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豪威尔-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国的武装部队。
结果,戴高乐的傲然态度完全出乎艾森豪威尔的意料。会见时,戴高乐
开门见山地说:“我是以法国总统的身份到这里来的。如果你有意向我提出
请求,请放心,我事先已准备使你满意。。”艾克于是很有礼貌地要求戴高
乐,让吉罗指挥法国武装部队。戴高乐非常气愤地回答说:“法国军队指挥
权的问题,是法国政府权限范围内的事,不是你们的事。”艾森豪威尔重申
他的立场,对此戴高乐问道:“你是一名军人,你认为一位领袖的权力,如
果要仰仗某一外国的鼻息,还能存在吗?”他承认艾森豪威尔在经管着用美
国装备重新武装的法国军队的工作,处于有利的地位,但是戴高乐提起第一
次世界大战时,美军使用的是法国的大炮,驾驶的是法国卡车和法国飞机。
他问:“我们因此而要求过美国任命这名或那名领导人,或建立这样或那样
的政治制度了吗?”
说实在的,艾森豪威尔对提出这一要求是感到为难的,这只是由于罗斯
福的压力才这样做的。本来,他不想过问法国的政治,他比丘吉尔,更比罗
斯福清楚地知道戴高乐在法国人民中的影响。他对戴高乐,正如戴高乐对他
一样,有着一种“无可奈何的钦佩”。他们两人从来没有成为密友,但是他
们互相尊重。戴高乐钦佩艾森豪威尔的直率和诚实;艾森豪威尔钦佩戴高乐
的能力和他毫不动摇地献身于解放法国的事业。
在进军西西里之前,6 月22 日艾森豪威尔给马歇尔送去一份关于“当前
形势”的长篇分析报告。他强调进攻西西里时拥有一个巩固后方的重要性。
他请马歇尔注意,不要让罗斯福的行为酿成危机。他建议承认法国全国解放
委员会是法国临时政府,认为这个问题比吉罗的地位更重要。丘吉尔和艾森
豪威尔的政治顾问们也都认为,承认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但是罗斯福给艾克
发去了一份严厉的指责电报,警告他“无论如何你都不能承认这个委员会”。
艾森豪威尔坚持认为,“某种有限的承认”将会是有益的。在8 月,罗斯福
终于对艾森豪威尔所提的方针作了某些妥协。在毫不隐讳地宣称不会“给戴
高乐一匹白马让他进入法国,成为法国政府的首脑”之后,罗斯福采取承认
法国全国解放委员会“对承认其统治权的法国的海外领地施行政权”的立场。
法国问题这样解决后,艾森豪威尔就着手实施代号“哈斯基”的西西里
作战计划。在进攻该岛之前,艾森豪威尔主张先攻占位于突尼斯和西西里之
间的班泰雷利岛。这座岛屿有意大利的重兵把守。海岸都是岩石,没有沙滩,
唯一的通道是一个狭窄的海港。艾森豪威尔想把这个岛作为盟军的机场和前
进基地。副总司令亚历山大根本反对攻占这座岛屿。海军司令坎宁安起先同
意亚历山大的意见,认为太冒险了,空军司令特德也这样认为,但是待德想
要飞机场,他是艾森豪威尔的副手们中第一个率先支持这一行动的。
经过盟军的飞机对这个岛屿实行三周的猛烈轰炸之后,坎宁安的意见改
变了,他同意艾森豪威尔的看法,意军士气低落得不堪一击。但是亚历山大
还是反对。负责指挥突击的英国将军也反对,他说艾森豪威尔的计划行不通,
而伤亡将是巨大的。他说班泰雷利是一个小型的直布罗陀,到处布满枪炮,
认为这一计划充满了“阴郁不祥的预兆”。艾森豪威尔则坚持不借任何代价,
必须占领这个岛屿,但是反对意见异常强烈。因此他决定在突击前亲自侦察
一下。6 月7 日晨,他和海军司令坎宁安乘坐皇家海军“曙光号”,驶往班
泰雷利岛。这艘军舰一直开到海岸,然后向敌人打了几炮。只有两门意大利
海岸炮回击,而且都打歪了。艾森豪威尔对坎宁安说:“安德鲁,如果你和
我坐上一艘小艇,我们自己就能占领这个地方。”艾森豪威尔回到阿尔及尔,
就命令按计划发动攻击。经过一昼夜的激战,守军11000 多人就投降了。盟
军没有任何伤亡。
首战成功,艾森豪威尔兴高采烈。7 月7 日,艾森豪威尔飞往马耳他坎
宁安的指挥所,亲自指挥“哈斯基战役”。7 月10 日凌晨,3200 艘大小军舰
和运输船只,载着16 万英美军队,在1000 架飞机的掩护下,对西西里岛东
南部发动进攻,实行两栖登陆。7 月10 日,守卫西西里的意军是23 万人,
德军4 万人。意军有11 个师,但他们编制不足,其中7 个师是海岸防卫队,
多半是胡子兵,士气沮丧,战斗力很低。德军有两个坦克师,其中一个是精
锐的戈林党卫师。由于7 月9 日下午刮起七级西北风,海上波涛汹涌,所以
士兵们晚上都趁机睡大觉去了。他们在床上翻身时得意地说:“谢天谢地,
今天夜里他们无论如何来不了。”
英美军队出奇制胜,登陆相当顺利。只是由于美国飞行员缺乏两栖作战
的训练和经验,在朦胧的月光下把一些海上沙洲误认为海岸滩头,过早地投
下了一些伞兵战士,使他们葬身海底,作了无谓的牺牲。
盟军登陆以后,岛上德意军队的抵抗加强了,尤其是德军拚命抵抗,以
掩护他们的主力撤退到意大利本土。在东海岸,英军遭到德国法西斯军队的
猛烈抵抗,进展缓慢,到8 月5 日他们才攻克卡塔尼亚。此后,整个英军战
线向前推进到埃特纳火山南面和西面的山坡。在中部和西部,美军进展较快。
7 月23 日攻下巴勒莫以后,巴顿将军挥戈东进,于8 月16 日先于英军占领
了西西里首府墨西拿城。第二天,8 月17 日上午10 时,最后一名德军已被
驱逐出西西里。在这次攻占西西里的战役中,英、加、美官兵伤亡和失踪者
共为31158 人,其中美军损失7445 人。意德军的损失共165000 人,其中被
俘132000 人,逃亡意大利本土的有100000 人以上。
在巴顿进入墨西拿的当天,艾森豪威尔的军医递交给他一份医生的报
告。报告说,一个星期前,巴顿在视察一所野战医院时,大发脾气。当时他
看到一名青年士兵,显然没有病。巴顿想知道为什么他来住院。那个士兵回
答说:“我神经有毛病。我再也受不了炮弹的爆炸声。”说完便哭泣起来。
巴顿又叫又骂,打了他两个耳光,骂他是胆小鬼,命令医生们不准他住院。
艾森豪威尔读了这份报告,给巴顿将军写了一封长信。他在信中开头就
说:“我清楚地懂得,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有时采取坚定和断然的措施是
必要的,但是不能原谅粗暴,不能辱骂伤员,也不能在下级面前控制不住自
己的脾气。”艾森豪威尔命令巴顿写深刻的检查,并向挨打的士兵道歉,向
医院里的护士和医生道歉。艾森豪威尔为了保护这位能征善战的将军,将医
生的检举报告没有交军法部门,而保存在自己的秘密档案中。巴顿按照艾森
豪威尔的要求道了歉,随后写信给艾森豪威尔:“我无法用言词来表达我使
你很不愉快的悔恨和忧伤。你是我感激不尽的人,我心甘情愿为你献出我的
生命。”
西西里战役结束后,在丘吉尔的要求下,接着向意大利本土进军,艾森
豪威尔心想:进攻发动得越早越有利。按照和达尔朗达成的协议的方式,若
预先和意大利作出安排,便可能减少、甚至不必经过艰苦的战斗。 1942 年
11 月,在“火炬”行动刚开始时,艾森豪威尔错过了不需要付出大的代价、
趁热打铁攻占撒丁岛和突尼斯的机会。如果在意大利出现这种机会,他说他
一定要抓住。
7 月19 日,盟军对罗马进行首次空袭,对其军事目标和铁路车站造成了
严重破坏。本来,意大利在北非、地中海、西西里岛接二连三的惨败,就早
已加深了墨索里尼政权的军事、经济和政治危机。这样一来,人心更加慌乱。
意军兵员缺乏,士气低落,兵力分散。在国内担任防御的47 个师战斗力
很差。在苏德战场上作战的意军在第八集团军的22 万人,只剩下8 万人。在
法国和巴尔干担任占领任务的意军,在当地游击队的打击下,已不能自拔。
它的“盟友”纳粹德国,在斯大林格勒惨败后,无力对意军进行大规模的支
援,反而对意大利横征暴敛,意大利人民怨声载道。
由于连年战争,经济日益恶化,1942 年意大利的工农业生产分别比战前
下降了35%和20%。进口额减少了78%。国债从1460 亿里拉增加到4050
亿里拉。国家预算赤字大增。
1939 年是120 亿里拉,1943 年上升到870 亿里拉,收入只敷支出的36%。由于严格的控制,物价形式上只上涨了一倍,但全国各地黑市猖厥,食
品匮乏,民不聊生。早在1943 年3 月,米兰、都灵等地的工人就举行了大罢
工,参加者达30 万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身患胃溃疡病、性情暴躁且有神
经质、意志颓丧、反应迟钝的“领袖”墨索里尼,还决定动员100 万人,强
迫14 岁到70 岁的男子和14 岁到60 岁的妇女为国家服役。但人民厌倦了,
军队士气涣散,反战情绪普遍增长。贫穷的意大利帝国已无法继续进行战争
了。在这种形势下,意大利统治集团内部决定抛弃墨索里尼来摆脱危机,维
护资产阶级政权。
早在1943 年5 月初,沉默寡言、谨小慎微的意大利国王埃曼努尔就在估
计形势,伺机行事。他暗自作了如下的笔记:“德国在进入战争的第五年时
是疲倦而沮丧。。罗马尼亚和匈牙利是军心颓丧。。南斯拉夫处于全面暴动
状态。。丹麦和挪威的全体人民都是反德的。。俄国看来很强大,有丰富的
资源和人力,有很好的军事和民政领袖。”“盟国无疑是了解意大利军队的
可怜状况的,除了几辆德国坦克以外,没有装甲部队。”他还说:“我们决
不要忘记对英美政府领袖作出各种有礼貌的姿态。”现在国王觉得时机已到,
便同总参谋长安布罗西奥将军和巴多格利奥元帅等人联系,成为酝酿推翻墨
索里尼的政治势力的核心。同时,在法西斯党内,一些元老也对墨索里尼不
满,准备召开从1939 年以来就一直没有举行过的法西斯党的决策机构——最
高委员会会议,以此作为向他们的领袖提出最后通牒的手段。随着败局的发
展,两个密谋集团加紧了他们推翻墨索里尼的活动。
这时盟军的进攻和希特勒的要挟又加速了事态的发展。
1943 年7 月17 日,盟国飞机轰炸了罗马等城市,并散发传单,号召意
大利人民抛弃法西斯和纳粹“领袖”,向盟军体面投降。7 月24 日下午5 时,
法西斯最高委员会开会。这是一次与墨索里尼摊牌的会议。该党的元老、前
外交部长和驻英大使迪诺·格兰迪提出了一项决议案,内容包括要恢复宪制,
国王应掌握更大的权力,指挥军队;墨索里尼只是党的领袖,不应再主持国
务等。经过激烈的讨论,7 月25 日凌晨2 时30 分通过了决议案,19 票赞成,
8 票反对,1 票弃权。投赞成票的包括墨索里尼的女婿、外交部长齐亚诺。这
时墨索里尼站起来说:“你们挑起了政权的危机。简直糟糕透了!”他愤怒
地宣布会议到此结束。但是墨索里尼没有想到,不仅会议到此结束,他在意
大利21 年的独裁统治也在这一天结束了。
7 月25 日下午5 时,国王埃曼努尔在萨沃伊宫接见了墨索里尼,宣布废
黜他的一切军政职务,由巴多格利奥组织新政府。国王说:“事情再不能这
样继续下去了。军队反对你,阿尔卑斯山轻步兵在唱一支歌子,歌中说他们
不再以墨索里尼的名义去打仗。”然后国玉继续说,在他看来,巴多格里奥
可以应付局势,并将组成一个新的政府。墨索里尼争辩说,军队将在最后考
验中支持他,他的去职将是“丘吉尔—斯大林集团的胜利”。但是,国王非
常坚决,一再重复说:“我很遗憾,没有别的解决办法,只能如此。”墨索
里尼就这样被拘禁了。虽说后来他被希特勒解救,当了一个时期的傀儡,但
是大势已去,法西斯的末日就要到了。
次日,巴多格利奥在电台上宣布墨索里尼下台的消息,并声明“战争在
继续进行。意大利。。信守它的诺言”。但是这一声明既不能使德国人也不
能使盟国相信,只是把意大利人民弄糊涂了。大家都希望意大利脱离战争。
如何利用“意大利的背叛”成为艾森豪威尔将要考虑的问题。他想急于
利用这一机会进行谈判,但是罗斯福不想采取主动。罗斯福电告丘吉尔,他
认为应当使意大利人接受“尽可能接近无条件投降”的条款。如果这一方案
起作用,就不会再有达尔朗协议,而已多格里奥是意大利的达尔朗,美国总
统对英国首相说:“没有你和我的批准,我们的战场指挥官绝对不能规定任
何一般性的条款。”丘吉尔倾向于不提任何条件与意大利谈判。他给罗斯福
回电说:“现在墨索里尼已经垮台,我愿意与能履行诺言的非法西斯的意大
利政府谈判。”但是他也坚持要限制艾森豪威尔的权力。7 月28 日,罗斯福
在电台发表广播演说,强调说:“我们对意大利的条件仍同我们对德国和日
本的条件一样不变,这就是无条件投降。我们将不同法西斯主义以任何形式
打交道。”
就在罗斯福和丘吉尔商谈时,希特勒行动了。墨索里尼垮台的当天,德
国人立即赶调部队进入意大利北部,其中包括从法国调来的两个师,计划占
领罗马以甫的意大利。此间,艾森豪威尔也想立即采取行动,脑子里装满了
计划和打算,要利用墨索里尼垮台所造成的有利局势。如果协议能帮助他迅
速地、不付出多少代价就占领意大利半岛,他愿冒个人风险和另一名欧洲的
反动将领再做一次交易。
在此之前,丘吉尔就抱怨他的进攻计划过于小心谨慎。“雪崩”行动(进
攻的代号)计划在那不勒斯以南的萨莱诺登陆。丘吉尔希望更往北,更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