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清明上河图 >

第146部分

清明上河图-第146部分

小说: 清明上河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此刻,全军上下已经无需再加动员,从将军到普通部卒,皆是战意昂扬,就等着皇帝一声令下,然后全军挥师东进太行,直入河北大地,在河北平原上与敌人痛快厮杀一场,甚至将来直入幽燕,复百年失地,这样才能再将岳飞先拔头筹失掉地光彩,稍加挽回。有着这样的心理,士气又极是高昂,再加上知道皇帝一到,军事行动立刻就要开始,很多部队不等正式的命令,已经按着先期部署规划好的路线,调动军队,准备后勤工作,同时各部一起派遣先锋侦骑,立刻进入太行,为各部的主将提供第一手地情服。枢密院参军司虽然提供有大量的地图,行人司也有相应的情报,各部主将仍然如此行事,也是多年积习难改,同时经过讲武堂的学习,各部都深明战场情报预知的重要性,对地形,当地气候,民风的了解,更加有益于主将对整个局势的判断。
    赵桓侧耳倾听片刻,不知怎地,竞又想起当日五国城内的事,默然良久后,方向折彦适道:“当日在五国时,半夜时分,金兵经常调动。朕睡在榻上,心中着实难安。”
    折彦适见他如此,一时呐呐竟不能答,沉吟片刻之后,方答道:“今日禁军强盛,金戈铁马之声声声可闻,令人振奋异常。”
    赵桓微微一笑,负手入得寝殿,一边行,一边笑道:“数年之功,方致于此,朕心实在安慰。”
    岳飞如何打败金兵,他只是从战报上看的分明,而唯有自己亲身到得战场,数十万大军枕戈以待,准备挥师挺进之时,赵桓地心中,才分外的振奋踏实。
    一夜安睡无事,第二天起身,依例跑步健身,又与几个侍卫摔角为乐,此处行宫到底不能与扩建后地长安宫室相比,不能例行骑马射箭,也只得罢了。待到八点左右,用过早饭,虞允文与张俊等人,早就等候多时。
    皇帝勤政爱民,长于军务,唯有不喜太早早朝,是唯一被臣下诟病的地方。前朝各帝,不管昏愚贤明,天明即朝的规矩却多半能够遵从,这一套规矩还是源流千年不变,赵桓算是改革它的第一人。
    调动派遣各部兵马,准备后勤支应的事,几个枢相与一起被召见的枢密参军们早就谋划清楚,一份份命令交由赵桓亲自下令之后,便可颁赐各部。而跟随皇帝至此的几个中书舍人,也将各地呈送过来的政务急件,送交赵桓审阅,赵桓此时心系军务,却也不能过问许多,除了涉及政改的还略微过目,其余的一律转送给留在长安的政事堂去处置。
    行人司亦是送来最新的战报,宗弼惨败之后,知道中原不可再战,开封亦不可守,遂下定了放弃黄河以南的决心,反正按照原本完颜昌等人的打算,与宋朝议和之后,只留河北幽燕等地,黄河之南尽数归还,论起失地来,他到并不很是忧惧。
    倒是一战折损了大半兵马,令得完颜宗弼大为伤心,同时,也极是害怕朝中政敌大加攻讦,甚至趁机削他兵权。
    逃到大名之后,他一边收拢残兵,一面将河北各地驻防金兵召集前来,连同原本的六万户兵马,身边又汇集了五六万人的骑兵部队,驻扎在相州、滑州各处,严防宋军打下开封后,直过黄河,攻向河北。
    他虽然觉得宋军渡河不易,未必就会直入河北,一边又是忧心忡忡,极为害怕此事。几天时间内,对当日兵败的大将万户,大加斥责,甚至诛杀了当日率先奔逃的一批中下级军官。行人司在河北经营多年,对这些动向一清二楚,甚至宗弼顿脚流泪,哀叹道:“我自北方起兵以来,从未遭遇到如此的挫折!!!”
    又常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前面那句话,赵桓到还相信,宗弼性格坚毅雄强,遭遇这样的挫折,一时情绪失控,致有此叹。而同理,这样性格的人,绝对不会去盛赞敌军的强悍,虽有此语,也只怕是行人司附注加上,以鼓励自己一方的军心士气。
    效果倒也明显,皇帝与诸多枢密大臣商议军事,吴阶与姚平仲等人扶剑箕坐于殿下,等候命令,待听得近臣颂读宗弼大赞岳飞所部的话语后,各人都是连声冷哼,大是不服。赵桓笑意吟吟,看在眼中,只觉得还需再加点料,更能令得军心振奋。
    待问及上京动向时,却果然又见谢三娘密信上书道:“颖昌之战,岳帅赫赫之功,令得此间震恐非常,一夜数惊,常有小儿夜啼,以岳帅之名相吓。”
    此信一读,再看姚平仲等人脸色,却是涨的通红,各人若不是当着天子,只怕就要拔剑怒吼。
第一百六十四章 有文有武是曲大
    赵桓知道已经刺激的差不多,当下哈哈大笑,向着姚平仲等人道:“卿等亦是良将,西军士卒精锐不在岳飞所部之下,今次挥戈东进,经太行攻河北,甚至直入幽燕,那时候上京可就不是震恐,而是要改名易帜,归我大宋治下了。”
    姚平仲等人闻言振奋,当下霍然起身,向着赵桓抱拳道:“臣等得陛下一语夸赞,敢不以戮力以报,死而后已?”
    众人都是带甲来见,身上数十斤的重甲劈里啪啦的响成一片,伴随着这般忠心耿耿的对答,当真是掷地有声,如同战鼓在侧,轰隆做响。
    赵桓极是高兴,挥手令各人坐下,然后笑道:“张宪与姚端两部,今日又来消息,他两人与石子明等部,已经穿越太行,往攻赵城、平阳,为大军先拿下落脚点。”
    见各人都是满脸兴奋,赵桓又道:“兵贵神速,敌人上京已经知道中原战败,正在汇聚兵马,朕听费伦报说,女真各部,连十几岁的小孩也全部召入军中,完颜宗瀚先前夺权得胜,志骄意满,一心想着宗弼打场大败仗,所以支应援助,都有不到之处。此次谁料真的大败之后,宗瀚知道大事不妙,反而又急召大兵,不顾自己年迈,打算亲自到燕京成立行台,与宗弼遥相呼应。”
    赵桓“嘿嘿”有声,笑道:“朕在五国时,宗瀚王爷曾经来看过朕,看到朕父子在农田里劳作,还曾经下令让朕休息三天。后来到上京。宗瀚也曾多方照顾,朕很承他的情,今特赦令,破燕京后。留其性命。也让他好生种田。”
    以宗瀚的年纪身体,其实离死不远,若是当真大败亏输,家败国亡,只怕他也活不下去,所以赵桓地命令很是无厘头。
    不过眼前的诸多将军大臣,自然不知道后世慕容复的“以彼之道,还彼之身”的精要,想到能把当年征宋地元帅擒了下来。然后也发去为奴为仆,加以羞辱,便一个个面露狂喜之色,当即振臂高呼。轰然道:“陛下仁德感天,臣等敬服。”
    赵桓满意地点一点头,对于金国贵族上层,哪怕是正值少年的合刺,他也完全没有真正宽恕的打算。
    斩草除根。不绝后患,只有以杀方能止杀。不杀个血流成河,杀的敌人彻底怕了,杀的中国北境再也有没人敢于冒犯大国之虎威,才能算完。
    这些,他相信曲端这个主帅,还有张宪姚端等人,都会做的很好。而自己这个君主,刚刚只是以玩笑的口吻来表示要饶宗瀚一条性命。底下这群大将,自然也是心领神会。会把下面的事做的很好,很到位。
    为上位者,自然要讲究一下仁义道德,才能使得国家不全是暴戾之气,不过真地想用仁德来感动蛮夷,那也只是书生意气,傻蛋才有的想法。
    他只顾说的开心,诸将却都面露猴急之色,姚端也罢了,张宪却不是西军将领出身,算起渊源,只怕也只能算在河北禁军系统之内。现今岳飞博了大彩头,张宪的能力,在场地诸将都是心知肚明,其麾下一万多将士,都是精锐中的精锐,论说战力虽然不如岳飞的步人甲重步兵,只怕比起其余诸部,还要更强一些。毕竟岳飞成军不久,部曲来自各部,训练再严,也抵不得张宪部下全是西军,全军上下一心,又已经在一起征战多年,做战经验和士气,再加上全军的配合默契,如果张宪狂冲猛打,甚至以一已之力再立下什么大功,大伙儿的脸面当真是没处搁了。
    这种心理,不但赵桓明白,便是场中诸多大臣,也是心知肚明。张俊与赵鼎等人,对这种门户之见,并不喜欢,而且亦不是关陕出身,所以并不支持。到是虞允文出身四川,少年时便在关陕各地游学,关陕四川等若一家,颇有几分亲近,有心为诸将说话,早些定下主帅率主力出征,只是自己身份尴尬,此次看情形,主帅人选若不是张、赵两人,便是自己奉命督促诸部,有了这层顾忌,反倒不好说话。
    待几个枢相与赵桓汇报清楚,一切准备工作停当,各人便退往一边,默然不语。
    傻子也清楚明白,皇帝既然并不亲征,那么眼下地当务之急,便是定下出征大军主帅,主帅一定,登坛拜将之后,便可率主力出征。
    而殿下诸将,除了姚平仲资历很老,却因为前事丧失了主帅资格,便是郭浩曾经担任行军主管,却因为性格太过沉稳,不能压服张宪与姚端二人,使得这两人擅自行,虽然攻克太原,两个主将却都受了不同程度的处罚,有此一事,郭浩虽然资历和能力皆是不俗,也很难担任主帅了。
    赵桓一语评断:“慈不掌兵,压不服部将的主帅,朕岂能将数十万大军交托于他?”
    而眼下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到底主帅是谁,皇帝将任命哪个大臣,或是哪位将军为主帅,已经是迫在眉睫。
    有不少人猜测圣意在虞允文身上,甚至是急召某个大将到太原来统兵,不过有此资历的大将,眼下都统兵在战场之上,无暇分身。况且以西军将领的傲气,也不会接受一个外来的将领,为大军统帅。
    看到各人眼巴巴的看向自己,赵桓洒然一笑,低身吩咐一个殿前卫士,那卫士点头应诺,立刻转身而出。
    众人不知道皇帝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想要互通消息,却又不敢君前失仪,只得一个个用眼色来交流,却发现对方和自己一样,都是蒙在鼓里,暧昧的眼神在空气中抛来送去,到最后却仍然只是满头雾水。好在赵桓并没有让各人猜测太久,一刻功夫不到,那出去传令地卫士已经折身返回,躬身向赵桓覆命。
    折彦适立身在赵桓一旁,经过昨夜与皇帝的交谈,他自然知道赵桓此时召见地是谁,又是什么用意。只是待看到曲端急匆匆赶到时,仍然不为人知的皱一下眉。
    “臣曲端,叩见陛下。”
    曲端并没有着戎装,他是经略副使,在宋朝这是一个尴尬的官职,有时候任命文臣,有时候也是武臣来担任。范仲淹当年被任命为经略副使时,就曾经觉得是文臣任武职,颇为尴尬,而曲端原本是武将,担任此职后,又可以用文臣的身份来见皇帝。
    看到他没有着甲,赵桓微微一笑,等着曲端行礼完毕,便立刻叫他起身,赐座。赵桓心中自然清楚,曲端傲气难改,虽然自己加以点醒,多年积习又岂能一朝尽去,不肯着甲前来,就是因为觉得自已不曾担任军职,而又知道赵桓身边有不少大将侍立,为免尴尬,是以穿着文臣袍服前来。
    他也并不和对方计较,等基本的礼节一丝不苟的执行完毕后,赵桓颔首示意,一个青年侍臣立刻上前,躬身侍立。
    赵桓笑道:“毛卿文辞最佳,你亲拟诏吧。”
    皇帝任命大臣,颁布诏令,以宋朝的传统,当然是知制诰一手操办。只是知制诰位高权重,其实又不仅仅是一个文辞之臣,所以赵桓又在身边拔擢了不少文辞品性俱佳的文士,以中书舍人兼翰林学士的身份,随时草诏,这样在行政效能上提高了不少,也使得几个知制诰大臣息劳不少。
    此时奉命草诏的便是翰林学士毛倪,青年英俊,文词俱佳,听得皇帝夸赞,也是不露声色,当即研墨铺纸,执笔在手,等着皇帝发话。
    赵桓斜倚在宽大的木椅正中,浑身却仍然充斥着帝王尊严,他沉吟片刻,便道:“河东经略副使曲端,出身将种武勇过人,且又多谋略,为将多年,威信号于三军,今命为河北招讨行军总管,统领三军,以伐凶顽。”
    赵桓已经为帝王多年,虽然叫来文词之臣帮助草诏,其实自己口中所说,已经与当时的诏书用词相差不远,那毛倪只是略加润饰,便以成章。
    曲端昨日刚与皇帝交心,知道自己重获信任,却不曾料想今日朝会,皇帝急召前来,竞是当着众人的面,任命自己为河北招讨总管,成为大军统帅。
    十五个军近二十万人,再加上河北义士数万人,在宋朝开国以来,还没有哪个大将,能一个人统领如此一支庞大的军队,奉命出征做战。
    看着面部表情急骤变幻,忽青忽白,时红时黑的曲端,赵桓还真担心他一时受不住这样的惊喜,成一个武范进,当即温言向着对方道:“怎么,曲大将军不奉诏?”
    曲端到底行伍为将多年,心智城府已经非常人可比,一瞬间的激动过后,已经是回过神来,看着皇帝神情亲切,看向自己,曲端心中只觉又酸又热,当即跪倒在地,叩首道:“臣岂敢不奉诏,只是陛下如此信重,臣委实惭愧难当。”
    “不必如此。”赵桓伸手将他扶起,笑道:“有文有武是曲大,此歌朕刚至关陕,便曾听闻,你不为主将,谁能当之?”
第一百六十五章 翻越太行
    皇帝如此夸赞,曲端再无话说!当下又跪下叩首致谢,然后方站到一边。
    张俊等枢相心情复杂,各人都有资格担任大军总管,只是皇帝既然任用曲端,此时也只得一一上前,问好致意,恭喜曲端荣膺如此大任。
    曲端此番脾气却不象当年那么狂傲,有了行军总管的头衔,下一步自然是要加枢相的名头,在官职上,他与这几个枢相已经不相上下,只是张俊与赵鼎等人过来致意时,曲端却仍然执下属礼相敬,张俊虽然与曲端有着很严重的嫌隙,此时却也深自诧异,不知道此人为什么转变秉性到这种地步。
    他当年以枢相经略关陕,曲端不过是一个部将,就敢于当着众人的面顶撞,哪怕是后来犯忌,张俊将他逮拿至中军,要斩要杀,曲端也是一句求饶的话也不曾说过,此人若是单为了行军总管一职,连皇帝的帐也未必会买,更加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