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江 山 易by 吕希晨 >

第6部分

江 山 易by 吕希晨-第6部分

小说: 江 山 易by 吕希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哼。」龙令麒哼声,指着另一侧同样可以观看街景的桌位。 


  凤怀将顺指看去,只见一名伟岸男子独坐啜酒,那人的轮廓似曾相识…… 


  「他就是太子殷皓。」墨凡庸为他解惑,口气并不佳。 


  凤怀将凝神看着倚栏独坐的殷皓许久,对方却一直没有发现他。 


  赤逢棠的声音忽然在他耳畔响起:「他几乎是和我们同一时刻进迎宾楼的,方才街上发生的事他一定也看见了,但他没有出面阻止。」 


  墨凡庸接着嘲问:「你说他不会袖手旁观吗?」他刚下就那么做了。 


  「哼。」无能太了,不屑! 


  听进三人的嘲讽,凤怀将表面上不动声色,继续与赤逢棠三人交谈饮酒,双眼却时时趁隙移向那方角落。 


  八年过去,他身型比当年壮硕许多,面容则更显沧桑,不复见当年的豪气干云,只有显而易见的阴郁落寞;而且——他喝酒的表情像在吞毒药。 


  他是怎么回事?才八年,竟然改变这么多?凤怀将吃惊不小,试图理出头绪,丝毫没有发现到自己的目光已胶着在殷皓身上,怔忡失神。 


  就一眨眼的瞬间;四目交集! 


  没有久别重逢的惊喜,没有似曾相识的流连,就像两个陌生人眼神巧合对上一样,短暂交会、迅速错开;殷皓继续喝他的酒,转头看他的街景。 


  凤怀将亦不着痕迹地回头,颔首谢过龙令麒为他斟酒的动作,没有人发现他方才失神凝视的举动。 


  但不代表他没发现视线交会时,殷皓执杯的手倏颤,溢出些许酒沫的惊讶反应。 


  当凤怀将执杯回敬墨凡庸时,抬起手背掩去再次探向殷皓的眸光。 


  他,记等他。 





  「退下。」带着潜意的殷皓回到东宫,便挥手示意前来服侍的太监离开。「叫外头巡守的侍卫也退下。」 


  「是。」太监恭敬退出,合上门扉,一会儿,映在纸窗的御林军身影也不复见。 


  整座东宫,霎时变得更为冷清。 


  「叶辛,你也退下。」今夜他想独处,完全的独处。 


  烛光黑影处传来一声简洁的应答后,又是无声无息。 


  今晚圣上宴请四郡世子于保和殿,宴中莺声咏歌,燕影群舞,在座者除了奉旨前来的世子,还有皇后及深得圣上宠爱的几位嫔妃。 


  当然,也少不了他这个虚有其名的太子。 


  只是,在宴中他无法不介意时而投向他的揣测视线,就算假装自己陶醉在莺歌燕舞当中,浑然不觉对方的视线,他也知道那双眼从宴席开始就落在他身上,除为了应对必须移开之外不曾游走,就算两人中间隔着未停歇过的莺歌燕舞也一样。 


  从父皇立诏命四郡世子赴京入国子监为学起,他就知道总有天会在北都城见到他。 


  只是久别重逢的场合不在朝宴,而是在半个月前的迎宾楼,这点他万万没有想到。 


  那日见他和三郡性子友好的情形,想必已从他们口中听见不少关于他这个太子的事迹,知道他这太子有多不象样。 


  他与三郡性子并没有交情;打从一照面,在他们眼中,他就清楚地看见针对他而来的鄙夷,毫不掩饰。 


  他知道原因为何——他们的鄙夷是沉默的指责,指责他未善尽太子的责任,从旁辅佐皇帝照顾百姓,反而事事顺从,因应皇帝好大喜功的荒谬圣意,几乎年年出征,劳民伤财。 


  哈!他恐怕是有史以来最不被百官看好、万民期待的东宫太子呵!倚在斜月东照的雕梁旁,殷皓自嘲暗忖。 


  而他,也不会像八年刊那样看重他了是吧?在得知他明明看见街上发生何事,却选择袖手旁观之后,他也不会再像过去那样看重他了对不? 


  这样的领悟,让殷皓发狠咬唇,彷佛在忍住什么痛楚,更像在克制咆哮的冲动。 


  月兔东升,皎洁的光华照过寻常百姓家,也笼上深山野岭,当然也不会漏了皇宫深苑,冷落空荡荡的东宫。 


  只是,月色的清冷徒然增添愁肠,让人不由得发自内心深深叹息。 


  独处的静谧在不知持续多久后,忽然被人一语打断: 


  「月上树梢,愁下心头。你,忧的是什么?」 


  「谁!」酒意乍时全消,殷皓谨慎观察四周。 


  能潜入皇城不被发现,此人武功造诣绝对不差。殷皓神速奔至床侧取下佩剑,朝暗处一喝:「出来!」 


  「怕你酒醉难受;特地送来醒酒茶。」穿著西绍锦服赴宴的凤怀将提着一壶茶,从角落阴影处走到桌前,让烛光照亮他发怒却带笑的表情。「龙渊,八年不见,你可还记得我?」 


  握住剑柄的五指松开,他不否认亦不承认,只道:「离开,别靠近我。」 


  挑衅朝他跨出一步。一如果我不呢?」 


  殷皓转身背对,不愿见他。「赤逢棠等人难道没有告诉你?」 


  「告诉我什么?」 


  「告诉你……我这个太子是什么样的人。」他很清楚自己在他们眼中的评价。 


  「说了。」风轻云淡。 


  「聪明如你,应该知道明哲保身的道理,别自惹是非。」 


  「我说过,若你为君我为臣,这句话我未曾或忘。」 


  「今非昔比,我已非当年的太子殷皓——」 


  「但仍是我以为的好友龙渊。」 


  茶水入杯声响,不一会,他眼前出现一只手,执着杯等他接过。「刚沏的。」 


  他没有接手,只是定者黑眸看他。 


  在客栈,他不敢太明目张胆看他,光是视线交会,发现他眸中的清明依旧,就让他自惭形秽得无法再看他一眼,更怕他被得知与自己是旧识后所带来的后果。 


  脱去少年轮廓,站在他面前的凤怀将文质彬彬、俊逸卓尔,举手投足间沉稳内敛中蕴含三分自信。 


  反观他……怎么看都只有「可笑」二字可形容!「你应该知道我如今的处境。」 


  「我很清楚。」这个男人笃实的性格一点都没变,不擅为自己辩解。「你长年身在朝廷,多少也该学会圆融处事才对,怎么八年过去,不见你长进。甚至还把自己弄到今日这种众叛亲离的窘境?」 


  「我不懂你在说什么。」面对他的打量,殷皓不自在地转身。 


  他紧追不舍,走到他向前。「是不懂,还是刻意装作不懂?」 


  再转身回避。「两者并没有差别。」 


  没有差别吗?呵。「要你亲口说出圣上挟皇后要胁太子就范的确是件难事——说,是你身为人子的不孝;不说,是你身为东宫太子的不忠、对身边辅佐你之人的不义,两边都是为难。」 


  之前暗中查探的,还有今晚在宴席上所见,足够他推敲出事情真相。「而你最后的决定是舍忠尽孝,最后的下场是贤臣因为误解你纷纷离去,而皇后有愧于你,抑郁怀忧。殷皓,你不笨,怎么会让自己落到今日这进退维谷的境地?」 


  轻问的话像把沉重的刀,锋刃一刀刀砍上听者的心,令其脸色惨白,冷汗直流。 


  「我是你的朋友不是敌人,龙渊。」收敛厉色,终究是不忍在他郁结的心口再加重创。「你不说,我无从帮起。」 


  「我没有要求你帮我。」冷硬的拒绝从殷浩口中断然吐出:「你也不要胡乱猜测我的处境。我只是不想管事,就像……就像那日我连出手帮你都没想过,我只想带兵出征,扩大我天恩王朝的版图,待我登基就是天下霸主。」 


  「哈!」一声,极尽轻蔑能事。「好大的志向!好大的野心!若不是此刻我左手执杯,绝对不吝给予掌声。太子果然非寻常人,文韬好生佩服。」 


  「凤怀将!」他的嘲讽听在耳里尤其刺人。「你滚!滚出我的东宫!」 


  他不想看见他!不想让他看穿此刻他形同困兽的处境!当年的意气风发,今日的怯懦怕事——殷浩不想在他眼里看见针对自己而来的失望。 


  八年来始终犹如昨日般清晰的记忆涌上,他记得,记得凤怀将曾说他是有才德的太子,将来定是留名青史的贤君,而今…… 


  「懦夫。」相较于他气怒的狼狈,凤怀将显得气定神闲,但语调再度转为凌厉。「份确定自己真的尽孝了吗?让你的母后愧对于你,放纵你父皇欺压百姓,导致朝政日坏、民生凋蔽,你确定你自己真的牺牲忠义,成全了为人子的孝节?」 


  铿锵一响,利剑迅速压上凤怀将肩膀。「再说,杀!」 


  怕死,他怎会夜探东宫? 


  看穿对方怒气背后的真意,凤怀将毫不畏惧:「你明知道不是。你方才说那日连出手帮我都没想过,可见在我进迎宾楼之前你就认出我了。」 


  闻言,殷皓压在他肩上的冷剑一颤,佯装的杀气溃堤,刚毅的脸流露痛苦神色。 


  「你派叶辛暗中行动,安顿因议论朝政被斩首东市的百姓家眷;带兵出征时,为保将士性命,上战场必身先士卒,若是退兵就带头断后——你,真的是个能视百姓于水火而不顾、只知打仗出征的莽夫太子?」 


  「够了!够了……」是酒气使然,是疲累所致,凤怀将的逼问、了解一切的聪慧洞见,逼得殷皓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你走吧,你我从此只是陌路人。」 


  陌路?「这就是你对多年故友的响应?」从此只是陌路人? 


  殷浩不是听不出他的愕然,但朝廷政局如此,他能做的只有这个。「西绍郡长久以来民生安乐、富甲一方,以你的才能,将来定可带给地方百姓更优渥的日子;至于我这个太子将来下场如何都与你无关。」 


  「无关?」一句话就想斩断彼此间的交情?凤怀将朝他跨近一步,逼问:「你还记得当年你说过的话么?你说若我到北都城你定尽地主之谊,你忘了吗?」 


  「……我忘了。」答案回得迟疑。 


  是吗?坚持要说忘了是吗? 


  一股怒气压不下!凤怀将抡紧拳,连带声音也绷得凛冽:「倘若这就是你的地主之谊。凤怀将拜领了。」 


  陶杯掷地,月间匡啷一响,在两人之间捧成碎片,茶水溅上彼此锦鞋,一如两人断绝的情谊。 


  「这是我对太子殿下的回敬。」他冷声道,拂袖离去。 


  转身得太过决绝,凤怀将错过了殷皓一瞬间崩溃流泄的真情。 


  送行的眸光里,净是快慰和伤痛,复杂地胶着在渐去渐远的背影,直到消失为止。 


  快慰的,是他知道天底下还有一个了解他的至交知己,此生无悔。 


  伤痛的,也是他在今晚失去这样一个挚友,永远失去,终生抱憾。 


  「远离我才能保命,你懂吗?文韬……」看着破碎的陶杯与鞋尖上的茶渍,殷皓喃喃自语,出了神。 


  是他亲手毁去两人的情谊,如今只能独啜噬人的苦楚。 


  是他咎由自取,所以怨不得谁。 





第四章 


  听说:西绍世子到左丞相府中作客,两人相谈甚欢…… 


  再听说:右丞相极力网罗西绍世子,想揽他为己用…… 


  又听说:四郡世子交情甚笃,每月都在迎宾楼同桌谈天饮酒…… 


  太多的听说,太多的朝廷流言,用不着刻意打听,殷皓也会从宫娥太监口中得知一二,再加上派叶辛私下调查的结果证实的确如此,更令他忧心忡忡。 


  他想做什么?刻意与左右丞相交好,连父皇都曾在他面前提及他的名字,甚至有命他入朝为官的打算,他这么处心积虑在朝廷露脸,求的是什么? 


  自那晚冲突过后,除了偶然碰巧擦身而过时,彼此谨守分野的行礼外,他们没有私下见过面,更别提交谈。 


  就如他所说:从此只是陌路人——凤怀将做得绝然、彻底。 


  反倒是说这话的自己,成天暗自忧心这段日子他与文武百官的热络往来,深怕他被卷入左右丞各自带头对峙的权谋争夺。 


  朝廷宰相一职自何田死后,改由左右丞相分担,没几年就在朝政上形成两股势力,一方是左丞相带领的官派,另一厢则是以右丞相为首的外戚,而右丞相就是当今圣上最宠爱的妃子——珍妃的长兄。 


  这样的局势,他只身周旋就好比羔羊扑虎,只有「危险」二字可以形容;官场就像一处深不见底的水潭,哪里有暗流,又有多少、多深——谁也摸不透。 


  莫非是他当夜的言行激怒他,才导致这局面? 


  「你拦我出门,只是为了看着我发愣?」冷然询问惊破殷皓深思,逼他神魂归位。 


  殷皓今日悄悄潜入西绍郡王府邸,就是为质问他动机解惑而来。 


  「不,我有话同你说。」 


  「呵,太子肯与在下说话,是在下莫大的荣幸,您请尽管说,在下洗耳——」 


  「文韬!」喝止他的话,殷皓不想从他嘴里听见更多的讽刺。 


  是他说从此陌路,但眼见他逐日接近朝廷官派相斗的政局,他又忍不住担心他哪一日被卷入其中成为怀牲品,虽知他定有办法脱困,仍免不了忧心。 


  如果能说不担心就不去担心,他这些日子会好过得多;可惜事与愿违,他无法不担忧、不关心,真的与他形同陌路。 


  他放不下他,没有来由,就是无法放下。 


  睽违八年的交情应该多少有所变动才是,常言道:久疏情浅,但似乎——不适合用在他俩之间。 


  八载春秋轮转,殷皓没有忘记暂住在西绍王府时与凤怀将相谈甚欢、品茗对奕的记忆,那是他在日渐危机四伏的朝廷政局中,唯一能让自己得到片刻安适的慰藉。 


  「不要这样对我,我……有我的苦衷。」他不擅辩驳解释,一时片刻辞穷无语。 


  「呵!你的苦衷与我何干?」凤怀将冷言响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