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1401-1600集 >

第172部分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1401-1600集-第1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缘,就不起感应道交的作用,起感应道交一定是有缘。缘不定是善缘是恶缘,无记里头没有缘,无论是善缘是恶缘,统统有感。那都是在没有入法界之前,在六道、在十法界,因为烦恼习气没断尽,跟这里头众生当然有交往,只要有交往就有缘。无论这个缘是浅是深,统统起感应的作用。所以众生有感,那个感有显有冥。就是我们一般讲的,有有心求,我们凡夫求佛菩萨有有心求,有无心求,没有起心动念,实实在在是有求,求佛菩萨加持。有心求有感应,无心的求也有感应。那起感应的作用就像《普门品》里面所讲的,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现身就有造作,跟众生交往一定有说法,说法也造作,但是他那个造作是「作而无作,无作而作」,凡夫看到他是造作,实际上他没有造作。
  在这个地方讲成行。成就什么行?普贤行,皆施众生。所以向上一著,非空非有,空有不二,像《心经》上所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才叫妙,妙行、妙法。你看文殊菩萨有个别号叫妙生,现身说法一切造作没有为自己,没有自己,自他是一,自他不二!凡夫为什么会造业?菩萨为什么不造业?就在这一句,这句明白了,你就知道了,菩萨一切作为为众生,没有自己!即使造业也没办法有果报。有一个体才有果报,他没有,他没有自己,谁受果报?有自己就有受果报的,他没有。像《金刚经》上所说的,他四相都没有,「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不但四相没有,四见都没有,就是念头都没有。这个念头是《金刚经》后半部上所说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没有!我们对佛菩萨这个示现是赞叹,所造成行这句是赞叹,成就普贤大行,我们是如此赞叹。
  凡夫为什么叫造业?有我,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统统具足。有我就有自私自利,有人,我人就对立,这里头矛盾、误会就发生了。众生,空间;寿者,时间,我们讲时空。他造业,业感就现六道轮回,六道里面就有果报,三善道、三恶道;与善相应的感三善道,与恶相应的就招三恶道的果报。皆施众生,不起二乘之心。二乘是声闻、缘觉。虽然执著没有了,见思烦恼没有了,他还有分别,所谓是「我执已尽,法执犹存」。那我们要问,谁执著法执?没有我的话,谁执著法执?二乘人,我执确实是断了。这个地方我们就晓得,我执的习气没断,见思烦恼断容易,断见思烦恼的习气可不是那么容易。所以二乘人有见思习气,尘沙烦恼没断,必须尘沙烦恼习气也断尽,才能破一品无明,那就超越十法界。
  这些事理都很深,不是我们境界,我们要不要知道?要知道,应该要知道。知道有什么好处?知道现在就要干了。现在就要把妄想分别执著要看淡,不要看得那么严重。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相处,古人教给我们「君子之交淡如水」,交往一定用平常心。什么叫平常心?平是平等,常是永恒,跟一切人往来永恒存一个平等心,这叫平常心。平等心是佛心,平等心是真心;著了四相,就有你我他,就不平等。我总比你强一点,这是什么?傲慢,贪瞋痴慢。有我,执著这个身是我,有我决定就有贪心、有愚痴、有瞋恚、有傲慢,要知道这叫做轮回心。轮回心起作用叫轮回业,你怎么能出得了六道轮回?所以这些懂得之后,在日常生活当中,这叫真正用功,什么都看淡,什么都无所谓。
  什么事情最重要?「清净平等觉」最重要。无论在什么环境里头,顺境逆境、善缘恶缘,如何保持自己的清净平等心,重要!为什么?六道里头没有清净平等觉,六道里头是贪瞋痴慢疑。所以细细想想,我们自己起心动念是清净平等觉还是贪瞋痴慢疑?如果是念念都没有离开贪瞋痴慢疑,六道轮回是决定出不去,念佛都不能往生。如果起心动念跟清净平等觉相应,那就恭喜你了,你念佛求生净土一定成功。所以这个世间一切人与事有什么好执著的?有什么好认真的?这全是假的不是真的。《金刚经》上说得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执著它干什么,应该要放下;放不下,这是烦恼习气,慢慢来,一天放一点,天天放,放到一定的程度就很容易,就不困难了。开头很难,突破这个瓶颈之后慢慢就容易了,往后愈来愈容易,到法身菩萨完全没有自己了,不起二乘心。
  二乘偏重在自利,不主动去利他;法身菩萨主动去利他,这叫大慈大悲。二乘人的慈悲不是大慈大悲,佛将慈悲分四等,我们世间人也有慈悲,慈悲有条件,爱缘慈悲。你喜欢的人对他很慈悲,不喜欢的人就没有慈悲心,叫爱缘慈悲,这是六道的凡夫。再往上面去,众生缘慈悲,这也是凡夫,心量大了,知道怎么样?知道能推己及人,《弟子规》里面讲「凡是人,皆须爱」,众生缘慈悲。二乘、菩萨,法缘慈悲,这就更高一层了。他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这事实真相,佛法的术语叫「诸法实相」,逐渐逐渐明白了,所以对一切众生的慈悲心没有差别,法缘慈悲。这是四圣法界,四圣法界是法缘慈悲。脱离十法界到一真法界,到极乐世界,无缘慈悲,没有条件的,我们也称之为大慈大悲,就是此地讲的所造成行皆施众生,不起二乘之心。
  二乘是法缘慈悲,这个地方是无缘慈悲,跟佛一样,不附带任何条件,为什么?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个自己,你还谈什么。这个事实真相没人知道,知道的人什么附带条件都不加了。二乘人度众生,这就是经上讲,有缘他就度,没有缘他不度;不像法身大士,法身大士,有缘度他,没有缘跟他结缘,统统度。「佛氏门中,不舍一人」,阿罗汉有分别,法身菩萨没分别,不舍一人,不起二乘之心。
  安忍强软两境。强,逆境;软,顺境;安是安住。安忍一切境界,顺境要安忍,忍什么?不起贪痴,不可以有贪恋;逆境不起瞋恚,这个功夫叫安忍,物质环境。人事环境,这个强就是恶缘,遇到恶人你要能忍,不生瞋恚、不生报复;软是善缘,你遇到些好人,这个人对你真好,对你很照顾,你们相处都很欢喜,不生贪恋;这个时候容易起贪心。所以顺境容易起贪心,逆境容易起瞋恚,贪跟瞋里面一定有痴。所以强软两境,如果你不能够安忍就起贪瞋痴。
  那我们想想,我们在这个环境里面,活在这个世间几十年了,每天起心动念是不是落在贪瞋痴里头?贪、瞋、痴、慢、疑、恶见,一点都不错。释迦牟尼佛这么说法,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也是这个说法,我们细心去观察思惟,不要看别人看自己。修行功夫好不好,实在讲就是贪瞋痴慢疑的程度有浅深厚薄不同,不学佛的人很严重,学佛的人稍微轻了一点。我们看到功夫不错,贪瞋痴淡了,戒定慧增长了,这修行功夫好!修行几十年到临命终时还起贪瞋痴,有没有?有。不但有,很多!临命终时还有贪瞋痴,还没放下。这样学佛,来生看他造的善恶业了。如果这个人一生行善,他又到人天来,出不了三界,也不能往生;如果他造作的是恶业,他就到三恶道去了,看他造作罪业的轻重,有畜生、地狱、饿鬼不同。这不能不知道,知道了,你才会用功,你才晓得怎么修行;不知道,你不知道怎么修法。
  念佛、念经管用吗?不懂得修的人,古人说念佛人,说「口念弥陀心散乱」,心里还有贪瞋痴慢,想这些,口里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看这个人不顺眼,看这个事不顺眼,念佛声音念得再大、念得再多,没用,「喊破喉咙也枉然」。那是什么?他造的业!我们前面也曾经跟诸位报告过,他不会念。会念的,跟阿弥陀佛的心愿相应,此地讲的行里头有智有愿,那就相应了。那是一声佛号一声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相应什么?与佛的智相应、与佛的愿相应。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没有为自己,为一切众生,跟诸佛如来完全相应,这叫会念,求愿往生哪有不生的道理!
  这品经里头,诸佛如来给我们示现,教导我们,我们要善学。学了确确实实改变了我们的观念,改变了我们的行为,真的学会了,学了真管用。或增善品。增是增上,善增长,恶减损,我们讲的断恶修善,破迷开悟。心不异缘,缘是攀缘。诸位想想看,这就叫一心不乱。佛菩萨在这品经里面的示现,念念不舍众生,念念只缘一桩事,这桩事「四弘誓愿」里头第一句,「众生无边誓愿度」,这是诸佛如来的本愿,只有这一念,决定没有第二念,心不异缘。
  你看往后经文里面,一百四十一首偈都是「当愿众生」。就是说所造成行皆施众生,没有说当愿我自己,都是当愿众生。众生有没有得到真实利益?肯定是有。众生的业障习气太重,佛菩萨的愿力加持他,他不接受;不接受,佛菩萨一样加持,不是说不接受,我就不加持你,那是小乘。小乘,你不接受,他不加持你。你看看前面说的不起二乘之心,众生不接受也加持,非常感动人。你排斥、你拒绝,甚至於你反对,做出种种不善的行为,障碍佛法,这些菩萨还当愿众生,念念不舍,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妙达性空,善巧回转。妙是智慧的起用,妙慧!在什么地方见到空?在有里头见到空,叫妙;什么都没有了,你见到空,这不算妙。妙是什么?当体即空,知道万事万法,包括时间空间,事有理无,相有性无,性空。这是智慧,般若智慧,不必等分析,科学家今天用的分析。二乘人用分析,分析到最后了不可得,知道是缘聚缘散。缘聚现这个幻相,缘散了,这幻相就不存在,这是析空观,分析空。不像这些法身菩萨,他们智慧高,所有现相在面前绝不执著,决不会分别,为什么?当体即空。
  《般若经》上所讲的,「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你分别它岂不是错误吗?你执著它是更错,你要想占有它,身体都占有不到,全是妄想,统统是妄想分别执著;除妄想分别执著之外,一无所有,你什么也得不到。你所得到的就是妄想分别执著,这叫业。所以「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业感果就变现,这个果是什么?果是变现,把一真法界扭曲变成十法界、变成六道、变成三途。无论怎么变,还是个幻觉,事实呢?事实没变。事实是性空。性空怎么变法?扭曲的是形相,理体永恒不变。理体就是性空,所以菩萨了达事实真相。
  善巧回转,皆愿利物,同趣菩提。自己庆幸这一生遇到善缘得闻正法,乃往昔善根福德因缘,能信、能解、能入,具足信解行证。再回头看看九法界里头芸芸众生,尤其是六道里面的,还像我们自己一样,往昔那些颠倒错乱。我今天得度了,不必别人来劝教,自自然然这个慈悲心油然而起,自自然然像诸佛菩萨一样去帮助他,没有任何条件。众生的感,用现在的话来说,波动。起心动念,我们今天讲思想波,起个善念,起个妄念,起个恶念,不管你念是正邪、善恶,不管,它那个波是一样的。波动的速度不是光能比,也不是电能比,光跟电跟它比那差太远!光跟电这波的速度很接近,一秒钟三十万公里,可是我们思想波才动就周遍法界,那光跟电怎么能比?光跟电通过银河,我们的银河系,从这个边缘,譬如这是银河系,从这边到这边,科学家告诉我们,用光的速度要二十万年。那宇宙之间像这样的银河无量无边,我们思想波才一动就周遍了。
  所以上与诸佛菩萨起感应,我们这个念头是感,佛菩萨有应;下面同时也跟一切众生起感应,一切众生里头有妖魔鬼怪、冤亲债主,同时跟他们也起感应。所以菩提道上障缘很多。障缘从哪里来?是我们生生世世无量劫来跟一切众生有些过节,这么来的。没有缘遇到,没事;有缘遇到了,遇到就麻烦了,就这么回事情。可是你要是真正觉悟了,真正像佛菩萨一样,所造成行皆施众生,你的冤亲债主遇到你,对你也佩服,也没有话说。善缘,他在暗中帮助你,做你的护法神;恶缘的众生不会害你,你没有自私自利的念头,他对你也很尊敬。如果他的善根福德现前,他也会变成你的护法神。
  如果你在修行过程当中,一念迷惑,起了贡高我慢,就像唐朝时候的悟达国师。悟达国师的故事很多人你们都知道,虽然是十世高僧,不容易!十世都不失人身,而且生生世世都有缘出家修行,十世高僧。第十世的时候,那修行很有成就了,做了帝王师,国师,做帝王师了。皇上是他的学生,皇上送一个沉香宝座供养他。这个沉水香难得!这个宝座,我们中国人讲太师椅,价值连城。他接受之后,这个傲慢心生起来了,觉得非常荣耀,皇上的恩宠。不是平常心,起了一点傲慢心,出家人当中哪个人能跟我比?这一念傲慢,护法神走了。护法神没有情面,你真正是有道心,他一定护持你,你那个道心差一点点,他就走了。护法神一走,冤亲债主来了,就附在身上,长了一个人面疮,几乎把他的命送掉。毕竟他的善根深厚,十世高僧,也是有感,这个灾难当中有感,迦诺迦尊者来给他调解。他这个冤亲债主也接受,离开了,他这个人面疮就好了。《慈悲三昧水忏》就是迦诺迦尊者为他调解的这段公案,很值得我们警惕。
  在六道里面,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境界,不定什么时候把你的烦恼习气引发出来,就带来了麻烦。现在修行同修,无论在家出家,冤亲债主附身的我见的就很多!真正懂这个道理,信心不退,信心不逆,你的冤亲债主都佩服你,不会找你麻烦。这个理跟事我们都要懂,懂了之后,不但自己不会有冤亲债主找麻烦,也可以帮助一些有麻烦的人,帮助他调解,劝这些冤亲债主远离。为什么?找来之后双方都痛苦,冤冤相报,什么时候能化解?不如现在觉悟就回头,一起听经闻法念佛求生净土,这样多好!很多冤亲债主听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