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全注全译本txt全集-第1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拔湔研〕晒Τ急怼芳啊段髂弦牧皆脸蚀方宰鳌昂铡薄!203〕“澅清”,乡邑名,《汉 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谓属齐郡,当在今山东广饶北古澅水一带,确切地点今不可 考。“澅”,音 huà。〔204〕“尼谿相”,朝鲜官名。〔205〕“参”,其人后于天汉 二年(公元前九九年)因匿藏朝鲜亡虏下狱病死。〔206〕“騠兹”,乡邑名,《汉书?景 武昭宣元成功臣表》谓属琅邪郡,当在今山东东南部,确切地点已不可考。〔207〕“小 月氏”,月支为古部族名,本游牧于敦煌、祁连间,汉文帝时被匈奴攻破,大部西迁, 占据塞种故地,称大月氏,小部未迁的入祁连山与羌人杂居,称小月氏。“氏”,音 zh ī。“若苴王”,小月氏王号。《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右苴王”。“苴”,
音 jū。〔208〕“浩”,乡邑名,确切地点今不可考。〔209〕“中郎将”,官名,为九 卿之一,负责统率郎官,扈从皇帝,禁卫宫殿。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一○二年)起改 称光禄勋。“车师”,西域国名,分前国、后国,车师前国故地在今新疆吐鲁番,车师 后国故地在今新疆吉木萨尔。〔210〕“酒泉”,郡名,辖境约相当于今甘肃疏勒河以 东,高台以西地区,治所在禄福,即今酒泉。“害”,此指造成较严重的后果。〔211〕 “瓡讘”,音 hú zhé,县名,故治在今山西永和东南。〔212〕“扞者”,《汉书?景 武昭宣元成功臣表》作“杆者”。“扞”,音 wū。〔213〕“几”,音 jī, 乡邑名,
《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谓属河东郡,当在今山西西南部一带,确切地点已不可 考。〔214〕“张■”,本书《朝鲜列传》作“长降”。“■”,音 gè。〔215〕“涅阳”, 县名,故治在今河南邓县西北。本书《朝鲜列传》作“温阳”,《汉书?西南夷两粤朝 鲜传》作“沮阳”。〔216〕“康”,谥号。“子最”,当连读,康侯即子最,最名前 加“子”,表示他是路人之子。〔217〕“当涂”,县名,故治在今安徽怀远东南。按, 此下为褚少孙所补,非司马迁原文。〔218〕“圉”,音 yǔ,县名,故治在今河南通许 东南。“守尉”,官名,汉时县设尉,掌缉捕盗贼,维持一县治安。守尉,当指负城守 之责的县尉。“淮阳”,郡名,辖境约相当于今河南淮阳、鹿邑、太康、柘城、扶沟等 县地,治陈,即今淮阳。圉当时正是淮阳郡属县。“公孙勇”,据《资治通鉴》,其人 曾任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县令,征和三年(公元前九○年)与门客胡倩等谋反,胡 倩冒称光禄大夫,自言奉命督捕盗贼,至淮阳,被淮阳太守田广明发觉捕斩。公孙勇冒 充绣衣直指使者,至圉,被魏不害捕斩。《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则云魏不害系 “捕反者淮阳胡倩侯”。〔219〕“蒲”,乡邑名,《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谓 属琅邪郡,当在今山东东南部,确切地点已不可考。〔220〕“尉史”,县尉属吏,《汉 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言苏昌系“捕反者故越王子邹起侯”。〔221〕“潦阳”,
《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作“轑阳”,乡邑名,《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 谓属清河郡,当在今河北清河、故城、威县,山东临清、武城、夏津、高唐一带,确切 地点已不可考。〔222〕“江德”,《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作“江喜”。〔223〕 “啬夫”,汉时乡一级基层政权设有啬夫,负责处理一般诉讼、收取赋税。《汉书?景 武昭宣元成功臣表》言江喜系“捕反者故城父令公孙勇侯”。〔224〕“富民”,乡邑 名,故地约在今安徽宿县境。一说富民意为思富养民,非地名。〔225〕“田千秋”, 后姓车氏,其事迹详见《汉书》本传。〔226〕“长陵”,汉制于帝陵所在地置县,汉 高祖的陵墓称长陵,治所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227〕“高庙寝郎”,长陵汉高祖庙, 称高庙。“寝”,帝王陵墓上的正殿。寝郎即守卫寝殿的郎官。〔228〕“笞”,音 ch ī,用鞭子、竹板等抽打。“子弄父兵,罪当笞”,谓儿子玩弄父亲的兵器,算不得大 罪过,只要责打一顿就行了。这话是委婉地批评武帝对卫太子事件处理失当,武帝晚年 多病迷信,以为是有人用巫术埋蛊(音 gǔ,把代表怨家仇人的木偶埋在地下,用符咒之 术使之受灾)诅咒的缘故,命亲信江充查办此事。江充与太子刘据不和,诬称在太子宫 中掘得巫蛊用的桐木人。太子惊惧愤怒,把江充杀了。丞相刘屈氂以为太子造反,领兵 攻太子,太子逃到湖县(今河南灵宝东)躲藏,后被地方官发觉,自杀。太子为武帝后 卫子夫所生,因其有罪遭祸而死,从母姓称之为卫太子。卫太子并非有意谋反,所以田 千秋用“子弄父兵”作比喻。〔229〕“蚩尤”,远古时期东方九黎族部落联盟的首领, 相传发明用金属制作兵器,势力强盛,后与黄帝战于涿鹿(今河北涿鹿东南),兵败被 杀。“畔”,通“叛”。“蚩尤畔父”,未详。〔230〕“黄帝”,远古时期中原地区 最大的部落联盟的首领,号有熊氏、轩辕氏、姓公孙,曾先后击败炎帝和蚩尤,被后世 华夏族尊为共同的祖先。“江”,即今之长江。据本书《五帝本纪》,黄帝曾“南至于 江”,传说黄帝为少典之子,所谓因父子之怒而涉江一事,今不详。〔231〕“至意”,
极其深厚的真情实意。按,武帝事后觉察到卫太子的冤屈,心中痛悔,所以田千秋这番 话能深深打动他。〔232〕“大鸿胪”,官名,九卿之一。掌管朝觐礼仪和接待宾客, 原称典客,太初元年(公元前一○四年)起改称大鸿胪。田千秋上书并拜大鸿胪,事在 征和三年(公元前九○年)。〔233〕“封三千户”,《汉书?外戚恩泽侯表》作“八 百户”。〔234〕“虎牙将军”,汉代将军名号。〔235〕“质”,必须按期到达的地点。
《汉书?外戚恩泽侯表》记田顺获罪缘由是“诈增虏获”。〔236〕“诛死,国除”, 事在宣帝本始三年(公元前七一年)。
〔1〕
太史公记事尽于孝武之事,故复修记孝昭以来功臣侯者,编于左
方,令后好事者得览观成败长短绝世之适,〔2〕得以自戒焉。当世之君子,行权合变,〔3〕度时施
〔4〕
〔5〕
〔6〕
宜, 希世用事,
〔7〕
以建功有土封侯,立名当世,岂不盛哉!观其持满守成之道,
〔8〕
皆不谦
〔9〕
让,骄蹇争权,
喜扬声誉,知进不知退,终以杀身灭国。以三得之,
及身失之, 不能
传功于后世,令恩德流子孙,岂不悲哉!夫龙雒侯曾为前将军,〔10〕世俗顺善,厚重谨信,不与政 事,〔11〕退让爱人。其先起于晋六卿之世。〔12〕有土君国以来,为王侯,子孙相承不绝,历年经
世,以至于今,凡百余岁,岂可与功臣及身失之者同日而语之哉?悲夫,后世其诫之!
【注释】〔1〕“褚先生”,名少孙,是汉代元帝、成帝间的一个博士,《史记》 中的部分内容是他补写的。〔2〕“适”,适然,此谓当然之理。〔3〕“权”,变通, 不守常规而随机应变。〔4〕“度”,音 duó,揣测,估计。〔5〕“希世”,迎合世俗。
〔6〕“持满”,义同持盈,谓谨慎地保守住兴旺的家业。“守成”,保守住已经取得 的成就。〔7〕“骄蹇”,傲慢不顺。”蹇”,音 jiàn。〔8〕“以三得之”,“三”指 上文“行权合变,度时施宜,希世用事”三种建立功业的途径。〔9〕“及身”,当自 身在世之时。〔10〕“龙雒侯”,即前表所见的龙雒侯韩说。此作“龙雒”,与前异。
〔11〕“与”,音 yù,参预。〔12〕“晋六卿”,春秋时晋国有中行氏、范氏、知氏、
赵氏、魏氏、韩氏六家大贵族,世代都为晋卿,称为六卿。后中行氏、范氏、知氏在六 卿争权斗争中失败灭亡,赵、魏、韩三家列为诸侯,瓜分晋国。韩说的祖先是战国时韩 国王族,亦即春秋时晋卿韩氏的后裔。
博陆'1' 霍光,'2'家在平阳。'3'以兄骠骑将军故贵。前事武帝,觉捕得待中谋反者马 何罗等功侯,'4'三千户。中辅幼主昭帝,为大将军。谨信,用事擅治,尊为 大司马,'5'益封邑万户。后事宣帝。历事三主,天下信乡之,'6'益封二万户。 子禹代立,谋反,族灭,国除。'7'
秺'8' 金翁叔名日■,'9'以匈奴休屠王太子从浑邪王将众五万降汉归义,'10'侍中, 事武帝,觉捕侍中谋反者反何罗等功侯,三千户。中事昭帝,谨厚,益封三 千户。子弘代立,'11'为奉车都尉,'12'事宣帝。
安阳'13' 上官桀,家在陇西。'14'以善骑射从军。稍贵,事武帝,为左将军。觉捕斩侍 中谋反者马何罗弟重合侯通功侯,'15'三千户。中事昭帝,与大将军霍光争权, 因以谋反,族灭,国除。'16'
桑乐'17' 上官安。以父桀为将军故贵,侍中,事昭帝。安女为昭帝夫人,立为皇后故 侯,三千户。骄蹇,与大将军霍光争权,因以父子谋反,族灭,国除。
富平'18' 张安世,'19' 家在杜陵。'20'以故御史大夫张汤子武帝时给事尚书,'21'为尚 书令。事昭帝,谨厚习事,为光禄勋右将军。'22'辅政十三年,无適过,'23' 三千户。及事宣帝,代霍光为大司马; 用事,益封万六千户。子延寿代立,为 太仆,'24'侍中。
义阳'25' 傅介子,'26'家在北地。以从军为郎,为平乐监。'27'昭帝时,刺杀外国王,
'28'天子下诏书曰:“平乐监傅介子使外国,杀楼兰王,以直报怨,不烦师, 有功,其以邑千三百户封介子为义阳侯。”'29'子厉代立,'30'争财相告,有 因罪,国除。
商利'31' 王山,'32'齐人也'33'。故为丞相史,'34'会骑将军上官安谋反'35',山说安与 俱入丞相,'36'斩安。山以军功为侯,三千户。上书愿治民,为代太守。'37' 为人所上书言,系狱当死,'38'会赦,出为庶人,国除。
建平'39' 杜延年。'40'以故御史大夫杜周子给事大将军幕府,'41'发觉谋反者骑将军上 官安等罪,封为侯,邑二千七百户,拜为太仆。元年,出为西河太守。'42' 五凤三年,'43'入为御史大夫。'44'
飞阳'45' 任宫。以故上林尉捕格谋反者左将军上官桀,'46'杀之便门,封为侯,二千 户。后为太常,'47'及行卫尉事。'48'节俭谨信,以寿终,传于子孙。
宜城'49' 燕仓。以故大将军幕府军吏发谋反者骑将军上官安罪有功,'50'封侯,邑二千 户。为汝南太守,'51'有能名。
宜春 王䜣,'52'家在齐。'53'本小吏佐史,'54'稍迁至右辅都尉。'55'武帝数幸扶风 郡,'56'䜣共置办,'57'拜为右扶风。至孝昭时,代桑弘羊为御史大夫。'58'元 凤三年,'59'代田千秋为丞相,封二千户。立二年,为人所上书言暴,自杀, 不殊。'60'子代立,'61'为属国都尉。
安平'62' 杨敞,'63'家在华阴。'64'故给事大将军幕府,稍迁至大司农,'65'为御史大夫, 元凤六年,代王䜣为丞相,封二千户。立二年,病死。子贲代立,'66'十三年 病死。子翁君代立,'67'为典属国。'68'三岁,以季父恽故出恶言,'69'系狱当 死,得免,为庶人,国除。'70'
右孝昭时所封国名
阳平'71' 蔡义,'72'家在温。'73'故师受'韩诗','74'为博士,'75'给事大将军幕府,为 杜城门侯。'76'入侍中,授昭帝'韩诗',为御史大夫。是时年八十,衰老,常 两人扶持乃能行。然公卿大臣议,以为为人主师,当以为相。以元平元年代
杨敞为丞相,'77'封二千户。病死,'78'绝无后,国除。
扶阳'79' 韦贤,'80'家在鲁。'81'通《诗》、《礼》、《尚书》,'82'为博士,授鲁太儒, 入侍中,为昭帝师,迁为光禄大夫,'83'大鸿胪,长信少府。'84'以为人主师, 本始三年代蔡义为丞相,'85'封扶阳侯,千八百户。为丞相五岁,多恩,不习 吏事,免相就第,病死。子玄成立代立,'86'为太常。坐祠庙骑,夺爵,为关 内侯。'87'
平陵'88' 范明友,家在陇西。以家世习外国事,使护西羌。'89'事昭帝,拜为度辽将军,
'90'击乌桓功侯,'91'二千户。取霍光女为妻。地节四年,'92'与诸霍子禹等谋 反,族灭,国除。
营平'93' 赵充国。'94'以陇西骑士从军得官,侍中,事武帝。数将兵击匈奴有功,为护 军都尉,侍中,事昭帝。昭帝崩,议立宣帝,决疑定策,以安宗庙功侯,'95' 封二千五百户。
阳成'96' 田延年。'97'以军吏事昭帝;发觉上官桀谋反事,后留迟不得封,'98'为大司 农。本造废昌邑王议立宣帝,'99'决疑定策,以安宗庙功侯,二千七百户。逢 昭帝崩,'100'方上事并急,'101'因以盗都内钱三千万。'102'发觉,自杀,国除。
平丘'103' 王千,家在卫。'104'为尚书郎,习刀笔之文。侍中,事昭帝。帝崩,立宣帝, 决疑定策,以安宗庙功侯,二千户。为光禄大夫,秩中二千石。'105'坐受诸
侯王金钱财,'106'漏泄中事,诛死,'107'国除。'108'
乐成'109' 霍山。山者,大将军光兄子也。'110'光未死时上书曰:“臣史骠将军去病从 军有功,病死,赐谥景桓侯,绝无后,臣光愿以所封东武阳邑三千五百户分 与山。'111'天子许之,拜山为侯。后坐谋反,族灭,国除。
冠军 霍云。以大将军兄骠骑将军適孙为侯。'112'地节三年,天子下诏书曰:“骠 骑将军去病击匈奴有功,封为冠军侯,薨卒,子侯代立,病死无后。《春秋》 之义,'113'善善及子孙,'114'其以邑三千户封云为冠军侯。”后坐谋反,族
灭,国除。
平恩'115' 许广汉,'116'家昌邑。坐事下蚕室,'117'独有一女,嫁之。'118'宣帝未立时, 素与广汉出入相通,卜相者言当大贵,以故广汉施恩甚厚。地节三年,封为 侯,邑三千户。病死无后,国除。
昌水'119' 田广明。故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