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战争故事100篇-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欢迎这讨厌的客人。
时候到了,弟兄们!
打败过我们的敌人,
时候到了,弟兄们!
只有我们能战胜法西斯,
从地面上把它肃清!……
德军在各个方向的进攻都遇到了殊死抵抗,进展极其缓慢。“台风”计
划开始时的快速进展变成了死气沉沉的爬行。10月12日已经过去,莫斯科
并没有被攻下,德国各报头版自然也没有出现“特别重要的消息”。天下雨
… Page 352…
了,一夜之间田野就变得泥泞不堪,坦克陷在泥潭之中动弹不得。希特勒焦
躁不安,他要赶在冰雪与严寒到来之前结束这个战役,又纠集了5个集团军、
51个师的兵力,准备发动第二次进攻。
近郊依然是隆隆的炮声,莫斯科的四周依然是大兵压境。就在这样的情
势下,1941年的“十月革命节”来到了。
莫斯科红场上照例举行了庆祝游行活动和阅兵式。当苏联人民的伟大领
袖斯大林出现在红场检阅台的时候,广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欢呼声与“乌拉”
声。自莫斯科保卫战开始以来,首都日夜面临威胁,部分政府机构与外交使
团已经撤出了莫斯科。但斯大林仍然留了下来,指挥着这场对苏维埃政权生
死攸关的重大战斗。“斯大林还在莫斯科!”这已经成了鼓舞首都人民的巨
大精神力量。现在,当斯大林威严地屹立在检阅台上的时候,人民怎么能不
高兴、不欢呼呢!
斯大林发表了演说:“同志们!你们进行的战争是解放战争,正义战争,
让伟大的列宁的胜利旗帜引导你们,彻底粉碎法西斯侵略者,胜利一定属于
我们!”
全副武装的数十万红军战士,迈着雄健的步伐,通过红场,接受统帅斯
大林的检阅,然后直接开赴前线,投入了保卫莫斯科的战斗。
11月15日,德军的第二次大规模进攻开始了。在德军的疯狂突击下,
一支德国部队渡过了伏尔加运河,莫斯科已处在德军大炮的射程之内。希特
勒闻讯之后,像打了一针兴奋剂。他快步走到地图前,狂叫道:“最后再用
一点力,就要胜利啦!斯大林此时也在紧张地思索,他捏着大烟斗命令:“空
军出动,掩护快速反突击部队,迅速地、毫不迟疑地把敌人打回运河西岸!”
炮弹轰鸣,飞机呼啸,战斗打得异常激烈、残酷。在杜博谢科沃附近的
公路旁,活跃着一个苏军战斗小组。敌人的坦克企图沿着这条公路直逼莫斯
科。指导员克洛契柯夫率领战士们冲出战壕,连续击退了德寇五十多辆坦克
的冲锋,击毙敌人数十名。但是,他们也只剩下28个人了。克洛契柯夫对大
家说:“同志们,俄国虽然大,但是已经没有地方可退了,后面就是莫斯科!”
战士们齐声回答:“打到最后一个人,也要守住公路,不让敌人通过!”最
后,他们弹尽粮绝。克洛契柯夫抱着最后一捆手榴弹,向德军坦克猛扑过去,
28名战士为保卫伟大祖国的首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全部壮烈牺牲。后来,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追认这28位烈士以“苏联英雄”的光荣称号。
经过5天的激战,德军惨败,被迫退回到运河西岸。
严寒的季节来到了,气温达零下20至30摄氏度,德军根本没有冬季作
战的准备,身着夏装的官兵一个个冻得瑟瑟发抖。11月27日,气温在2小
时内骤然降到零下40度,数以千计的德军士兵被冻伤致残,更多的人染上了
疟疾,寒颤不止。更加令德国将军烦恼的是,武器失灵,飞机与装甲车的马
达无法发动,坦克上的反窥镜失去作用,连机枪和步枪的枪栓也被冻油卡死。
与此相反,苏军的机枪披着枪套,武器加了冬季润滑油,惯于在严寒中
作战的精锐的西伯利亚兵团也在源源开到。莫斯科的大型兵工厂里,一辆辆
宽履带的T34坦克直接从生产线开赴战场,在雪地里灵活地行驶。身穿白色
厚棉衣的战士到处打击冻得麻木的德军,许多德军已到了绝望的边缘,哀叫
道:“我再也熬不下去了,我实在熬不下去了!”
大反攻的时机已经成熟。
1941年12月6日,斯大林命令大反攻!苏军集中110万人、7652门火
… Page 353…
炮、774辆坦克、1000架飞机,出其不意,猛然进攻,把德军打得晕头转向、
鬼哭狼嚎,短短几天,就被苏军击退150—280公里,赶到了莫斯科的西部地
区。德军丢盔卸甲,沿途一片狼藉。希特勒气急败坏,下令撤掉了陆军总司
令的职务,又下令撤掉了在前线指挥作战的冯·包克元帅和左德里安将军的
职务,但这并不能挽国颓势。在解除了对莫斯科的包围之后,斯大林命令苏
军乘胜前进,发动全线进攻,又一举守回60多座城市,到1942年2月28
日上,德军被击溃约50个师,伤亡83万多人,德国陆军参谋长哈尔德哀叹
道:“德军常胜不败的神话已经破灭了!”
莫斯科保卫战胜利了!这是德国法西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遭到的第
一次大失败,它宣告了德军“闪电战”的破产,极大地鼓舞了全体苏联人民。
但是,这次战役还没有消灭德军的主力,战略主动权还没有掌握在苏联手里,
更加残酷、艰险的斯大林格勒大决战正在等待着他们!
(李源)
… Page 354…
奇袭珍珠港
太阳从云层中露出脸来,太平洋波光粼粼,夏威夷群岛迎来了又一个怡
人的早晨。
珍珠港内,7艘大型战列舰覆盖着天篷,并排停靠在福特岛东侧,只有
旗舰“宾夕法尼亚”号独个儿躺在船厂的干船坞里。在轻波荡漾的水面上,
还泊有7艘巡洋舰、20艘驱逐舰和其他数十艘小型舰艇。美国太平洋舰队除
了3艘航空母舰和少量巡洋舰、驱逐舰出海在外,全数在此。
这天是1941年12月8日,星期天,准备上岸度假的美国官兵大多数正
在用早餐,还有一些军舰上的水兵正在举行升旗仪式,收音机里播放着檀香
山电台的音乐节目。谁也没有想到,一场巨大的灾难正在迅速逼来。
此时,由183架日本飞机组成的庞大机群,向珍珠港疾飞而来。驾驶这
些鱼雷轰炸机、俯冲轰炸机、水平轰炸机和制空战斗机的,都是日本一流的
飞行员,他们在鹿尔岛海军基地进行了几个月的刻苦训练和模拟攻击,全是
为了这次即将到来的偷袭。
指挥官渊田美津雄海军中佐是江田岛海军学校的高材生,他沉静果断,
富有战斗经验和指挥才能。这会儿,他一边向机群下达修正定向仪罗盘的指
令,一边悠闲自得地听着檀香山电台的爵士音乐。音乐节目结束后,一位悦
耳的女中音缓慢地用英语播送着当天的天气预报:半晴。山上多云。云底高
3500英尺。能见度良好。北风,风速每小时10节……渊田全神贯注地听着,
脸上露出了微笑。
飞机下的云层突然薄了,透过云隙,由岸边浪花构成的白色长带跃入渊
田的眼帘。“海岸线!”渊田兴奋地喊道。他睁大了眼睛,注意观察珍珠港
上空,生怕漏掉一点黑影。可是,哪里都没有敌机的影子,连一点防备的迹
象都看不到。随后,渊田转头观察上空,看到的全是日本飞机,没有发生空
战,也没有发现高射炮开火。渊田长舒了一口气,命令:“用甲种电波向舰
队发报:我已奇袭成功。”
奇袭成功的密码是“虎”字。于是,“虎、虎、虎”的电波穿透太平洋
上空的云层,传到了250海里外的特遣舰队,传到了广岛湾的联合舰队司令
部,传到了3千海里之外的东京大本营。太平洋战争的序幕由此正式拉开了
——这天是1941年12月8日。
日本为什么要飘洋过海去长途奇袭珍珠港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日本原指望很快结束侵华战争,从陆路长驱
直入进攻东南亚。日本是个岛国,资源贫乏,要想维持战争机器的运转,必
须首先控制东南亚的石油和其它资源。可是由于中国军民的奋力抵抗,日本
军队处处受阻,不得不改从海上进攻东南亚。而美国也早就对东南亚的资源
垂涎三尺,看到日本的口味越来越大,十分恼火,它要求日本立即从东南亚
撤军。日本当然不干,并且和德国、意大利联盟,摆出了准备和美国对着干
的架势。两国一边谈判,一边积极备战,战争处于一触即发的状态。
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大将考虑到,如继续向东南亚增兵,
美国决不会袖手旁观。与其在海上同美国遭遇,不如一下子敲掉美国的太平
洋舰队,把整个太平洋控制在手中,这样就可以无所顾忌地进攻东南亚了。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紧张实施之中,精确的计算,针对性的演习在悄悄进
行。1941年11月26日,南方海军中将率领由6艘航空母舰为主的大型舰队
… Page 355…
驶离日本单冠湾,于12月8日凌晨停泊在距离珍珠港只有250海里的水域,
“第一攻击波”的舰载机群腾空而起,这样就出现了刚才描述过的一幕。
檀香山时间12月7日7时49分(东京时间12月8日3时10分),■,
■,随着两发信号弹的升空,日本飞机开始了进攻。53架俯冲轰炸机分成两
路,分别奔向希凯姆机场和惠列尔机场,去摧毁美国飞机。顿时,美军机场
上升起了滚滚浓烟。绝大多数美国飞机根本来不及起飞,就一架接一架地中
弹起火,少数几名美国飞行员冒死驾机上天,勇敢地与日机在长空拚杀……
几乎同时,日军40架鱼雷轰炸机扑向锚泊在港内的美军战列舰。由于港
内水浅,这些飞机将高度一直俯降到距海面10米处才施放鱼雷,一道道水迹
直奔那些可怜的庞然大物。停在最北面的“内华达”号首先中雷,它紧急驶
离泊位,想夺路而逃。“西弗吉尼亚”号和“俄克拉荷马”号受到了集中攻
击,前者中了6颗鱼雷,左舷被撕开一道长36.6米、宽4.6米的大口子,
迅速翻倒,后者三处被鱼雷命中,半截船身沉在海里。
“加利福尼亚”号中了2颗鱼雷,舰体左倾,也在缓慢下沉。
海面上漂着一层30厘米厚的乌油,燃起了熊熊烈焰。
紧接着,渊田亲自率领49架水平轰炸机,冒着岸上和舰上猛烈的高射炮
火,排成一字长蛇,鱼贯进入轰炸航向,高爆炸弹呼啸而下。“亚利桑那”
号被穿甲弹穿透钢甲,引起弹药仓爆炸,舰首被炸裂,碎片一直飞到百米高
空。“田纳西”号和“马利兰”号也遭到了狂轰滥炸,伤痕累累。
轰炸结束后,渊田开始观察战场,只见到处浓烟滚滚,珍珠港成了一座
烈火地狱。43架制空战斗机还在向地面和机场疯狂扫射,一些鱼雷轰炸机仍
在寻找目标,连“犹他”号靶船都未能幸免,它连中6颗鱼雷,倾覆大海。
第一攻击波的攻击持续了1小时后开始返航,日本方面只损失了9架飞
机。这时,第二攻击波的171架飞机又飞抵珍珠港上空。这些飞机冒着越来
越强的高射炮火,冲破硝烟,再度向地面和水上目标展开猛烈攻击。一队俯
冲轰炸机发现了停在船坞中的“宾夕法尼亚”号战列舰,这艘在第一次攻击
中唯一幸免的旗舰终于未能逃脱,甲板上燃起了熊熊大火。
第二攻击波也大约持续了1小时。这次攻击进一步扩大了战果,但由于
猛烈的高射炮火,损失了20架飞机。整个攻击结束后,渊田绕珍珠港飞了一
周,拍下了许多照片。
在2个小时中,日本人完全统治着珍珠港的上空,354架飞机随心所欲
轰炸扫射,击沉击伤了美国太平洋舰队全部8艘战列舰,其中击沉5艘、重
创3艘,击沉击伤其它舰船10余艘,击毁美机400多架,美军伤亡约4000
人。而日本仅付出了29架飞机的代价。
(凌林)
… Page 356…
中途岛大海战
这是一个不祥的周末。
1941年12月7日下午3时,正在播放交响音乐的华盛顿电台突然中断,
随之播出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日本飞机在不经任何警告的情况下,突袭
美国驻珍珠港的太平洋舰队!……”
消息像颗炸雷,把人们惊呆了,难道这是真的?而更多的人被震怒了,
他们围在收音机旁狂怒地呼喊着:“吊死日本人!”、“吊死他们!”被人
们视为美国骄傲的海军军官们更是怒不可遏,他们感到这是奇耻大辱。
海军少将尼米兹闪电般从椅子上跳起来,他激动而且愤怒,边穿大衣边
命令道:”副官,备车,我要到海军部去,必须立即弄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
事”。正围坐在一起度周末的妻子见尼米兹发这么大的脾气,感到事态的严
重,暗暗地向上帝祈祷。
尼米兹是美国海军部航行局局长。当他还是海军上校时,就曾致力于研
究未来的战争,认为美国迟早要和日本或德国打仗,而且战争首先从突然袭
击开始,美国首先失利。由于他在海军中享有很高声誉,连罗斯福总统也知
道他是个“红脸膛”的将军。
当副官向他汇报车已准备好时,他疾步走到妻子的身旁说道:“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