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基金经理 作者:赵迪 >

第7部分

基金经理 作者:赵迪-第7部分

小说: 基金经理 作者:赵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嫉囊饧擞谑缭普飧龌幔磺谢顾闶撬忱L嚼资て叫鹗鲎约赫獍肽甑木螅谑缭谱匀簧俨涣丝祭资て剑敌┕睦嗟幕啊F涫道资て酱耸钡男那橐丫昧撕芏啵讶讼喟樽匀灰裁挥屑绦聊缦氯サ睦碛桑芸煺褡髌鹄矗蚋鹘鹑诨狗⑺图蚶5比唬贾栈故乔阆蛐缘赝读撕芏嗷鸸尽@资て骄醯茫谠峄鸬牧酱未煺郏约阂丫瓿闪怂椎墓怪唇捶醋星椤9黄淙唬谘舸喝麓号ǹ氖焙颍资て浇拥搅撕甏锘鸸芾砉镜穆加猛ㄖ�
  (十四)
  宏达基金管理公司是基金行业的新生派,诞生时间较晚,直到2006年末才刚刚发行一只股票型基金,无论是规模与实力都不可能与元丰基金管理公司相提并论。不过,宏达基金的老总蒯金华也毕业于珠江财经大学,是珠江财大最早的一批硕士,长雷胜平十二届,并且同样师从吴汉通,是他的师兄。蒯金华将雷胜平招至麾下,一是看中师兄弟之间的情谊,二是雷胜平简历中描述的工作经历和所作所为让他颇感兴趣。两个人第一次见面时,免不了要从学校的点滴往事谈起。
  “我在学校那会儿,金融系刚刚建立起来,当时专业分为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和农村金融,现在还分那么细吗?”蒯金华四十出头,虽然打扮得干练精神,但已经显露出不少人至中年的征兆:深色西装没有系扣,隆起的小腹撑得衬衣鼓囊囊的,贴在肚皮上使得体形的轮廓格外清晰。
  “现在本科已经不分专业了,统称为金融学,咱们学校的硕士划分为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和证券投资学三个方向。”
  “哦,那个时候吴老师博士刚毕业,他硕士、博士都是南开毕业的,读的是王继祖老先生的博士,硕士的时候和王健是同学。”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南开金融是中国金融学科的一面旗帜,王继祖先生是南开金融复系后的第二任系主任,他的弟子王健是创建深圳发展银行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过程中的传奇人物,“现在吴老师在咱们基金行业的影响力是很大的,我看你的简历才知道你是吴老师的学生,吴老师打个招呼我肯定把你招进来,但你没这么做,而是通过公开渠道投简历,说实话,我反而更加欣赏你。”
  “师兄过奖了。”雷胜平礼貌地笑了笑,他心里想,其实我压根儿就不知道你是吴汉通的学生。
  “我看你在元丰做过研究员、做过交易员,经历挺全面的,为什么要离开元丰呢?”看来,蒯金华并不知道雷胜平离职的缘故。
  “是这样的……”雷胜平鼓足勇气,把过去的经历一五一十地讲了出来。
  听完了雷胜平的叙述,蒯金华沉默了片刻,挠了几下头皮,“其实作为一个基金经理,陈智辉并没有错;肖荣决定解聘你,也是对的,他要维护基金经理的权威;你从公司利益出发,也不能说完全不对,这里面有一个制度上的问题,如果陈智辉向你解释清楚了,你肯定会照办。可如果那样的话,违反纪律的就是他了,所以的确很不好办。这种事情,经历的多了,也就知道该怎么办了。以后有这种情况,拿不准的,可以直接向我汇报。明白吗?”
  “我懂了!”
  “嗯,我知道,咱们珠江财大的学生,专业都很扎实,而且实践能力也比较强,不过,在公司,你还是要从基层干起,我们宏达的研究力量在业界并不算强,你还是做研究员吧,但我暂时不给你划分行业,不管是我们股票池里面的还是以外的,你都可以关注,希望你能发现一两只黑马。哈哈,好像有点儿像商业股评的说法。”
  “谢谢师兄,我会努力的……”
  加盟宏达基金后,雷胜平的职业生涯似乎顺了许多。正如蒯金华所说,宏达本身的研发实力就不强,加上雷胜平在研究员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三四个月的时间还真的发掘了几只不大被注意的好股票,让同事们刮目相看,基金经理也颇为感叹。若是听从了雷胜平的建议,基金净值断然不会迟迟徘徊在一元面值以下。
  宏达旗下唯一的一只基金—— 宏达股票优选发行于2007年1月,正值市场最疯狂上行的阶段性末端,一天的时间便成功募集了八十多个亿。当时市场的主流观点认为大规模基金的运作绩效弱于小规模基金,从中国证券市场的实际状况出发,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在基金经理眼中,A股市场具备投资价值的股票相对有限,规模过大的确会面临着选择上的困难,于是很多基金选择了控制发行规模。宏达初出茅庐,本不想控制规模,无奈已经成为业界不成文的规定,只好照办,首日发行规模突破八十亿后选择了提前结束认购。
  然而,在基金正式运作之后的市场走势却不乐观,上证指数冲高之后很快进入调整,运作几个月大盘跌掉了百分之二十,重新跌回到了两千点一带的位置震荡整理,而在建仓阶段基金经理却过于乐观,只能无可奈何地接受调整。因为2006年底、2007年初的市场几近疯狂,很多基金经理表示,在基金募集结束、开始运作后三五天之内就基本建仓完毕,因为动作稍微慢点儿的话,市场很可能又会在几天之间上涨几百点,这种狂热的局面显然是不理智的。宏达股票优选基金的基金经理同样如此,运作之后大幅建仓,而在指数下跌初期更觉得是千金难买牛回头,迅速提升持股比例。然而此后市场继续下跌,基金已经无法灵活地腾挪。由于对市场判断出现失误,对下跌估计不足,基金仓位过重,导致净值已经连续有两个月的时间低于九毛钱,最低的时候到过八毛四,现在是八毛六,基金份额也从最初的八十五亿份缩水到二十二亿。
  对于市场的这一轮调整,有分析人士称,经过了长期压抑后的宣泄,在股权分置改革全面结束后的全流通市场似乎已经开始显现出后遗症,特别是部分限售股的解禁与类别表决机制的丧失,给市场带来了心理上的抛压。然而,基金经理们交流时普遍认为,其实这不过是短期剧烈爆发之后回归平静而已。看来,牛市的脚步也并非一帆风顺,其间的调整也是剧烈和痛苦的。
  雷胜平在研究员的岗位上待了半年多,体会到了公司面临的困境,同时也看到了领军人物蒯金华的敬业与执著,正是凭借在业界的人脉加上他不知疲倦地奔波于北京和深圳之间,才使得宏达终于拿到了获准发行第二只基金的批文。为了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产品线结构,宏达选择发行一只混合型基金,原来股票优选的基金经理助理被调任新基金的基金经理,雷胜平出人意料地被任命为原来的宏达股票优选基金的基金经理助理,协助基金经理制定投资策略。一时间公司风言风语,连雷胜平自己都听说,很多老研究员向公司管理层表达了他们的不满。这么一个毛头小子怎么能担当如此重任,最后还是蒯金华顶住了任人唯亲的罪名与压力,坚持启用雷胜平。感激之余,雷胜平知道,如果自己不能够有所作为,不但要卷铺盖走人,说不定还要连累师兄。
  与此同时,在雷胜平出任基金经理助理后,蒯金华向宏达股票优选基金的投资团队下了死命令,三个月内将基金净值提高一毛钱以上。
  时年,雷胜平二十七岁。
  (十五)
  雷胜平的思绪总是被电话铃声打断,成功人士的白天是忙碌的,当然夜间也有夜间的忙碌方式,只不过是不同地点、不同内容的忙碌罢了。他再一次从旧时的回忆中回过神来,拿起电话。
  “喂,我是雷胜平。”静下心来,雷胜平暗想自己的重仓股跌停居然引来了这么多关注,电话一个接着一个。
  “雷总,多日不见,别来无恙啊!”电话那边的声音似冷似热,有一丝皮笑肉不笑的味道。
  “你是——”雷胜平感觉有点来者不善。
  “怎么着?雷总,0048已经两个跌停了,你还要守下去吗?就算你想守,恐怕也没多少资金了吧,就算你有资金,你的持有人恐怕也会要求赎回的。”
  “你,你到底是谁?”
  “哎呀,你怎么连老朋友的声音都听不出来了?真是贵人多忘事啊。”
  声音的确有些耳熟,雷胜平的头脑在飞速地思考着,突然一个熟悉的面孔进入了他的脑海,“夏锋!你是夏锋!”
  “哈哈,你终于听出来了!不错,正是鄙人……”

  第四回
  筹长策 少年得志肩承重任
  控业绩 壮士断臂为求生存
  (十六)
  夏锋正是雷胜平进入宏达基金管理公司时的那位基金经理,也是继陈智辉之后雷胜平共事过的第二位基金经理。雷胜平之所以有机会接任夏锋的职位,除了自己的才华外,也和夏锋辞职去读博士腾出了位置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在元丰基金的日子诠释了雷胜平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那么蒯金华的信任和夏锋的退却则成就了雷胜平的才华……
  在雷胜平看来,夏锋的灵气与魄力远不如他的老上司—— 元丰基金的陈智辉。雷胜平离开元丰基金后,陈智辉曾与他有过一次长谈,那次长谈让雷胜平记忆犹新。
  “说实话,我很欣赏你的才华、胆识与主见,” 陈智辉并不吝啬对雷胜平的赞扬,这种赞扬也是发自内心的,“其实你的判断很对,0036的确没什么价值,是一只地地道道的垃圾股,但既然得到了可靠的内幕消息,没有道理不做一次短线的投机。况且三五个交易日后出清这只股票,绝对不可能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既然能够为投资者创造收益,我就应当去做,这并不违背基金管理人的职业道德。”
  雷胜平反驳说这是内幕交易,“基金经理应当凭自己的投资能力创造超额收益,而不是依靠内幕交易。”
  对此,陈智辉淡淡一笑,“这不叫内幕交易,叫信息优势,是机构投资者相对于散户的几个重要优势之一,就是教科书中也是这样写的。在一个信息不对称的证券市场中,谁能够早一些获得信息,谁就会成为赢家。”
  雷胜平无语,他知道自己的投资经验在陈智辉面前还显得嫩了一些。临别时,陈智辉坦然地祝愿雷胜平在今后的职场上积累经验,假以时日,他一定能够成为一位优秀的基金管理人。
  相比较陈智辉,夏锋显得过于理论化,这个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金融学硕士精通数理金融,痴迷基于所谓价值投资理念的各种估值模型,把相当比例的资产配置在了大盘蓝筹股上。曾在2003年和2006年下半年,大盘蓝筹股有过不错的表现,然而2007年之后,大盘蓝筹股已经明显处于高处不胜寒的位置,估值水平过高,这些周期性的股票进入了阶段性的震荡行情,走势比较平淡。其实每个时期市场总会有不同的热点,把准节奏是一个投资者成功的必备素质。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夏锋并没有像自己的名字那样锋利,而是显得有些迟缓和保守。虽然在调整的市场当中,夏锋跑赢了大势,但由于绝对收益实在太差,在市场上的三百只偏股型基金中排在倒数几十位。雷胜平出任宏达股票优选基金的基金经理助理后,将直接与夏锋谋划全局。
  “现在我们的情况你很清楚,股票配置方面你有什么建议?”在夏锋与雷胜平的第一次正式讨论中,夏锋直接把这个问题抛给了雷胜平。
  “我觉得我们的选股流程过于循规蹈矩,我们的股票池将股本规模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这直接导致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不能进入我们的视野,而事实上很多小盘股票具备很高的投资机会。”
  “这点我承认,在股本规模上我的思路有些保守,其实有些小企业虽然会面临更多的不确定风险,但自然也孕育着更多的机会。”
  “当然,有一些周期性回暖的大盘股我也不建议斩仓了,虽然一直以来电力股和汽车股包括钢铁股并没有给我们带来丰厚的利润,但风水轮流转,我想现在可能是丰收的时候了。”
  “对于有色金属的看法,你是一个怎样的态度?我听蒯总说你当年挖掘过0079,现在经过那么大幅的下跌,估值已经相对比较便宜了。”言必称估值是国内基金经理改不了的习惯。
  “我的意见还是暂时抛空。虽然资源的稀缺性不容置疑,但我觉得商品大牛市是世界经济长周期衰退和中周期繁荣的结果,但历史经验同样显示,当世界经济中周期衰退和长周期衰退同时出现时,国际资源价格的繁荣很可能走向终结。”经过研究员、交易员等不同职位的锻炼,雷胜平已经成熟了很多。
  “你的意思是世界经济增长调整的序幕已经拉开,因此,决定资源价格的最基本动力将会减弱。”夏锋说。
  “对,中国因素始终是基金炒作商品价格的重要因素,但现在看这个因素已经被过分地夸大了。虽然我并不反对罗杰斯关于商品牛市的周期可能持续十七八年,但这个商品大牛市很可能分成两个阶段。当下一个中国和世界经济中周期重新启动,处于工业化高速增长时代的中国以及其他工业化国家仍有可能推动新一轮资源繁荣,但这可能是五六年后的事情,毕竟当前中国经济在放缓。”
  “你的看法很深刻,虽然资源是稀缺的,但终究不能够被过分地夸大。下游企业都死掉了,谁还去消费这些资源呢?对于大宗商品来说,现在既不是商品属性、也不是单纯的金融属性,而是博弈属性,市场是在搏杀。”同样是金融学硕士出身的夏锋对雷胜平的观点颇为赞同,“有色金属股票的反弹将会一次比一次弱,每一次反弹都会是出货的机会。”虽然夏锋的理论知识有余、智慧不足,但令雷胜平感到开心的是,夏锋能够积极地听取自己的意见,这在基金行业中是难能可贵的。
  (十七)
  经过反复地筛选,夏锋和雷胜平重新构筑了股票池,其中有一些类似贵州茅台这样市场颇为熟悉的绩优蓝筹高成长的公司,也有一些盘子较小的股票。其中,雷胜平格外看好0032和0254,两家公司都有着不错的经营业绩,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他对0032这家公司的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