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精英的聚会 作者:凯恩斯 >

第27部分

精英的聚会 作者:凯恩斯-第27部分

小说: 精英的聚会 作者:凯恩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奇威克先生是怎么到她的客厅里紧握双手,踱来踱去,一边还喃喃自语“她们长得这么美,可真让人头疼。”有些住在剑桥的女士们反对妇女就学,对我们的服装也看不上眼,西奇威克听说风传我们穿着“背后系扣”的衣服(这是当时的时髦样式),就问克拉夫小姐是怎么回事。克拉夫小姐跑来询问我们:“背后系扣,能解开吗?”'她谈及往事时,一贯言语风趣,这段惟妙惟肖的叙述,大约是马歇尔夫人在93岁高龄时写就的。'

  3年之后,令玛丽·佩利和埃米·布利这两位女子万分激动的时刻到来了,她们作为纽纳姆的两个先锋,要来参加男人们的考试了。这就是1874年的伦理科学荣誉学位考试,当时只有这一考试不包括政治经济学。让这两位考生通过考试的过程很不正规。下面就是玛丽·马歇尔自己记述的那个最后时刻:“我们的考试是在肯尼迪博士贝特曼街的家中客厅里进行的,这个肯尼迪就是教拉丁语语法的那位。他容易激动,脾气暴躁(我们管他叫‘爱红脸的小伙子’)”。

  “我们把那些取试卷的叫作‘跑腿儿人’,他们从校评议会办公处拿到试卷后急忙跑到贝特曼大街。这几位‘跑腿儿人’是西奇威克、马歇尔、塞德利·泰勒和维恩。在考官会议上,当时还没有设立能投关键一票的主席,所以当两个人同意我获得一等荣誉,另两个认为我应当获得二等荣誉时,我就被悬了起来,正像西奇威克所说的,‘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肯尼迪博士还为此写了几行诗句:

  两人给她最高荣誉,

  两人只是适当赞许,

  她的精神、品格,坚强毅力,

  每个考官都暗暗称奇。

  他们众说纷坛,各执一辞,

  哦,就像是福克斯韦尔·加德纳

  皮尔逊和杰文斯。

  “因为我们是克拉夫小姐的学生中最先参加考试的,所以受到格外的关照。肯尼迪家的小姐们为我们准备了精美的午餐,考试结束后,她们把我们带到埃利,结果公布之前一直与我们呆在一起,恐怕我们会过于激动。”

  所有这些“跑腿儿人”都是我年轻时在剑桥所熟知的人物,除了马歇尔以外,另几人都身材矮小,长髯飘飘。不过,也许当时他们的胡子还没有25年后我认识他们时那样长。在我看来,他们就像是充满智慧、心地善良的小矮人,焦急地用灵丹妙药把公主们从沉睡中唤醒,使她们在智力上达到与男子一样的程度。至于“她的精神、品格,坚强毅力”,将在后面70余年的岁月中得到证实。

  第二年,也就是1875年,西奇威克邀请玛丽·佩利住进纽纳姆学院的老楼,在那里克拉夫小姐现已召集了大约20名学生,她的到来可以接替马歇尔为女学生们讲授经济学。当时的纽纳姆,汇集了一群多么出类拔萃的女子啊!在这批最早的女生中,马歇尔夫人在笔记中提到的有“凯瑟琳·布拉德利,‘纽纳姆的女诗人’(她与外甥女合名为迈克尔·菲尔德,这个名字更为人熟知),艾丽斯·加德纳,玛丽·马丁(詹姆斯·沃德夫人),埃伦·克罗夫茨(弗朗西斯·达尔文夫人),梅里菲尔德小姐(维罗尔夫人)和简·哈里森”,人人都有一定的才华。一提到简·哈里森,她就滔滔不绝:“这是前拉斐尔时期,我们在房间里贴上莫里斯的作品,我们还买来伯恩·琼斯的照片,按照片里的模样梳妆打扮。我们在玩草地网球时,简·哈里森为我们设计了网球裙的刺绣图案。她的绣上石榴,我的绣上五叶地锦。晚上,我们就坐在一起,边绣边聊。我还是女孩子的时候就听说过她,那时她就被人称作‘全英国最聪明的女子’。尽管她最终选择了攻读古典文学荣誉学位,但她险些被马歇尔先生说服攻读伦理科学荣誉学位。她后来一直管他叫‘骆驼’,她说自己一见到他,就像马见到骆驼那样颤栗。她总是宣称,我与马歇尔先生的定婚,是由于她那天在我的衣服上缝上了洁白的褶边。’”

  接下来这一年,也就是1876年,玛丽·佩利与艾尔弗雷德·马歇尔定婚。对她来说,我猜想,5年前对马歇尔是一见钟情,那是她在剑桥摄政大街74号的第一个学期,她回忆道:“我对西奇威克先生和马歇尔先生的最初印象是在一个晚上,那时我们在克拉夫小姐的起居室里围坐一圈,缝制家用亚麻品。那是我第一次见到马歇尔先生。我当时想,我从未见过这样一张富有魅力的脸,它的轮廓如此清秀、双眼炯炯有神。当他们与克拉夫小姐讨论高深问题的时候,我们就满怀敬畏之情,在一旁静静聆听。”

  第一学期,她就去听他的课——那是在院长住宅区的马车房,专门租来为女生们上课。“马歇尔先生站在黑板旁边,神情颇有些紧张,连鹅毛笔都给弄弯并从指间滑落了,他讲得很认真,两只眼睛熠熠闪光。”贝特森夫人,也就是圣约翰院长的夫人,曾在院长住宅区的舞厅举行了一个小型舞会。“看到马歇尔先生神情抑郁,我就邀请他跳兰瑟斯。他显得很惊讶,说他不会跳,不过他还是同意了,随后我就带着他跳,不时有一些为难之处。我对自己的大胆感到震惊,但我一句话也没说,我想他也一直未曾开口。”再后来,就是他在圣约翰学院新庭院自己的房间里邀请她喝茶,克拉夫小姐在一旁作陪。关于马歇尔先生的课程,还有一则引人入胜的记述,我不能弃而不用。“在课堂上,他经常发表一些关于实际问题的个人观点,比如跳舞、婚姻、赌博和走私等等。”谈到婚姻时,他说:“人们通常说,理想的婚后生活就是丈夫与妻子都为对方而生活。如果这是指两人都为对方的满足而生活的话,我想这是极不道德的。丈夫与妻子不应该为对方而生活,而是应该为了某个目标而共同生活。”马歇尔夫人对此所加的评论是“他是个伟大的说教者”。

  其间,她答应斯图尔特教授,为函授部讲师写一本教科书。定婚之后,他开始帮她写这本书。“这本书以我们两人的名义于1879年出版。艾尔弗雷德坚持这样做,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意识到这本书实际上成了他自己的著作,后半部几乎全部是他写的,其中包括了许多《经济学原理》的萌芽。他一直不喜欢这本小书,因为这违反了他的信条‘简短的道理就是错误的道理’,他还说,‘你不能只为两个半先令就说出实话’”。

  实际上,这是一本极为出色的著作。多年之中就再也没有出现过比这更好的教科书,也许根本就没有另外的教科书出现过。我父亲总是认为马歇尔的态度不够公平,因为这本书原本是马歇尔夫人的,但她还是毫无怨言地同意停止印刷这本书,尽管当时的需求量还很大。1892年,另一本书取而代之,标题与原书相同,而只由马歇尔一人署名,这是一本性质上完全不同的书,它差不多就是《经济学原理》的缩写本。1879年的这一本开一时之先河的书,是那本绿色封面的小书,而不是麦克米伦公司出版的那本布封面的大厚书。

  1877年7月,他们结婚了。但我想,他们真正的蜜月是在1881年,那时马歇尔担任希里斯托尔大学学院的院长已有4年之久,身体健康大受损害,于是她就带他到巴勒莫做长时间的疗养。我想,这几个月可能是她一生中最为幸福美满的一段时光。60年之后,她如此回忆道:“我们在巴勒莫呆了五个月,在那个房顶上。每当我觉得应该想些快乐的事,我就想象我在那个房顶上。那是一个名叫奥利瓦的意大利小旅馆的房顶,当然是平的,还铺着彩色的瓦井。白天,艾尔弗雷德就在房顶上坐在一个美国式的椅子里,把活动浴室的盖撑成帐篷。在这里,他写下了《经济学原理》的前几章。有一天,他从房顶上下来,告诉我他发现了‘需求弹性’这一概念。”

  这是一段文章的开头,接下来便是对西西里风光的引人入胜的描写。马歇尔虽然为肾结石所苦,但当时病情还不十分严重。这正是他最年富力强的时期。这里没有争论、没有课程、没有沉闷的同事,也没有任何一点小小的烦扰来打乱他那过于敏感的神经,为做到这一点,马歇尔夫人耗费了大半生的时间。大自然是那么仁慈、那么美好。“从房顶上能看到康长德罗,看到向内陆伸展数英里的黄澄澄的桔子和柠檬树林,看到两面临海,围成半圆的各种形状的山峰。”他们向下看时是一座小小的院落。“院子虽小,但别有韵致。一条幽径,上面的葡萄架上爬满青藤、挂满葡萄;一棵桔子树和一棵柠檬树伫立院中,鲜花于处处盛开。周围房屋的露台上铺着彩瓦,圣诞节一到,火鸡们就栖息其上,墙洞和角落里还有一群群的鸽子。”她还喜欢一大早就去市场买水果。她直到垂暮之年都一直热衷于水彩画,虽属业余但也颇有些天分,对她来说,描描画画是最快乐不过的事情了。当艾尔弗雷德·马歇尔在屋顶上潜心于《经济学原理》的写作时,玛丽就带着毛笔和水彩外出作画。“我最爱去并花数小时作画的地方是皇宫里的教堂。这里很小而且很幽暗,刚从外面的阳光里走进来的时候,除了一丝微光,几乎什么也看不见。但,渐渐地,美妙的轮廓和细微之处从黑暗中浮现出来。那些轮廓是正在劳作的诺曼人和撒拉逊人,他们色彩绚丽,身着东方服饰。最美的是那金色的教堂后殿,伟大的基督头像在朦胧中若隐若现。”这几个月是无比幸福的一段时光。

  其后的40年中,她完全融入了他的生活。这并不像韦伯夫妇那样互为搭档,本来如果他们性格相异,这是有可能的。对于夫人的睿智,马歇尔虽然曾经认同,而且他也一直在享用,但他却越来越倾向于认为,妇女的头脑没有多大用处了。1896年,力量的大审判来临了,关于向妇女授予学位的建议,马歇尔背弃了他那些终生的挚友们,也不管妻子做何感想,站到了另一个立场上。然而玛丽·马歇尔从小就了解,并且也尊重并接受了那种“信念苛刻”的男人。她的玩具娃娃(她险些以之为偶像)被自己所爱的人烧毁,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然而他们还是能够心心相印。这一方面是由于他对她的完全依赖(没有她,他一天也生活不下去),一方面是由于她对他的深情与崇敬,这种感情日久弥深,而并未因为她心明眼亮、能觉察一切就受到损害。没有什么能逃脱她那双直指人心的眼睛。她必须面对一切,以便他不必过问。由于她那种天生的品格、聪明的头脑和我从未见过的那种心灵手巧,不管是琐事、烦心事还是无聊之事,她都能风趣谦和地应付裕如。无论是马歇尔在世之时还是在此之后,她都从未为自己谋求过什么、盘算过什么。她的头脑中一直有一个念头,就是,千万不要给别人惹麻烦。

  她有着如此高尚的情操,现在她把自己融入到他的生活之中。在希里斯托尔,在牛津,她都讲授经济学,但在这两个地方都没呆多久,他们回到剑桥之后,她就重新担任了纽纳姆学院的讲师,多年之中,她一直管理着学生们。她一丝不苟地校阅了《经济学原理》前几版的校样和索引,虽然不做公开的、直接的批评,但她以另外的方式始终影响着这本巨著的进程。希里斯托尔大学授予了她文学博士学位。但据我记忆所及,她从未与来访者们探讨过经济学问题,她甚至从不参与巴尔奥·克罗夫特的那些无休止的经济学谈话。一谈到严肃的问题,她就把客厅留给男人们或来访者,自己到楼上的书房去,即便是最无知的女士也没有像她这样装作毫无学术素养了。假期,她也并不讨论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们的理论问题,而是醉心于以南蒂罗尔山为对象的水彩画。实际上,她的艺术天份是相当高的。她很少向朋友们展示自己的作品,但她定期参加剑桥绘画协会的展览,最后她把这些画留给C.R.费伊先生,后者则将其保管在马歇尔图书馆。她画风景画的时候,把画具和画架放在身边,这时,我们的大师铺上一个气垫,打开一个折凳,把它靠在石头上,形成一个舒适的靠背,然后就坐在这个“宝座”上,用比她作画的手更颤抖的手,写下了代表性企业的篇章。

  他们从巴勒曼回来之后,又在希里斯托尔呆了一年。1883年,马歇尔接替阿诺德·汤因比担任牛津大学巴里奥学院的讲师,给印度学生授课。在牛津的时候,他班上的学生比任何时候都多,因为听课的既有成长中的印度文官,又有一些“大人物”。她记述说:“当时,亨利·乔治的《进步与贫困》引人注目。在希里斯托尔的时候,艾尔弗雷德就这本书作了三次演讲,埃利奥特女士说,这三次演讲使她想起了大蟒吞食猎物前先用涎把它弄湿的情景。在牛津,他与亨利·乔治面对面地遭遇,当时是约克·鲍威尔作东,马克斯·米勒作陪。紧接着又和海因德曼发生论战,论战是由海因德曼提起阿瑟·西奇威克的《见鬼去吧海因德曼》而引起的。复本位制和地方自治也是当时争论的焦点,不过这类话题过于危险,不便在宴会上提出。”

  在巴里奥的这段短暂的插曲,还是巴里奥声威大振、别具异彩的时候,这把艾尔弗雷德·马歇尔带到了一个前所不知的新天地。他成了乔伊特手下的年轻人之一。乔伊特本是希里斯托尔大学理事会的成员,但在这里,两人才不期而遇。在牛津的这段时光,乔伊特与马歇尔夫妇建立了友谊,后来他到剑桥的时候就常去拜访他们。马歇尔夫人记述道:“我第一次见到先生,是在帕西瓦尔夫妇举行的一个宴会上。他和亨利·史密斯都是学院理事会的成员,他们定期地每年三次来这里开会,这时他们总要到我们家里来作客,他们的来访是一件乐事。他们二人是颇相投契的一对,在一起时彼此都很愉快,乔伊特本来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但与亨利·史密斯这个意气相投的伙伴在一起时,他也显得挥洒自如。亨利·史密斯则是我所见到的最才华横溢、最幽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