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史记全注全译本txt全集 >

第163部分

史记全注全译本txt全集-第163部分

小说: 史记全注全译本txt全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蛞晕球4ǹな粝亍!168〕“金 安上”,字子侯,金日■弟金伦之孙,其事迹附见《汉书?金日■传》。〔169〕“奉 车都尉秺侯”,指金日■之子金赏,其人官奉车都尉,又袭爵为秺侯。“从群子”,侄 辈。〔170〕“平通”,乡邑名,故地约在今河南商水境。〔171〕“杨恽”,字子幼, 其事迹附见《汉书?杨敞传》。“恽”,音 yùn。〔172〕“与人颜色”,谓和颜悦色地 予以称誉。〔173〕“屏语”,避人私语。“屏”,音 bǐng。〔174〕“妖言”,蛊惑人 心的谣言。〔175〕“高昌”,县名,故治在今山东博兴西南。〔176〕“阳翟”,县名, 故治在今河南禹城城关。“翟”,音 dí。〔177〕“材力”,勇力。〔178〕“期门”, 汉武帝喜好易服私下游于民间,而与善于骑射的侍从武官期于殿门,因于建元三年(公 元前一三八年)设置期门官号,职掌为执兵器出入护卫,不限员数。〔179〕“枭骑都 尉”,汉代武官名号。“枭”,音 xiāo,有勇猛之意。〔180〕“夺百户”,《汉书?景 武昭宣元成功臣表》作“削户千一百”。〔181〕“爰戚”,县名,故治在今山东嘉祥 南。〔182〕“赵成”,《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及《楚元王传》皆作“赵长年”。
〔183〕“用”,因。“楚国”,诸侯王国名,辖境约当今江苏徐州市及安徽淮北市, 宿州市濉河以北地区,都彭城,即今徐州市。〔184〕“楚王”,当时的楚王是刘延寿, 为高祖弟楚元王刘交五世孙。“广陵王”,指武帝子刘胥,为宣帝叔祖父。“广陵”, 诸侯王国名,辖境约当今江苏长江以北,射阳湖西南,仪征以东地区,都广陵,即今扬 州市。按,赵长年为楚王刘延寿岳父,时任平陵大夫。刘延寿让自己的妻弟赵何齐娶刘 胥之女,派遣赵何齐带密信去广陵国,鼓动刘胥谋反争位。赵长年出首告发,因而立功。
〔185〕“治”,追究,惩办。〔186〕“自杀,国除”,时在宣帝五凤四年(公元前五 四年)。〔187〕“今帝”,指汉元帝刘姡В▕'音 shì)。元帝初元二年(公元前四七年) 复立刘胥子霸为广陵王。〔188〕“酂”,音 cuō,一说音 zàn,县名,故治在今河南永 城西。〔189〕“朕”,音 zhèn,皇帝自称。上古不论贵贱,皆可自称为朕,自秦始皇 始,只有皇帝或临朝听政的皇太后才可称朕。〔190〕“萧何”,沛县丰邑(今江苏丰 县)人,秦末为沛主吏,后随刘邦起兵反秦,是刘邦的重要谋臣。在楚汉战争中,萧何 任丞相留守关中,以人力物力不断支持刘邦。天下皆定,论功第一,拜相国,封酂侯。 汉代的律令典章,多其手定。 后死于惠帝二年(公元前一九三年)。其事迹详见本书
《萧相国世家》。〔191〕“玄孙”,曾孙之子。〔192〕“平昌”,县名,故治在今山
东临邑东北。〔193〕“王长君”,长君为字,其人名无故。〔194〕“赵国”,诸侯王 国,辖境约当今河北邯郸、邢台、沙河等市县及隆尧、永年二县西部地,都邯郸,故址 在今邯郸市西南。〔195〕“常山”,郡名,原名恒山,避文帝讳改。辖境约当今河北 唐河以南,京广铁路以西(新乐、正定、石家庄除外)内丘以北地,治元氏,故址在今 元氏西北。“广望邑”,邑名,确切地点今不可考。按,王氏原籍常山广望邑,后迁居 邯郸。〔196〕“嫁太子家”,嫁太子家者为王无故之妹翁须。〔197〕“史皇孙”,武 帝孙卫太子子,名进,母史良娣。卫太子在湖县自杀,他同时被害,因无封号,史称史 皇孙。他是宣帝之父,后追谥为悼皇考。〔198〕“元康”,汉宣帝年号,共四年,公 元前六五年至前六二年。〔199〕“乐昌”,县名,故治在今河南南乐西北。〔200〕“王 稚君”,稚君为字,其名为武。〔201〕“邛成”,乡邑名,汉时属济阴郡,当在今山 东定陶附近,确切地点已不可考。“邛”,音 qíong。〔202〕“房陵”,县名,故治在
 
今湖北房县城关。〔203〕“安远”,乡邑名,故地约在今安徽颍上境。〔204〕“郑吉”, 其事迹详见《汉书》本传。〔205〕“会稽”,郡名,辖境约当今江苏长江以南、茅山 以东,浙江大部(仅天目山、淳安县以西小部分除外)和福建全省,治吴,故址在今江 苏苏州市。“会”,音 guì。〔206〕“弛刑士”,解除枷锁的犯罪军士。“田”,屯田, 一边垦地种植,一边守卫戍地。“渠梨”,西域国名,故地在今新疆轮台、尉犁之间。 汉时曾在此设置都尉,进行屯田。〔207〕“匈奴单于”,此指虚闾权渠单于。〔208〕 “日逐王”,匈奴王号,其时日逐王名先贤掸。〔209〕“语”,音 yù,告诉。〔210〕 “渠率”,首领。〔211〕“博阳”,县名,故治在今河南商水东南。〔212〕“邴吉”, 字少卿,其事迹详见《汉书》本传。“邴”,或作“丙”。〔213〕“大将军”,指霍 光。昭帝时邴吉曾任大将军长史。〔214〕“常”,通“尝”,曾经。宣帝幼时系狱, 赖邴吉保护,才得以生存。〔215〕“神爵”,汉宣帝年号,共四年,公元前六一年至 前五八年。〔216〕“翁孟”,此当为字,据《汉书?外戚恩泽侯表》和《丙吉传》, 其人名显。〔217〕“甘露”,汉宣帝年号,共四年,公元前五三年至前五○年。〔218〕 “建成”,县名,故治在今河南永城东南。〔219〕“黄霸”,字次公,其事迹详见《汉 书?循吏传》。〔220〕“阳夏”,县名,故治在今河南太康城关。〔221〕“役使”, 指役使乡里之人。当时富家强族往往在乡里欺压贫民。黄霸本阳夏豪杰,又任游徼,负 责巡查缉捕盗贼,也在乡里称雄。而“豪杰役使”为法令所禁,所以他被勒令迁居云阳。 “云阳”,县名,故治在今陕西淳化西北。汉太初元年(公元前九六年)曾迁各地豪强 于此。〔222〕“丞”,官名,汉各郡都置丞,为太守的副职。〔223〕“廷尉监”,官 名,是廷尉的助理。廷尉为九卿之一,主管全国刑狱。〔224〕“见知”,汉代法律规 定,官吏知道他人犯罪而不检举,以故意放纵论处,称见知之法。“夏侯胜”,字长公, 东平(今山东东平一带)人,武帝时著名经学家夏侯始昌族子,深通《尚书》、礼服。 昭帝时先后任博士、光禄大夫。昭帝死,大将霍光命胜以尚书授太后(即昭帝上官皇后, 霍光外孙女),迁长信少府。宣帝初即位,下诏命群臣议褒扬武帝功业,胜公开反对, 认为武帝好大喜功,劳民伤财,无德泽于民。于是被劾诽谤先帝,非议诏书,下狱治罪。 后遇赦,累官至太子太傅,年九十卒于官。其事迹详见《汉书》本传。〔225〕“化”, 教化。〔226〕“畔”,田界。 〔227〕“斤”,汉代一斤约合今二百五十八克。〔228〕 “太子太傅”,官名,负责辅导太子。〔229〕“西平”,县名,故治在今河南西平西。 一说汉时属临淮郡,当在今江苏北部古淮水下游一带。〔230〕“于定国”,字曼倩, 其事迹详见《汉书》本传。〔231〕“东海”,郡名,辖境约当今山东费县,临沂、江 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市、江苏邳县以东和江苏宿迁、灌南以北地区,治郯(郯音 tán), 故地在今山东郯城北。据《汉书?于定国传》,于定国是东海郯人。〔232〕“廷尉史”, 廷尉署中的低级办事人员。〔233〕“御史中丞”,官名,御史大夫的助理。掌管国家 图籍档案,督察官吏。〔234〕“代黄霸为丞相”,时在宣帝甘露五牢(公元前五一年)。
〔235〕“王稚君”,稚君为字,其人名禁。〔236〕“魏郡”,郡名,辖境约当今河北 大名、磁县、涉县、武安、临漳、肥乡、魏县、丘县、成安、广平、馆陶,河南滑县、 浚县、内黄及山东冠县等地,治邺,故地在今河北临漳西南。按,王禁父翁须本东平陵
(今山东章丘西北,济南郡治所)人,因避仇而迁居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237〕 “女”,指王禁次女王政君。“太子”,即后来的汉元帝刘姡А!238〕“初元”,汉 元帝年号,共五年,公元前四八年至前四四年。〔239〕“知”,通“智”。
 
译  文


太史公说:匈奴断绝和亲,攻击我正当要道的边塞,闽越凭借武力,擅自攻伐东瓯,致使东瓯 请求内迁,受我保护。这两支外夷一起侵扰边境,正在我大汉最昌盛的时候,由此可以推知功臣受封 之多,当与高祖开国时相等。为什么会这样呢?自从《诗经》、《书经》记称夏、商、周三代“抵御 抗击北方的戎狄,讨伐惩罚南方的荆舒”以来,齐桓公曾越过燕国攻打山戎,赵武灵王以小小的赵国 使匈奴的单于降服,秦穆公依靠百里奚称霸西戎,吴、楚两国的国君以诸侯的身份而能役使百越。何 况以实现了大一统的中国,圣明的天子在位,兼有文武之才,志在平定四方,使国内亿万民众都和睦 相处,安居乐业,怎么会面对外夷的侵扰安然无事,不去经营边疆进行讨伐呢?从此以后,我大汉就 出兵北方,征讨凶悍的匈奴,又出兵南方,消灭强劲的南越,建立军功的将士们也都依次受封了。后 进好事的儒者褚先生说:太史公记事到孝武帝之世为止,所以我又撰记孝昭帝以后功臣封侯的情况, 编于左方,目的在于使后世的好事者能从中看到功臣们功业成败,享国长短,侯位有的传世有的绝封 的必然之理,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当世的君子或者能不守常规而随机应变,或者能审察时世的变化 而采取适宜的措施,或者能迎合世俗得到重用,从而建立功业,受封侯爵,拥有封地,难道不是十分 兴旺,令人羡慕吗?然而看他们用来保全功业的举动,又都不谦虚谨慎,全是骄傲自满,争权夺利, 喜欢招摇扬名,只知前进,不知应该留有退路,终于都犯罪被杀,封国随之灭绝。依靠上述三种途径 得到的侯位,在自己这一辈子就失掉了,不能把功业传给后代,使子孙们也能享受恩德,这难道不是 十分可悲的吗?那龙雒侯曾经担任前将军这一官职,他能够顺应世俗,行善积德,为人忠厚诚信,不 干预政事,遇事退让,处处爱护他人。他的祖先本是春秋时晋国的六卿之一。自从拥有国土成为诸侯 以来,为王为侯,子孙代代相传,从未断绝,经历了许多年岁和世代,直至如今,算起来已有一百多 年了,这又哪里能与自身在世之时就失去爵位的功臣们同日而语呢?真是可悲啊,后世的人们要引以 为戒啊!
 
史记卷二十一


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第九
盛 冬 铃  注译


 

〔4〕
 
制诏御史:〔1〕“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2〕令各条上,〔3〕朕且临定其号名。”


【注释】〔1〕“制诏”,皇帝的书面命令。“御史”,此指御史大夫,官名,为
 
三公之一,协助丞相处理政务,并掌纠察弹劾之事,管理国家图籍档案。汉代皇帝颁行 制度,用制书。制书的文字都用“制诏某某(三公官名)”开头,加玺封固,再用尚书 令印重封,然后颁布州郡。这一制书是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一二七年)颁布的。〔2〕 “诸侯王”,汉代皇子封王,都有自己的封国、官属,其地位相当于周代的诸侯,称诸 侯王。“推私恩”,谓推行、施加私人的恩惠。按,汉初规定诸侯王死后,由其嫡子继 位,而其他儿子无尺土之封。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令诸侯王得推行私恩,分地给子 弟为侯。从此每一诸侯王国中又分出若干小侯国,诸侯王的势力大大削弱。〔3〕“条 上”,分列上报。〔4〕“朕”,音 zhèn,皇帝自称。上古不论贵贱,皆可自称为朕, 自秦始皇起,只有皇帝或临朝听政的皇太后才可称朕。
太史公曰:盛哉,天子之德!一人有庆,天下赖之。〔1〕
【注释】〔1〕“一人有庆,天下赖之”,这两句话本自《书?吕刑》:“一人有 庆,兆民赖之。”
 

国名 兹'7' 安成'11' 宜春'14' 句容'16'
王子号 河南献王子。'8' 长沙定王子。'12' 长沙定王子。 长沙定王子。



元光'1' 五年正月壬子,侯刘 明元年。



二 六年七月乙巳,思
侯刘苍元年。'13'



一 六年七月乙巳, 侯刘成元年。



一 六年七月乙巳, 哀侯刘党元年。
'17'






元朔'2' 二 三年,侯明坐谋反杀
人,'9'弃市,'10'国除。











六 元年,哀侯党薨,
'18'无后,国除。



元狩'3'









元鼎'4' 元年,今侯自当元 年。

六 四 五年,侯成坐酎
金,'15'国除。



元封'5'






太初'6' 四
 

湖孰'32' 秩阳'34' 睢陵'36' 龙丘'37' 张梁'39' 剧'41'
江都易王子。 江都易王子。 江都易王子。 江都易王 子。'38' 江都易王 子。'40' 菑川懿王子。
'42'

元年正月丁 卯,顷侯刘胥
元年。'33'



六 元年正月丁 卯,终侯刘涟
元年。'35'



六 元年正月丁 卯,终侯刘涟 元年。



六 二年五月 乙巳,侯刘 代元年。



六 二年五月乙 巳,哀侯刘 仁元年。



五 二年五月乙 巳,原侯刘错
元年。'43'









































四 五年,今侯圣 元年。

二 三 四年,终侯涟 薨,无后,国 除。 四 五年,侯定国 坐酎金,国 除。 四 五年,侯代 坐酎金,国 除。 二 三年,今侯 顺元年。

四 一 二年,孝侯广
昌元年。'44'


























 

壤'45' 平望'48' 临原'49' 葛魁'50' 益都'53' 平酌'54'
菑川懿王 子。 菑川懿王子。 菑川懿王子。 菑川懿王子。 菑川懿王子。 菑川懿王 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