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下定决心,知道这样打法,就算打下城来也要将自己手中的军队拼光。既然对方已经责备自己攻城不力,不如保存实力,将来也还有说话的本钱。若是此时仍然不顾死伤强攻,那可真是再傻不过。
决心下定,他便悄然下令,命自己所部兵马不必攻城太急,第一波到城下的部队死伤太重,可以先撤回来休整。
军令一下,到得前头却是变了模样,不但那些伤兵太多的部队往后撤去,其余正在攻城的也是心存犹疑,立刻停住脚步,只是机械的挡住城头的箭雨,躲避着烟火石块,看到有不少士兵后撤,甚至那些没有受伤的也开始悄悄挪动脚步,往后退去。
“时机到了!”
城头的虞允文自然不知道对方高级将领的这些勾心斗角阴谋伎俩,只是他嗅觉灵敏,已经发觉城头变阵之后,敌人开始顶不住压力,不但不能大批登城,反而有小股敌军压不住阵脚,开始有后退的迹象。
敌人军心不稳,此时不出,却又更待何时。�
第五十二章 潼关大战(20)
随着他一声令下,高大厚重的城门缓缓打开,蒙古百户合勒、赤那人在前,三百蒙古骑兵和三百禁军骑兵在后,盯视着城外黑压压的金兵大阵。
“杀!”
合勒先将手中铁矛一挥,当先冲杀出去。当今之世,论起嗜血和悍勇,只有来自草原的恶狼,可以完全不惧来自白山黑水的女真人。
在他身后,六百铁骑如同旋风一般,随着他一起疾冲而出,几百支铁矛上下翻飞,已经将城门附近几百汉军杀散。
“败了,女真狗败了!”
与这些冲杀出去的蒙古骑兵相同配合,城头几万人开始一起呐喊,声音盖过了隆隆的鼓声。
浓烈的火光和浓烟深处,几百身着红色战甲的骑兵,开始向火一般,烧掠着沿途一切敢阻拦他们的敌人。
灸火般燃烧,当者辟易!
“砰!”赤那挥舞着手中的狼牙棒,一下子将一个小军官的头盔和头盖骨打的稀烂,血水和脑浆飞洒溅出,抛洒在天空中,然后又稀稀拉拉的落在那些目瞪口呆的金兵的额头上,眼中,鼻端,嘴唇。
杀人者人恒杀之,报应不爽。他们杀多了孱弱的宋军,没有抵抗力的百姓,待到此时,看到狞笑着又挥起狼牙棒的赤那时,那种如同地狱凶神一般的狞笑,一瞬间击跨了这些号称是百战雄师地强兵。
“跑啊!”不知道是谁先在喉咙里叫了一声。然后汇集成声浪,几百几千个汉军倒转脚头,向着后方拼命跑去,一边跑,一边大叫,有被蒙古骑兵追赶到的,有的人稍加抵抗,便又立刻扔下武器投降,有的反应稍迟,要么被戳个透心凉。要么就被一棒敲个稀烂。
韩常浑身发抖,恨不得抽自己几个耳光。他知道是适才的命令先乱了阵脚,乱了自己部下的军心,所以在对方一冲出来,砍瓜切菜般杀出了城门口后,其余的军人不但不相着抵抗,反而立刻失去战意,拼命奔逃。看着潮水般涌将过来的部下。他极痛苦的闭上双眼,知道这个时候,任何军令军法的威慑都不再管用。唯今之计,只有拼命奔逃了。
“逃吧。”韩常苦笑连声,传下令去。然后转身便走,倒也痛快。他倒不是害怕,只是要先走一步,到完颜宗弼那里陈说战事,辩明责任。
他身边地几十个亲兵将他簇拥在阵中,也不管身后乱军如何。直往东面逃去。
在韩常所部右侧,就是完颜撒离补的部队,韩部一乱。又将他们的队列搅乱,战阵之上。哪里看的清许多,烟尘滚滚处,只见已方友军张牙舞爪拼死逃将过来,后头不远,却是满脸凶像的蒙古骑兵紧追而至,稍一迟疑,就是一矛刺来,将人挑到半空,还兀自哈哈大笑,众金兵原本就有些气竭,不想冲到城下送命,此时看到对方有骑兵杀出,竟好似有了借口一般,各人乱哄哄掉转过身,与先溃败下来的汉军一起,拼命向着后方逃去。
合勒等人先冲破了两部兵马,趁着对方混乱,又鼓起余力,将完颜活女等部冲乱,混战之中,完颜活女还中了一箭,当即昏迷,手下亲兵拼死将他抢下,簇拥着逃开。
这些金兵原本全是步兵,分开了几千人将马群散开,四处寻找草料,若不是深秋时节秋草肥茂,这几万匹战马的草料都很是问题。虽然如此,还是很嫌吃力,无奈之下,只得将战马分开饲养,只是不料想城池不但没攻下来,还形成了这种溃败奔逃的局面,几万金军拼命逃跑,回到营中寻找战马,却只有一万来人成功,跳上战马跟着高级将领身后逃开,至于其余金兵,慌乱中却是不及寻马,只得撒开双腿,跟在幸运地伙伴身后,相随逃去。
城上宋军亦是步兵,且又疲惫之极,虽然看到对方溃败,但是出城后只追赶了两三里路,杀死了几百个零星落后的倒霉鬼,在对方的拼死反抗之下,还是有不少人又战死,而蒙古人凶悍绝伦,竟又狂追了几十里,将那些好不容易汇集一处地金兵多次冲散,而对方军心已乱,虽然败退时比宋军的纪律要好,遇到敌军来袭也能稍加抵抗,给追击的蒙宋骑兵造成了一定杀伤,只是一方是慌忙败退,没有指挥,一方是趁胜追击,勇气十足,被追到地金兵大多无心抵抗,稍做接战就又继续逃走。
如此这般,三万多金国精骑,弃马步行后,竟被六百多蒙宋骑兵撵兔子一样赶了几十里地,倒是先逃开的骑兵重新集结,回来接应,赤那和会勒等人看到对方已经重新有了建制,知道兵力相差太多,远远射箭射死对方几十人后,便即离去,回程途中,不免又顺手砍死几个殿后的倒霉鬼,方才算完结了此事。
长安一役打到此时,金兵死伤其实多半是在攻城时所受,而溃败时被杀伤的很少,究竟是城内的骑兵太少,又担心敌人实力未损,到时候来个反戈一击,反而大事不妙,所以城内宋军并没有大肆追击,而只是让那一小股的骑兵来回冲杀,将敌人一再冲散,便也罢了。
及至第二天天明时分,合勒等人终于纵马而回,赵桓等人一夜未睡,看到他们终平安归来,均是面露喜色。
赵桓当即踏阶而下,沿着城门疾步而出,在城门处负手而立,微笑着看向晨光下疾驰而来地几百骑兵。
到得离赵桓数十步距离开外,赤温合勒两人先行下马,步行过来,向着赵桓先跪下行礼。
“传旨,昨日出征追击的骑兵,每人赏绢十匹,银百两,再把准备好的牛酒羊肉呈送过来!”
合勒与赤那二人相视一笑,这些赏赐很是贵重,普通地骑兵都有这样的重赏,他们自然是更加地优厚。
只是两人却并不怎么为这些赏赐动心,赵桓的身份地位他们原本还不怎么了然,这两年功夫下来,昔日粗豪的蒙古汉子已经明白,与赵桓相比,原主人合不勒汗,简直就是蓝天白云下的一株小草,微不足道。
跟着赵桓,建功立业,更能在战场上大逞威风,这才是蒙古汉子心中最渴望的。
见赵桓面露喜色,两人跪拜礼行毕,又站起身来,依次在赵桓腰前轻轻一抱,再行抱见礼。这是蒙古人中向着更高身份的人行的最高礼节,比跪礼还要隆重尊贵,两人已经对赵桓死心效命,这才如此行礼。
只是这礼节看在其余宋人眼中,却是有些不伦不类罢了。况且,这两人身上臭气熏天,满是血污,赵桓身着黑色团龙长袍,被这两人一抱,已经是脏污的不成模样。
赵桓却并不在意,只向他二人笑道:“昨夜辛苦,未知杀伤如何,敌人去向又是如何?”
两人眼中都是露出感动之色,先由合勒操着半生不熟的汉语,向着赵桓道:“主人,金狗一直往东跑,咱们追出了近百里,打了十三次,将金狗也打散了十三次,到下半夜时,金狗的骑兵又回过劲来,开始反扑,咱们终究是人太少,不敢与他们正面交战,边走边退,借着月色又射死了不少,占足了便宜,这才回来。”
赤那接道:“杀了多少人,只怕也难以计数,咱们的人手中的矛换过,刀也砍卷了不少,我的狼牙棒也打脱了手,不知道丢哪儿去了。不过我略略估算过,死在咱们手中的肯定过两千人,只可惜咱们人太少,不然将敌人骑兵再打散,一直追下去,非得杀他个尸横遍野不可!”
他的汉语比合勒好了不少,到最后还用了一个成语,讲完之后,挺胸凸肚,显的很是得意。
赵桓待他们说完,便回头向张浚道:“依卿之见,他们去路如何?”
张浚道:“越往东,则我王师聚集越多,听闻长安有警,前方将士也必定会调兵回援,他们多半会再由龙口渡河,逃往河东。”
“朕就是担心潼关一带驻军,听闻长安有警就急速回援,结果腹背受敌,千里谷道形同虚设,被二十万强敌趁虚而入。是以早就暗中派出使者,下了严旨,令赵鼎不可擅调一卒。”
张浚面露遗憾之色,向着赵桓道:“事情紧急,陛下如此严断,也是正确。张俊等人兵马不多,依臣之见,延州各路只怕也有敌兵拖住他们,这几天也并没有张逡的信使来到,只怕他们也并没有脱身。这一股敌人,先在坚城下失却锐气,又被一通冲杀破了胆量,或是咱们有几万强兵突然出现。只怕他们匹马不得过河。如此,就可以趁着河东空虚,直杀过去,收得平阳等地,以河东地做为龙口等地的前哨,这样就再也不怕被人趁虚而入了。”
赵桓咪着双眼,盯视着东方缓缓升起的太阳,半响过后,终缓缓摇头道:“张俊也罢了,他麾下有不少良将,未必不晓得变通行事。况且,朕在河东也有后手,只是并不是战阵上的堂堂对决,所以并没有知会枢密。”
张浚默然不语,知道必定是皇帝由行人司出手,在河东做了一些勾当出来,只是皇帝现下肯定也没有完全的把握,是以不肯说出。
第五十二章 潼关大战(21)
一时间别无他话,赵桓回到宫中休息,由张浚点派精锐骑兵,再去溃逃的敌军身后哨探敌情,同时派出使者,急速奔往张浚军中,命他们相机行事,最好能趁着敌人腹地空虚,出兵河东。敌人能打长安一个措手不及,如是这般回敬一下,却看潼关处的完颜宗弼急也不急。
待到子夜时分,赵桓方悠悠醒转。
自长安闻警以来,这三天功夫他几乎都没有阖眼,一直商讨军情,在城头紧急时,还整夜在城上督战,很是辛苦,待警报一除,却是再也支撑不住,终于卧倒榻上,一睡不起。
待他醒转过后,简单梳洗一下,用了几块点心,便立刻向人询问,得知张浚等人尚未休息后,就下令立刻传见。
张浚此时五十出头年纪,精力看起来却比三十了出头的赵桓更加健旺。赵桓原本还担心他支持不住,倒是张浚进来,先打眼看了赵桓一眼,然后行礼起身,便向赵桓笑道:“陛下神情脸色看起来都还好,如此,臣等便放心许多。”
赵桓笑道:“朕不过是一个幌子,哪里出过什么力气,只不过熬夜罢了,到是卿等,日夜操劳,如此这般,国家方能无事。”
“陛下错了。陛下一身的安危,才关系到我大宋的生死存亡。只要陛下无事,长安又如何,臣等累死战死,又能如何。只要帝位不虚。我大宋恩养士大夫有年,国家民气军心可用,敌人尽自强横,却绝不能灭我大宋社稷江山。”
赵桓知他是在劝自己多纳宠妃,甚至立后,便向他含笑道:“前几日宫中,有一李姓宫人查出来已经有孕,虽不知男女,不过也是皇家喜事。围城时不便说出,今日先与卿讲。也算释众人之疑惧。”
张浚先是大喜,跪倒在地,向着赵桓拱手贺道:“陛下,这当真是国家之福!若是诞下皇子,则宋室江山再无忧矣。”
他有一层意思,却是不便说出,赵桓自是心知肚明。自从逃回以来,他说不上夜夜换新娘。不过深宫伺候地女人也有十个八个,却是一直不曾有人怀上龙种。这样两年下来,难免有人传言。皇帝已经不能生子,无有生育能力。如此这般,士大夫中才纷然传言。有人建议他立正宫皇后,也有人劝他抱养宗室子弟,如此国家危难之际,人主没有后嗣,是一件极其可怕的事。
赵桓左拖右拖,就是不信自己当真不行。如今总算不负辛劳,后宫传出喜讯,又正值长安大捷时宣布出去。对整个朝局都大有助益,再也没有人敢说三道四。赵桓的皇帝位置,自然就是绝无问题。
无后,在现代都是极严重的大事,更何况是礼教越加森严的宋朝,皇帝无子,对自己威严的损害,当真是极其严重。若是不然,此时战事紧急,君臣枢密准备连夜商讨战事,赵桓提起此事,张浚等人却丝毫不以为怪,反而喜不自禁,其因便在于此。
见张浚欢喜,赵桓眉宇间也是掩饰不住的喜色,又笑道:“但愿是个皇子才好。”
张俊依命起身,却是又面露忧色,略一沉吟,终忍不住向赵桓道:“陛下,李姓宫人既然有孕,不知道陛下将以何位封赐于她?”
赵桓淡然一笑,向他道:“朕已命王用诚拟诏,封李佳为宜嫔。”
张浚闻言一震,然后终又躬下身去,喜道:“陛下圣明。”
宋朝皇后都在士大夫和员戚家挑选,不象明清,一个是在所谓清白人家,就是中下等官员的家中挑选容颜秀丽即可,一个则是在满汉八旗中广选秀女,然后指定一人为皇后。宋朝皇后则地位相比明清更加尊贵,也常有太后临朝的举动,是以皇后的人选,要慎之又慎。这李姓宫人,不过是后宫寻常宫女,只是因为长相美丽,侍奉赵桓起居而已,若是因生子而立刻册为皇后,则是一件非常不妥地事。
赵桓此时的处置,经验很是老辣,并没有因为喜悦而乱了方寸,是以张浚深感叹服。
如此就算将此事揭过,赵桓换过表情,向着张浚正色问道:“卿查点敌我死伤如何?”
“我军连同民壮,死伤逾两万人,其中以厢军和民壮死伤最重。”
赵桓神情沉痛,“嘿”的一声,重重拍一下自己的腿,然后方道:“以守待攻,还是如此惨重死伤,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