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雄 法言义疏 附录一 刘师培杨子法言校补-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李仲元者;人也。〃〃其为人也;奈何?〃曰:〃不屈其意;不累其身(一)。〃
案:意林引〃意〃作〃志〃;〃累〃作〃辱〃。华阳国志〃意〃亦作〃志〃;国志称:〃李弘;字仲元;成都人。以德行为郡功曹;一月而去。州命从事;常以公正谏正为志。〃(又国志赞云:〃仲元抑邦家仪形。〃)三国志蜀秦宓传载宓与王商书;论严君平。李弘立祠事云:〃李仲元不遭法言;令名以沦。〃均本此。(一)〃不〃字原本讹作〃又〃;据法言正文改。
则西山之饿夫与东国之绌臣。
案:文选陆机连珠注引〃绌〃作〃黜〃;意林引作〃逐臣〃。
〃〃君子卷第十二〃〃
人以巫鼓。(音义云:〃天复本作'又以巫鼓’。〃)李注:〃巫鼓犹妄说也。〃案:〃鼓〃疑〃瞽〃省;犹云巫史。
或问:〃圣人之言;炳若丹青。〃
案:后汉书来歙传注引〃炳〃作〃明〃;公孙述传注引〃圣人〃作〃王者〃;疑误。(文选王融曲水诗序注亦引;同今本。)
如回之残;牛之贼也;焉德耳?
李注:〃言复甚也。〃案:谢应芳辨惑编一引〃德〃作〃得〃。据宋咸注云:〃假令颜行之残;冉行之贼;则安得不朽之业如此?〃似〃德〃字旧亦作〃得〃。
〃〃孝至卷第十三〃〃
故孝子之于齐;见父母之存也;是以祭不宾。
李注:〃夫齐者;交神明之至;故致齐三日;乃见其所谓齐者。〃案:俞樾平议云:〃'祭’疑'齐’字之误。〃其说是也。据李注;似亦作〃齐〃;〃祭〃涉下文〃不祭〃而误。礼书七十六正引作〃齐不宾〃;当据订。
死生尽礼;可谓能子乎!
案:上四字乃答词;下五字乃或人问词。
无已泰乎?
案:御览八百四十九引〃泰〃作〃太〃;下同。
天地之得;斯民也;斯民之得;一人也;一人之得;心矣。
李注:〃得养育之本;故能资生斯民也。得资生之业;是故系之一人也。一人之得统御天下者;以百姓之心为心。〃案:李说迂曲;必增字而后通。以意揆之;此中三〃得〃字似均〃中〃字假文。周礼:〃师氏掌国中失之事。〃郑注云:〃故书'中’作'得’〃吕氏春秋行论篇:〃以中帝心。〃高注云:〃中犹得。〃淮南齐俗训:〃天之圆也;不得规。〃文子自然篇〃得〃作〃中〃。此均中。得互通之证。斯文作〃得〃;与周礼故书例同。天地之中斯民;即礼记礼运篇所谓人者天地之心也。斯民之中一人;又缁衣篇所谓民以君为心也。心矣之〃心〃;指君心言;李以百姓之心为释;亦非。
或问群言之长。
案:文选文赋注引此文;又引宋衷曰:〃群;非一也。〃
或问〃泰和〃。曰:〃其在唐。虞。成周乎?〃
案:文选宋元后哀策文注引〃泰〃作〃太〃;七启注。求自试表注亦引作〃太〃;〃乎〃作〃也〃。又七启注引注文云〃天下太和也〃;求自试表注亦引〃天下太和〃四字;今本挩。
珍膳宁餬。(世德堂本作〃■〃;注同。)
李注云:〃宁餬;餬其口也。〃案:御览八百四十九引作〃曼餬〃。(书钞百四十二亦引作〃宁〃。)
不亦享乎。
李注:〃嫌礼胡如此;太盛也。〃案:平议云:〃'享’当作'厚’。〃其说是也。据李注;似亦作〃厚〃;故云〃太盛〃。御览八百四十九正引作〃厚〃;当据订。
可不享。(世德堂本下有〃乎〃字。)李注:〃言如此不可不以盛礼待之也。〃案:御览引作〃不可不厚也〃;当据订。注云〃盛礼〃;似亦以盛训厚。
否则介鳞易我冠裳。
案:后汉书杨终传注引〃介鳞〃作〃鳞介〃。
或问〃劳功〃。曰:〃日一日劳;考载曰功。〃
李注:〃日一;日犹日日也。考;成也。周而复始以成其岁;故曰功。〃案:此节劳。功并文;正文〃日劳〃当作〃曰劳〃;与〃曰功〃对文。注文〃日一日〃当作〃日一〃;日一即日省言;故曰〃犹日日〃。今本〃一〃下衍〃日〃字;因误正文为〃日劳〃;误矣。
汉兴二百一十载而中天。
案:此乃杨子自述其作书之岁也。以史考之;当为平帝三年。此书成于居摄前;故称新莽为汉公。互相勘验;厥证益昭。李注不察;以汉公为称其前美之词;并杂引新事缘饰杨书;以为慨寄微言;箴规深切。所谓本无其意;妄欲强合也。(或以重黎篇羲和为莽官。今考汉书平帝纪:〃元始元年;置羲和官;秩二千石。〃杨子所云;即属此秩;非王莽所改大司农也。)
〃〃序〃〃
案:序篇引入汉书本传。其文字小有异同者;如〃恣乎情性〃。〃冠乎群伦〃;汉书〃乎〃并作〃于〃;昔在圣考;作〃在昔〃;〃忽恍〃作〃曶怳〃;〃莫尚〃作〃莫上〃;〃一概〃作〃壹概〃;以及〃遐〃字作〃假〃;〃范〃字作〃范〃;〃欢〃字作〃驩〃;是也。或古字两通;或字体稍别;具详温公所引;兹不悉着。
恣乎情性。
案:黄氏日钞引〃乎〃作〃于〃。
终后诞章乖离;诸子图徽。
李注:〃诸子应时而作诡世之言。〃案:温公从宋。吴本〃终〃作〃然〃;与汉书合。李读〃终后诞章〃为句;似非。〃诞章〃二字当连下文〃乖离〃读六字为句。徽。■古通;当从俞正燮说。汉书作〃微〃;亦假字。
陈施于意。
案:汉书〃意〃作〃亿〃。颜注引李奇曰〃布陈于亿万事也〃;系本书古谊。
动不克咸;本诸身。
李注:〃克;能;咸;皆。〃案:李读〃动不克咸〃为句;似非。〃咸〃当下属。孟子离娄篇:〃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即此所本。咸本诸身;犹彼文皆反求诸己。动与行同;不克犹不得也。
神心忽恍。(世德堂本作〃忽怳〃。)案:罗大经鹤林玉露三引作〃忽恍〃。
譔先知。
案:汉书亦作〃先〃。宋祁引景本作〃光〃;似误。
〃〃法言逸文〃〃
或问:〃屈原。相如之赋孰愈?〃曰:〃原也过以浮(一);如也过以虚。过浮者蹈云天;过虚者华无根。然原上援稽古;下引鸟兽;其着意子云;(或本作〃虚〃;是也。)长卿亮不可及。〃(文选宋书谢灵运传论注引法言。案:〃然原〃以下;似非本书。)
周穆王少不好学;至乎耄长。(御览八十五引杨子法言。)(一)原本〃浮〃下有〃过〃字;据文选宋书谢灵运传论注引法言;此〃过〃字当在〃如也〃下;今正之。
〃〃杨子法言校补校勘记〃〃
裕孚既校杨子法言校补讫;复得先生手■数页;亦题〃法言校补〃;与前互见异同;有足资参证者。不忍割弃;因刊诸校勘记中。片玉碎金;都为瑰宝;固不妨兼收并载也。郑裕孚记。
吾未见好斧藻其德若斧藻其楶者也。(学行。)李注:〃斧藻犹刻桷丹楹之饰。楶;栌也。〃案:〃好〃字后人所增也。既言斧藻;则不必更有〃好〃字。太平御览一百八十八引此文无〃好〃字;此古本无〃好〃字之确证。
然亦有苦乎?曰:〃颜苦孔之卓之至也。〃
考异云:〃宋。吴本无'之至’二字;温公从之。〃案:〃之至〃二字非衍文。修身篇〃公仪子。董仲舒之才之邵也〃;与此句词例正同。之卓之至;犹言卓且至也。盖或人以颜子所苦为问;杨子答之谓颜子所苦在于孔子之道既卓且至;难于跻及;故曰:〃颜苦孔之卓之至也。〃不得以〃之至〃为衍文。
或问苍蝇红。紫。(吾子。)李注:〃苍蝇间于白。黑。〃俞云:〃苍蝇则何间白。黑之有?疑原文本作'苍駹’。〃案:俞说无他证;且蝇。駹字形匪近。李注所言;本属古训;诗小雅青蝇郑笺已标此义。文选曹子建赠白马王诗曰:〃苍蝇间白黑。〃盖苍蝇能淆黑白;故凡黑白相淆者;以苍蝇为喻。苍蝇能淆黑白;与红紫之乱朱物异;而有害于色则同;故杨子并言之。俞盖未达斯旨。
曰:〃子户乎?〃曰:〃户哉!户哉!〃
案:御览一百八十四引此无上〃曰〃字;〃户哉!户哉〃!作〃我户哉〃!无下〃户哉〃二字。〃我户哉〃与〃子户乎〃相应;似属古本。
它则苓。(问道。)管子宙合篇云:〃明乃哲;哲乃明;奋乃苓;明哲乃大行。〃下文释之云:〃奋盛苓落也。〃
宋注:〃'苓’当为'蒙’。〃吴注:〃苓;苓耳也。苓耳徒有其名;而无聆闻之实。〃俞云:〃当读为笭;言如车笭也。〃案:吾子篇云:〃好说而不要乎仲尼;说铃也。〃李注:〃铃以喻小声。〃此文之〃苓〃;盖即彼〃铃〃字之假字也;言惟圣人能开明;余皆所闻弗远也。李于此文无注;盖以〃铃〃字已注释于前;〃苓〃与〃铃〃同;故不加释训。此〃苓〃当作〃铃〃之确据。(此条改前作。)
圣人以不手为圣人。(问神。)李注:〃手者;桎梏之属。〃宋注:〃当作'干’。〃吴注:〃手;持也;执也。虽以非礼见囚;终不能执而戮之。〃俞云:〃'手’当为'午’。午;啎也。不午者;不逆也。〃案:上云〃龙以不制为龙〃;其上又言〃圣人不制;则何为乎羑里〃;则手义当与制近;〃手〃乃〃●〃之误也。〃●〃即古〃●〃字;见说文我部。说文云:〃●;草木华叶下●。〃●恒作〃垂〃;荀子富国篇:〃垂事养民。〃杨注:〃下也。〃则●有降抑之义。不●者;犹言不屈不抑也。言文王虽囚;终不因囚而诎;故曰〃不●〃;盖或人以不受拘执为不制;扬子以志不屈抑为不制也。古〃●〃字恒书作〃●〃;故说苑权谋篇〃东郭垂〃;吕览重言作〃牙〃;牙即〃●〃字之讹。是古籍恒用〃●〃字也。
至书不备者过半矣;而习者不知。
李注:〃本百篇;今五十九;故曰过半。〃案:李合后世伪古文尚书数之;故曰五十九。若扬子所言;则指今文二十八篇言;故曰不备者过半。然其说足破汉博士以尚书为备者之妄。
九龄而与我玄文。
李注:〃童乌九龄而与扬子论玄。〃案:与犹举也。举训左传襄二十七年〃使举此礼〃之〃举〃。与我玄文;犹言记诵太玄之文也。李说非。
议其教化。(先知。)案:〃议〃读若〃仪〃。仪为仪型之〃仪〃;犹言准一其教化也。
修之以礼义;则下多德让。
案:〃修〃当作〃循〃;循与顺同。(说文:〃循;顺行也。〃淮南本经训:〃五星循轨。〃高注:〃顺也。〃)循之以礼义;犹言顺之以礼义也。古籍循。修互讹;说别见。
守失其微。(重黎。)音义:〃微或作徽。〃案:作〃徽〃是也。尔雅释诂:〃徽;善也。〃书尧典:〃慎徽五典。〃徽亦训善;即〃媄〃字之假。失其徽者;犹言失其善也。宋嘉佑本正作〃徽〃。
天胙光德;而陨明忒。
李注:〃天之所福;光显有德;而令(当作〃今〃。)陨之者;明乎秦。楚忒恶之所致。〃案:〃明〃借为〃盲〃。贾谊新书大政篇曰:〃萌之为言也;盲也。〃明假为盲;犹萌之训盲也。与望诸即萌都;●通作(诗墉风载驰毛传:〃;贝母也。〃尔雅释草作〃●〃。)同例。白虎通八风篇云:〃清明者;青芒也。〃亦其证。吕氏春秋音初篇云:〃天大风晦盲。〃高注:〃盲;瞑也。〃则明忒之义与光德相反。光德者;明而善也;明忒者;闇而恶也。言天于明而善者赐以福;闇而恶者覆其位。明忒与光德对文。李说非是。
自令之间而不违。
李注:〃自令与始皇并心为无道。〃案:〃令〃与〃善〃同;〃之〃与〃是〃同。自令之间而不违;犹言独善于无道之朝而不去也。〃之间〃指秦之朝廷言。
始六之诏。
考异云:〃温公曰:'李本作始六世之诏。宋。吴本作始六之诏。’音义曰:'天复本作始元之初;今从之。’卢云:'宋本作始六之诏。’案:如天复本;文理最顺。但未知李本如是否。宋。吴本尚可通。若监本;则不可通矣。宋刻既与宋。吴同;今姑从宋。吴本。〃案:作〃始六世之诏〃是也。六世者;汉由高祖至武帝;计六君也。诏谓制令之属。尔雅释诂训〃基〃为〃始〃;始犹基也。始六世之诏者;言霍光之治以先世之制令为其基;犹言本六世之令也。与贾谊新书过秦篇〃奋六世之余烈〃词例相似。作〃始元之初〃者;则俗儒不达〃始〃字之义所妄改也。宋嘉佑本亦作〃始六世之诏〃。
栾布之不涂。
案:不涂犹言不伪饰。言布哭彭越;顺情而发;对于高祖;不饰伪言也。嘉佑本作〃倍〃;疑后人所改。
■龙鳞;附凤翼;巽以扬之。(渊骞。)考异云:〃案:温公曰:'宋。吴本作巽以扬之;今从李本。’而今本仍与宋。吴本同。卢云:'李本巽作翼。’又云:'有误;今姑缺疑。’〃(以上考异。)俞云:〃李本无'巽’字;亦无他字。今各本皆作'巽以扬之’;盖据宋。吴本。〃案:〃巽〃字系衍文;即〃翼〃字讹文之并入者也。今当据李本删。
忠不足相也。
李注:〃相;助也。〃俞云:〃相与观近。〃案:〃相〃当作〃●〃。晏子春秋杂下:〃望之相相然。〃王氏杂志云:〃'相’当作'●’。说文:'●;高’。〃此文讹〃●〃为〃相〃;与彼同例。忠不足●;犹言忠不足崇也。
焉可谓之义也。
李注:〃义者;臣子死节乎君亲之款也。〃案:李注〃款〃字系〃难〃字之讹;宋嘉佑本正作〃难〃。
有李仲元者;人也。
案:李仲元见华阳国志;名弘;成都人;志载其事甚详。又三国志蜀秦宓传载宓与王商书论严君平。李弘立祠事;即其人也。又下文〃不屈其意〃;华阳国志引〃意〃作〃志〃。
或问〃泰和〃。曰:〃其在唐。虞。成周乎!〃(孝至。)案:文选曹子建求自试表李注引此文;〃泰〃作〃太〃;〃乎〃作〃也〃。此系故本。〃也〃与〃邪〃同;后人不达其义;改〃也〃为〃乎〃。文选注引李注有〃天下太和〃四字;今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