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译注1-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代多懂书法,可是射箭、下棋这些技能,却没有谁能赶上羊长和。(6)戴
①
安道就范宣学 ,视范所为,范读书亦读书,范抄书亦抄书。唯独好画,范
②
以为无用,不宜劳思于此。戴乃画《南都赋图》,范看毕咨嗟,甚以为有
益,始重画。
【注释】
①戴安道:戴逵,字安道,不远千里到豫章去拜范宣为师。范宣精通经学,以讲诵为业,很看
重戴逮。
②南都赋:汉代张衡作,记述了汉朝旧都南阳的盛况。
【译文】
戴安道登门向范宣学习,处处模仿范宣的做法,范宣读书,他也读书,
范宣抄书,他也抄书。唯独喜欢绘画,范宣认为没有用处,不应该在这方面
费心劳神。戴安道于是画了《南都赋图》,范宣看了,赞叹不已,认为很有
好处,这才重视绘画。
①
(7)谢太傅云:“顾长康画,有苍生来所无。”
【注释】
①顾长康:即名画家顾恺之,字长康。苍生:人类。
【译文】
太傅谢安说:“顾长康的画,是自有人类以来所没有的。”
①
(8)戴安道中年画行像甚精妙 。庾道季看之,语戴云:“神明太俗,
②
由卿世情未尽。”戴云:“唯务光当免卿此语耳。”
【注释】
①行像:用宝车载着佛像在城市街道上巡行的一种宗教仪式。一般多在佛生日举行。一说即行
… 页面 261…
乐图,游玩娱乐的人像画。
②务光:传说是夏朝人,隐士。商汤要讨伐夏桀时和他商量,他说: “非吾事也”。后来商汤
要把天下让给他,他说:“吾闻无道之世,不践其土,况让我乎?”负石自沉于水。
【译文】
戴安道中年时画行像,画得非常精妙。庚道季看了他的画,对他说:“神
像画得太俗气,这是因为你还没有完全摆脱世俗之情。”戴安道说:“只有
务光才能避免受到你这样的评论啊。”
①
(9)顾长康画裴叔则,颊上益三毛 。人问其故,顾曰:“裴楷俊朗有
② ③
识具,正此是其识具 。”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 。
【注释】
①裴叔则:裴楷,字叔则。
②识具:见识和才能。
③神明:气韵。
【译文】
顾长康给裴叔则画像,脸颊上多画了三根胡子。有人间他是什么原因,
顾长康说:“裴楷俊逸爽朗,很有才识,这恰恰是表现他的才识。”看画的
人寻味起画像来,确实觉得增加了三根胡子才更有气韵,远远胜过还没有添
上的时候。
①
(10)王中郎以围棋是坐隐,支公以围棋为手淡 。
【注释】
①坐隐:围棋的别名,也叫做手谈。 《颜氏家训·杂艺》:“围棋有手谈、坐隐之目,颇为雅
戏。”
【译文】
北中郎将王坦之认为下围棋是座上隐居,支道林把下围棋看做用手交
谈。
(11)顾长康好写起人形。欲图殷荆州,殷曰:“我形恶,不烦耳。”
① ②
顾曰:“明府正为眼尔。但明点童子,飞白拂其上,使如轻云之蔽日 。”
【注释】
①“明府”句:明府在这里是对殷仲堪的尊称。殷仲堪一只眼瞎,所以不愿画像。
②童子:瞳子;瞳人。飞白:中国画中一种枯笔露白的线条。
【译文】
顾长康喜欢人物写生。他想画荆州刺史殷仲堪,仲堪说:“我的相貌不
好看,不麻烦你了。”顾长康说:“明府只是因为眼睛罢了。只要明显地点
出瞳人,用飞白笔法轻轻掠过上面,让它像一抹轻云遮住太阳一样,这不很
好吗。”
(12)顾长康画谢幼舆在岩石里。人问其所以,顾曰:“谢云:‘一丘
①
一壑,自谓过之 。’此子宜置丘壑中。”
【注释】
①“一丘”句:这里只取“一丘一壑”义。参看《品藻》第17则。
【译文】
顾长康画谢幼舆的像,把他安置在山崖乱石中。有人问他什么原因,顾
长康说:“谢幼舆说过:‘在一山一水问游乐,自以为超过他。’这位先生
就该安置在山崖沟壑里。”
①
(13)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 。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量,
… 页面 262…
② ③
本无关于妙处 ;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
【注释】
①目精:眼珠。
②四体:四肢,这里泛指形体。妍量:同“妍媸”,美丑。
③传神:指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神情意态。写照:摹画人像。阿堵:这,此处指眼珠。
【译文】
顾长康画人像,有的几年不点眼睛。有人问他什么原因,他说:“形体
的美丑,本来和神妙之处没有什么关系;画像要能传神。正是在这里面。”
①
(14)顾长康道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
【注释】
①“手挥”句:顾长康常常用嵇康的四言诗豹意境来作画。嵇康《赠秀才
入军诗》云:“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泰玄。”这里是评论画出这两种意境的难易。
五弦,形似琵琶而小,五根弦,用木或手拨弹。
【译文】
顾长康谈论作画时说:“要画出手挥五弦的动作很容易,要画出目送归
鸿的神态就很难。”
宠礼第二十二
【题解】
宠礼,指礼遇尊荣,实即指得到帝王将相、三公九卿等的厚待。这在古
代是一种难得的荣誉,而宣扬这些,是要人们对在上位者感恩图报。例如第
1则记晋元帝只是: ‘引王丞相登御床”,而对贵为丞相的王导来说已是很
特殊的恩宠,以至“固辞”不敢接受。第5则记在一个盛会上皇帝只问了一
句“伏滔何在?在此不?”当时在座的伏滔得到这样的殊荣就激动不已,赶
着回去向儿子夸耀“为人作父如此”。其他如第4则许玄度受到作为京都地
区行政长官的京兆尹的厚爱,第3则记郗超等得到大司马的重用,也同样是
一些人引以为荣或称羡不已的。
①
(1)元帝正会,引王丞相登御床,王公固辞,中宗引之弥苦 。王公曰:
“使太阳与万物同晖,臣下何以瞻仰!”
【注释】
①“元帝”句:晋元帝司马睿,死后的庙号是中宗。元帝初为琅邪王时,王导就倾心辅佐他,
后来即帝位,任王导为中书监、录尚书事。
【译文】
晋元帝在正月初一举行朝贺礼时,拉着丞相王导登上御座和自己坐在一
起,王导坚决推辞,元帝更加恳切地拉着他。王导说:“如果太阳和万物一
起发光,臣下又怎么瞻仰太阳呢!”
(2)桓宣武尝请参佐入宿,袁宏、伏滔相次而至。莅名,府中复有袁参
①
军,彦伯疑焉,令传教更质 。传教曰:“参军是袁、伏之袁,复何所疑!”
【注释】
①袁宏:字彦伯,很有才华,和伏滔一起任桓温的参军,将军府的人称二人为袁伏。袁宏认为,
和伏滔井列是一种耻辱。传教:传达教令的郡吏,指传令官。
【译文】
桓温曾经请他的属官入府值宿,袁宏和伏滔接连来到。签到值宿时,因
府中还有个袁参军,袁宏怀疑名单上的袁参军是不是自己,便叫传令官再查
… 页面 263…
问一下。传令官说:“参军就是袁。伏的袁,还怀疑什么!”
(3)王珣、郗超并有奇才,为大司马所眷拔;珣为主簿,超为记室参军。
超为人多须,珣状短小。于时荆州为之语曰:“髯参军,短主簿;能令公喜,
能令公怒。”
【译文】
王珣和郗超都有特殊的才能,受到大司马桓温的器重和提拔;王珣担任
主簿,郗超担任记室参军。郗超这个人胡子很多,王珣身材矮小。当时荆州
人给他们编了几句歌谣说:“大胡子的参军,矮个子的主簿;能叫桓公欢喜,
能叫桓公发怒。”
①
(4)许玄度停都一月,刘尹无日不往 ,乃叹曰:“卿复少时不去,我
②
成轻薄京尹 !”
【注释】
①“许玄度”句:许玄度能清谈,名望很高。刘真长也擅长清谈,在许玄度入京时,特地准备
个书斋给他住。参看(言语)第69、73则。②京尹:京兆尹,京都的长官。刘真长为丹阳尹,丹阳邵
的首府就是建康。
【译文】许玄度在京都停留了一个月,丹阳尹刘真长没有哪一天不去看
他,于是叹息说:“你过些天还不走,我就成了轻薄京尹了!”
①
(5)孝武在西堂会,伏滔预坐 。还,下车呼其儿,语之曰:“百人高
会,临坐未得他语,先问: ‘伏滔何在?在此不?’此故未易得。为人作父
如此,何如?”
【注释】
①伏滔:原为桓温参军,后任著作郎,专掌国史,领本州大中正。
【译文】
晋孝武帝在西堂会见群臣,伏滔也在座。他回到家,一下车就叫他儿子
来,告诉儿子说:“举行上百人的盛会,天子一落座,还来不及说别的话,
就先问: ‘伏滔在哪里?在这里吗?’这种荣誉本来是不容易得到的。做父
亲的能达到这样,你看怎么样?”
(6)卞范之为丹阳尹,羊孚南州暂还,往卞许,云:“下宫疾动,不堪
① ②
坐 。”卞便开帐拂褥,羊径上大床,入被须枕。卞回坐倾睐,移晨达莫 。
③
羊去,卞语曰:“我以第一理期卿,卿莫负我 !”
【注释】
①动:发作,这里指药性发作,羊孚也是服五石散的。
②倾睐:注视。莫:同“暮”。
③第一理:最高的情理。按:卞范之当时正从桓玄谋反,给羊孚如此礼遇,也是拉拢羊率,结
党营私之意。
【译文】
卞范之任丹阳尹的时候,羊孚从姑孰暂时回京,到卞范之家去看望他,
说:“下官药性发作,坐不住。”卞范之就拉开帐子,把褥子掸干净,羊罕
径直上了大床,盖上被子,靠着枕头。卞范之返回座位坐着,注视着他,从
早晨一直到傍晚。羊孚要走了,卞范之对他说:“我期望你坚持最高的情理,
你不要辜负了我!”
… 页面 264…
任诞第二十三
【题解】
任诞,指任性放纵。这是魏晋名士作达生活方式的主要表现。名士们主
张言行不必遵守礼法,凭禀性行事,不做作,不受任何拘束,认为这样才能
回归自然,才是真正的名士风流。在这种标榜下,许多人以作达为名,实际
是以不加节制地纵情享乐为日的。
名士作达的首要表现就是蔑视礼教,不拘礼法。第7则记阮籍说的“礼
岂为我辈设也”,就道出了这一点。他们不管男女有别。婚丧礼节等,执意
我行我素。第7、8则记阮籍不顾“叔嫂不通问”的礼制,与嫂话别;醉后睡
在酒家妇旁边。第2、9、11则记阮籍在母丧期间纵酒,以致亲友来吊唁时仍
醉态朦胧,裴楷只好无奈地说:“阮方外之人,故不崇礼制”。其次就是不
分场合。不分时候地纵酒放荡,不管为官居家,都毫无节制地饮酒。例如第
28则记周伯仁喝酒“尝经三日不醒。时人谓之三日仆射”;第12则记人和
猪共喝一瓮酒。他们以为这就是名士风流。第53则记王孝伯之言,可说有点
睛之妙,他说:“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
便可称名士”。
除此以外,他们要随心所欲,不勉强自己,不限制自己。例如第47则记
王子猷雪夜忽忆邻县戴安道,立刻乘船去拜访,经一夜才到,可是又及门而
返,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其余如赌博、抢劫、偷
拿别人财物、酒后唱挽歌、言谈不检点、等等,都是故意放纵自己的表现。
至如第31则记殷洪乔去上佳时替亲友带了百来封信,走到半路,把信全都扔
到了江里,声称自己“不能作致书邮”。这纯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无赖行径、
与名士任诞似无甚关系。
任诞的动机,各人或有不同。第13则记阮籍不同意自己的儿子“亦欲作
达”,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