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全注全译本txt全集-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峄乇ā!41〕“鲁”,秦县,治所在今山东曲阜县东古城。 秦二世三年,楚怀王封项羽为长安侯,号为鲁公。此时,赵国多次请求楚军援救,楚怀 王就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北上救赵。〔42〕“巨鹿”,秦县, 治所在今河北平乡县西南。〔43〕“咸阳”,秦故都,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聂家沟一带。 秦二世三年,楚怀王任用沛公为砀郡长,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命令沛公向西进军关 中。楚怀王和各路将领约定,谁先攻入关中,谁就做关中王。〔44〕“河内”,这里专 指今河南黄河以北地区。《史记?晋世家》云:“当此时晋强,西有西河,与秦接境, 北边翟,东至河内。”与此处河内同指。或云指“河内郡”(治所在怀县,在今河南武 陟县西南),非。“河内郡”为西汉高帝二年(公元前二○五年)置,此时为秦二世三 年(公元前二○七年),当为地区名,非郡名。〔45〕“田都”,田假的部将,曾随项 羽救赵,入关后被项羽封为齐王。〔46〕“东郡”,秦置,治所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 “王离”,秦将王翦的孙子。“成武”,秦县,治所即今山东成武县。〔47〕“臧荼”, 原为燕王韩广的部将,曾率兵救赵,随项羽入关,被项羽封为燕王,都蓟(秦县,治所 在今北京市西南)。后又归附刘邦。〔48〕“羽矫杀宋义”,在宋义率军去援救赵国时, 项羽和宋义在如何救赵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项羽利用早晨进见宋义时,在帐中斩杀了 宋义。随后项羽向军中发布命令说:“宋义与齐国阴谋反叛,楚王密令我杀了他。”然 后率军渡河援赵。〔49〕“齐王建”,齐襄王子。公元前二六五年(襄王十九年),襄 王卒,子建继立。“田安”,齐王建孙。“济北”,地区名,相当今禹城、平原、平阴、 肥城、济阴一带。秦亡后,项羽封田安济北国即在这一地区。〔50〕“栗”,秦县,治 所即今河南夏邑县。“皇欣”,《高祖本纪》作“皇欣”,魏将。“武蒲”,魏申徒(司
徙)。《汉书?高帝纪》作“武满”。〔51〕《史记志疑》卷十云:“虏王离当移前一 月,误在此月也。”〔52〕“彭越”,字仲,昌邑(今山东金乡西北)人。秦末聚众起 兵,初归属田荣,后在楚汉战争时又率兵归属刘邦,略定梁地(今河南东南部),屡断 项羽粮道。不久率兵从刘邦在垓下击灭项羽。封梁王。汉朝建立后,因被告发谋反,被 刘邦所杀。“陈留”,秦县,治所即今河南开封市东南陈留城。“郦食其”,秦汉之际 陈留高阳乡(今河南杞县)人。本为里监门吏。秦末农民战争时归刘邦,献计克陈留, 封广野君。楚汉战争中,说齐王田广归汉,韩信乘机击齐,齐王以为被他出卖,把他烹 死。“食其”,音 y@ j9。事详本书《郦生列传》。〔53〕“开封”,秦县,治所在今 河南开封市南。“荥阳”,秦县,治所在今河南荥阳县东北。〔54〕“欣”,即司马欣。 曾为秦栎阳狱掾,后为长史。后又降项羽,因对项梁有过恩德,在项羽封王时被封为塞 王。后在楚汉战争中在汜水边自刎而死。“长史”,官名,职掌不详。“赵高”,秦宦 官。本赵国人。后在秦宫中管事二十多年。曾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公元前二一
○年,秦始皇死后他与李斯伪造遗诏,逼使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胡亥为二世皇帝。他 任郎中令,居中用事,控制政权。后他杀死李斯,任中丞相,不久又杀死二世立子婴为 秦王。后被子婴所杀。〔55〕“颍阳”,秦县,治所在今河南许昌市西南。“河”,指 黄河。“津”,渡口。〔56〕“南阳”,秦郡,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市。“齮”,秦南阳 郡守名。“阳城”,秦县,治所在今河南方城县东。〔57〕“殷虚”,亦作“殷墟”, 商朝故都,在今河南安阳市北小屯村。〔58〕“申阳”,张耳嬖臣,降楚后封为河南王。 “河南”,地区名,相当今河南中部伊、洛水流域。秦亡后项羽封申阳于此,都洛阳(今 河南洛阳市东北白马寺之东)。〔59〕“翳”,即董翳,曾为章邯部下都尉,后随章邯 降项羽。“上将军”,掌管武事的高级官吏。〔60〕“南皮”,秦县,治所在今河北南 皮县东北。〔61〕“武关”,关名,在今陕西商洛县西南丹江北岸。〔62〕“子婴”, 秦始皇孙,二世兄子。秦二世三年(公元前二○七年),赵高杀二世,立子婴为秦王。 后子婴设计杀死赵高,并灭其三族。子婴为秦王凡四十六日,即降于刘邦,不久被项羽 所杀。〔62〕“峣”,即峣关。秦置,在今陕西商县西北。“蓝田”,秦县,治所在今 陕西蓝田县西灞河西岸。“留侯”,即张良,字子房,传为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人。 祖父与父相继为韩昭侯、宣惠王等五世之相。秦灭韩后,他图谋恢复韩国。秦末农民战 争中,他聚众归刘邦,不久游说项梁立韩贵族成为韩王,他任韩司徒。后韩王成为项羽 所杀,复归刘邦,为刘邦的重要谋臣。楚汉战争时。汉朝建立后封为留侯。事 详本书《留 侯世家》。〔63〕“十月”,《史记志疑》云:“案:此汉元年十月也,时秦已亡矣, 为谁之十月乎?此与下‘十一月’、‘十二月’皆当衍之。”〔64〕“霸上”,亦称霸 头,在今陕西西安市东白鹿原北首。刘邦进军关中,即由此入秦都咸阳。〔65〕“新安”, 秦县,治所在今河南渑池县东。〔66〕“三章”,秦末农民战争中,刘邦占领秦都咸阳 后,废除了秦朝的严刑苛法,并召集关中父老宣布了“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三条 法规,称为“约法三章”,“三章”即指此。〔67〕“尊怀王为义帝”,项梁战死后, 怀王乘机夺取项羽、吕臣兵权,改用宋义为上将军。后来项羽杀死宋义,夺回兵权。公 元前二○六年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表面上尊怀王为义帝。〔68〕“西楚”,古地区名。 辖境相当于今河南东部、安徽北部和江苏西北部地区。位居全楚西北,对东楚而言故称 “西”。秦亡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据有西楚、东楚与梁地共九郡,建都于西楚的 彭城。〔69〕“衡山”,即衡山王国。秦亡后项羽封吴芮置。辖衡山郡。相当今鄂、豫、 皖交界大别山脉周围一带。〔70〕“临江”,即临江王国。秦亡后项羽封共敖置。辖有 南郡、长沙郡及黔中郡。相当今湖北大部、湖南全境和贵州东北地区。后传至其子共尉, 为刘邦歼灭。〔71〕“九江”,即九江王国。秦亡后项羽封英布置。辖有九江、庐江二 郡。相当今安徽淮河以南大部与江西全境。后改名淮南王国。〔72〕“常山”,即常山
王国。秦亡后项羽封张耳置。辖常山、邯郸、巨鹿三郡。相当今河北南部以及山东平原、 高唐二县以西地区。〔73〕“代”,即代王国。秦亡后项羽封赵王歇置。辖有代、太原、 雁门、云中四郡。相当今河北西北部、山西中部与北部、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和托克托县 以东、阴山以南地区。〔74〕“临淄”,即临淄王国,又名齐王国。秦亡后项羽封田都 置。辖临淄郡。相当今山东淄博市及昌乐、利津、寿光、高青等县一带。〔75〕“济北”, 即济北王国。秦亡后项羽封田安置。辖济北郡。相当今山东济南、德州二市及禹城、平 原、肥城、济阴等县一带。〔76〕“胶东”,即胶东王国。秦亡后项羽封田市置。辖胶 东郡。相当今山东胶莱河以东地区。〔77〕“汉”,即汉王国。秦亡后项羽封沛公置。 辖巴、蜀、汉中三郡四十一县。相当今湖北十堰市和房县以西、陕西汉中盆地、四川岷 江中下游以东及长江以北地区。〔78〕“雍”,即雍王国。秦亡后项羽封秦降将章邯置。 辖有秦内史西部及陇西、北地二郡。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北和旬邑、咸阳、户县以西,甘 肃东部与宁夏西南部地区。〔79〕“塞”,即塞王国。秦亡后项羽封秦降将司马欣置。 辖有秦内史东部。相当今陕西西安市以东渭河下游、丹江上游以及河南灵宝县以西地 区。〔80〕“翟”,即翟王国。秦亡后项羽封秦降将董翳置。辖上郡。相当今陕西北部 地区。〔81〕“燕”,即燕王国。秦亡后项羽封臧荼置。辖有广阳、上谷、渔阳三郡。 相当今北京市及河北北部大部地区。〔82〕“辽东”,即辽东国。秦亡后项羽封韩广置。 辖有右北平、辽东、辽西三郡。相当今河北东北部、辽宁大部和内蒙古赤峰市以南一带。
〔83〕“西魏”,即魏王国。秦亡后项羽徙魏王豹置。辖河东、上党二郡。相当今山西 南部地区。一说其国辖河东、上党、太原三郡。〔84〕“殷”,即殷王国。秦亡后项羽 封司马卬置。辖河内郡。相当今河南内黄、滑县及新乡市以西,黄河以北地区。〔85〕 “韩”,即韩王国。秦亡后项羽封韩王成置。辖颍川郡。相当今河南尉氏县与漯河市以 西,宝丰、登封二县以东,舞阳、叶县以北,密县、新郑县以南地区。〔86〕“河南”, 即河南国。秦亡后项羽封申阳置。辖三川郡。相当今河南中部伊、洛水流域。〔87〕“郴”, 秦县,治所即今湖南郴县。《史记志疑》云:“羽徙义帝在四月,此误书于二月也。”
〔88〕“命立十八王”,即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九江王英布、常山王张耳、代王 赵歇、临淄王田都、济北王田安、胶东王田市、汉王沛公、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 王董翳、燕王臧荼、辽东王韩广、魏王魏豹、殷王司马卬、韩王成、河南王申阳。〔89〕 “邾”,在今湖北黄冈县西北。〔90〕“江陵”,在今湖北江陵县。〔91〕“六”,在 今安徽六安市北。〔92〕“襄国”,秦置信都县,项羽改称襄国,在今河北邢台市。〔93〕 “代”,在今河北蔚县东北代王城。〔94〕“临淄”,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临淄城北。
〔95〕“博阳”,在今山东泰安县东南。〔96〕“即墨”,在今山东平度县东南。〔97〕 “南郑”,在今陕西汉中县。〔98〕“废丘”,在今陕西兴平县东南。〔99〕“栎阳”, 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北。〔100〕“高奴”,在今陕西延安市东北。〔101〕“蓟”,在今 北京市城区西南部。〔102〕“无终”,在今天津市蓟县境内。〔103〕“平阳”,在今 山西临汾市西南。〔104〕“朝歌”,在今河南淇县。〔105〕“阳翟”,在今河南禹县。
〔106〕“洛阳”,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白马寺之东。〔107〕“齐王田荣始”,田荣于 上月赶走田都,田都降楚,田荣自立为齐王。〔108〕“韩王郑昌始”,郑昌,曾任吴 令。项羽立韩王成不久为了与刘邦抗衡,即改封郑昌为韩王。〔109〕“项羽灭义帝”, 义帝被杀时间,本书《项羽本纪》及《汉书?高帝纪》在汉元年四月,而本《表》在二 年十月,本书《黥布列传》又在元年八月。《史记志疑》云:“义帝以元年四月自临淮 盱台县徙桂阳之郴,使人趣其行,不及一月可到,英布等追而杀之,则甫及郴即被弑矣, 疑‘四月’为是。”〔110〕“歇复王赵”,陈余赶走张耳,重新迎立赵歇为赵王。〔111〕 “陕”,秦县,治所在今河南三门峡市西旧陕县。〔112〕“陇西”,秦郡,治所在今 甘肃临洮县。《史记志疑》云:“案《高纪》:陇西、北地已于汉元年八月先拔之矣,
乃《表》于雍之十月书‘汉拔陇西’、于雍之十二月书‘汉拔北地’,俱误矣。”〔113〕 “韩王信始”,项羽改封韩王郑昌,目的是为了与刘邦抗衡,结果不久韩王郑昌即被刘 邦所灭。刘邦灭郑昌后即封故韩襄王之孙信为韩王。〔114〕“歇以陈余为代王”,《史 记志疑》云:“余为代王与歇复王赵同时,在汉二年十月,此误书于后两月也。且余继 歇王代,当移下格代《表》内,乃僭居赵《表》,亦误。”〔115〕“平原”,汉县, 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南。〔116〕“北地”,秦郡,治所在今甘肃庆阳县西南。〔117〕“城 阳”,治所在今山东菏泽县东北。〔118〕“河内郡”,汉郡,治所在今河南武陟县西 南。〔119〕“太子”,指刘盈。〔120〕“中地郡”,《集解》引徐广曰:“扶风。” 因在京城长安辅卫之地,后与京兆尹、左冯翊合称三辅。在今陕西扶风县。〔121〕“信”, 指韩信。〔122〕“河东”,即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上党郡”, 治所在今山西长子县西南。〔123〕“太原郡”,治所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古城营西古 城。《史记志疑》云:“赵歇灭于汉三年十月,此书属郡在汉十二月,误,宜移前一月 也。但陈余之所王者代,属汉则为代郡。赵歇之所王者赵,属汉则为太原郡。《表》误 列陈余居赵《表》,赵歇后代《表》,遂若余灭置太原,歇灭置代矣,舛甚。”〔124〕 “王出荥阳”,《汉纪》王出荥阳在五月。〔125〕“枞公”,姓枞,史佚其名。《史 记志疑》云:“《汉记》豹之见杀在五月,与项羽杀纪信并时,此误书于八月也。”〔126〕 “龙且”,齐国人,楚国骁将,当时任楚司马。〔127〕“赵王张耳始”,张耳降汉后 被刘邦立为赵王,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市)。〔128〕“齐王韩信始”,韩信击杀田广 后被刘邦封为齐王。〔129〕“王出荥阳”,《项羽本纪》作“王出成皋”。〔130〕“淮 南王英布始”,英布初属项羽,被封为九江王。楚汉战争中又归属汉,被刘邦封为淮南 王。都寿春(今安徽寿县)。〔131〕“太公”,指刘邦的父亲,因名字已失传,所以
《史记》用对老年男子的尊称来称呼他。“吕后”,名雉,字娥姁,刘邦的妻子。太公、 吕后在楚汉战争初期被项羽所俘,至此始从楚归汉。〔132〕“诛籍”,在刘邦和项羽 争夺封建统治权的楚汉战争中,一开始项羽处于优势,后刘邦联合各地反项势力,逐渐 壮大,最后使项羽四面受敌。公元前二○二年,刘邦乘项羽撤兵的机会全力追击,并约 韩信、彭越合围。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