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

第290部分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第290部分

小说: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处也。遂沿原路潜返,而匪无有知者,霖等闻之,乃阴遣一军沿取水秘道暗袭,会同主力夹攻,遂大破之。杀匪兵六千七百余人,俘其子女一千二百余人。约千余匪众遁入大漠。向俄境而去。缴获步枪二千枝,山炮十五门。赛电枪二挺,炮弹二百余发。子弹七千余发,枪炮内多有俄式者。又得其历年掠获所藏,所获之金银内亦有俄国金币,为俄人助匪之明证也。我兵战死一千一百七十八人,伤七百五十二人。此次大漠之役,外籍客兵厥功甚伟,彼若不探得秘道,则黑堡不能下也。
    看完了张作霖的报告,尽管张作霖的报告不长,孙纲却有一种刚刚看完精彩电影的感觉。
    想不到蒙匪盘踞地最后藏身之地竟然是在一座千年古城内!而中**队最后得以消灭匪徒,居然是依靠向导和犹太人志愿军无意中发现的取水秘道!
    这也太传奇了吧?
    不管怎么说,彻底消除了匪患总是好事,而自己在晚上给儿子讲战争故事时,陆战方面,又可以多点“内容”了。
    不过,孙纲从张作霖的报告当中也看出来了一些问题,那就是中**队地远距离作战能力还是有不足之处,而且缺乏攻坚作战的能力和经验!
    这一次中**队的远征大漠,准备不可以说不充分,不但把105毫米重炮和新研制的88毫米速射炮运进了大漠,用于攻城作战,而且还有飞机和飞艇助阵,但还是差一点功亏一篑,就很说明问题了。
    有些时候,光有先进地武器也是不行的。
    自己往后的工作重点,看样子要往陆军上面偏一偏了。
    毕竟,将来和俄国人的战争,陆路战场也是马虎不得的!
    如何提高陆军的作战能力,以及把大清朝地遗留下来的这些个形形色色的“问题军队”整顿好,使之能够在保家卫国的战场上发挥作用,对他来说,是远比国内经济建设和工业发展更为棘手的问题!
    没办法,这些对他来说,只能抓紧时间一点一点的来了。
    而关于军队建设的一些其它的杂七杂八的问题,也时不时地困扰着他。
    象上次李鸿章地大儿子李经方想要“从军”的这个事,就很令他为难,虽然老头子那里已经和他商量好了,让李经方去广东当师长,他也这么安排了,但这么做会不会出现其它问题,现在还真是不好说。
    毕竟,李经方没有什么战功,也不懂军事,上来就是少将,那些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却没有戴上将星地军人们知道了会怎么想?
    即使是在后世,好多不是军人的军人没怎么地就戴上了将星,也是让军队和民众不满地原因之一。
    幸亏李经方去的是南方,如果是在北洋,海陆军将士对此会有什么反应,他还真是不敢想。/
    孙纲现在虽然负责全**事,但对南方陆军地控制,明显要低于海军和北方的陆军。
    大清朝留下的这个“地方不鸟中央”的“遗产”,对他来说,还真是很难处理的。
    按照他的陆军整编计划,中国的二十七个行省,每一个省将根据具体情况,组建一个到两个陆军师,取消原来的清军地方练勇和防营,“选精壮无陋习者入新军”,其余的转入“预备役”,由地方警务部门再吸收一部分人员后,剩余的由国家发给“遣散费”,或回籍务农经商,或经培训后成为新建工厂的产业工人,这个计划现在已经开始启动,在北方各省实行得比较顺利,但在南方,因为旧军人数众多,因此进行得并不顺利。
    老头子在这个时候让自己的儿子去南方“历练”,可以说是有点“成心”的。
    按照孙纲的陆军整编计划,依“沿海边疆之省设二师,内陆之省设一师”之原则,将在直隶省设置2个师、山东省1个师、山西省1个师、外蒙古省1个师、内蒙古省1个师、奉天省2个师、吉林省1个师、黑龙江省2个师、江苏省2个师、浙江省2个师、安徽省2个师、福建省2个师、江西省1个师、河南省1个师、陕西省1个师、湖北省1个师、湖南省1个师、广东省2个师、广西省2个师、四川省1个师、贵州省1个师、云南省2个师、****省2个师、甘肃省1个师、青海省1个师、新疆省2个师、台湾省2个师,全国陆军总兵力总计四十个师,共八十万人。
    八十万人的陆军,比孙纲当初设想的五十万人,还多了三十万出来。
    对他来说,八十万人听着挺多的,但如果真的同俄国爆发全面战争的话,还真不一定够用。
    而且,四十个师,八十万人的武器装备和军饷,以及训练,也都是个大问题。
    如果一旦战争爆发,他必须能够迅速的把这些军队快速集中起来,投入主战场,而这就需要国内建有发达的铁路网和公路网等交通运输系统。
    孙纲自从就任军务部长后,经过不懈努力,总算“盘点”清楚了大清朝留下来的百余万陆军“遗产”,八旗和绿营他已经根本不予考虑留用了,只要遣散后妥善安置就可以了,这些大概就有近八十万人,剩下的练军里面再淘汰些,能剩下十几万人就算不错了,而这些经过“浓缩”的“精华”的战斗力,也是不容乐观的,还需要额外另下一番功夫才行。
    而这一切最终能否成行,还得下面“配合”才可以。
    万一处置不当,激起了“兵变”,可是够他喝一壶的。
    现在幸亏有了“总参谋处”,让他的工作压力大大减轻,不然的话,光统计这些数字,就得把他烦死。
    在处理完了手头的事情之后,孙纲正在那里闭目养神,安全总署署长任厚泽和军情总处总办陈志坚却不请自到了。
    孙纲笑着招呼他们俩坐下,心里却在暗叫不妙。
    能让他们俩一起出现的,肯定没什么好事。
    果然,任厚泽告诉他,巴黎那边出事了。
    ****的那位在巴黎参加世界博览会的俄罗斯籍大喇嘛高僧德尔智,在演讲时突遭歹徒枪击,已经“不幸”身亡了。
    “死了,哼哼,不错啊,我原来以为他能在巴黎那边出点什么事故呢。”孙纲听了他们的汇报后不由得冷笑道。
    “问题就出在这里。”任厚泽和陈志坚对望了一眼,陈志坚说道,“您给我们的指示是事故,我们也是这么安排的,可没等我们的人动手,就有人抢先下手了。”
    “哦?”孙纲的眉毛微微一扬,“会是谁这么好心帮咱们的忙?”
    “可我看这不象是帮忙。”任厚泽说道,“倒是有陷害咱们的嫌疑。”
    “如果是事故的话,帐就赖不到咱们头上。”陈志坚接着说道,“可现在,所有的人都认为是咱们中国人在那里搞的暗杀活动。”
    “而且,****那里得到消息后,恐怕会出乱子。”任厚泽说道。
    孙纲有些挫败地看着他们俩,刚刚得到了蒙古匪患被平定的消息,他还很高兴,没想到,****又出问题了。
    真是按下葫芦起了瓢啊!
    二更完成!求票!   
(五百一十三)处变不乱
    陈志坚把详细情况的报告递给了孙纲,孙纲看后才知道,那位德尔智大喇嘛在巴黎死的其实是很惨的。'3Z中文。null3z中文'
    “法会至正午,听者甚众,听众座前有一臂伤者突起急趋向前,众皆谓彼欲请法师祈福,未以为异,彼人至法师前突从伤臂绷带夹板内取出小枪一支,向法师猛射,一枪洞胸而入,闻法师哼一声,掩胸而仆,彼杀手得手亦未逃,乃跳跃至法师身前,于后脑处连开数枪,骨血飞溅,脑浆四溢,众皆大骇,奔走无人色,法警闻讯而至,而杀手已趁乱逃矣。遂送法师至医院,已不可救矣。法警取人作供,皆谓彼为一华人男子,身形高大,面色较深,以事起仓促,未能细审其面目,报纸渲腾,多谓中国所为,然从罗公使处得知,法外交部并未就此事责难我国,现法之警署正严查暗访,捉拿凶手。”
    想象着俄国大喇嘛的脑浆子被人用枪打出来的场面,孙纲不由得感觉胃里有些反酸。
    “我们在法国的情报网力量太弱,现在无法追踪凶手。”陈志坚说着,看了看任厚泽,“任署长建议我们和在法国的罗斯彻尔德家族的情报网合作,想办法找到凶手。///”
    “我们得弄清楚事情的真象,到底是谁策划了这起事件,目的又是什么。”任厚泽说道,“虽然目前法国政府没有就此事发表任何评论,但不等于不会借此事做些什么文章,我们必须得小心,因此我们一定得知道事情的真相。”
    “凶手看上去是华人,但背后的指使者。俄国日本以及德国甚至英国都有可能。”孙纲想了想,说道,“你们那里想办法追查。我这里还得提前做好准备。”
    他并不是在这里胡乱猜测,英国和俄国一直在****暗中角逐,日本人想借着发生战争的时候恢复国家,德国一向唯恐天下不乱。说这四个国家都有“嫌疑”,并不是没有理由的。
    而且如果这个消息传回了****,****集团会有什么反应还不好说呢。
    ****现在还没有设立省长,在那里的中国驻军是原先地清军,云南和四川的都有,人数极少。而且正在等待改编,要是出了事,北京距****鞭长莫及,想要及时应对,可以说难上加难。/
    没办法,事情已经出来了,只有先做好准备了。
    孙纲和他们俩又商议了一番,定下了行动方案后,陈志坚和任厚泽离开了。孙纲马上召集“总参谋处”开会。告诉了大家****可能发生什么事,这帮人立刻就开始制定应急计划了。
    看着自己的部下们有条不紊地开始工作。孙纲的心略微感觉到踏实了一些。
    孙纲随后离开了军务部,去见李鸿章。把这个最新情况告诉了他,李鸿章听后示意他坐下。老头子闭上了眼睛仰卧在椅子上,开始深思起来,看着老头子那镇定自若的样子,孙纲不由得暗暗感叹,自己和老头子比起来,还是不够沉稳。
    自己这个从后世穿越过来的家伙,相对于这个时代地人,占有优势的方面是在信息方面和对历史事件的了解,而讲到“泰山崩于前而不形于色”,以及一些非常手段和方法的运用,他并没有比老头子强出太多。///
    过了好一会儿,李鸿章缓缓睁开眼睛,说道,“不妨事,静观其变好了。”
    孙纲看着李鸿章,说道,“****一旦有变,难保英俄不借机起衅。”
    “不会在这个时候。”李鸿章笑了笑,说道,“如果这个俄国来的大喇嘛死得早些,咱们还有麻烦,现在,就不要紧了,这样反而给我们减少了一个潜在的敌人,这个事就交给我们这些老头子吧。”
    “消息应该还没有传到****,晚辈用不用先作好军事上地准备?”孙纲听李鸿章这么说,还是有些不放心,接着又问道,
    “令川军滇军做好战备即可,不必令入藏境,免得打草惊蛇,反为不美。”李鸿章说道,“你不是要在****成立藏军两个师吗?正好这也算是个机会,国家骤乱得安,武备不可一日稍弛,藏地与内地不同,藏民青壮者咸欲投军,以求脱奴籍,且藏人爬冰卧雪,极耐苦寒,悍勇而坚忍,心性质朴,你不妨把藏军好好弄一弄,将来调到东北与俄人交战,可以是一支劲旅。//”
    孙纲没想到李鸿章居然会这么说,不由得连连点头,他在后世的一些书中曾经看见过当年背着火绳叉子枪身佩藏刀的藏军汉子蜷缩在雪地里呼呼大睡的照片,当时的感觉可以说相当震撼,但今天从老头子的嘴里说出来,让他不由得更加惊奇。
    不过他仔细想想,也是觉得很有道理的。
    ****地区气候寒冷,有些季节和东北地区差不多,如果能训练一支惯于在严寒气候下作战的陆军部队,对中国将来和俄国的战争也是相当有利地。
    何况,一旦和俄国人全面开战,****和俄国离得也不算太远,说不定也会是战场之一呢。
    “南方之军则不然,其兵本身衰老,则子弟代充之,是以懦弱者益众,你得大力整顿才是,不行可以让汝昌他们帮帮你,”李鸿章又说道,“刘省三现在事情多,你那里不是也有南方兵将同俄国人交过手吗?这打过仗地兵和没打过仗的不一样,而且他们现在服你,你觉得可以地话不妨带着这些兵去南方走走看看,事情就容易办了。/”
    孙纲想起来了目前还驻扎在东北的刘永福,这位传奇英雄虽然是南方人,不习惯北方地气候,但为了国家,他没有一丝一毫的怨言,带着他地部下无怨无悔的守在北方,其实,应该让他们回去了。
    “晚辈明白了。”孙纲点头说道,“晚辈还要视察南方的炮台工事,军港海口,正好可以带这些部队随行。”
    李鸿章看着他,脸上现出一丝欣慰的笑容,说道,“不过,现在不用着急过去,我那个宝贝儿子已经过去了,等他向你求救的时候,你再去吧。”
    孙纲想起了已经启程去南方的李经方,脸上禁不住浮现出一丝古怪的笑容。
    李经方为了给自己树立威信,想向孙纲要一艘军舰送他去,孙纲同意了,因为海军会操和大阅已经结束了,越洋舰队主力正好要回航驻地,孙纲让他搭乘越洋舰队司令程璧光的旗舰“开远”号铁甲舰“赴任”,省得自己再额外安排军舰了。
    “听说你从英国买来的四艘大号巡洋舰已经启程往回开了?都是将近万吨的?”李鸿章又问道,
    “是,智利接舰人员已经办理了接收,为免他国物议,我之接舰官兵皆着智利海军军服,上舰操作,待行至我国领海,再行易服换帜。”孙纲说道,“稍小两艘为九千七百吨,一名永昌,一名永泰,另两艘为九千九百吨,一名永定,一名永宁。皆为英国最新式之装甲巡洋舰,炮利甲厚,航速快疾,为攻敌之利器也。”
    “如此强舰在手,可保这万里海疆无虞了。”李鸿章开心地一笑,说道,“昌泰定宁,你这个军舰的名字起得好啊。”
    “不过,晚辈觉得比起定远和镇远之名,终究少了些威武之气,还是差些。”孙纲笑道,“文辞非晚辈所长,班门弄斧,让您见笑了。”
    他这倒不是在拍李鸿章的马屁,李鸿章人称“痞子翰林”,文章和诗词做得都不错,而且也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4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