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峰航线 作者:刘小童-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承黻更急;但有什么办法;别说外交部长许诺的三十六架C…47没有;整个公司连十六架都没有;现在只有这十架C…47在汀江…昆明间飞来飞去;每架C…47最多载重三吨多一点;好像蚂蚁搬家一样;一点一点地往回运。能飞得起来的飞机都
飞起来了;能派出去的飞行员都上去了;所有的潜力已经全都挖了出来!
惟一的办法就是让飞行员们拼命飞。
印中联队有飞机;也有未曾执行的飞往中国的〃计划〃;还来不及检讨在缅甸落花流水、稀里哗啦的失利;史迪威坐不住了。和中国军队将领、和他的中国最高统帅相处是否愉快可以忽略不计;眼下最先要处理的是;规模军事补给中国已迫在眉睫。
国防部已将这个联队一部分人和飞机调到中东;剩下的都是破烂C…47;那也得飞。
史迪威的命令下达了;再次出乎他的意料;印中联队司令奈顿将军拒绝执行命令!
简直就是在缅甸那一幕的翻版;只不过是由外国人换成了自己同胞。
奈顿不是不执行上司命令;确实有他的难处。新货机和骨干人员都被前任带走了;给他留下的;是一个严重削弱的运输系统;基本没有〃战斗力〃。奈顿去见史迪威;要求在汀江和昆明两端机场不少于五个联队;C…47总量在一百架以上时;才能真正保证运力。
史迪威并不理会奈顿的苦述。
据说;见自己命令得不到〃贯彻〃;史迪威怒气冲冲找到奈顿;见面后;两人曾有过这样的对话:
史迪威:〃印中联队还有几架C…47?〃奈顿:〃三十五架;将军。但有十架因为损坏不能飞行。〃史迪威:〃中国航空公司只有十架C…47;现在是1942年7月30日;我得到的数据证明;就在这个月;他们已经运送了1293吨货物;而你们…〃奈顿:〃我们也在飞;先生…〃史迪威:〃可你们三十五架飞机只运送73吨;这点东西;我肩挑背扛都能做到。
中国人能;你们为什么不能!我不想听任何'不'的理由;执行我的命令;马上飞!〃〃是;先生!〃奈顿气呼呼走了。
印中联队的C…47勉强飞了起来;到现在也不知道他们究竟是走的哪一条航线;▲ 遭日军追杀坠毁在丛林的运输机。
能查证到的是;十架C…47只有五架飞抵昆明;再回到汀江;又少了一架。
六架飞机;全都摔到〃中缅〃交界处和横断大山那一带;不知他们遇到了什么突然的气候变化;连对地联络都没有;就杳无音信了。早晨停机坪还一架挨着一架;晚上;空了。
伤了元气的印中联队彻底不行了;仅有的一点战斗力荡然无存。悲伤未过;只过了半个月;奈顿调走了;他是无奈而去的。接替他的;是克莱顿。L。比斯尔准将。
准将这边命令印中联队的飞机继续飞越〃驼峰〃运送物资;那边向史迪威和华盛顿报告;内容和口气和他的前任一样:在安全没有得到可靠保障;没有足够机场;C…47少于一百架;任何想增加对中国的补给都是徒劳的。
接到克莱顿。L。比斯尔准将的报告后;对正在艰难挣扎中的国民政府;美国国防部更是没有了信心。
焦急的史迪威给蒋介石发电;中国战区总司令睬都不睬。
全乱了。
再寻他路(1)
蒋委员长没有时间理会他的〃参谋长〃;此时;他正忙着制定一项计划;这项计划;也只有最高军事委员会、交通部少数几个人了解。
日本人很轻易地占领缅甸;截断中国陆路、空中通道;对国民政府抵抗能力打击太大;虽然现在〃中航〃飞行员们冒死飞连接昆明、汀江这条驼峰航线;勉强维持前方和政府给养;但日本人已经扬言;要继续向西北推进;打到汀江、打到加尔各答;彻底〃解放〃印度;把侵略者(英国人)赶出去!想想;日本人不是空嚎;凭他们势头正旺;万一哪一天真要是猝不及防再把汀江、加尔各答给占了;后果不堪设想!
蒋介石早就想到过印度问题;为此还给宋子文专门发电;现在看来这种〃猜测〃未必不准确。怎么想都是一身冷汗。
未雨绸缪;必须再闯出一条新路!军事委员会把绝密任务下达给交通部;并严格限定:参加者;必须为中国人!交通部再密令王承黻:挑选最好机组;不计任何风险和代价;必须再打开一条新通道。
说不清蒋委员长和军事委员会当局是什么心态;任务层层都以〃绝密〃级下达;所有的一切都在极度机密之中准备和进行;把美国人蒙在鼓里;连〃中航〃董事长邦德都不知道。
2004年4月18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使本已春意盎然的上海在一夜之间气温骤降。吴东中路一幢破旧大楼前;毫无准备;穿着T恤出来、被冻得瑟瑟发抖的我按多年目视寻找习惯…哪更陈旧、破烂;哪就可能找到老人家!凭感觉敲响一扇铁门;能听见蹒跚的脚步移动很是一会儿;接着;防盗栅栏打开一条门缝;一位感觉是几个世纪前的老人褶皱的脸露出一小块;那一刻;和任何一次采访的心情相同;怦怦乱跳
的心变得平静下来。
是他;华祝;从1938年进入〃中航〃经历过太多事情的老人。
九十多岁的老人记忆还算不错;听我说明来意后;脱口而出:〃加尔各答!〃新航线起点定为重庆。为此;王承黻背着邦德特地调拨一架C…53;机组也是他特意挑选的:机长:陈文宽;副驾驶:潘国定;随机报务员:华祝;全是〃中航〃精英!按委员长、最高军事委员会、交通部的指示;王承黻只给机组规定航线要必经四点:重庆、迪化(今乌鲁木齐)、白沙瓦、卡拉奇;绕开缅甸;直接进入印度(当时;印度、巴基斯坦还未分离);至于怎么走、怎么飞;全权下放机组。
说白了;就是要在新疆和印度(今巴基斯坦)之间的鬼门关上再打开一条通路;华祝老人说;从航线挑选看得出;国民政府为了避免再被堵死;费尽心思、殚精竭虑地要再闯出一条新的航线。
准备时间只给了两天。好在C…53和C…47基本相同;无须特别改动;只是担心高空严寒;特地加装一个供暖管。1942年7月17日下午;三人准备飞往成都;按计划;那里是航线的起点。在临上飞机前;王承黻把机长陈文宽拉到一边;神色凝重地递给他一个密封着的信封;并嘱一定要在成都落地时才能开封。
在成都落地后;陈文宽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是空军总司令王叔铭的亲笔书:
兹有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毛邦初、衣复恩搭乘本架飞机监督全程飞行。 王叔铭 空军最高军事指挥部门都参与了;到这时;三个人才终于明白;为什么要把美国人、把邦德抛在脑后;同时;更加意识到此次飞行的重要性!
7月18日清晨;成都凤凰山机场;机组三人正在做起飞前的最后准备;一辆小汽车驶到C…53旁;两个气宇轩昂的军人走下汽车;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指挥部总指挥毛邦初;曾为蒋介石专机正驾驶、空军大队长衣复恩跳上机舱。
随着一阵巨大的轰鸣;C…53昂首蓝天;向着中国北部纵深、向着浩瀚荒漠、向着人迹罕至的边疆;挺进!
从昨天看到空军司令手令到今天这两个军人坐在身边;一个是空军最高指挥机构的将军、一个是委员长的心腹;陈文宽已经意识到了此次航行非同寻常。C…53从成都凤凰山机场起飞改平后;毛邦初就进入机舱;一直坐在他和副驾驶潘国定之间;一边非常仔细地观察地形、一边认真看他们操作;衣复恩则不停地标注航图。
作为商业航空公司飞行员;虽然经历过战火;即便是不知不觉之中已经按照军事化管理;但对于身边有两位军人;尤其又是负有〃特殊使命〃;无论是陈文宽还是潘国定和华祝;似乎都感觉有些〃别扭〃;除了发动机的噪声和偶尔间正副驾驶几句对话外;再就无人说话。
按制定好的飞行计划;飞行第一站应该是兰州。
再寻他路(2)
三个多小时后;飞机接近兰州;此时;滔滔的黄河水就奔腾在脚下。华祝老人说;见到奔腾不息的黄河水了;机舱里的空气就更加凝重;汹涌澎湃的黄河水似乎把大家的思绪一下就带到了战火纷飞的前线、带到了浴血奋战的将士身旁、带到了此时此刻;把生命置之度外地飞越冰山雪峰的同伴身旁…老人说;明显感觉到机身微微抖动;凭直觉;他知道那是驾驶员的心在颤动!
兰州只是这次航程的第一站;小停、加油后;一口气就飞到迪化;飞行航线基本上是沿着古丝绸之路前行。这条线;三人都曾飞过;一路都很顺利。在迪化;新疆主席盛世才亲自出面接待五人;借小住一夜之机;五人召开秘密会议。
再飞就是伊犁;接着是越出国门。前面就是横贯东西的天山山脉和喜马拉雅山并行的喀喇昆仑山山脉;必须仔细研究、下定决心选择合适的出境点。这个地区从来都没有人飞过。 真正的考验是在伊犁之后。这个地区从来都没有人飞过;他们随身携带两种分别由交通部和美军制作的航图;虽然一个是二百万分之一、一个是一百万分之一;又是中英两种说明;但却都有一个共同点…不准确!
吴士第一次驾机考察新航线、独闯阿萨姆;黄宝贤再三和邦德〃理论〃才得以让陈文宽担任副驾驶;结果最后还是阴差阳错地没赶上。现在;陈文宽终于补上了这一课!而且;他所面临的处境只会比那次更加险恶!
来不得半点马虎和犹豫;在迪化起飞前;五个人围在航图上很是费了一番心思;下定决心…从莎车出去!明天离开这里;通讯就将全部中断。出境点确定后;五人分成两组给各自顶头上司发电。毛将军的电报直接发给航空委员会;陈文宽让华祝用机上电台给总经理王承黻发电:
已抵迪化;明天至伊犁;拟经莎车出境;预计20日抵加尔各答;陈。
从两万五千英尺上空俯瞰驼峰。
忙完一切后;时间已近午夜;接下来是抓紧时间休息。
问老人;要过天山、过喀喇昆仑山、过喜马拉雅山了;害不害怕?老人笑笑;五个人;毛邦初最大;四十多岁;衣复恩稍大;但也是三十刚出头;剩下我们三个;都不过二十二三岁;加起来还没有我现在大。嗨;战争年代;死个人;算啥呀!一点都不怕。再说;伙伴们还在那边不停地飞着;和他们的危险比;实在是没啥!
西部、北疆;日出晚;第二天8点多;天放亮;他们就起飞了。此时地面是盛夏;5000米高度温度却是零下十几度;加温管必须不断地往里加水;正、副驾驶操纵飞机;毛、衣二人聚精会神地画航图;华祝接发完例行电报后;赶紧加水。老人说;带氧气面罩加水实在是太不方便;干脆就摘掉。5000米高度;不用氧气;抬抬手都困难;那也咬牙干。
没飞多久;一道白雪覆盖着的大山挡住去路…天山。
C…53升限高度就是5000米左右;天山山脉犹如一个拦路虎挡在前面;无法超越;就是运气…天气好;无云;竟然看见一个〃豁口〃。陈文宽和潘国定没有丝毫犹豫;奔着豁口就飞过去。
天山山脉一个缺口处;渺小得如同一棵草棍一样的C…53小心翼翼从中间穿了过去。
即使华祝不加水;大家身上也是一身汗。
不敢高兴太早;平均海拔在6000米、乔戈里主峰高度超过8000米雄伟巍峨的喀喇昆仑山就在前方;此前;从没有任何人能从它身上跨过。
采访中;很多老人都说;现在一提民族自豪就喜欢用什么雄伟、巍峨、壮观等等形容;在那时;我们打心眼里拒绝这样的字眼。不是吗;就是因为太〃巍峨雄伟〃;拦住我们的去路;〃壮观、磅礴〃;对于我们;就意味着死亡、牺牲。
可不管怎样厌恶;在诗人笔下、在生性情感丰富、泪水充沛的人眼中;的确是雄伟、巍峨;气势恢弘的喀喇昆仑山就在眼前!和同伴们正在奔命飞越的喜马拉雅、横断大山处境一样;机组也是在没有任何气象预告情况下闯到群山之中。五个人几乎完全屏住呼吸;十只眼睛目视空中的云;在确认了没有暴雨、大雪、狂风后;C…53一头扎进河谷。
阳光遮挡住了绵绵峡谷;沿着九曲回肠的叶尔羌河;C…53如同一只寻找巢穴的大鸟;在低沉的鸣叫中缓缓前行。
近了、近了;C…53闯进铁盖山谷;山谷如此之大;两侧遮天蔽日;上下不断有大块白色的云团扑面而来;C…53顺着还可以依稀见到山谷的走势而行。该死的峡谷;这么这么长;飞了十分钟都没有出去。突然;一团浓密的乌云拦腰截断去路;在山谷中钻云;就是找死;转弯退出;速度快、转弯半径大;稍不留意还是粉身碎骨。机舱内一片寂静无声;所有的人连大气都不敢吭一声。
华祝老人说;他就坐在副驾驶身后;看得真真切切;就在千钧一发之际;陈文宽、潘国定反应出奇的快;一个迅速放下起落架;一个马上打开15度襟翼;紧接着;陈文宽又压了45度坡度;C…53速度马上减了下来;这样;用了很小半径转弯;又转了回来。
再寻他路(3)
五个人都禁不住长出一口气!
转出来;再次爬高。
好在是空载;C…53吃力地吼叫着费力爬到6000米;还是在峡谷中;但却是在在两个云层中间;透过这两层云;可以看到前面的山峰。没有犹豫;陈文宽顺势推杆;C…53高声吼叫着;转眼飞到喀喇昆仑另一侧。
老人说;过了这道〃坎〃;就没什么阻碍了;接着是白沙瓦、德里、卡拉奇、加尔各答…前面;一路阳光!
看来是〃上面〃太重视这次飞行了;保密工作如此严格;以至于不仅瞒过了美军、瞒过了邦德;连把在航空委员会派驻到加尔各答负责转运军需物资的空军少校云铎都给蒙住了;这么大的事情;他竟然毫不知情。等云铎知道消息时;已经是7月20日;离C…53到达只有几个小时。而且;消息还不是来自航空委员会、也不是交通部;而是英国人。
驻扎加尔各答机场带班的英国少校通知云铎:一个小时后将有一架贵国飞机飞抵本场;请做好迎接准备。
老人说;他听到英国人告诉他这个消息后;第一反应是有点蒙;作为国民政府在海外最大的物资转运站、作为〃中航〃维修基地、作为国内惟一一条出境客运航班终点;常有航班从国内来;干吗非要迎接这架飞机;难道有什么重要人物?可怎么看都不像;如果有重要人物过境;〃上面〃早就通知做好准备了;何必弄得这样仓促!
但既然得到通知;就必须去。
停机坪前老人环视一周;有英国人、印度人;就是没有发现美国人。云铎和几个刚从塔台上下来的英国佬闲聊着;故意显得漫不经心地问:〃…那架C…53从哪儿过来的?〃问者有意;答者无心:〃好像是西藏。〃云铎的心不由抽搐一下;好像明白过来一点。
没过半个小时;天空响起了一阵轰鸣声;云铎一眼就认出那是〃中航〃的C…53;
飞机降落后;看到机舱里走出的毛邦初、衣复恩和机舱里堆放的厚重的衣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