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东升-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薄U獠攀鞘趸⑺坑龅角嵛⒌挚沟卦颉2⑶摇T诠樗痴叩匕镏隆R宦飞鲜窃阶咴剿忱5胶罄础D切└蒙薄D切┯指萌敖怠<负醭闪耸置髁说厥虑椤4趸⒔牒N饕淮8侨缬愕盟U獗揪褪鞘趸⒌丶蚁纭I踔恋蹦耆鲜兜厝硕蓟乖凇U馐沟盟蒸岬丶苹靡愿忱厥凳J趸⒉唤鼋羧盏爻鹑耸秩小;褂行У刂匦伦楹狭撕N饕淮S嗟夭孔宕迓洹2⑶野此蒸岬亟淮H媚切┤巳匀槐砻娣优嗟毓芟健V坏人蒸崴空倩健J被坏健1闳浩鹣煊Α�
各方面地因素综合起来。使得术虎完美地结束了两个多月地征战。战果显著。而损失地人马。只有七十多人。但其带回来地。却又多了近百人。自此海西、东海一带地剩余部族都已知道苏翎地名字。并且被术虎展现出来地武力所震服。再杀光努尔哈赤派遣地官员之后。这些人很难再产生反叛地心理。尤其是术虎并不要求他们立即亮出叛离努尔哈赤地举动。何况古里甲如影随形地跟在后面。大批地粮食、盐、铁器。让那些人说什么也舍不得拒绝。甚至有些部落里。所得要比术虎带走地更多。这次旨在削弱努尔哈赤后备力量地出征算是告一段落。表面上看努尔哈赤并没有受到太大地影响。但这效果会在日后显现出来。特别是这一趟走下来。古里甲真正成为女真族内地第一商人。这条商路完全打通。且由古里甲地族人全部掌控。除了古里甲。没有别地人能够从苏翎所部带走货物。这等于是变相控制着海西、东海一带地势力。这种商业地力量。术虎算是略有心得。不能说完全等同武力。但至少能够起到相当地辅助。
若说术虎所带的人马是作为一种将来的伏笔行动的,则苏翎与郝老六则进行的是另一种战斗行为。
沿着太平哨一带的边界地区,苏翎带着骑兵们隐秘接近,凡是遇到小股巡哨的后金小队,则不动声色地就地歼灭,务必不使任何一人漏网。并且在牛毛邬一带扫清所有村落,开辟出一条近百里的无人区,所有的人都被带离,稍有反抗则全部杀掉。很快,就在术虎返回的同时,这条无人区已经使努尔哈赤那方面得不到任何关于宽甸一带的消息,不仅原来存在的村子成为空无一人的弃地,所余的房屋田地也全都焚毁,连水井都被填平。而那些前来查看消息的游骑,往往都是一去不返,以至到后来,莫名其妙的后金一部不敢再派人前来探察消息,甚至以为是鬼神之过。而这种行动在苏翎与郝老六的精心设计下,没有损失一兵一卒,除了几匹马丢失之外,可以说是完胜。
那边的努尔哈赤丝毫不知这些变化,正放心地在抚顺一带享受胜利果实。牛毛邬一带的消息封锁,自然千山堡的危险减少了几分,而术虎进行的行动,也因平时努尔哈赤根本无暇顾及那偏远之地而延迟了很久。实际上努尔哈赤的根本并非是他所征服的广大土地,而都集中在赫图阿拉一带。这时候的后金也不过是稍大一些的部族,算起来,也就是几十万人,而真正能起作用的,也不过四五万人的战力。这种情形其实从抚顺的陷落便可知一斑,努尔哈赤多半仍然是试探性质的劫掠行为。攻陷抚顺之后,努尔哈赤并未继续进攻,而是走一步,看一步,但显然明朝辽东的人马让其非常失望,连场像样的战斗都不曾有过,被辽东军马成为建奴的部队竟然屡战屡胜,这极大地激发了努尔哈赤的野心,向明朝发动进攻,是效果巨大而损失几乎可以忽略的选择。
努尔哈赤与苏翎,便在这一明一暗的行动中各自收获着成果,到了六月地,双方几乎都达到了各自的目的。苏翎成功地掩藏了己方的形迹,而努尔哈赤,则再次聚集人马,劫掠边墙一带,并成功地于七月攻陷清河堡,肆意劫掠一空,完全忽略了背后隐藏着的真正的威胁。
当然,这种隐藏是不可能持久的。当努尔哈赤得胜回营,带着抢夺过来的无数牛马财物粮食返回时,千山堡终于出现在努尔哈赤的视线中,千山堡真正的考验,也终于来临。
正文 第五章 七月流火
更新时间:2009…9…14 17:15:08 本章字数:5177
夏日骄阳催得满山浓绿之时,千山堡内再一次人满为患。术虎所部近千人如期而返,火红的战旗正如当初出征时一般耀眼夺目,不过此时其已经浸透着敌人的鲜血,充满雄性的力量。这象征着血与火的旗帜,让浑身沾满尘土的骑兵们傲然昂起头颅,军容甚至比离去时更加整肃,握枪的手攥得更紧,连胯下战马似乎也带着几分自豪,迈步时神气十足,在千山堡数千双眼睛的注视下缓缓返回家园。
古里甲所部也是满载而归,不过,比去时多上两倍的驮马上只有两种:人参等药材、皮毛。海西、东海以及长白山一带能带回的东西不多,将携带的粮食、盐、铁器农具全都留下之后,值得带回的也只有这两种货物。当然这没算上多出来的马匹,另外,最为贵重的要属古里甲亲自保管的一小口袋东珠。这本是那些部族准备上缴给努尔哈赤的贡物,这种河珠在后世几近消失,但此时却还显得丰富。这批龙眼大小的彩色东珠,让古里甲羡慕不已,多次拿在手中赏玩,不过,古里甲在心中并未将其视为己物,这些当然是要献给那位神秘的将军的。说起来这古里甲所带回的货物,倒有多半是交换所得,术虎的战利品反倒不多。这都是苏翎事先制定的策略所致,所以古里甲这头一次的商贸尝试是大为成功,成果远超当初想象。运回的药材、毛皮都被运至千山堡,这也是只能如此,古里甲自己留着这些毫无用处,还指望着从苏翎处等到所需的东西,所以说着古里甲的成功,不如说是千山堡的成功,苏翎牢牢控制着这条商贸线路的最顶端。这些货物只在千山堡停留了一天,在必须的清理分类之后,很快便再次运往浑江口码头,那里的船队正等着随时启运。这条线的另一头,胡德昌则再次启运,沿着驿道直奔山海关,因兵部刘大人的一番特别关照,这些商队很顺利地越过种种关卡,直奔京城。当然这中间少不了一番打点,但这些都已经算不得障碍了。倘若将这条商路画在图上,可以清晰地看见一条弧线绕着整个辽东弯入北京城,而辽东边墙则横亘正中,一边是后金努尔哈赤,一边是辽东数以千计的堡寨关隘。
苏翎与郝老六、胡显成、赵毅成以及术虎正在千山堡内面对着这样一张地图。
“这条路,要不了多久便会被割断。”苏翎指着辽阳一带,慢慢说道。
其余几人仔细地瞧着这份标注详尽的地图,各有所思。与明朝绘制的地图决然不同的是,这份地图经过苏翎的一番指点,绘成时已不再像常见的图示那般尽是一些线条与方块。虽然此时还远没有关于测绘的知识,但苏翎的提示还是让这份地图有了日后的雏形。这还要归功于赵毅成的哨探分布,整个千山堡势力范围之内的山川河流,大小山路,都被详尽绘在图上,标注着较为准确的距离,而其上密布的红点则是哨探们瞭望的主要地点。
“大哥说的意思是,努尔哈赤还会继续南下?”郝老六问道。
苏翎没有立时回答,却转而问术虎:“你们这次去,当地的收成如何?”
术虎想了想,说道:“算是一般,勉强够他们自己吃的。”
苏翎又转向赵毅成;问道:“你问的情形如何?”
赵毅成答道:“按哨探们的消息,以及对俘获人员的讯问,赫图阿拉一带的收成不佳,看样子不够那么多人马食用。”
苏翎点点头,说:“以后这样的消息也要在收集之中,不仅要收集兵马调动,象田地的亩数之类的消息,便能推断出敌人的动向。”
赵毅成细细体味苏翎地提示。说道:“大哥说地是从粮食上推测对方地行动?”
苏翎说道:“对。就是这个道理。类似地还有很多。你不妨多训练一些人。在这方面多花些心思。若是能成。兵士们便会减少流血。我们胜地机会也更大。”
苏翎指着地图说道:“努尔哈赤地七大恨。换句话说便是说粮食不够了。要去抢夺。”
众人都随着苏翎地指示看去。
“你们看。从赫图阿拉到抚顺。就是从山里出来。下到平原。另一个意思便是从粮食缺乏地区进入富饶地丰收区域。抚顺不过正当其中。顺着这个意思。便能推测努尔哈赤下一步会再向何处进发。”
郝老六看着地图。顺着标注出地地形。说道:“若是按这个意思。他们要么继续往沈阳进犯。要么就折转往西。往开原一带走。”停了一下。又说;“不过。沈阳、开原一带驻有重兵。若要损失最小。可能要换个别地方向。”
苏翎满意地点点头,这些人只要经过一些小小的启发,便能举一反三,实际上任何成功的将领,都是这般一点一点的成长起来的,没有什么天生的长胜将军。
“若是我来选,便选这里。”胡显成显然有些想法。他伸手指向清河。“抚顺陷落,这辽东兵力薄弱的部分,便是清河一带,清河若是再次陷落,整个东部便没有力量抵挡后金兵马了。”
地图上标注的形势,抚顺是沈阳辽阳的门户,而清河则是通往辽东东部的捷径,实际上从宽甸也可到达镇江一带,但毕竟地广人稀,山高路远,而清河一带则十分便于行军,可以很方便地进入辽东腹地。辽东的边防也是如此设置的,抚顺关与鸦鹄关正是重点所在。努尔哈赤之所以不从宽甸发动进攻,很大的原因是行动不便,这也是为何千山堡能保持如此之久的安静的原因,谁也不会进行长途跋涉之下却没有多少收获的行动,真有这么蠢的人,怕是所得还不够行军消耗的粮食。
苏翎看向赵毅成,问道:“关于辽东有何消息?”
赵毅成答道:“据传言,抚顺游击李永芳投敌,守城千总王命印战死。四月二十一日,广宁总兵官张承荫率副将颇廷相、参将蒲世芳、游击梁汝贵等诸营兵援抚顺,与后金兵死战,张承荫、蒲世芳战死,颇廷相、梁汝贵阵亡,相传战死兵士有万余人,幸免者十无一二。”
这消息不久前传来,此时闻说也未有惊讶之处。对于明军的战斗力,此时可见效果。至于死战不死战,此时都是空谈。损兵折将之下,勇武毫无用处。
“可惜那些器械甲杖了,努尔哈赤怕是要笑疯了,白白得了那些东西。”郝老六说道。
千山堡如今虽能自己打造兵器器械,但毕竟不能产铁,都由胡德昌用船运来,所得有限,虽然这能使工匠们发挥最大的智慧保持最佳利用状态,但终究是过于费力。而上万明军装备,怕是想都不敢想的,但努尔哈赤一胜,自然便成了囊中之物,如何让郝老六不可惜?
“听说朝廷准备启用杨镐为辽东巡抚,调集兵马援辽。”赵毅成说道。这消息来自胡德昌,但未经证实,不过这也是必然的反应。
“这仗是越大越打了。”苏翎说道。
“我们怎么办?”郝老六问道。
苏翎看了看术虎,说道:“术虎,你还得辛苦一下,再往海西、东海巡视,务必牢牢控制住那些部族。”
术虎问道:“古里甲也去?”
“对,这样的法子足以减少打仗的风险。”苏翎说道。“兵士们如何?要不要轮换一下?”
“不需。”术虎答道。
“这次去与上次一样,但还是要避免过于声张,尤其是消息的封锁。”苏翎说道。
郝老六不解,“大哥,这消息封住何用?”
苏翎笑道:“说实话,封是封不住的,只要尽量拖延便可。我们不能太早让努尔哈赤来对付我们。所以这次去,术虎要选择一处可以筑城的地点,就如千山堡一般,最好是等我们将城筑好,那努尔哈赤才知道背后有这么一把刀子存在。”
术虎说道:“筑城还得靠近商路才好,不然就算筑好了,也无法持久。”
苏翎说道:“所以你要仔细选好地点,古里甲的商队要一刻不停地输送给养,但眼下还不能运的太多,形势变换太快,我们也得防备着不能白送给努尔哈赤。明白么?”
术虎慢慢点头,这中间的斟酌,只有回去再详细商议。
“大哥,我们呢?”郝老六问。上次苏翎说出要在敌方势力范围内进行骚扰时,郝老六就等着安排任务,但这几个月却只有一些零星的小战斗发生,千山堡剩下的一千多骑兵都没好好舒展一下身手。尤其是看着术虎所部的精神士气,多少有些不服气。这在军伍之中,在都是男人的世界里,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何况苏翎的治军方法,让这些骑兵们丝毫没有明军的弊处,反而渴望着能有展示自己力量的机会。
苏翎盯着地图上的清河堡一带,慢慢说道:“努尔哈赤抢辽东,你们说我们是不是也去抢一些东西?那些甲杖留给努尔哈赤太便宜了。”
“大哥是说抢辽东?”郝老六问道。
苏翎一愣,他可没想到郝老六这个说法,但随即有了兴趣。
“这个主意倒是可以考虑。”苏翎仔细思索片刻,便说道:“我原本是想趁着努尔哈赤袭击清河,我们在背后去抢一下牛毛邬以北的地方。不过你这一说,到有了另一个主意。”
苏翎指着地图说道:“你们看,清河堡一带,堡寨林立,努尔哈赤这一战自然也是会胜的。说起来倒不是后金兵如何凶悍,只是明军兵事太弱。这一带,还有这里,”苏翎沿着边墙划下来,说,“等清河一陷落,这些地方势必望风而逃,白白丢了装备,粮食器械,等努尔哈赤去拿,不如我们去取。”
“大哥说的是跟着努尔哈赤的后面?”胡显成问道。
“对,不过,这得消息准确才好,不然跟努尔哈赤对上,可不是我们现在希望做的。”苏翎说道。
赵毅成有所顾虑,说道:“那不是要与辽东作战?”
苏翎一笑,说道:“作战倒不一定。别忘了我们既可以是辽东的人马,也可以是后金的人马。”
这话说的对,苏翎所部既有明军的人,也有女真族人,若是从语言上来区分,怕是谁也不知道到底真相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