然道:“我不,这不是要你的好看!”

老书记说:“哪里哪里,这才叫帮了我的大忙,我还真怕有大面子的人
来开臭口呢!你贴了这个,就不用我作难了。”

李顺大高高兴兴真的照办了。

到了一九七七年冬天,李顺大家忽然忙碌起来;老书记刘清同志,在那
位文革主任出身的砖瓦厂厂长身上做了点工作,让他把李顺大的一万块砖头
退赔了,公社革委会也批准了李顺大的申请,同意供应十八根水泥桁条。那
位好心的供销社营业员,通知李顺大,现在椽子已经敞开供应了。这一次,
李顺大的房屋,会有把握造成了。要运回这么多东西,李顺大一家四口,哪
里忙得过来,只得把妹妹、妹婿,儿媳妇的兄弟妯娌都请来帮忙,摇船的摇
船,推车的推车,连年老的亲家公也高高兴兴地流了几身汗,大大热闹了一
番。

不过,在高兴的时候,也还发生了一点扫兴的事情。运回那一万块砖头,
曾经过一些波折。大船停在砖瓦厂,人家不发货,皮笑肉不笑地对他说:“你
的桁条还没有买,砖头拿回去白堆在那儿没有用,再等等吧。”李顺大同他
吵了个脸红耳赤,说桁条已经落实了。那个人却比李顺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