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夏-第5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晓奇淡然
摆手说:“徐元做事滴水不漏,这个我很放心。所外人都被清理干净所有施放的炸弹器皿全都是可降解的,没有丝毫证据留下,即便是被人发现也难以找出源头。况且持续几年的疫病,说是人为的,目标又是日本人,这未免有点异想天开。起码在一段时间内,这个秘密不会揭开。此事,就不要告诉百里公了。他是个正统军人,见不得这种针对平民的不光彩伎俩。
告诉徐元,东南亚的计划适可而止也就是了,过犹不及!”
孙桂芝颔首道:“不错!若然逼迫日军太过令他们不能立足,则进一步计划就无法实施。这一次从英国人手中可是赚了不少钱!日本人也为此狠狠的掏了一笔出来,相信只要疫情控制住,他一定会变本加厉的捞回来。那时候,想不在此地扎根亦不可能,日本的财团和官僚们可是容不得这种退缩行为啊!”
“获得东南亚矿产工业基地之后,日本想不进取也不可能了!收拾完疫情的麻烦,太平洋战争即将爆发,诸位,那该是我们一展身手的大好时机了!”陈晓奇将话题岔开,提出新的的议题。
参谋长李俊峰已经从德国回来,德国人的大兵团指挥作战和空地一体闪击战战法,以及德国的装甲师战法都给他和整个军事观察团留下深刻印象。这种动辄百万大军规模的指挥作战,中人是普遍缺乏的,别看以前的军阀混战多么精彩激烈,论指挥水平,他们连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那些军事大家都赶不上!在那个年代,如何指挥几十万大军行进,特别是后期白起等人横行大地攻城略地的飓风一般军威,更是难以想象的。
现在有了电台、话、无线电报甚至空中指挥中心,调动几十万大军在广阔的战场上做军团对战,想起来固然令人热血沸腾,但多兵种配合、多地域跨越的合成作战能力可不是随便就能想出来的,那需要去学习验证。比较起来,上次的对日防御战,基本是20年前欧战的翻版,实在算不得什么。未来的先进战法,还要向西方列强学习。当然了,战略战术,中国人自己足够博大精深,能不能啃的动理解的透是另外一回事。
此时提到新的战争准备,点点头说:“根据德事观察团的总结成果,我们的反攻东北计划和高原作战计划、西北进取计划已经基本完成。相关的实兵演练将在明年春天换装完毕后展开,预计到明年十月完成战争准备,扩军计划完成,预备役和武警部队编成完成,后勤保障完成。具体方面有……。”
武器大换1933年第一次定型、1935年第一次换装后短短的六年时间里,第二次进行大换装。伴随着工业生产力的全面提高升级,泛山东集团基本实现了工业技术的跨越,从原本的单一机床机械批量生产,向全面的机床机械设计研发生产过渡成功。现在新的加工中心、大型机床母床、大型流水线生产线、第一批数控机床等等都开始投入生产使用,在工业核心领域和技术上,已经彻底奠定了基础。这个基础,是连续二十年用数十亿美金砸出来的,是数以十万计的留学赞助行动集中爆发出来的成就。
现在的中国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继美国、德国之后界第三个实现了完全化工业核心体系建立的国家,就算英国、俄国和日本现在都不敢说已经做到这一点。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德国、美国,有每年生产130万台机床的能力,其中切削机床可以达到十四万台以上以随时根据需要进行研发制造具体生产所需的机床种类。这种能力,俄国尚不具备,英国被落在后面,日本还没完成工业化转化,更没有成套研发体系,法国也意大利不必说了。
国能够实现这样的跨越,一则是从一开始就吸收消化了德国1920年代之前机床技术的核心次在1929年得到了美国工业自动化核心领域的升级换代模式和建设方法,20年间输送出去的数以十万计的理工科人才,引进全世界的超过十万美、德工程师技术人员以及犹太人,再加上从1925年开始的后备人才培养计划,从最早的扫盲班技工培训现在遍及全部控制区一亿人口基数内的无数学校,每年数十万在校学生已经达到上千万的技术工人,全部计划性“生产”工业人才和技术工人的教育生产线。等等一切的持续二十年的投入换回今天这个足以自豪的成果。尽管目前生产能力只有德国和美国的五分之二强,却有着极其强大的潜力。在需要的时候种扩展能力将爆发出可怕的成果!
现在,在1933年就定而不能装备的很多武器开始大规模生产储备,子弹生产线足以供应百万大军使用半自动步枪的大规模战争所需,一个武器工厂年产半自动步枪五十万支;坦克生产线可以提供年产超万辆“土狼…2主战坦克的能力,有年产150万辆的汽车生产线可以支撑需要,有年产超过一万架主力战机的生产能力。而在标志性的造船业上面,整合中国总数四十四家大型造船厂,外加兰芳共和国十七家造船厂的分段分工制造能力,可以在一年内生产四十条2万吨级航空母舰!就算仅仅凭着中国沿海的这些造船厂的规模和生产能力,单论造船速度也绝对超过日本!现在,光是在山东沿岸船台上和船坞中正在加班加点制造的“宋”级潜艇就有二十多条,并且还可以以每年三十条的速度批量制造。游弋在中国沿岸和浩瀚大洋中的海狼已经有三十多条,在明年,它们将成为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海底杀手。十年练兵的成果,就在一朝呈现!
憋屈了二十年,报仇雪恨的时刻终于就要到了!二战进行的如火如荼,现在,就要看那个决定性的时刻到来,还有半年时间!或许没有那么久,当德国战车从欧洲掉头的时候,便是巨龙一举冲天咆哮九霄的时刻!中华巨龙,必将腾飞于世界!
“另外,第二炮兵部队建设初见成果,预计在七天后,将进行第一次地对地导弹发射试验,届时希望老板能准时亲自到场观看!”李俊峰面色平静的说完。
现场许多人登时面面相觑,意外的问道:“第二炮兵?已经成功了吗?”
陈晓奇的表情极其精彩,很是失态的从座椅上蹦起来,失声叫道:“导弹?!真得搞出来了?你确定不是那些发射后不管的冲压火箭?”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idian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第八十三章 导弹与战列舰的命运
诸夏第八十三章导弹与战列舰的命运
立第二炮兵部队。(读者吧 2。)确的说是建立导弹部队。一直|亲自掌控抓起来的一项重点工程。其意义之重大不亚于神秘的核工业工程。皆因来自后世的他非常清楚。未来的世界是属于它们的。
不管是空军还是陆军海军。以及战略部队。都离不开导弹的存在。未来的战争模式可以说就是在导弹竞争中进行的。就拿现在那些列国争相建造的战列舰和航母来说。或许在他们看来。那巨舰大炮的威力足可以震慑一切。那些动辄有数百毫米装甲的庞然大物是不可摧毁的。然而重型轰炸机和机载鱼雷给他们上了很生动的一课。重磅****的增加投射。令昔日的海上霸主一点也不安全。不过好歹这还都是相同重量舰船之间的对抗。
但是导弹的诞生却打破了这中常规。甚至引起严重的不均衡。一艘满载排水量五万吨的战列舰。可能会被一艘不足一百吨的导弹快艇给轻松干掉。一艘一千多吨的轻型驱逐舰携带对舰导弹和反潜导弹。甚至可以比艘万吨级巡洋都嚣张的横行海上威胁力十足。说到底就是科技武器的威慑力太大了。另一个就是空中格斗弹。空战很快就要跨入高航速和超音速时代。当使用风冷水冷涡轮压发动机的战斗机达到700公里每小时的飞行速度时。单纯依靠眼睛准和空中机枪扫射就已经比较吃力了而采用喷气式引擎的战机一旦降临空中。就意味着新的对抗时代到来。超视距打击和提前打击技术统治天空。谁抢先一步。谁就可以拥有制空权。就拥有制胜权。
而的对的远程战略导弹的价值更毋庸置疑。当核弹即将面世的时候。如何将这种“战争终结武器”投放到对方国土上就成了大问题在初期可能依靠重型轰炸机运载过去但这极易遭到对方拦截并且安全度非常低。突然度也很小。震慑性较低。另一个作法可能像美国人似的。制造可以用410毫米战列舰大炮发射的核弹头但那样的思想不适用。而且极度危险。
佳的方式莫于使用导弹。采用洲际弹道导弹可以在五千公里之外。甚至在自己的国土上进行反制。或者装潜艇上超远距离威胁。这种令敌人完全没法掌控的威慑力往往是更有价值的。
陈晓奇记忆的后世大国小国当中无一例外都中程远程导弹和核弹相结合。组成完善震慑力量。即使是朝鲜那样的破烂国家。因为一种来路不明的中程导和似是的核弹制造能力。就可以搅动的美国上下不安暴跳如雷。足以说明其重性。
有了那个能力和财力之后。从128开始秘密挖掘囤积矿石组织人力研究一系列的提炼加工制造工艺。经过十几年的有序引导和巨大投入。这种耗资仅次教育体系的战略武器已经进入收尾阶段。两座大型核反应堆的成功运转。两种武器级和的制造。已经完成的弹体制造设计。如今也就剩下******制造的最后环节了。
陈晓奇相信。有了己的先知先觉和几年的漫长投入。加上本身学识的主动引导具体指点。大部分材料结构化学制备等等理论性的东西少走很多的弯路。当全世界刚刚知道是作为链;反应核裂变最佳材料的时候。他已经完成全部的前期工作进入到实际弹头制造当中。到今天他之所以敢底气十足的拍|脯说谁都不怕了。绝不仅仅是工业升级带来的好处。关|是这种“大器”已经没有人能够阻止他成功了。
而今。新的惊喜次降临。导弹的面世。将极大的改变战争的进程。他努力控制下不无目的扩大军队备和规模紧的盘腾出大量建设资金倾斜到这些武器的研究上面就是为了走在全世界的前面去完成这种革命性的积累。他之所以没有掉家底的跟列|去比舰船数量。绝对不造超过三万吨标准排水量的大型战列舰和重型巡洋舰还不是因为知道将来这些家伙一定会被淘汰。已经会在反舰导弹面前陨落。一定会在导弹潜艇面前俯首称臣?省下那些钱。按照自己所知的轨迹去跨越这个时代。领先这个时代。才是他要做的。现在。自保有余的他。可以抛下一切负担去拼搏翱翔了。
弹。另一时空的德国给全世界的惊喜。导弹。那时的苏联第一次改变海战模式。导弹。共和国首先发展的武器种类。谁先拥有它。谁就掌握先机。
陈晓奇的脑袋里一子列出一大堆的导弹类型。幻想着无数兵种携带的大大小小导弹在战场上斩将夺旗向披靡。以完全的军事超越化将所有敌人彻底干翻的形。那怎是爽字了的?
他的惊讶失态。还在现场许多人的意料之外。他甚至都顾不上会议的其他日颠颠儿的求立刻去研发中心看看这种好东西的进度如何。无奈。小会暂停。匆忙安排的空一号立刻在十六架护航重型战斗机的辅助下从济南起飞奔遥远的甘中秘密军事基的。
那里。正是整个集团最核心的几研发中心之一。负担起核工业的后半段研发工作和一半的导弹研究工作。
原本陈晓奇预计的弹道导弹成果能够在142出现就不错了。他却没有估计到这个时代中|人才到底是样一种牛叉的状态。更没想到他二十如一日的教育投资可以换来多么丰硕的回报成果。而这时候的中国科研工作者们。心中那团民族振兴的火焰又是燃烧的多么热烈。那是一种绝对不逊于后世六十年代近乎疯狂的专注投入状态为了国家民族的强大。他们不惜一切1价。
这个时代的陈氏集|所拥有的科研工业条件。比起后世六十年1中国强的多。而且最关|的整套材料';化学物理学计算机技术核技术理论。加上最关键的基础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完备建立。令这里的巨量研究人员有世界一流的平台来施展他们的才华。在有序组织下的超大规模联合作业又要比单一织单位的闷头摸索方便太多。而具体设定研究方向和枝目标详细';工合作协同突的作法。又分体现了他们组织管理';上面的强大势。其项目分工协作的能力。已经达到当今世界的极限。
这样一来导致的就效率的极端提高。种种因素捏合在一起造成的内部反应别提多么剧烈。至于陈晓奇这个始作俑者都难以想象这种成功来的多么惊人。
经过几个小时的高飞行。“空军一号”这架跟四引擎重型轰炸机几乎没什么差别的大家缓缓降落在泉以南祁连山中的军用机场内。最高领导机构的匆忙到来令驻守司令许雄措手不及。而成功引起大老板这种极度重视的研发部门则兴奋异常。这充
了他们的工作成果是多么的骄人。
陈晓奇出现在深入山体不知多远的研究中心内。以束星北为首的工作人员们表示热烈欢并在陈晓的强烈要求下第一时间参观了他们建造成功的第一枚即将试射的中程导弹。
出现在参观团眼前是一枚长达二十米粗有165米的庞然大物。白色涂漆的圆形细长外形。浑圆的尖锥形战斗部。精致的大型尾翼。黑黝黝的喇叭形喷口。无不显示出一种异样的优美。
全部穿上防静电服带上白手套的参观者们。目光炽热的看着这枚大家伙限于要求不能上摸一摸。但谁都难以抑制好奇的心情。骤闻听居然还有这样一种武器存在的蒋百里先生按捺不住的抢先问道:“束先生。你能否为我们大略的讲解一下这一枚导弹的概略参数和威力。也好让我们有一个观的概念?”
束星北毫不客气的上前。神采飞扬的指着这种代号“东风”的系列的对的弹道导弹的原型。微笑着解道:“这种弹道导弹是我们完全自主研发设计的世界上第一种中程制导武器。他采用液体单级推进器。目前验型号以单级过氧化氢加酒****体燃料的方式。惯性陀螺积分仪为主的惯性制导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