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世界战争故事100篇 >

第15部分

世界战争故事100篇-第15部分

小说: 世界战争故事100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忍,他暗暗打了主意,是被江水淹死?还是和宋军战死?要么被完颜亮折 

磨死!死,死,死,反正是一死,不如跟完颜亮这个老贼拼了! 

     夜里,他把贴心的几个弓弩手召进军帐,把想谋杀完颜亮的想法告诉了 

大家,顿时得到众人的响应。三更天时,他们手执弓箭,神不知鬼不觉地摸 

进了完颜亮的大帐。 

     完颜亮正在做着过江的美梦,被一阵嚓嚓嚓的脚步声惊醒,他霍地坐起, 

只听“嗖”的一声,一支羽箭从他的耳轮边擦过,抓起箭一看,正是自己军 

中的箭。他料到不好,正欲取箭反射,又飞来一支,正中他的肩胛。他咆哮 

起来,脚一跺,牙一咬,猛地把筋拔出,顿时,血如泉涌。他伸开五指将伤 

口一按,抄起鬼头刀,正是往外闯,完颜铁飞步而入,叫道: 

      “老贼,你的末日到了!” 

     一拳打去,把完颜亮打倒在地,一边大叫:“放箭!”十个弓弩手一起 

冲进大帐,“嗖嗖嗖”地乱放一气,一支支羽箭射满了完颜铁的全身。完颜 

亮挣扎着站起,怒视着完颜铁,嘴唇不住地抖动。完颜铁扑上去,抓起一根 

牛皮绳住他的脖子上一勒,完颜亮立时两眼圆睁,手脚乱动,下一会便断了 

气。 

     完颜铁举臂一呼:“传我的命令,北撤30里!” 

     天亮时,积雪还未化尽,完颜铁派人到江南送来一份议和书,还带来完 

颜亮已被处死的消息。那一天,是公元1161年11月27日。 

     刘愬听到这个喜讯,激动得热泪纵横,连声说:“想不到,金人也有今 

天!” 

     虞允文却一声不吱地坐在旁边,脸上毫无表情。因为皇上已派人来到这 

里。要他立即赶回临安。是凶是吉,使他百思而不解,但令他欣喜的是,不 

管怎样,金兵终于打垮了,宋朝的江山终于保住了!有什么能比这更令人高 


… Page 63…

兴呢! 

     将士们听说了,一齐涌进大帐,激动得竟将虞允文抬了起来。虞允文叫 

着:“放下,把我放下来!”可谁也不听,一直把他拾到帐外,绕场一周, 

敲锣打鼓,欢呼雀跃,把虞允文也逗笑了,竟笑出了一脸泪花。 

                                                                     (戎林) 


… Page 64…

                               血战鄱阳湖 



     公元1363年7月,朱元璋率水军战舰由江西松门(今江西新建北130 

公里)赶到湖口,发现他的老对头陈友谅已将全部水军撤到鄱阳湖里,湖口 

空无一人。他不觉暗暗高兴,对身边的军师刘基说:“这呆头鹅又失算了, 

湖口是鄱阳湖流入长江唯一出口,我扼住了湖口,等于扼住了他的咽喉,这 

一仗,他输定了。” 

     “呆头鹅”是朱元璋讥讽陈友谅的口头禅。他们原来都是元末农民起义 

军的领袖,在和元军作战中,曾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元朝政府被打垮后, 

他俩为争夺天下成了冤家对头。3年前,陈友谅率水军战舰从江州(今九江) 

沿江东下,逼近朱元璋占据的应天(今南京),企图一举消灭朱元璋。朱元 

璋令部将康茂才用诈降计,诱使陈友谅进入他的埋伏圈,把陈友谅打得落花 

流水。陈友谅坐了小船,拼死突围,才逃了条命。他的指挥船也被朱元璋夺 

了。陈友谅逃得仓惶,将康茂才写给他的诈降信遗于船上。朱元璋拿着这封 

信笑了起来:“陈友谅真是呆头鹅,愚蠢到如此地步,哪有不败之理!”但 

陈友谅这呆头鹅并不服输。他养精蓄锐,决心要报这个仇。不久前,他接到 

探子奏报,张士诚围攻红中军首领小明王,朱元璋亲自领兵去安丰 (今安徽 

寿县)救援去了。真是天赐良机,陈友谅集中兵力60万人,决定乘虚东下, 

先攻朱元璋军据守的洪都 (今南昌),再从九江顺流而下直捣应天,洪都统 

帅是朱元璋的亲侄子朱文正,他率领土卒,据城死战,陈友谅攻城三个月都 

没攻破。这三个月给朱元璋赢得了时间,他迅速击退了张士诚,把小明王迎 

到滁州居住,随即将所有能够调动的部队全部集中到应天,总计兵力20万 

人,由他率领开赴江西援救洪都。陈友谋久攻洪都不下,听到朱元璋来了的 

消息,便撤围东下,进入水面空阔的鄱阳湖迎战。 

     再说军师刘基听朱元璋骂陈友谅是呆头鹅,流露出轻敌情绪,觉得有必 

要提醒他,就说:“陈友谅违逆天意,必败无疑。但是,他有60万兵力,我 

们仅20万,斗败他还得一场血战。他从洪都退入鄱阳湖,并不是胆怯,而是 

自恃水军比我们强大,妄图以已之长攻我之短。他造了几百艘战船,大船可 

客3000人,小的也能容2000人。新招募的甲士也都进行了训练,勇敢善战。 

咱们尽是一些小船,论实力比陈友谅差得多,万万不能轻敌呀!” 

     朱元璋望着茫茫无边的鄱阳湖,但见远处水面上。陈友谅的大战舰,黑 

压压一片犹如湖中突出的岛屿一样,船上的灯火,映得湖水通红,隐隐约约, 

还传来鼓号声。朱元璋不禁皱起了眉头,他问刘基:“那么,依你之见,如 

何才能击败陈友谅这呆头鹅呢?”刘基说:“打胜仗的诀窍无非是勇谋二字, 

主公智勇双全,陈友谅有勇无谋,怎能跟你匹敌呢?” 

     朱元璋仔细品味刘基的话,忽然大悟,拍了个巴掌,说:“对了,我们 

船虽小,但胆儿勇气不小,只要将士个个不伯死,又肯用计谋,就不伯陈友 

谅船儿大!”他转身吩咐亲兵:“弄几尾湖鱼煮煮,再开几坛好酒,把徐达、 

常遇春、廖永忠一干将领统统叫来,我要和他们饮个痛快!” 

     皓月当空,朱元璋和诸将坐在小船上,饮酒食鱼聊天闲叙。晚风习习, 

湖水拍岸,小船在波浪里颠簸着。朱元璋指指被夜幕染得灰蒙蒙的湖水,长 

叹一声,说:“这回跟陈友谅这呆头鹅开战,打胜了,我们还可以继续吃鱼 

喝酒,输了,可要葬身鱼腹罗!” 

     常遇春说:“主公何必叹息,陈友谅是我们手下败将,葬身鱼腹的是他!” 


… Page 65…

     徐达说:“主公,当今天下形势。要么主公统一天下坐龙廷,要么陈友 

谅独霸天下,成则为王败则为寇,就在鄱阳湖这一仗。陈友谅无德无才,那 

配登九五之尊。为了主公得天下,为了黎民百姓免受战火之苦,从此安居乐 

业,我等愿随主公和陈友谅决一死战,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徐达的话, 

代表了众人的心思,诸将纷纷附和。有一个叫韩成的偏将,话说得急,不慎 

将鱼刺鲠在喉咙里,憋得红头胀脸的,朱元璋忙给他捶背,帮他把鱼刺咳出 

来。韩成感动得热泪盈眶,说:“主公,我愿替你去死!”朱元璋笑着说: 

 “韩成,别人都说你相貌长得像我,你怎能轻易说死呢?等打下江山,你要 

随我一起享受荣华富贵呢!”朱元璋端起酒怀,说:“诸位兄弟,我朱某不 

才,没给你们带来大富大贵,这回我发誓,消灭陈友谅,一统天下后,我要 

在应天府大兴土木造功臣楼,让你们过神仙日子!” 

     众将领高兴得笑了起来,情绪空前高涨。这顿舟上酒宴,可以说是战前 

的小型誓师会。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鄱阳湖中的康郎山响起了阵阵战鼓。康郎山是陈 

友谅的临时指挥所,他三更就命令各船煮饭,将士们饱餐之后,他就指挥战 

舰向湖口移动。开始挑战了。陈友谅联结巨型战船为降,楼橹高十余丈,舰 

队一字儿排开,用铁链连在一起,竟有十几里长,像一座水上长城。而朱元 

璋的水军,却尽是些小船,一些将士被陈友谅的气势吓得脸色都变白了。朱 

元璋坐在指挥船里,镇定自如,他望望左右将士,忽然哈哈大笑,对刘基说: 

 “我看陈友谅真是呆头鹅,他将这么多大船首尾相接,这样不利于进退,要 

击破它是很容易的。” 

     刘基知道朱元璋故意这样说,是为了鼓舞士气,也就笑着说:“我还当 

陈友谅有多大本事呢,兵刃来交,就联舟自保了。这时若有勇士,披坚执锐, 

乘小船限他周旋,他的阵势立刻就大乱,大船上的人一个个会跌下湖里去喂 

鱼的!”两人一唱一和,把一些将士的惧怕打消了。 

     朱元璋见诸将都有了勇气,便命令徐达、常遇春、廖永忠等人分率 20 

队船舰,向陈友谅出击。陈友谅哪里把这些小船放在眼里,命令联结在一起 

的大船齐头并进,其势如排山倒海,撞翻了一百多只小船。战斗第一天,朱 

元璋吃了败仗。第二天,朱元璋的指挥船冲在前面,组织各船队向大船放箭。 

陈友谅发现了朱元璋的指挥船,便令骁将张定边围攻朱元璋,不惜一切代价 

将其活捉。正在和敌人酣战的徐达见情况不妙,连忙调转船队去保卫朱元璋。 

朱元璋毫不畏惧,驾船灵活地指挥战斗。正当两军厮杀得白热化状态时,朱 

元璋的指挥船突然在一片沙滩上搁浅,船底像被胶住一样动弹不得。张定边 

大喜,高声叫道:“朱元璋跑不掉了,弟兄们,活捉朱元璋赏黄金千两”! 

士兵们齐声呐喊,摇舻云集,把朱元璋团团围住。朱元璋指挥船上的将领宋 

贵、陈兆先等人,舍命抵抗,身中数十枪,先后倒毙在船头。眼看全船要当 

俘虏,朱元璋不由得害伯起来,背脊里冒出一阵阵冷汗。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相貌和朱元璋酷似的偏将韩成对朱元璋说:“宋贵、陈兆先都死了,为保主 

公脱险,我愿代死,请你快将战袍脱下,让我穿上。”朱元璋沉吟不答。这 

时,只听得敌军要朱元璋投降的呐喊一阵紧似一阵,流矢在船头乱飞,韩成 

焦急地说:“公主快听我的话脱下战袍,否则,全船将士都要同归于尽,大 

家都死去有什么益处呢?” 

     朱元璋不得已,只好脱下战袍,让韩成换上。韩成把朱元璋的幅子戴在 

头上,深情地对朱元璋看了一眼,说道:“主公自重,韩成去了!” 


… Page 66…

     朱元璋很不忍心韩成去代死,但事在燃眉,不得不由他去。 

     韩成冲出船舱,站在船头,高声叫道:“陈友谅听着!我朱元璋今日败 

在你手里,只有一死。不要再为了你我俩人,劳师动众,让天下生灵无辜被 

杀戳了?我今日且让你威风,我认输了,你看你看……”说到看字,扑通一 

声,竟投入水中去了。 

     张定边以为真是朱元璋兵败自杀,连忙下令打捞尸体,好向陈友谅表功, 

攻势稍稍缓了下来。这时,徐达、常遇春等人听说朱元璋投水,拼命杀过来 

报仇,张定边只顾注意士兵打捞尸体,没防备常遇春拉弓搭箭,嗖地一箭正 

好射中他的额头。张定边一声惨叫,倒了下去,士兵们见主将受伤,顿时慌 

了手脚,无心再战,保护着张定边后退而去,徐达等人乘机向朱元璋靠扰, 

见朱元璋没有死,喜出望外,朱元璋命令士兵下水挖沙,推船脱离了浅滩, 

总算幸免于难,这时,时已日暮,朱元璋下令鸣锣收兵。 

     康郎山水战后,朱元璋冷静地考虑了全面情况,为了防止割据苏州的张 

士诚乘虚袭击基地应天府,他命令大将徐达回守应天府,及时作了正确、妥 

善的战略处置。后方安顿好后,他和军师刘基及诸将商议怎样才能挽回败局, 

夺取胜利。部将郭兴献计说:“三国时,诸葛亮破曹操的连环船,用的是火 

攻,我们何不用火攻破陈友谅的铁索连环船?” 

     朱元璋说:“这办法好。不过,火攻全仗风势,顺风正好,万一是逆风, 

岂不烧了我们自己的船!” 

     刘基在一旁笑着说:“主公放心,我观察天象好久了,今日黄昏便有东 

北风起!” 

     朱元璋大喜,说:“军师真是诸葛亮转世,借来东风!”他决定用火攻 

破敌。 

     黄昏,夕阳在水天之际慢慢西沉,晚霞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像铺了 

一湖金灿灿的绸缎。水鸟贴着水面在觅食,欢乐地叫着。湖面上吹起了东北 

风。朱元璋命令水军将领廖永忠、俞通海率水兵驾驶七条渔船出发。船上装 

满芦苇柴薪,中放火药,上置草人,伪装成水军将士,而真正的水兵则躲在 

草人下的挡板后面。再在各条船的船梢上系一只轻快小船,准备点火之后乘 

小船撤走。 

     七条渔船顺风顺水,向陈友谅的大船划去。陈友谅的哨兵站在高大的船 

头上,先是紧张了一阵子,后来见渔船上只有几个士兵持戈而立,也就松了 

口气,根本没把小渔船放在眼里,他们耐心地等待渔船靠近,以便活捉生擒。 

有人把此事报告陈友谅,陈友谊赶到船头观察,发现渔船越驶越近,觉得可 

疑,忙命兵士射箭。谁知那渔船上的士兵直挺挺地站着,一个也射不到。等 

陈友谅发现那些士兵都是穿了盔甲的草人时,渔船已贴近大船。渔船上嗖嗖 

地抛过来数十只铁钩,牢牢地搭住大船。躲在挡板后的廖永忠、俞通海命令 

士兵将船中浸透了油渍的芦苇和火药硫磺点燃,然后,纷纷跳进船稍后的轻 

便小船,一溜烟似地撤走了。渔船里的芦苇火药烧起巨大的火焰,很快也把 

大船烧着了。陈友谅忙命士兵扑灭火焰,怎奈风急火烈,四面燃烧,几乎扑 

不胜扑。他们的大船都用铁链锁在一起,仓促间难分开,大火蔓延开来,全 

军乱作一团。此时,常遇春率领的战船又从两边包抄过来,那船桅上用竹竿 

挑着一个怪物,形如百姓盛粮的大笆斗,用芦苇和布包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