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全注全译本txt全集-第1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7〕“绛侯勃为太尉”,《史记志疑》云:“事在惠帝六年,非高后四年也。”
〔68〕“淮阳王薨,以其弟壶关侯武为淮阳王”,淮阳王刘彊,是孝惠帝后宫美人之子, 吕后立为王。淮阳王辖地在今河南淮阳、扶沟、太康、柘城、鹿邑一带。壶关,汉县, 在今山西长治市北。〔69〕“令戍卒岁更”,秦代法制规定,年满二十三岁的男子要到 边境屯戍一年。而秦始皇以降,戍卒常多年不能归乡。高后五年,规定戍卒每年更换, 叫作岁更。〔70〕“以吕产为吕王”,吕产是吕后长兄之子。吕后因原吕王嘉骄纵放荡, 把吕嘉废掉,封吕产为吕王。〔71〕“赵王幽死”,赵王刘友,是高祖的庶子(侧室生 的儿子),初封淮阳王,赵王如意死后改封赵王。娶吕氏女为后,因不爱吕女,被吕女 进谗言。吕后为此发怒,把赵王召到京城,困在邸舍中饿死。〔72〕“吕禄”,吕后次 兄吕释之的小儿子。〔73〕“梁王徙赵自杀”,梁王刘恢,是高祖的庶子,娶吕产女为
后,吕产女毒死刘恢的爱姬,并处处监视刘恢,使得刘恢悲愤自杀。〔74〕“代王至”, 代王刘恒,高祖庶子,薄姬所生,被封为代王。周勃、陈平诛杀吕氏后,众大臣因薄姬 家人谨慎善良,刘恒又在高祖子孙中年辈最高,便决定迎请刘恒为帝,是为孝文帝。〔75〕 “七月辛巳,为帝太傅”,《史记志疑》云:“‘为帝’上缺‘食其’二字。”又称: “《通鉴考异》据《长历》言八年七月无辛巳,则食其为帝太傅在七年七月辛巳,《百 官表》可证。”太傅是汉代官名,位在三公之上。〔76〕“隆虑侯灶为将军,击南越”,
《史记志疑》云:“《史?南越》及《汉?两粤传》佗(南越王赵佗)攻长沙,高后遣 隆虑侯往击之。岁余,高后崩。故《汉书?本纪》书于七年九月,此在八年,误。”“灶”, 即周灶,曾任高祖连敖(楚官名,一说为接待宾客的官吏),又为长铍(音 Pí,刀剑) 都尉,因在与项羽作战时有功,被封为隆虑侯。隆虑,汉县,在今河南林县。“南越”, 汉初国名。原秦代南海龙川(今广东龙川县)令赵佗趁秦末战乱,诛杀秦朝任命的地方 长吏,攻下桂林、象郡(今广西及贵州东南部),自立为南越武王。汉高祖派陆贾立赵 佗为南越王,辖南海(今广东省)、桂林、象郡等地。五世之后国亡。〔77〕“除收孥 相坐律”,孥,音 nú,儿子,或指妻和子。收孥,是一人有罪,其家属连坐的法律。相 坐,是一人有罪,株连及相邻的五家人。汉文帝废除了这两条刑法。〔78〕“赐民爵”, 皇帝赏赐给男性的平民百姓爵位。〔79〕“颍阴侯灌婴”,原是睢阳(今河南商丘县) 贩卖绸布的人,投刘邦军中,作战有功,拜为郎中、中谒者、御史大夫等,被封为颍阴 侯。颍阴,在今河南许昌市。详见本书《樊郦滕灌列传》。〔80〕“除诽谤律”,诽谤 律是以妖言惑众,诽谤诅咒皇帝尊上等罪名惩治不当言论,镇压舆论的法律,孝文帝免 除了这条刑法。〔81〕“皇子武为代王,参为太原王,揖为梁王”,三人均为孝文帝子。 太原王,辖太原郡,今山西中部地区。梁王,辖梁国,今河南商丘地区。〔82〕“济北 王反”,济北王刘兴居,是汉高祖的孙子,齐悼惠王刘肥的儿子,孝文帝二年被封为济 北王。〔83〕“上郡”,秦汉郡名。地在今陕西北部榆林、延安地区。〔84〕“棘蒲侯 陈武为大将军,击济北。昌侯卢卿、共侯卢罢师、宁侯遬、深泽侯将夜皆为将军。属武 祁侯贺”,棘蒲,秦县,《汉书?地理志》不载,地在今河北魏县。昌县,属琅邪郡, 在今山东诸城县北。卢卿,《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作旅卿,卢罢师作旅罢师。共 县,属河内郡,在今河南辉县。宁县,属上谷郡,在今河北张家口市西。遬,魏遬。深 泽,属中山国,今河北深泽县。将夜,姓赵,赵将夜,《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作 “赵将夕”。武祁侯有误。本书《孝文本纪》作祁侯,祁县属太原郡,在今山西祁县。 贺,缯贺。以上均为高祖功臣。〔85〕“安丘侯张说为将军,击胡,出代”,安丘,汉 县,属北海郡,在今山东安丘县西。张说,高祖军中将军,以功封侯。《史记志疑》云: “考《匈奴传》,是年方议和亲,不应有出代之师,疑误。”〔86〕“关中侯申屠嘉为 御史大夫”,申屠嘉,梁(今河南商丘市)人。在高祖军中任材官蹶张(强健有力的勇 士),后升为都尉。孝文帝元年,选拔以前跟随高祖的官员二十四人封为关内侯(比列 侯低的侯爵,第十九级,因仅有侯号,没有封国,都居住在京城中,所以叫关内侯。《表》 书写成“关中侯”,可能是后人的误录),申屠嘉被封,后任丞相。详见本书《张丞相 列传》。《史记志疑》云:孝文“十六年嘉始为御史大夫,《汉书》本传同。此书于四 年误”。〔87〕“除钱律,民得铸钱”,铸造钱币,一直是官府专营。孝文帝五年四月, 废除了将民间私自铸钱者治罪的法令,允许民间私自铸钱。〔88〕“废淮南王,迁严道”, 淮南王刘长,是孝文帝的弟弟,与棘蒲侯太子奇谋反,与闽越和匈奴结连。孝文帝不忍 依法处死他,仅废掉了他的王位,把他流放到严道(汉县,属蜀郡,地在今四川荥经) 去。刘长在途中病死。淮南王辖有九江、庐江、衡山、豫章四郡,即今安徽南部及江西 等地。〔89〕“南陵”,汉孝文帝母薄太后陵寝,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90〕“太仆 汝阴侯滕公卒”,太仆,掌管皇帝车马的官员,中二千石(官俸等级,中二千石的官员
每月领俸一百八十斛)。汝阴侯夏侯婴,沛县人,曾为秦代沛县吏,与刘邦交好,与刘 邦一起举事,多立军功,一直任太仆,被封为汝阴侯(汝阴,汉县,在今安徽阜阳市,
《汉书?地理志》作女阴)。因在灭秦战争中曾赐爵滕公(滕,秦县名,西汉改称公丘, 地在今山东滕县西),史籍中也常称作滕公。详见本书《樊郦滕灌列传》。〔91〕“温 室”,汉宫室名,在未央宫殿北。〔92〕“以芷阳乡为霸陵”,芷阳乡,在今陕西西安 市东北,秦代设县。霸陵,汉孝文帝陵寝,因西临霸水而得名。〔93〕“御史大夫敬”,
《史记志疑》云:“冯敬为御史大夫在七年,此书于九年,误。”〔94〕“诸侯王皆至 长安”,《史记志疑》云:“《表》是年止三国来朝,不得言皆至。”〔95〕“地动”, 地震。〔96〕“河决东郡金堤”,东郡,辖今山东茌平、聊城至河南濮阳一带,在当时 黄河以南。金堤为黄河堤岸。〔97〕“除肉刑及田租税律、戍卒令”,肉刑,指黥(在 面上刻字),劓(割去鼻子),断趾(砍去左、右脚趾)等刑罚,齐太仓令淳于公有罪 要受刑,他的女儿缇萦到长安上书,请求将自己没入官婢,用来赎父罪。孝文帝被缇萦 感动,便下令废除肉刑。孝文帝十三年,又下令免去农民的田租赋税。〔98〕“萧关”, 汉代关隘名,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99〕“成侯董赤、内史栾布”,《史记志疑》云: “‘赤’当作‘赫’,内史非布也,疑有误。”成,《汉书?地理志》不载,《续汉书?郡 国志》载成县,属济北国,在今山东泰安市南。内史,汉代官职,掌管京师地区行政, 秩俸二千石(月俸一百二十斛)。“东阳侯张相如”,东阳,汉县,在今江苏盱眙县东。 张相如,以守卫河间,攻打陈豨有功被封为侯。“中尉”,汉官职名,掌管京师地区的 警卫治安,中二千石。“郎中令”,汉官职名,掌管皇帝宫殿的门户警卫,统领期门、 羽林等禁卫军,中二千石。〔100〕“成纪”,汉县,在今甘肃秦安县北。〔101〕“上 始郊见雍五帝”,郊,在郊外祭祀。五帝,五方上帝。秦代在雍设立白帝、赤帝、黄帝、 青帝四畤,祭祀上帝。汉代又设立黑帝畤,共为五帝。畤,音 zhì,祭祀的场所。〔102〕 “渭阳”,在渭水之北,本书《封禅书》载,孝文帝在霸水渭水交会的地方郊见渭阳五 帝。〔103〕“新垣平”,汉代方士,赵国人。以方术欺骗孝文帝,劝说孝文帝设立渭 阳五庙。〔104〕“故安侯”,故安,汉县,在今河北易县南。〔105〕“御史大夫青”, 即陶青。高祖功臣开封闵侯陶舍之子,嗣封开封侯。开封,汉县,在今河南开封市南。
〔106〕“谷口邑”,汉代城市,故址在今陕西礼泉县东北。〔107〕“二万人入云中”, 云中,汉郡,辖有今山西西北及内蒙古西南地区,治所在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东北。
《史记志疑》云:“《史》、《汉》《文纪》及《匈奴传》,是年匈奴入上郡、云中各 三万人,此言二万,误。”〔108〕“中大夫令免”,本书《孝文本纪》作“中大夫令 勉”。徐广《集解》认为中大夫令是官号,勉是名。但《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汉景 帝初年才将卫尉改为中大夫令。这里仍应是中大夫,令为姓,勉是名。中大夫为汉官职 名,属郎中令,比二千石。“飞狐”,关隘名,在今河北蔚县东南。“句注”,山名, 位于今山西代县西北。“张武”,原代王郎中令,伴代王进京即帝位,任郎中令。“北 地”,汉郡名,治所马领,在今甘肃庆阳县西北。“河内守周亚夫”,河内郡,辖有今 河南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济源等市县,治所怀县,在今河南武陟县西南。守即郡 守,为一郡的最高长官。周亚夫,绛侯周勃的儿子,被孝文帝封为条侯,条,汉县名,
《汉书?地理志》作脩市,地在今河北景县。周亚夫后为中尉、太尉、丞相,因事下狱, 绝食而死。详见本书《绛侯周勃世家》。“细柳”,地名,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南。“宗 正刘礼”,宗正是汉代官名,秩俸二千石,掌管皇族亲属,由皇族担任。刘礼,楚元王 刘交的儿子,后被孝景帝封为楚王。《史记志疑》云:刘礼是时未为宗正。“祝兹侯徐 厉”,《史记志疑》云:“祝兹”当作“松兹”,“徐厉”当作“徐悼”。松兹,汉县 名,在今安徽宿松县东北。“棘门”,秦代宫门名,地在今陕西西安西北。〔109〕“太 子立”,太子即汉景帝刘启。〔110〕“车骑将军”、“复土将军”、“将屯将军”,
都是汉官职名。汉代将军不常设,这里的将军都是为了监管葬事而设立的。“属国捍”, 徐广说“姓徐,一名厉,即祝兹侯”,有误,据本书《惠景间侯者年表》,松兹侯徐厉 在孝文七年已经去世,侯位由徐悼继承。如此处的属国捍确实姓徐,就可能是悼字误作 悍,又通假作捍,也可解释得通。属国是汉代官名,汉武帝以前称典属国,秩二千石, 掌管四方各民族来归降的人员事务。“詹事”,汉官职名,秩二千石,掌管皇后、太子 的宫中事务。〔111〕“太宗庙”,太宗,是汉文帝的庙号,由丞相申屠嘉去世等人上 书建议设定。〔112〕“置司徒官”,《史记志疑》云:“《汉书》哀帝元寿二年始改 丞相为大司徒。《史诠》以为错简衍文。”〔113〕“河间王”,辖今河北献县、武强、 交河一带。都城乐城,在今河北献县东南。“临江王”,辖今湖北沙市、荆门、宜昌一 带。都城江陵,在今湖北江陵县。“淮阳王”,辖今河南淮阳、扶沟、柘城、鹿邑一带, 都城陈县,在今河南淮阳。“汝南王”,辖今河南周口市以南地区与安徽阜阳市,都城 上蔡,在今河南省上蔡县。“广川王”,辖今河北衡水、枣强、德州等地,都城信都, 在今河北冀县。“长沙王”,辖今湖南东北部地区,都城临湘,今湖南长沙市。〔114〕 “孝文太后”,即孝文帝母亲薄氏。〔115〕“嘉卒”,即丞相申屠嘉,以下倒文多仿 此。〔116〕“御史大夫错”,晁错,颍川(今河南许昌市)人,以文学的身份作过太 常掌故(太常是掌管宗庙礼仪的官员,太常掌故是太常属下的小官吏,负责了解旧日的 礼仪制度)。汉景帝为太子时,晁错作太子家令(掌管太子府中事务),得到太子看重。 汉景帝即位后,晁错任内史、御史大夫,献计削诸侯王地。吴楚七国以诛晁错为名造反。 汉景帝便将晁错杀死。详见本书《袁盎晁错列传》。〔117〕“吴楚七国反”,七国包 括吴王刘濞(汉高祖兄刘喜的儿子。吴国辖有今江苏南部、江西、浙江、福建北部等地, 都城在吴县,在今苏州市),楚王刘戊(汉高祖弟刘交的孙子。楚国辖有今山东南部、 江苏北部等地,都城彭城,在今江苏徐州市),胶西王刘印(汉高祖的孙子。胶西国辖 有今山东高密县一带,都城高密,在今山东高密县),淄川王刘贤(汉高祖的孙子。淄 川国辖今山东寿光至益都一带,都城剧县,在今山东寿光县南),胶东王刘雄渠(汉高 祖的孙子。胶东国辖有今山东平度至莱阳一带,都城即墨,在今山东平度县东),济南 王刘辟光(汉高祖的孙子。济南国辖今山东济南市、邹平县等地,都城东平陵,在今山 东章丘县西),赵王刘遂(汉高祖的孙子。赵国辖有今河北邢台市、邯郸市等地,都城 邯郸,在今河北邯郸市)。〔118〕“中山王”,中山国在今河北保定市至定县、无极 一带,都城卢奴,在今河北定县。〔119〕“曲周侯郦寄”,郦商的儿子,继承郦商的 侯位。曲周,汉县名,在今河北曲周县东北。“窦婴”,孝文帝窦皇后的堂侄,观津(今 河北武邑县东)人。孝景初年任詹事,因破七国叛军有功,封为魏其侯(魏其,汉县, 在今山东临沂东南)。后得罪丞相田汀裙喾蚴卤惶锿‘陷害致死。详见本书《魏其 武安侯列传》。“栾布”,梁(今河南商丘)人。曾被卖为奴,后为燕王臧荼的军将。 汉军俘虏了栾布,梁王彭越请求赎出栾布,为梁大夫。孝文时为燕相。详见本书《季布 栾布列传》。〔120〕“立太子”,太子刘荣,后被废为临江王。史书中称作“栗太子”, 因为他是栗姬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