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风云-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艘晾嗜颂箍�9辆,打死了将近600名伊朗士兵。他们坚守阵地长达20多个小时,最后整个阵地被伊朗战战机空投的集束炸弹和地面的重炮炸平,全营几乎全部阵亡。
当天下午,伊朗南线部队的坦克楔入了第三军的右翼的防御阵地,并攻占了苏铎炼油厂。这时,位于苏铎炼油厂以西高地附近的第三军第18步兵师指挥所受到伊朗军队迫击炮的攻击。师长奥法基姆大校阵亡。第18步兵师阵型崩溃,部分部队开始自行后撤,这样导致了第53步兵团和后续部队失去了联系。巴赫尔将军得知后,紧急命令第53步兵团后撤,但为时以晚,伊朗人的坦克和装甲车占领了公路,马上就要将第53团包围。第53团已经弹尽粮绝,通讯不通,对自己即将被包围的态势也不清楚,仍然坚守在苏铎炼油厂以西的阵地上。
在此危机时刻,巴赫尔将军身边的参谋军官主动请缨,前去联络53步兵团撤退/但他在乘装甲车前往53团阵地的路上遭到了空袭,壮烈牺牲。这名军官是第九人民师的旧部,曾追随刘明参加了苏桑吉尔德之战并参加了出国考察团,本有机会留在法国深造,但听说伊朗人进攻巴士拉时,他坚决追随刘明回到了祖国,并将自己的热血洒在了巴士拉的大地上。
由于伊朗南线部队前进速度很快,因此对伊拉克整条防线都造成了巨大威胁。一旦他们突破了伊拉克军队右翼,巷战将不可避免,那就是一场刺刀见红的肉搏战了。巴士拉人民将在战火中付出巨大代价。
刘明的眉头紧缩,一动不动的矗立在作战地图前,判断着当前的形势。作为一个只指挥过特种作战的军官,一下将如此大的局面交给他来运转,的确让他殚精竭虑,忧心如焚。
“是否马上发动反击,将敌人的进攻压回去?”刘明看着巴士拉城后方的那面小小的红旗,上面标注着13的字样——那是第13装甲师,整个南方军区目前唯一的机动力量,预备队中唯一的一个装甲师。一旦投入进攻,刘明相信它可以立刻遏制伊朗人的进攻势头。但遏制以后呢?难道放任战争打成消耗战,让伊朗人雄厚的人力和物力资本来消耗干净南方军区的潜力?
不行——时机不成熟啊!刘明握紧了拳头,敌人来势汹汹,兵锋强大。己方应该在防御战中疲惫敌人,消耗敌人,然后发动反攻。防御战的最终目标,决不能是绝对消极的。“即使力量最弱的防御者,也必然会拥有可以影响敌人和威胁敌人的某种手段。”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对防御作战给出了精辟的分析。
所以第13装甲师觉不能动用,它是刘明最后时刻反攻的杀手锏,它必须在敌人疲惫无力时如雷霆电闪般给予致命一击。它的角色是封喉的暗箭而不是以硬碰硬的铁锤。防御必须是有活力的防御,而不是被动的死守。
那么究竟如何抵挡伊朗军队的前进?一方是兵力火力都处于劣势的防守方,一方是兵力火力都占据绝对优势的进攻方……
“劣势而有准备之军常常可以发动出其不意的攻击,而把优势之军打败。”刘明想起了毛主席的经典话语,他的思路开始活跃了起来。
“在防御的目标和实质不变的情况下,他也可以采取一些小规模的进攻行动,如入侵、牵制性进攻、进攻个别的要塞等,但这时主要的目的是获得暂时的利益,用来补偿以后的损失,而不是永久的占领。”《战争论》中的话语如闪电般闪过了刘明的脑海。
他转过身,对着身后的随身参谋大声说:“立刻让欧义莱尔参谋长和沙维尔中校到我这里来!”(本书首发于www。2。,写书很辛苦,请大家支持正版!)
不一会儿,欧义莱尔和沙维尔出现在了刘明的面前。沙维尔此时已经被刘明任命为南方军区唯一一支特种作战部队——第26突击大队的队长。
“我有一个计划!”刘明看着身前的两人,微微一笑,声音沉静地说道。
第三卷 新月战旗飞 第五章 战云激荡
更新时间:2008…8…16 0:54:28 本章字数:3479
刘明和欧义莱尔及沙维尔谋划了很久,然后对特种部队下达了出击命令。这支特种部队将成为他对付伊朗后勤部队的有力手段。
刘明马上转回了主战场,此时的伊朗军队主力在防线中段被第16军阻击,前进不得。而南线的伊朗第二军却进展顺利,伊朗第二军第4师进攻库拉克,遭到了伊拉克第三军第87团的顽强抵抗。但第4师的主力在空军和坦克的支援下,连续发动了多次进攻,第87团伤亡较大,抵抗不住,撤至库尼坎拉镇据守。
巴赫尔军长组织了第29师第88、第89团增援,双方在库尼坎拉镇以南进行了激烈的战斗。伊拉克军队英勇奋战,使用迫击炮和苏制D44式轻型加农炮对集结在这一地段上的伊朗部队进行了猛烈轰击,使敌人受到了重创。当天下午,伊拉克军队收复了库拉克,伊朗第4师被迫撤退。
优势兵力下的进攻竟然被对方反击,这让伊朗方面的指挥高层勃然大怒。30日夜,伊朗第二军以第4师和第5师一部,在BM…21型122mm火箭炮的支援下,向库拉克镇发动了猛烈攻击。上百辆伊朗坦克密密麻麻的向小镇冲来,伊拉克军队则依托小镇的民居,使用RPG火箭筒和反坦克导弹进行了顽强抵抗。
伊拉克第29师中有不少军官都是出自于原来的第九人民步兵师,作风极为强硬。面对伊朗军队的两面夹击,第29步兵师击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伊朗军队的坦克和装甲车冲入镇中,双方展开激烈巷战,第29师的士兵在军官们沉着冷静的指挥下,用反坦克导弹和地雷炸毁一前一后两辆坦克,然后用燃烧瓶和反坦克手雷摧毁中间的坦克和战车;同时以架设在高处的高射机枪和狙击手消灭步兵。双方激战一夜,伊朗人尸横遍地,但第29师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
恼羞成怒的伊朗军队集中陆空火力轰击,最后整个小镇燃起烈火,几乎被夷为平地。为了掩护师主力突围,留守的第260营官兵全部壮烈牺牲。由于第29师伤亡较大,部队严重减员,巴赫尔军长被迫下令部队撤出库尼坎拉及特尔一线的阵地。
7月31日,伊朗军队进抵特尔,攻克小城阿克扎瓦克,第29师87团据守阵地,壮烈殉国。全团1300余名官兵仅有150人生还。
此时的态势是伊拉克的第16军和战斗力最强的第9人民师被伊朗中线部队的10万大军拖住动弹不得。第29师独力面对以第4装甲师为核心的伊朗南线装甲集群,而第三军第5师则即要面对伊朗第二军第5和第6两个师的压力,同时又要预防伊朗南线装甲集群的迂回突破。伊拉克的第6师则留在巴士拉城中准备巷战,而突击力较强的第13装甲师则因为要准备未来的反攻而暂时蛰伏在巴士拉以西阿马尔机场附近等待时机。伊朗军队得以长驱直入,前线伊拉克军队兵力不足,陷入苦战。
面对南线的危急局势,刘明再次调整部署,命令第三军第6师前出,在第29师侧翼构筑防线,务必要把伊朗部队北进的道路堵住。以29师自己的力量已经无法阻止伊朗装甲集群将穿透伊拉克的阵线。
…… ……
参谋军官萨?马吉德兴奋的冲进了指挥部,大声说:“他们来了,他们终于来了……”正在忙碌工作的参谋和军官们停止了工作,都看向萨?马吉德。
“谁来了?”欧义莱尔眉头一皱,用满是血丝的眼睛狠狠的瞪了年轻的上尉参谋一眼,巴士拉保卫战开打以来,这位新上任的参谋长已经三天三夜没有合眼了。
“是增援部队,第65师和第67师,他们已经从西面进城了!”萨?马吉德兴奋的回答道。
“奥——65师和67师来了?”欧义莱尔严肃的脸上出现了难得的一点轻松之意。他转过头,看向站在地图之前,头也没回的刘明。
“长官——增援部队到了!” 欧义莱尔向刘明提醒道。
“我听到了!”刘明缓缓的抬起头来,严肃的说:“各位,现在还不是庆祝的时候!波斯人的军队还在我们的国土上肆虐,我们应该更努力的工作,早日将波斯人消灭干净,捍卫我们国家的主权和尊严!这才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伊拉克军人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站在这里,为了增援部队的到来而得意洋洋!”
听到他的话,参谋军官们个个面红耳赤,沉默了一秒钟,大家又立刻投入到了工作之中。刘明转过身对欧义莱尔微微一笑说:“不过既然增援部队来了,我们也应该给伊朗人一点惊喜了!”
“长官,您刚才……”欧义莱尔看着刘明态度的变化,不解的问道。
“巴士拉之战才刚刚开始,欧义莱尔,走向胜利的道路还很长呢!”刘明意味深长的说道,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看向遥远的未来。
…… ……
刘明决定给第6师主力配属部分坦克对伊朗部队进行反击,以强硬的态势压迫伊朗部队无法直接北进,使其无法顺利抄袭整个伊拉克防线的后方。这样伊朗南线部队如果想完成预定计划,必须偏离原来的进攻方向而改向西进,直接进攻巴士拉。此时北线伊朗军队与南线相距过远,而中线伊军又被阻挡在富拉贾高地一线,因此伊朗南线部队将孤军深入,独立进攻巴士拉……当然,这种局面的形成,有赖于第6师的这次反击行动的顺利与否。
10月1日,在刘明的心目中,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在他的前生中,曾经无数次在和同胞们一起庆祝那个古老民族摆脱苦难和压迫,获得独立和尊严的伟大日子。而今天,他要率领一批伊拉克军人,在远离家乡的地方为另一个民族的独立和尊严而战!
当太阳升起在地平线上时,伊朗士兵开始晨祷。也就在这个时刻,伊拉克军队阵地上的上百门火炮怒吼了起来,在苏制T…62型坦克的掩护下,伊拉克第三军第6师从巴士拉防线中冲出,向着伊朗第二军的侧翼发动了猛烈的反击。
伊拉克军队按照刘明的部署,以第6步兵师为进攻主力,从特尔以西地区向伊朗军队发动进攻,而被伊朗人打的节节后退的第29步兵师也借机向正面的伊朗部队进行反攻。双方在阿克扎瓦克进行了反复拉锯,最后第29师兵力不足,被迫撤退。但他们的进攻有效的吸引了伊朗人的注意力,给第6师的进攻起了策应作用。
第6师成功的突破了伊朗军队的侧翼防守,从伊朗第二军第5师和装甲集群的结合部突入,一直突进到了伊朗装甲集团的后方,将伊朗人临时的后勤补给基地全部摧毁,仅是军火就缴获了300多车。没有了后勤支援,坦克和装甲车这些油老虎立刻会在沙漠中趴窝,伊朗装甲部队没想到伊拉克人这个时候还敢主动进攻,大惊之下,连忙调头进攻。
但在正面有第29师袭扰,加上伊拉克空军也开始再度出现在天空中,支援陆军作战。因此伊朗人足足花了三天时间,才把进攻方向来了大转向,但没想到伊拉克第6师只进行了象征性的抵抗后,就撤回了原来的防线。
但他们没想到自己对面的伊拉克29师象牛皮糖一样,在得到了部分增援后利用夜间环境和伊朗第4师主力后撤的机会,偷袭占领了阿克扎瓦克。
这时伊朗人面临着两难局面,继续原来的进攻方向,则要先攻阿克扎瓦克,再攻守在坚固防线后装备精良的伊朗第6师。改变进攻方向而想达成最高统帅部的军事目标,则只能进攻巴士拉,这样会脱离友军的支援,孤军深入进攻,并且装甲部队打巷战也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但巴士拉毕竟是伊拉克防线的枢纽,一旦攻克,那么伊拉克整个南方军区的防御就会全面崩溃,活捉对方司令官也不是没有可能。而与进攻巴士拉的方案相比,第一种情况不但有经历两场苦战——伊拉克军队的顽强伊朗人已经领教了,而且一旦突破伊拉克第6师防线,那么伊朗装甲集群将面对伊拉克第3军,第16军和巴士拉集团的三面压迫,也是危险至极。
如果此刻伊朗的指挥官是埃尔温?隆美尔或伊万?切尔尼亚霍夫斯基,那么伊朗装甲集群极有可能选择第一种情况,钻进伊拉克人的肚子中大闹天宫,横冲直撞,取得意想不到的战果。
但伊朗没有隆美尔,也没有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和曼施泰因,面对日益严重的物资损耗,面对未知的挑战,伊朗指挥官想到将要面对的两场艰苦战斗,不由的暂时放弃了第一种想法。
10月7日,伊朗南线集群充分发挥装甲兵迂回突击的特长,不与伊拉克部队继续纠缠,绕过阿克扎瓦克,勇敢的直扑巴士拉。巴士拉巷战开始了……
第三卷 新月战旗飞 第六章 国际风云
更新时间:2008…8…16 0:54:28 本章字数:3428
阴沉的秋天,冷风刮过开阔的红场,带着轻微啸声划过克里姆林宫的尖顶。莫斯科河畔的彼得大帝纪念碑依然高高耸立,这位2米多高的俄罗斯帝王,身披斗篷,傲立船头,而在他脚下,就是扬帆斩浪的俄罗斯巨舰。
此时强大的红色帝国的统治者——列昂尼德?伊里奇?勃烈日涅夫却陷入了那位伟大的帝王曾经有过的一样的苦恼之中。他老了……
他不再是那个1964年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时的勃烈日涅夫了,那时的他年富力强,身材魁梧,体魄强壮。他开朗、风趣、喜欢说俏皮话,经常妙语连珠!他还是有名的“诗人”,因为他能背诵很多诗歌;而今天,那些诗歌他一首都记不得了……
现在的勃烈日涅夫,已经是个疾病缠身、衰老体弱的老人。他身边的每个人都知道这个浅显但又可怕的事实——列昂尼德?伊里奇已经无法领导苏联了。不是吗?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不久前的一次授勋中,当列昂尼德?伊里奇得知授予他的不是苏联英雄“金星奖章”而是勋章时,他竟然象个孩子一样的哭了起来,搞得最高苏维埃全体乱了手脚!他也许忘了,金星奖章他早就已经得过了。
他还服用含有毒品的兴奋剂,尽管安德波罗夫命令保卫人员把他口袋中多余的药都掏出来并监视他使用什么药物,但谢洛科夫和兹维贡这些马屁精还是能想办法给他搞到纯正的“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