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堂庸训-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于父母,容有不敢直言之隐。若兄弟,则事事可以推诚共白,其势比
事父母较易,而往往难尽其道者,盖家庭龃龉多起妇言。父子天性,谗不能
行。妇非甚不孝,尚不敢肆论舅姑,子稍有天良,必无徇妇忤亲之事。至妯
娌相猜,谗言易入,起于芥蒂,酿为参商。不知自父母视之,毫无区别,不
能友爱,即非孝顺。故先圣引《书》云:“惟孝,友于兄弟”也。历来手足
不和,多从利起。昔人有言:“父母有事,譬如少生兄弟一人;父母分财,
譬如多生兄弟一人。”能三复此言,妇言又何自而生。
冢子宜肩重任
冢子之生,多在父母盛年。及父母生幼子,冢子已届成立,往往所生子
女年齿与弟妹相等。贫贱之家,分劳立业,责在冢子,不当以力由己出,区
弟妹而贰之。幸为富贵之胄,则受庇独早,子女并承余荫。迨父母衰迈,自
宜以受庇之身,庇其弟妹。先图自逸,知有己之子女,不顾父母之子女,父
母其能安乎?知其不安,而忍而为此,是可忍也,孰不可忍!
弟当敬事兄长
父兄并称,故谚云:“长兄如父。”其年龄既长,其阅历必多。为之弟
者,自应受其训诫,敬而事之。凡事禀承,自有裨益。若俨然抗行,是谓不
弟,必非福器。
齐家须从妇人起
“齐”之云者,一不一以归于一也。妇自外来,母教不必尽同。一家之
中,有一妇不遵家督,不守家范,或服饰鲜妍,或餐起迟晏,便规矩参差,
不能画一。往岁与客论《诗》,儿子继坊、继培侍,培方八岁,忽问坊曰:
“太史采风,不专女子,何以二南之诗,男少于女?坊无以应。余曰:“化
男子易,化女于难。至女子皆化,则男子之率教可知。”虽一时臆说,每举
以质人,无异辞。姑录之,以谂来者。
妇言不可听
不听妇言,大非易事。盖妇人之性,多有偏蔽,全在为之良人者,随事
随时婉转化导,使于大段道理一一分明,自然无礼无义之言不敢轻易出口。
故不在禁于既言之后,而在制于未言之先。屡言之而屡不听,则顽者易疲,
黠者必恚,渐开反目之端,必戾同心之义。惟相忘于无言,太和之气自在门
内矣。
… 2…
妇人不良咎在其夫
妇人以夫为天,未有不愿夫妇相爱者。屡憎于夫,岂其所性?惟言之莫
予违也,驯至喋喋不休。为之夫者,御之以正,无论明理之妇,知所自处;
即不甚明理者,亦渐知感悟。故吾谓男子之能孝弟者,其妇必不敢不孝不睦。
妇之不良,大率男子有以成之。
女子当教以妇道
妇姓不驯,皆由为女子时失教。夫今日之女,他日之人妇也。以其为女
而骄纵之,一旦受姑嫜督约,苦不可耐。贤者尚能自勉,不才者必上下交盩
矣。语云:“百了女做不得一了妇”,可不豫乎!
佳子弟多由母贤
妇人贤明,子女自然端淑。今虽胎教不讲,然子禀母气,一定之理。其
母既无不孝不弟之念,又无非道非义之心,子女禀受端正,必无戾气。稍有
知识,不导以诳语、引以詈人,后来蒙养较易。妇人不贤,子则无以裕其后,
女则或以误其夫。故妇人关系最重。
教子弟须权其才质
子弟才质,断难一致。当就其可造,委曲诲成;责以所难,必致偾事。
昔宋胡安国,少时桀骜不可制,其父锁之空室,先有小木数百段,安国尽取
刻为人形。父乃置书万卷其中,卒为大儒。大杗细桷,大匠苦心,父兄之教
子弟亦然。
子弟勿使有私财
爱子弟辄私以财,此大谬事。天下悖理之行,皆非徒手可为。向余自十
六、七岁,至三十岁,内外知识未坚,血气未定,凡目之所接、心之所萌,
可以丧名、可以败俭者,无不可为。幸囊无一钱,煽诱之所不到,余亦不能
与华奢子弟参错为伍,遂由强制以臻自然,得厉名节,不为大人君子所弃。
欲求子弟自爱,先不可使有私财。
谨财用出入
不惟寒素之家用财以节,幸处丰泰,尤当准入量出。一日多费十钱,百
日即多费千钱,“不节若则嗟若”。富家儿一败涂地,皆由不知节用而起。
财贵能用
“节用”云者,非不用也。特不宜妄用耳。“钱”之义为“泉”,取其
… 3…
流,无取其滞。惟事必需用,故贵有财。若疾病而靳医药,吉凶而断往来,
无济于用,与无财何异?且有积之数十年而销之不过数年者,其祖父悭吝过
甚,其子孙糜费必多。盈虚之道,历历不爽。
勿贪不义之利
所贵乎有财者,以能为所当为,可得体面也。若义非当,取必越分。悖
礼而取之,当其取之之时,怨毒所丛,诟及父母,诅及子孙,体面已伤。此
等近利之徒,不过炫裘马饰妻妾,当为之事必不能为。即为父母营养葬,为
子孙求田宅,庸人羡之,达人■之。不体面又孰甚焉?何如安贫守分,人人
敬礼者之为有体面乎?
勿争虚体面
不顾体面,必不知自立。若虚饰体面,则又万万不可。盖体面之说,起
于流俗,儒者惟知有心术而已。勉争体面,不得不诡无为有。其弊也,假借
子钱斥卖产业,不至水落石出不止流,至末路体面不能终保,将心术亦不能
自固矣。是亦不可以已乎!
俭与吝啬不同
俭,美德也。俗以吝啬当之,误矣。省所当省曰俭;不宜省而省,谓之
吝啬。顾吝与啬又有辨,《道德经》:“治人事天莫如啬。”注云:“啬者,
有余不尽用之意。吝,则鄙矣。”俭之为弊,虽或流于吝,然与其奢也,宁
俭。治家者不可不知。
非俭不能惜福
俭之为益,非仅省财而已,惜福必多。尝见富贵之家,子孙多不肖,或
动与疾病相值;勤耕务织者,往往康强,后人亦知守分,暴殄与惜福之别也。
昔吾渐有达官宠妾占熊,属吏以珠补绣蟒为献,达官大悦。无识之吏闻风竞
起,凡献蟒袍二百余件,皆定制顾绣,其长不逾二尺。余曰:“此儿必不育,
不则必败其家。”闻者大诧。余曰:“蟒袍非常服可比,计二十岁状元及第,
三十岁作太平宰相,八十岁荣归,亦不能衣蟒至二百余件之多。今襁褓中遽
受此数,恐福已消尽耳。”皆笑余迂阔。不数岁,达官贿败,此儿纳刑部狱。
未几病殇。反是以观,则惜福者延龄。古人岂欺我哉!
服用戒过奢
服饰器用,俱视各人自家身分。不自审量,务为逾分之美,不但损福,
并足招尤。同侪共耦之中,人皆朴素,我独奢华,即不遭诮谑,亦莫与亲近,
为轻薄子所诟,不可也;为长厚人所远,如之何其可。
俭非勤不可
… 4…
余言:“佐治、学治,皆以勤为本。”治家亦然。不惟贫者力食,非勤
不可;即富者租息之增减,管钥之出纳,无一不须筹画。婢媪之功、僮奴之
课,不历历钩稽,则怠者不儆,劳者无劝,未有不相率而归于惰者。至宾祭
酬酢,在在皆关心力。不则,濡迟误事,简略贻讥。胜我者以为慢,不知我
者以为骄,慢与骄,咎所由起也。谚曰:“男也勤,女也勤,三餐茶饭不求
人。女也懒,男也懒,千百万亩终讨饭。”盖谚也,而深于道矣。
妇道尤以勤为要
勤,固男子之职,而妇人尤甚。米薪琐屑、日用百须,男子止能总计大
纲;一切筹量赢绌,随时督察,惟妇人是倚。妇人不知操持,必多无益之费。
谚有云:“盐瓶跌倒醋瓶翻”,一无收束,安能不至千创百孔,甚至贷假、
典质,以饰男子观听。往往饶富之户,室已屡空,而主人尚不自知。极于无
可补苴,男子亦难自主。故治家之道,先须教妇人以勤。
妇职不可不修
妇人不勤,必且废职。作厌井臼,而莫大于弃针黹、远庖厨。此二事乃
妇人要职,富家女视为不屑:綦履属缝妇,粥饭属庖人。主妇坐享其成,物
力艰难,一无知识,而婢仆乘机偷盗,茫无检点。且妇职既废,穿衣吃饭外,
无所用心,则抹牌观剧,皆越职为之。驯致家索,岂曰天命哉!昔胡偶韩先
生(文伯)尝言,守扬州时籍没颍州府王太守泰兴原籍,居室壮丽,百物具
备,而独无厨灶。诘之,则门外酒肆领本开张,宅中饔飧食物皆给单支算,
不自举火。此自妇人不治中馈,充类以至于尽也。故教妇人以勤,先从缝纫、
烹饪始。
妇不宜男当买妾
娶妇著代承祧为重。既不宜,男礼宜置妾。贤明之妇,自知大义。不幸
而妇性猜妒,亦当晓以无后之礼。偏于所爱,纵之使骄,曲徇悍妇之私,忍
绝先人之祀,生无以对里党,死无以见祖宗,真不可为人,不可为子。
置妾不当取其才色
为宗祊而置妾,非得已也。当择其厚重有福相者,毋以色选,即才艺亦
非所尚。盖厚重之人,必能下其正室;有福相可因子贵。矜才者巧,恃色者
佻,皆非载福之器,且断断难与正室相安,所系于家道甚钜。
有子勿轻置妾
美女入室,恶女之仇,自古为然。故素相爱敬之伉俪,因妾生嫌,渐致
反目。妇已有子,自可毋庸置妾。先贫后富、先贱后贵者,尤所不宜。实于
品行有关,不仅室家可虑。
… 5…
勿使妾操家
吾越作妾,类皆大家婢女。过江吴产,多以室女为之。然亦小家女也,
素无姆教。明理达义,百无二三,全赖正室拊循化诲,苟因正室愿朴或衰老,
令妾主持内政,必有不知大礼之处。若正室无子,以有子之妾操家,势且尾
大不掉,害有不可胜言者,终非其子之幸也。
娶醮妇宜慎
妇人义止从一,故能以夫为天。既已贰之,妇德乖矣,分不宜娶,不待
智者而知也。然或家贫而不能备礼,或丧耦而已近衰年,非醮妇莫为之室者,
欲延祧祀不得不权宜迁就,大非幸事。此与室女有间,尽可从容访问,以家
贫性顺,无子女者为尚。不然,慎母草草。至贪其媵资,尤为大谬。
无子当立后
无后为大,人尽知之。然往往不肯立后者,一则偏听妇言,虑嗣子不能
孝顺;一则嗣子之本生父母攘踞嗣产为己物,反致所后之亲不得顾问,故人
以立后为畏。不知一朝怛化,争继争财,喧呶肆起,鬼而有知,虽悔何追。
故不幸年老无子,当于昭穆相当之中序立一人,以杜争端,才不才自关家运,
腹出之子何尝皆克肖哉!
勿以异姓乱宗
立继须择同宗之人,一脉感通方能格享。同姓不宗,已难续祀,何况异
性?《意林》载《风俗通》称:“周翁仲妻产女,会屠者产男,密以钱易之。
后翁仲使见鬼,周光与儿同祭先茔祭所,但见屠儿持刃割肉,别有人带青绶
彷徨东厢不进,妻具陈其事,翁仲曰: ‘凡有子者,欲承先祖。先祖不享,
何用?’遂送还屠家。”近纪晓岚先生(昀)《槐西杂志》有视鬼者曰:“人
家继子凡异姓者,虽女之子,妻之侄,祭时皆所生来享,所后者弗来也。凡
同族者,虽五服以外,祭时皆所后来享,所生者虽亦来,而配食于侧,弗敢
先也。惟于某抱养张某子,祭时乃所后来,享后知其数世前于氏妇怀孕,嫁
张生,是子之祖也。”盖异姓之不享,古今一致。不幸无子,当以族子为后。
慎勿为妇言所惑,子异姓之子,自斩其祀。
无子可继宜依礼祔食
异姓不可为后,而服属之亲又无可择立,若必执继绝之说强为序继,则
怀利者纷起,而争甚谓也。夫承继专为承祭,但使烝尝有属,何庸似续旁求?
《礼》有祔食于祖之文,以丧葬余赀,祔为祖考祭产,俾有后者轮年祔祭,
鬼自永不忧馁。息争端而延久祀,莫善于此。
不可求为人后
… 6…
恩莫重于父子,出为人后,以义裁恩,事难由己。择立之所不及,议立
之所不到,而曰“吾应为后”,忘本贪财,不孝极矣。功令先尽同父周亲,
次以服制旁推,言其常也。继言嗣子不得于所后之亲,听告官别立贤爱,通
其变也。盖谊非天属,全以义维。故重贤爱,甚于重周亲。既择立、议立,
皆非主名,则其不得于所后之亲,情事甚明。虽已立,尚听告官;况犹未立,
而欲以势力争之?天道有知,岂能昌后?
圣天子矜怜无告孀妇立继,听其自主。虽独子,亦所不禁。近来争端渐
息,觊利以弃亲者,亦可自惕矣。
祭先宜敬
羊跪乳,乌反哺,物犹知本,何况于人?祭先之道,不惟物之致丰,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