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机关 作者:石钟山-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从老洪和老李的手里捡来的,如果老洪老李两人不闹矛盾这个处长怎么着也不会轮到
他的头上。正因为这样,他才越发感到这处长的来之不易,于是他总觉得处长的位子坐
得不稳,老是感到说不定哪一天就会被人抢去。因为有了这种想法,他就处处谨慎,不
敢有半点差错。为了少一些是非,他不管遇到什么事,他都要向领导请示,多年的工作
经验告诉他,多请示汇报一定不会错。
这么多年来,他一直想离婚,当初他选择这个女人时,他就发现是一个错误。那时
年轻一激动就没有管住自己,结果就酿成了大错。他想甩掉现在的爱人时,却不那么容
易了。那时当地女人能找到下乡的知识青年,成为当地女青年的一种时尚。当年回城时,
他就想过要离婚,自己带着孩子回城也不会有以后这么多烦恼。他还没有提出来,爱人
似乎就看透了他的想法,于是老婆就斩钉截铁地说:想离婚门儿也没有,除非你不想回
城了。那时老婆家在当地是有一些关系的,他怕自己回不来,才没敢提出离婚。回到了
城市,在婆媳之间正闹得如火如荼时,他又想离婚,老婆又及时地看出了他这种不三不
四的苗头,于是又说:想离婚可以,你给我十万元,我立马离开你。要不然你想也别想。
老婆是说到做到的,他领教过老婆的厉害。老姜听老婆这么一说,就一点办法也没有了。
后来他们有了自己的房子,虽然三天两头的仍会和老婆因回家去看望母亲而吵架,
但和以前天天吵相比,不知要好上多少倍。再后来他又当上了处长,这样一来他更不敢
提离婚的事了,否则好不容易到手的处长,也会随老婆的又吵又闹而灰飞烟灭。这么一
想,他也就忍了。这期间孩子就一点一点地大了,他把所有的希望和寄托都倾注到了儿
子身上,儿子就要高中毕业了,等儿子考上大学,他一半的心愿也就了了,另一半他寄
托在自己身上,这种寄托是他当上处长之后慢慢滋长出来的。在没当处长前他想也没敢
想过,那就是他要当副局长。老冯就快要退了,老冯一退,就得有人接老冯的班,他暗
自算了一下,机关十多个处,也就是说他会有十几分之一的希望。除去即将要退休的处
长,也就是还有七八分之一的希望。这么一想,前途一下子就光明起来,他现在小心谨
慎地工作就是为了那份未来光明的前景。他也说不清自己为什么要当副局长,也许这种
仕途是与生俱来的,他的血液里他的骨子里早就深深地埋下了这种愿望。或许这是祖先
的基因,一代一代地传给了他,他无法摆脱,也不能摆脱。
老姜知道处里的人怎么看他,他觉得这一切无所谓,这些人影响不了他向副局长进
军的步伐。只要和领导关系搞好了,不论办什么事只要让领导放心,处处都听领导的准
没错。于是不论是大事小事,他都要积极地向领导汇报,领导说怎么办他就怎么办。别
人怎么看他那是别人的事情,只要领导眼里还有他这么个小姜,他就知足了。
老冯
即将退休的老冯。一晃转业到地方也是近十年时间了,在这十年时间里他一直在这
个副局的位置上。老婆自杀之后,他就没法在部队干下去了。老婆为什么自杀他自己都
说不清到底为什么,以前他是和老婆闹过感情问题,可闹归闹,他提出过离婚什么的,
可一直没离成。老婆是他当兵时从农村找的,后来就结了婚,后来他又提了干,再后来
他才发现自己真的和老婆没有什么共同语言。他也动过离婚的心思,可老婆又哭又闹的,
老婆就倒数自已的种种不幸,他想想也是,老婆在农村时,又当娘又当爹的,挺不容易
的,结果就算了。后来他再也没提离婚这档子事,日子本来正过得一帆风顺,孩子也大
了,自已当师长也有几年了,再这样发展下去自己当将军的日子也是指日可待了。没想
到好端端的日子不过,老婆却自杀了。老婆自杀前一天曾和他说了一些话,他当时没在
意,可那些话竟成了老婆的遗言。老婆对他说:俺知道这么多年你没满意过俺一天,你
别以为俺舍不得你,俺是舍不得儿子,俺不知道他没娘的日子该咋过。老婆说这话时,
儿子已经考上大学了。老婆还说:这些年你难受俺也难受,这下咱们都不用难受了,你
舒舒服服当你的师长军长吧。
老婆经常这么唠唠叨叨,他已经习惯了。老婆说这些时,他正想着别的什么,他想,
三团这次代表全师去演习。不知能不能拿个第一回来。他还想,一团的杨团长转业了,
是让王副团长接班好还是让张副团长接班好。这些都是大事,他整日琢磨的都是全师的
大事,老婆的话就像一阵风从他耳边吹走了。
谁也没有想到,第二天,他下班回家时,就看到了吊在门上的老婆。老婆穿得很整
齐,她穿着刚进城时那件花褂子,还穿着自己做的千层底鞋。他看到眼前这一幕似乎什
么都明白了,又似乎什么也不明白。后来他就转业了,来到这个机关当上了副局长,一
晃就快十年了。
机关的人都知道,老冯是最好说话的领导,什么事到他那里,他都会努力地为你去
办,他说不行你也别求他。没事的时候人们经常可以看到老冯望着窗外发呆。一望就是
好久,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平时他的话语也最少。儿子大学早就毕业了,已经结婚另
过了,却很少回来看老冯,老冯也不说什么。家里平时只有老冯一个人。不久前老冯中
了风,住了几天的院,出院后的老冯没留下什么明显的后遗症,就是说话时嘴有些歪,
嘴角有时会有口水流出。
老冯平时从不串办公室,谁有事就到办公室去找他。有时在楼道里碰见他,他就会
问你:小梧,来局里多久了?小梧就回答多久多久了。然后他还问:小梧家住在哪里呀?
小梧又回答家住哪里。过不了多久,下次老冯碰到小梧时,老冯仍会问小梧,来局里多
久了?小梧怔了一下,但还是答来了多久了。老冯又问:小梧家住哪里呀,小梧很快答
完头也不回地走了。小梧私下里就想,老冯这领导怎么这样。
当然别人碰到老冯时也会遇到这种情况。人们就想,老冯这领导也太官僚了,平时
老冯给人们的感觉就有些那个。时间长了,都不太拿老冯当领导。见面时总是老冯老冯
地叫,老冯也看不出什么变化,有时答应,有时冲你点点头。下次不管你有什么事求到
他,只要他管得着的,能给你办的,他总是给你办。人们又说老冯这人行,是个老好人。
宇泓当年上党校的事,往他办公室跑的次数多了些,宇泓那时很急,为了能上学,
因为上了学就能转干,她曾想过,要是老冯真能帮忙,和老码有些什么也没什么。她曾
用话语暗示过老冯,不知老冯没听出来,还是老冯没动心,总之老冯一点行动也没有,
哪怕是老冯有那么一点意思,宇泓也会有所表示的。
直到宇泓已转干许久了,老冯在楼道里碰到了宇泓,突然问:你来局里多久了?直
到这时宇泓才真正意识到老冯这人真不知他在想些什么。
没有人知道老冯想的是什么,只有老冯自己清楚。他自从转业到地方,心思却留在
了部队,那里是他战斗过大半辈子的地方,他的事业他的情感都已经留在了部队。他转
业到了地方是一种无奈,虽然许多年过去了,他仍没有进入角色。他时常发呆,望着窗
外的时候他会走神,仿佛他又看到了他的千军万马。正肃然地在他的眼前走过。这么想
着时,他的眼睛就潮湿了。
他的年纪一年比一年大了,再有些日子他就该退休了,可这种幻觉越来越强烈地侵
扰着他。让他一次次热血沸腾,又一次次幻灭失落。于是他便在现实与幻觉之间游走着。
背景
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一再强调机关改革是深化改革的一种必然,还说:改
革要坚定不移地进行下去……
公元1997年年底1998年年初,国务院机关由原来的五千多名机关干部减到现在的三
千多人。紧接着,国家各部委也相应做出了改革的举动,有的司局撤消,有的处室合并。
原来的机关工作人员便下岗分流了。
国家机关改革是机关改革的前奏,接下来就该轮到各省市机关了。一时间有关机关
的种种传闻就像三月的风刮到哪便在哪里生根开花结果。
在机关的改革还没有到来之前,各种说法像流云一样笼在机关的上空。信息处也是
一片风雨飘摇。有关信息处的传闻是最多的,因为信息处本来就是改革的产物,是机关
几年前才成立的。也许当初成立之时对信息估计过高,没想到的垦,信息处成立之后并
没有实现预期的效果。一台上网的电脑,还有一些报刊,便成了信息处的全部。其实这
几年来,不少处室也都上网了,信息的来源也是多种多样,于是,信息处便成了机关的
一种摆设。在机关精简的关头,人们没有理由不议论信息处,其实信息处成立之初就已
经成了人们的眼中钉肉中刺。原因是,那时许多人都想到信息处里来,事情是明摆着的,
信息处将是机关最清静的地方,也就是说,谁能到信息处来,谁就会有享不完的福。那
时没能到信息处的人,直到现在仍耿耿于怀。
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此时的信息处成了人们的众矢之的,人们都巴不得机
关的改革首先从信息处开始。也就是说,要是信息处消失了将是大快人心的一件好事,
实事求是地讲,信息处真的是可有可无。信息处的人们比别人更清楚自己目前的处境。
就在这时,远在异国他乡的黄姗给信息处的党小组寄来了她的思想汇报。在这之前,
她一直和宇泓通着消息,英特网成了她们联系的纽带。黄姗源源不断地把在英国的见闻
通过英特网发回信息处,在信息网上她把英国描绘成人间天堂,她说:那里的风景美如
画,那里的人民生活好得不得了。然后一次次感叹不已。
宇泓每次读着黄姗的信,都眼馋得不行,她恨不能从英特网上钻到万里之外的英国
去,去到那里开一开眼。当然那只是她的梦想,于是只能一遍遍地感叹:呀,小黄真幸
福,真好,我要是小黄就好了。然后她便把机关那些雷打不动一如既往的那些事,毫无
新意地告诉黄姗,当然机关目前的形势她也没有忘了告诉黄姗。就在这时,黄姗给党小
组寄来了思想汇报。
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小组:
虽然人远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但我的心是和党紧紧联结在一起
的,我一时一刻也没有忘了党。下面把我近期的思想向党做一个全面的
汇报。
我自从陪小王来到英国,从没间断过学习,思想要求进步,这里的
条件虽比国内好一些,但我的思想却很苦闷,没有志同道合的同志交流,
我只能和小王一起交流学习。小王的学习任务很重,他是为国家才来学
习的,我一定当好他的后勤,让他学习好,将来回到国内为国家做出他
应该做的贡献。
我在这里很少和人交往,要是交往也只和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学生
交往,因为我们的心是一样的。有联欢活动的时候,我们还和这些学生
一起高唱《国际歌》,我们每当在异国他乡唱这首歌的时候,我们总是
热血沸腾,情不自禁地流下泪水。
敬爱的党组织,我是多么想念您呀。在这里我们就像没娘的孩子,
日思夜想地盼望着早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但现在小王的学业还没有
完成,我只能咬紧牙关坚持。资本主义社会的空气简直让人窒息,我多
想早日能呼吸到祖国的空气呀。
这封思想汇报和以前黄姗从英特网上发回的信息大相径庭。这封思想汇报在信息处
每个人的手里都传阅了一遍,人们就明白了一条道理,党是母亲,远在他乡的孩子是在
向母亲诉苦。黄姗是在向母亲说她在国外遭受的苦难。远在他乡的孩子是多么的不容易
呀。
信息处的人都明白黄姗为什么这时候要写这封思想汇报,她当然知道机关改革下一
步意味着什么。小王是国家机关下岗才送出去学习的,谁知道以后回国会怎样呢?她当
然不想失去这份工作,于是就有了这份思想汇报。
老洪和老李
现在心情最平静的就是老洪和老李了,他们就要到退休的年纪了,国家机关这次人
员改革,像他们这样的,不在裁减之列,当然他们也不算在编人员可以提前退休,不愿
意退的,仍可以工作。这样一来,他们就有了许多回旋余地。
不管别人怎么心浮气躁,他们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在别人议论机关即将发生的大事
时,他们仍在谈论气功和血压高低的关系。有时他们也说一些与现实有关的话。在黄姗
寄回思想汇报之后,老洪和老李曾有这样一番对话:
老洪说:出去了又怎样,不是还得回来?
老李说:就是,也许等她回来说不定连位置也没有了。
老洪又说:好赖不就是一年么,又能怎样?
老李也说:还不如老老实实在机关干,说不定减员时还有希望。
老洪说:就是。
于是两人就什么也不说了,别人议论当前这些沉重话题时,两个人就都是一副事不
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样子也就无比的优越。有时老洪还能哼出两句京戏,老李就笑。
日子就从两人身边轻轻缓缓地流。
然后他们就一遍遍地说:这事能咋,那事又能咋?
还是是宇泓这个女人
机关改革最心烦气躁的就是宇泓了,她知道自己目前的处境。要数多余的人她排在
信息处的第一号。当初转干,是老冯帮的忙,老冯是个好人,她有意无意中借了一次好
人的光。她知道这次好人老冯帮不了她的忙了,因为机关这次减员老冯也到了退休的年
纪,就是不到,老冯也得退了,那么多人都盯着老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