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1401-1600集-第4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先把障碍去掉,这还能执著吗?还能分别吗?分别、执著是无始劫以来的严重烦恼习气,只有真正觉悟了,才下定决心咬紧牙根舍掉,不再干了,这就是出头的日子,不能不懂。
下面接著,这智慧开启了,「光明觉品」,开智慧了,这品经「即明如来智慧光明境界,遍照法界,无有尽极。令发信心者,以观观之,令心广博,如佛境故」。光明觉品,讲的是什么?你看几句话清清楚楚把这一品的大意全说出来了,这一品经讲如来果地上智慧光明境界,遍照法界,无有尽极,是自己本有的。大乘教常讲「生佛不二」,你要真正少分契入你就知道,《华严经》讲的是什么?讲的就是自己本人,讲的是自己的法性,讲的是自己法身。法性具足圆满智慧,不是在外求,求不到的,无量的德能相好,没有丝毫欠缺。
再回想,我们现在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世尊在「出现品」里面一语道破,「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要知道,我们这个亏吃在哪里?吃在妄想、吃在分别执著,只要有这个东西,往后还要吃苦。苦是什么?六道轮回,还要继续搞六道轮回,三苦、八苦永远离不开。所以人不能不觉悟,一念觉就成佛,众生就成佛,一念迷,那你就又堕在众生界。所以我们读到这种经文,「光明境界,遍照法界,无有尽极」,心里多羡慕,自己本有。现在我们是什么?我们现在迷了,把智慧变成妄想分别执著,把光明变成黑暗,佛用大黑天来表法。我们这个太空,现在已经有往太空去探险,太空是一片漆黑。
我们今天这个光从哪里来?光从太阳来的,如果太阳没有了,天空就一片漆黑,所以晚上你才看到太空的真面目。本来是光明的,现在变成黑暗。我们今天是黑暗遍照法界,无有尽极,烦恼业报遍法界,无有尽极,我们现在是搞到这么一个状况里头去了。你要是真正了解,你才会真正感到悲哀!谁叫你自作自受,你可决定不能怪别人,没有人叫你做。《楞严经》上讲得好,「一念不觉而有无明」,什么时候一念?当下一念,所以无明称为无始无明,无始是什么?没有开始,有开始那就是真的,有始有终那是真的,没有开始,告诉你那是假的,不是真的。无始无明,现在我们了解,是什么东西?起心动念。什么时候起心动念?就是现前。一断一切断,一迷一切迷。都给你讲真话,你不相信那就没法子了。
佛不度无缘之人,什么是无缘?不信,不愿意学、不解、不行,这就是无缘。什么叫有缘?听了之后生惭愧心,诸佛如来、法身菩萨为什么他们能断?再等而下之,声闻、缘觉也能够断执著,我们连个执著都不能断。三人行,诱引你执著的,那就是恶知识;常常示现劝你放下的,那是善知识。现在怎么?善恶我们也没法子辨别,我们都不相信,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永远没有出头的日子。这个永远,给诸位说,不是真的,要是真的话,你连希望都没有了,不是真的,只要你随顺烦恼习气,这就是永远的意思。什么时候把烦恼习气放下来,那就立地成佛。
所以告诉你,时间跟空间都是假的,《百法明门》里面就显示得很清楚,时间在百法里叫时分,空间叫方分,四面八方,空间。你看它排列排在哪里?排在不相应行法。什么叫不相应行法?它不跟心法相应,也不跟心所法相应,也不跟色法相应,也不跟无为法相应,叫不相应行法。这样说起来不好懂,我们用现代语来说大家就好懂,现代人称为抽象概念,它是抽象的,它不是事实,抽象的,迷的时候它真有,觉的时候确实没有。这是讲到时空,时空都不是真的。我们今天跳不出时空的维次,就是因为坚固的执著,只要肯放下就超越了。所以一迷,迷遍照法界,一觉,觉遍照法界;觉悟是光明遍照法界,迷了是黑暗遍照法界。
令发信心者,发信心者是初学,十信发心。以观观之,《华严经》是一乘发心,所以他那个观跟一般人不一样。《金刚经》上说如来有五眼,有肉眼、有天眼、有慧眼、有法眼、有佛眼。这个地方一乘发心,他有几种眼?最低限度他有四种眼,那就是说他有肉眼、他有天眼、他有慧眼、他有法眼。用慧眼、法眼观之,所以他不像前面三乘发心,三乘发心有次第,一乘发心没有次第。如果我们看惠能大师,确实他具足四眼,五祖跟他讲《金刚经》,他豁然大悟,佛眼得到了,二十四岁,五眼具足。佛眼从哪来的?於一切法不再起心动念,这个人佛眼观世间。
还起心动念,确实没有分别执著,法眼,菩萨法眼观众生;有起心动念、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执著就是阿罗汉、辟支佛,慧眼看众生。诸位就明白了,我们放下一切执著,慧眼现前;放下分别,法眼现前;不再起心动念,佛眼现前。我们要问,佛有五眼,你有没有?有!怎么会没有?所以佛讲生佛平等,你看佛多谦虚,愈是真有成就的人愈是谦虚,把众生提上来,众生、佛平等。平等里面表现的是谦虚,没有傲慢,没有说佛生平等,把佛放在上面;把众生放在上面,生佛平等。你想想古人言语、文字的用意,处处都是在启发你,处处都是来帮助你,哪里没有佛法?到处都是。什么是《华严经》?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就是《华严经》,就是华严境界,只要你肯放下,你不肯放下那就是凡夫境界,放下就是华严境界。
这样你才晓得,妄想分别执著是我们的大病,原因是不晓得这是病,所以也从来没有想去治病,你不知道这是病,病久了不知道,你知道这是病,那你得想方设法去求医。这个处方就是三藏经典,三藏经典是处方,诸佛菩萨、祖师大德给迷惑颠倒的病患所开的处方,你要相信,你要依教奉行。真干,这一生虽然是重病,也能够痊愈,恢复健康就是诸佛如来、法身大士,他们是恢复健康的。堕落在十法界里面都是病人,四圣法界病轻,六道里面病重,就是这个道理。妄想分别执著统统具足,病重!不能不知道。为什么要执著?为什么不肯放下?真修行,修什么?没有别的,就在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放下执著、放下分别,就修这个,这是真功夫。
所以一乘发心的人,他用法眼观之,令心广博,如佛境故。心量拓开了,知道遍法界虚空界是自己,是自己什么?是自己的真心,是自己的心量,是自己的德能,是自己的相好。智慧、德能、相好没有悟的时候,迷了,迷了千变万化,唯识所变;彻悟,彻悟是不起心、不动念,那个境界是唯心所现,所以叫一真法界。《华严经》上讲的华藏世界,《无量寿经》上讲的极乐世界,无量寿,永恒的,那是心现,没有识变。识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什么?是无明,一念不觉而有无明,把法性变成了阿赖耶,谁变的?自己变的,与佛不相干,与菩萨不相干,与别人统统不相干。
佛在《楞严经》上讲的比喻很好,法性像大海,我们一个人就像大海里一个水泡,「如海一沤发」,沤是水泡,水泡有没有离开大海?没有离开,水泡就是大海。没有破的时候,就好像你迷,你有起心动念,就变成水泡;起心动念没有了,那个水泡好像破裂了,就是大海。知道我们心的广博跟佛的境界没有两样,迷悟不二,这话都是真的,迷悟不二,生佛不二。不二里面现在变现出二,是不同了,这个我们要反省、要检点,我怎样能恢复到不二?那就要把障碍突破,突破的方法没有别的,放下而已。所以你放下执著,你就是阿罗汉,再放下分别,你是菩萨,再放下起心动念,恭喜你,你成佛了。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我们接著看下面论文,「菩萨问明品,明十信心菩萨十种所行之法,是自己所修之行」,这是一小段,这是介绍「问明品」。我们从长者的介绍就明了,《华严经》分分品品无一不是说到我们自己本人,这个要知道。我们可以这样说法,大乘佛法没有别的,认识自己而已,禅宗里面所谓「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真的,就是这么一桩事情,大乘教的终极目标就是要教我们把本来面目找到,就没事了。这部经深广没有边际,为什么?体是法性,相是法身,法性、法相都没有生灭,为什么?体没有生灭,相也没有生灭,是的,相也不生不灭,包括我们现在自己这个身相、我们环境的这些万事万物,没有一法是生灭法。我们现在看到是生灭,我们是错觉,不是正觉,正觉你就看到不生不灭。阿罗汉的正觉还不行,看到什么?相似的不生灭法。真正看到一切现象都不生不灭,一般大乘教里面讲八地菩萨,八地菩萨见到了。科学家有所谓物质不灭,精神也不灭,精神跟物质是阿赖耶的见分跟相分,法性就是阿赖耶的自证分,我们通常讲佛性,佛性是什么?佛性是阿赖耶的证自证分,就是法性里面本有的般若智慧,不是从外头来的。
我们今天看看现在这一段文,「问明品」是说明十信菩萨十种所行之法,就是「问明品」里面十大段。十甚深,第一个是讲「缘起甚深」,佛法讲一切法从哪里来的?从缘生,缘起甚深。觉是缘,迷也是缘,缘没有觉迷,要懂得。为什么要懂得?懂得之后你才肯放下,了解所谓是法界虚空界,或者我们说得明白一点,十法界依正庄严究竟是一回什么事情,知道了,知道你就肯放下。譬如你知道事实真相,六道轮回是执著造成的,那我不执著了,我把执著彻底放下,真的六道就没有了,你就出了六道轮回,怎么出的?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因为六道没有了。
就好像作梦一样,你从梦中醒过来一样,永嘉大师讲得好,「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明明我是作梦,梦里头境界好清楚,一下醒过来之后梦就没有了。人放下执著,脱离六道轮回,就像梦醒过来一样。六道是梦中之梦,梦中之梦醒过来了,还有一重梦没醒过来,那是什么?十法界,十法界到什么时候醒过来?起心动念放下了,不再起心动念了,十法界没有了;十法界没有了,你见到的叫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永恒的,不生不灭,八不中观里面所说的就是那个境界,不来不去,不常不断,不一不异。这是真得大自在了,全是性具的,就是自性本来具足。为什么佛法里面,大乘教里头,终极的目标都是在明心见性?见性什么都具足了,没有一丝毫欠缺,而且是平等的。平等你就不会羡慕别人,不会嫉妒别人,也不会感觉到不如别人,平等的。真法界!一真法界,所以缘起不能不懂得。
接著讲「教化甚深」,这是诸佛菩萨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现身说法,作而无作,无作而作,他心清净,我们一般讲有缘就做,没有缘就不做,作而无作,无作而作。缘具足了,不能不做,不做对不起人,缘不具足,你勉强做,那就会生烦恼。缘决定不求,有求就错了,有求就有分别、就有执著,你就不自在了,你就走下坡路了。
第三「业果甚深」,业是造作,果是果报,善业决定感三善道,恶业决定堕三恶道,净业决定上升四法界,四圣法界。诸位要知道,四圣六凡那个业叫染净,六凡是染业,染业里头有善恶,四圣法界里头是净业,没有善恶,这个要懂得。到一真法界的时候,连净业也没有;还有个净业,净跟染还是对立的,换句话说,起心动念、分别还没断掉。真正断干净了,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是,那个境界叫不思议解脱境界。
第四个是「说法甚深」,为什么?从自性流露的,没有通过思惟,换句话说,没有经过意识。菩萨转八识成四智,所以没有妄想分别执著,阿赖耶是妄想,末那是执著,第六意识是分别。八识有因有果,要从因上转,因只有六、七二识,就是分别、执著,六、七转了,五、八自然就跟著转,你要从五、八上转你丝毫没有办法,只能从第六跟第七,就是不分别、不执著,从这里用真功夫。这个法是从心性里面流出来的,这甚深。所以佛菩萨给我们讲经说法,这些言语、文字不是意识,这就是我们为什么难懂?原因在此地,它是从自性里面流出来的。我们今天用什么心来学习?我们是用意识心来学习,困难。
经长时间的薰习,认真学习,还是不解如来真实义,为什么?障碍没有除掉。除障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所以上上根性的人容易,他一下就能断掉,彻底就放下;中下根性的人不行,放不下,放不下怎么办?佛教你慢慢的放,这就方便多了,所以这就是方便门。首先教我们放身外之物,这个比较容易放,你要从这里下手,然后才能放下自己的身心、对身心的执著。身心世界丝毫不执著,这才出了六道;我身外全放下,自己身心没有放下,不行,出不去。身外都放下的时候,将来到哪里?到色界天、到无色界天,确确实实比欲界天跟人间好得多,所以放下不彻底,出不了六道轮回。
欲,这是讲的七情五欲,七情五欲如果不是从根放下,出不了欲界,换句话说,你修行得不到禅定。得禅定的人,初禅,七情五欲全控制住了,定功把它伏住了,真的不起作用;这个人不在欲界,在色界。色界还有色相,还有身体,财色名食睡没有了,这就是欲。换句话说,他不需要财物了,他所用的东西是自然变化的,他也不要睡眠,他也不要饮食,男女之色没有了。你看财色,他也不要名、食、睡,这个五欲他没有了,色界天人。色界天里面没有黑暗,没有昼夜,光明世界,那个光明就是我们现在讲的能量,能量太足了。
你看六道里面的众生,人间多可怜,每个人为了财色名食睡而奔波,永远没有办法脱离,生生世世多苦。天上有分吗?太难了,天上愈是往上面升,欲就愈淡,愈是往下堕落,这五种欲望就愈深,这五种欲望深到极处就是地狱,这个我们要知道。我们如果对於财色名食睡严重的贪著,你要问问自己,你能享受多久?享受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