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日)中途岛海战 >

第28部分

(日)中途岛海战-第28部分

小说: (日)中途岛海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在本地区作战的联合舰队各部队,应在威克岛航空兵攻击范围内接触并歼灭敌机动部队。
  二、15点30分,主力(山本部队),机动部队(南云部队)和第三战列舰战队第二小队,自北纬33°24′,东经169°00′前进。航向180°,航速18节。
  三,警戒部队(高须部队)支援北方部队。
  四。岸基航空部队(冢原部队)应利用一切机会进攻敌人。
  这个宏大的计划确实执行到第二天上午,但由于没有发现敌人而且他的舰只需要加油,山本放弃了他的徒劳无功的追击,向本土撤退。
  在这期间,为了诱敌出击,“最上号”一直向西航行。“最上号”虽然被炸得满目疮痍,而且被“三隈号”撞掉了舰首,但经舰员不懈的努力,到15点15分,达到了二十节航速。它很幸运,自“三限号”沉没后,敌机没有再来攻击。“最上号”死里逃生,是日本军舰在中途岛海战中最后摆脱敌机攻击的军舰。最后,近藤部队跟受伤的“最上号”会合,并掩护它回到了特鲁克。
  这天,美国人从中途岛飞来B…17轰炸机二十六架,企图继续打击在撤退中的日本舰队,但由于天气不好,未能与日舰接触。敌航空母舰考虑到有可能遭到威克岛上日本飞机的攻击,也放弃了追击,战斗就此结束。
  这场壮观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中途岛海战至此告终。日本在这次失败中得到的唯一安慰是:日本部队攻占了阿留申群岛的两处基地的微小胜利。一度撤销后又重新恢复的北方作战进行得很顺利,结果在6月7日,占领了阿图岛和基斯卡岛。但是,这个无关紧要的收获无法弥补舰队在南面所遭到的惨重损失,而且终于使我们更深地陷入了失败的流沙中。
  日本在中途岛遭到的惨败确实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从此以后,日本每况愈下,直到最后投降。
  第十二章 战败原因的分析一、概述
  这就是关于中途岛海战日本方面的记载——中途岛海战在日本的太平洋战争战略演变中所处的地位,它是怎样酝酿、怎样策划和怎样付诸实施的。在本书结尾时,作者们想试图对日本失利的主要原因加以总结,并对前面各章没有详细谈到的一些方面作些补充。
  美国著名海军历史学家塞缪尔·E·莫里森教授把美军在中途岛海战中的胜利称之为“情报的胜利”。作者们完全同意这个判断。美军提前发觉日本的攻击计划,是日本失利的唯一最主要的和直接的原因,这是无可置疑的。从日本方面来看,敌人情报工作这一成就转而成为我方的失败——我们没有采取充分的保密措施。倘若攻占中途岛的意图的秘密能象袭击珍珠港的计划那样彻底掩盖的活,这次战役的结果就很可能会大不相同了。
  但是,说它是美国情报工作的胜利,其意义还不止于此,这一次敌人情报工作的积极成就是重要的,但同样重要的是在反面:
  日本情报工作的糟糕和不顶事。军令部的状态最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直到战斗前夕,军令部一直错误地估计,并且通知了正在开赴战场的日本部队说,美国特混舰队正在所罗门地区作战,这样就强烈地暗示敌方还没有发觉日本部队即将进攻中途岛。联合舰队的情报工作也好不了多少。从5月30日到6月1日,联合舰队司令部尽管注意到夏威夷地区敌人异常活跃,却没有把这个情况看作是敌方在作应付准备的严重迹象而需要警告南云部队。
  中途岛失利的另一个根本原因是作战的基本计划本身有错误。在这方面最突出和最明显的错误是各种海军兵力的部署不当。作战计划的决策者们沿用了他们得意的一着,而这一次却成为致命的一着,即分散部署兵力。联合舰队不是把日本部队编成一支空前庞大的机动部队,而是采取了分散兵力的方针,结果各部队的兵力都比较薄弱。从战略上看,分散部署在阿留申的兵力是不重要的,因为这支兵力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摧毁那里的美军设施和短时间占领北方几个小岛,然后再予放弃。从战术上看,北方部队的作战目的是转移敌人对中途岛主攻的注意力,但是以牺牲集中兵力这个肯定的有利条件,换取牵制敌人这个没有把握的好处,无疑地是不妥当的。想要牵制敌人可能牵制不了,而实际上确实是没有达到这个目的。
  而且分散兵力还不只限于兵分两路,在阿留申和中途岛两个地区之内的兵力也是分散的。在北方,角田的机动部队在高须的战列舰警戒部队之前三百海里单独作战。中途岛各部队分散得尤其荒唐,南云的航空母舰部队在中途岛北西;山本的战列舰主力在后面三百海里处;近藤的攻略部队主力在中途岛的南面或南西;栗田的直接支援部队同攻略部队输送船团则从南西接近中途岛。兵力不集中,对陆、海、空作战都是一种基本战术弱点。在中途岛,这一弱点给敌人歼灭南云部队提供了方便条件,因为其它日本部队都离得很远,一点也不能发挥作用。南云的航空母舰一旦被歼,日本方面由于兵力分散而产生的弱点就使日军几乎完全丧失了战斗力。与此相反,美方部队的部署却是很紧凑有力的。在这次作战中,美方部队自始至终都很集中,不论是攻击还是防御,都做到了最大限度的集中兵力。
  举个具体例子来说,倘若比较明智地部署兵力,这一战役本来是可取得不同的结果的,譬如主力和南云部队一起行动,由山本海军大将的几艘庞大的战列舰掩护航空母舰的话,这样兵力就会大大加强。战列舰和护航舰只的巨大火力将会击退许多来袭的敌机,无疑可以吸引一些进攻的敌机离开倒霉的航空母舰。此外,山本海军大将还能直接控制战局,而他之所以不能驾驭局势就是因为他距离太远了。如果好好地使用战列舰,本来是可以在战斗中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和威力的。
  作战计划中存在的另一个错误是,没有把重点牢牢地放在作战的中心目标上——歼灭敌舰队。作战计划的原来的意图是,以进攻中途岛作为诱使敌舰队出来决战的手段。可是联合舰队的战术汁划却给航空母舰规定了固定的行动时间表,并规定它们负有支援中途岛攻略作战的任务,这样一来就违反了原来的这个意图。结果使航空母舰失去了为舰队作战要取得成功所必需的行动上的灵活机动性。也许联合舰队认为这样做比较安全,因为他们深信,在中途岛受到攻击以前,敌舰队是不会离开其基地的。但是,他们也应该为应付万一发生与此相反的局势作好准备。应该毫不含糊地把歼灭敌舰队定为这次作战的最主要目标,其它一切都应该服从于这个目标。据此,理应把整个作战推延一些时候,以待“瑞鹤号”和“翔鹤号”航空母舰完成准备工作,来加强机动部队的实力。而联合舰队由于过分地强调要使中途岛登陆作战获取最有利的气候条件而不肯这样做。
  进攻前的搜索和侦察计划同样是有缺点和不充分的。由于潜艇推迟了两天从本土出发,它们就完全不可能及时到达阵位,以监视敌舰队向战区接近并向我舰队报警。而且即使它们能按时就位,由于每艘潜艇是派在基本固定的阵位上,它们能否发现美国部队也是有问题的。不仅应该规定这些潜艇绝对必须按时到达,而且还应命令它们从中途岛北东沿夏威夷群岛一线进行搜索。对珍珠港进行空中侦察的“K号作战”计划对于中途岛攻略作战的成败关系重大,但制定得也是很偏狭,很不严密,没有为在这项基本计划如告失败时提供其它办法。
  由于作战基本计划中存在这些严重缺陷,使我方部队司令官们一开头就吃了两个大亏。即便如此,如果他们在战术指挥上不犯错误,似乎可以肯定说结果也不致如此之惨。有人说,在战斗中双方都会犯错误,而胜利则属于犯错误较少的一方。在中途岛海战中,哪一方犯错误更多,这是不言而喻的。的确,把美日双方作战情况加以研究,不能不承认在这次作战中所有错误都是日本方面的。
  南云海军中将犯的错误最多,但这并不等于说他的才干比不上别的司令长官。他的运气不好,因为南云部队是唯一跟敌人真正交锋的日本部队。他的处境使他不得不作出绝大部分影响战斗结局的决定。其他司令长官,包括被认为指挥全部日本部队的山本海军大将在内,都处于无所作为的旁观者地位。既然他们不象南云那样必须作出关系成败的决定,他们就不可能犯错误。
  说了这许多为我们的司令长官开脱的话之后,也让我们说点批评的话吧。按照事后的检讨,南云海军中将显然犯了三个严重错误。
  第一,在空袭中途岛那天清晨,他没有作出充分的搜索部署。如果他早一点派出双相搜索,就有可能很快发现还没有被察觉到的敌特混舰队,这样南云可以先发制人,而不致挨打。至少在他知道“筑摩号”和“利根号”的搜索机不能按时起飞后,应该立即派出别的飞机,填补搜索扇面的空白。当然,“筑摩号”的第五号搜索机没能发现敌航空母舰(尽管这架飞机大概从敌航空母舰上空飞过),是不能归咎于南云海军中将的。
  南云的第二个错误是和他采用的把舰载飞机分成第一攻击波和第二攻击波的方法有关的。每次攻击波都是从四艘航空母舰上按比例抽调出来的飞机编成的,而不是由两艘航空母舰的飞机编成第一攻击波,另外两艘航空母舰的飞机编成第二攻击波。虽然同时使用四艘航空母舰的飞机可以缩短飞机起飞和回收的时间,但在收回飞机和紧接在收回飞机之后的时间内如遭到敌机攻击时,必然增加了脆弱性,因为那时四艘航空母舰全都忙得不可开交,不能马上使自己的飞机起飞,以抗击敌机的进攻。同时这还意味着在这段时间内,机动部队都不能对敌航空母舰发动攻击,不管情况如何迫切需要。倘若南云只从两艘航空母舰上派出飞机去空袭中途岛,让另外两艘航空母舰的飞机待机以备万一,他就不至于在战斗的紧要关头发现自己的手脚被缚住了。
  南云的第三个错误也许是最严重的错误,在于当他发现敌特混舰队有一艘航空母舰后,没有立即用全部飞机进攻。不管这些飞机装备的弹药是否合适,或甚至没有战斗机掩护,也应该出动。这样做所冒的风险诚然是很大的,但难道比正当飞机在甲板上摆着、手忙脚乱地加油和更换弹药时遭到敌舰载机的攻击不少冒点风险吗?南云难道有理由可指望敌人不在这最不堪一击的时刻来进攻?他不愿冒险派出没有掩护和弹药装得不合适的轰炸机去攻击敌人,结果是怎样呢?他所选择的办法结果是自己的轰炸机被敌机歼灭了,直至连反击一下以索回损失代价的能力都化为乌有了。山口海军少将在这紧急关头的判断是唯一正确的。南云选择了自以为正统的和比较安全的方针,但是从那时起他的几艘航空母舰就注定要遭劫了。
  南云的错误判断使他的机动部队在山本海军大将还没来得及采取任何措施以前就被断送了。换句话说,在联合舰队司令长官能运用其判断来影响事态之前,日本部队就几乎已经彻底战败了。面对这一严峻局势,山本海军大将是否也犯了象南云那样优柔寡断的错误?他的幕僚献策由他本人裁可的与敌人进行海上夜战来挽回战局的夜战计划,十分明显是一个铤而走险的计划,压根儿就没有多大希望。到最后被迫承认这项计划无成功的可能时,山本海军大将立即放弃战斗,认为败局已定,无可挽救了。
  问题是,真的无计可施了吗?败局是不可挽救了吗?固然南云的航空母舰都已完蛋,然而,山本海军大将有理由相信,敌人的三艘航空母舰中有两艘也已被“飞龙号”的飞机击伤。就是说,敌人只剩下一艘航空母舰还没有受到损伤,再没有别的航空母舰可投入战斗了,而山本在北方却还有角田第二机动部队两艘未遭损伤的航空母舰,他自己的部队和近藤部队里也还有“瑞风号”和“凤翔号”两艘航空母舰。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为什么又恢复了一度停止的阿留申作战,而不仍然命令角田部队南下加入中途岛部队,并等角田到达后,把“瑞凤号”、“凤翔号”航空母舰和角田的两艘航空母舰加在一起组成一支新的实力仍相当可观的机动部队呢?山本海军大将没有这样做,这是令人费解的。尤其是因为两天以后他制定了一个计划,仅仅用“瑞凤号”和“凤翔号”的飞机加上他的战列舰和巡洋舰上的水上飞机提供空中支援——此外就只有威克岛岸基飞机不大可靠的间接支援——去跟追击的敌特混舰队进行决战。
  山本海军大将决定不采取那个方针,其所依据的理由是令人难以理解的。他不是推卸或力求减轻自己对失败负责的那种司令长官。如果他是那样的人,那么人们可以怀疑他企图在阿留申群岛取得战果以冲淡中途岛遭受惨败的打击。
  在指挥安排上,中途岛作战也有严重错误,而这种错误是日本海军的传统、即作战时司令长官应亲临前线产生的。所以山本海军大将把他的大将旗挂在“大和号”上并开到海上以鼓舞作战部队的士气。显然,这种陈旧的观念是不符合现代海上战争要求的。司令长官应了解全局并能对其所统率的全军通报情况和保持控制,这远比所牵涉的任何土气问题重要得多。美国人是认识和理解这个问题的,所以尼米兹海军上将的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在战争期间始终设在岸上,最初是在珍珠港,后来迁到关岛。山本自己既在“大和号”上,又由于一直到最后时刻对所有参加这次作战的舰只实行无线电静默,他就无法跟他的各部属舰队通讯。所以他不能把东京发来的最新敌情通报转给南云,也不能及时对作战施加任何控制。如果联合舰队司令部设在岸上,最好是设在交通和情报中心的东京,使用无线电便不受限制,而山本不仅能把最新的战局发展情况和敌情通告他的部队,而且能始终牢牢地控制战局。
  二、战列舰万能的神话
  关于“旧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