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林肯传 >

第23部分

林肯传-第23部分

小说: 林肯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我认为布告最后一段关于没收叛乱的奴隶主的财产和解放他们的奴隶有很大危险,它会使我们南部诸州的
朋友们恐慌,使他们转而反对我们,或许会把我们相当好的肯塔基州的前景毁掉。因此,请允许我要求你,就像出于你
自愿一样,把那一段加以修改,??。”
    林肯放弃了行使正式权力的方法而宁愿写封征求意见的私信,表明他极为尊重弗里芒特的声誉。弗里芒特呢?由于
避不见客,迟至几天后才写了回信,他可不想由自己修改,而是宁愿总统公开更改。弗里芒特太太亲自到华盛顿将信交
给林肯。
    弗里芒特的信给林肯出了一道难题,因为在合众国至少有三种力量,其一是废奴分子,其二是拥护奴隶制分子,其
三是联邦主义者。在这非常时期,联邦主义者无疑占大多数,然而这些人很容易向蓄奴与废奴两个极端偏离,从而倒向
邦联或留在联邦。如果任由弗里芒特作为,在某些地区无疑是受欢迎的,但却会使得飘摇不定的边界州更加飘摇。如果
由自己出面改正,那么无疑就会得罪废奴主义者。但林肯还是“十分高兴”公开下令更改。
    批评仍如潮水般涌来,人们认为弗里芒特将军是正确的,林肯修改那个文告是错误的,是怯懦的表现。本来,林肯
希望亨特将军去接替弗里芒特的职位,而亨特却给林肯写了一封极为“丑恶”的信,以致林肯感到“要温和答复”颇不
容易。他的朋友赫恩登也感到不解,O。布期宁则直接写了封信给他,林肯对他的朋友“会写这样一封信”“感到惊讶”。
布朗宁认为弗里芒特的释奴文告是保全政府的唯一方法,林肯问他:“一个将军或一个总统可以用布告来制定永久性的
财产条例,这还能再自称是合众国政府,是宪法和法律产生的政府吗?”因此,释奴文告实际上“就是把政府拱手交出
去”,当然国会针对这点通过这样一份文告那又另当别论。而弗里芒特关于没收财产和解放奴隶的布告纯粹是政治性的,
不在军法或军事需要范围之内。“如果将军需要奴隶,他可以捉住他们并使用他们”,巴特勒将军不就使用投奔而来的
黑奴了么?他称那些黑奴为“战时违禁品”。然而对捉来的奴隶:“一旦不需要了,他就没有资格去决定他们将来永久
的身分。那必须根据由立法者制定的而不是由军事布告制定的法律来决定。”林肯认为,在某些地区,宣布总解放宣言,
将会更加受欢迎,然而:“安德森将军打电报告诉我说,弗里芒特将军当真已经发布解放奴隶命令的消息一传出,我们
整整一连的志愿军就丢下武器散伙了。”安德森从萨姆特撤离后被林肯任命为准将,在辛辛那提任司令。如果这场战争
不是为了联邦而只是为了黑人,那么黑人的战争可不能由白人来打,很多人这么认为。如果这么早就宣布解放黑奴,林
肯说他“十分有把握地认为我们供给肯塔基的武器将会被用来打我们”,而“肯塔基一失去,密苏里就守不住,马里兰
恐怕也难保”,那我们就几乎等于全盘皆输,“还不如答应立刻分离,包括把这个首都交出去。”
    因此,林肯认为自己不能采取这种轻率的立场,特别是他认为,发布这样的文告应该是由国会通过,由总统来发布,
别人岂能越俎代庖?林肯说:“我,作为总统,将明确地或含蓄地据有行使政府的永久性的立法职权。”的确,解放黑
奴应该由总统来行使职权,而林肯亦心有此意久矣,他不是早就说过决意让这片土地发烧么?现在这片土地是烧起来了,
但是在火刚烧起的时候,风却不能太大,林肯知道,那是很容易适得其反的。他也早就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认为奴隶制
是错的,但如果他草草出拳,宣布解放奴隶,他会取得预期的效果么?他必须通盘考虑,这盘棋是由他在下,由他统观
全局,在局部有利的棋并不一定对全局有利,一个旁观者看到了一步对局部有利的棋就可以在旁边指手划脚么?奴隶制
问题应该是他强有力的武器,他知道他迟早会运用它,但那必须是在自己的双手能推开对方之际,那时他那条摆在后面
的保守的腿才会踢出致命的一击,他不可能同时将两条腿都摆在前面,因为那样他就站不稳,除非是跃向空中,但他总
得落地,他必须依靠大众,就像巨人安泰必须脚踏大地才会获取不尽的力量。然而弗里芒特的做法却会使目前团结起来
的大众分化,民主党人在为恢复旧联邦而努力,废奴主义者在为建立新联邦而努力,林肯知道这一点,他巧妙地掌握着
其间的平衡,而这平衡却被弗里芒特莫名其妙地搅动了,弗里芒特在众目睽睽的湖面击起了成功的浪花,苦的却是林肯,
他要湖面平静下来就得加倍努力。他知道这是一支大队人马的行军,当前面的人马转过山头的时候,后面的人马却仍拉
在山后,作为指挥者必须在山上密切注视他们的行动,他不能让前面的人马搅乱了后面的阵脚,他更不能走得太快,否
则因此而使全国跟不上是没有好处的。弗里芒特被那些走在前面的人称为英雄,获得一片颂誉,然而在密苏里,远在这
大队人马更后的另一支人马却不断拖住他,给他贴上失败的标记。那是在 9月 12 日,弗里芒特夫人还在华盛顿大吵大
闹之际,普赖斯的人马在遥远的西部包围了詹姆斯。马利根上校率领的芝加哥爱尔兰旅,马利根率 3500 人在列克星敦
顽强抵抗普赖斯的 18000叛军达 8天之久。弗里芒特不知所措,等到他手忙脚乱抽出两个小型旅赶去增援时,他们只给
弗里芒特带回了马利根上校全旅 1600 人投降的消息。弗里芒特感到无法交待,便亲率部队至前线作战,国会一个委员
会已调查到一些浪费、管理不善等问题,林肯决定更换西部战区指挥官。弗里芒特意识到这点,避不见客,同时在前线
打了几个漂亮仗,虽不算大捷,但已几乎将普赖斯的军队逐出密苏里,他的指挥所也设到了莱昂战死的斯普林菲尔德,
正是在那里,林肯的信使设法将解职令交到了弗里芒特手中,那是 11 月 2日,弗里芒特正计划着一次全面的进攻。
    ★麦无莱伦:东线无战事布尔渊战役后,林肯颇有些饥不择食,当西弗吉尼亚捷报频传的时候,他就急匆匆地将麦
克莱伦抓了来当作一个得力的塞子,补波多马克军区之漏,他是太心急了,以至于感觉不到那个塞子只是一块海绵,看
着挺气派的一堆,实际上却手不盈握,然而在那个漏洞还没有吃水的时候,看起来不是正好合适么?
    7 月 27 日,乔治。麦克莱伦将军就任华盛顿及西弗吉尼亚军区司令,不久他将这个军区改名为波多马克。麦克莱
伦毕业于西点军校,当时 34 岁。他极爱骑马,因为骑在马上更使他显得像个统帅,他长相俊雅,高鼻深目,脸色白皙,
然而他的短而浓密的胡子弥补了文质彬彬之不足,显出一种威严。他的部下老远看见他骑马过来,便高声喝彩,他便在
马上得意洋洋模仿拿破仑挥手,为此赢得了“年轻的拿破仑”的美誉。
    他的确有些拿破仑的才干,一上任便开始重新组织和训练军队,使得那些不知纪律为何物的士兵成为唯命是从的军
人,3 个月过后,这些经过训练的士兵便达 17 万之多。
    但他似乎注定只是“年轻的”拿破仑。他没经什么阵仗便赢得如此声誉,可不想轻易地毁了,因此他不像拿破仑那
么能征惯战,名动欧洲,他只是在他的联邦公民面前展示他的部队,让他们检阅。他们为那整齐的队伍喝彩,为他们的
“小麦克”喝采,这样,他倒也誉满联邦。他一直坚守不战,倒也不是怕战,他是要用大手笔来做这件事,他可不要像
拿破仑、打了那么多胜仗,最后还是兵败滑铁卢。不,他麦克莱伦要胜过拿破仑,他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要不战则
已,一战就将叛徒全部消灭干净。于是,他不断地要求增加部队,他总是说敌人比他强大,事实上,离他只有两天路程
的敌军人数还不及他的一半,有时还不到他的三分之一。
    看着这么一支部队,一支人类历史上差不多是最强大的部队,林肯极为高兴,联邦人民也极高兴。林肯希望这支部
队早日行动,早建功勋,但麦克莱伦总是找理由推脱,当他被逼不得不加以说明,他就怒气冲冲甚或置之不理。由于麦
克莱伦是民主党人,更由于其仇视黑人,反对奴隶解放,因而引起了共和党对其迟迟按兵不动的怀疑。在舆论的强大压
力下及林肯的频频催促下,麦克莱伦总算出动了。他得知在弗吉尼亚的里斯堡叛军部队正在移动,便命令查尔斯。斯通
将军渡河侦察。10月 21 日,秋高气爽,爱德华。贝克上校受斯通之命率领一支人马来到包尔斯布拉夫高地,结果为邦
联叛军伏击,联邦军被打得七零八落,伤亡被俘共达 900余人,林肯总统的密友贝克上校阵亡,林肯感到说不出的难过。
    这绝不是一个好塞子,但是,除了这个塞子,再也没有别的趁手的东西堵漏。林肯极为苦恼,他的陆军总是打败仗,
总不能赢得一次令人鼓舞的胜利,反倒是他的真正在海里航行的军队没有出现什么漏洞。
    在陆上作战,两军对阵,政治、心理、装备等都有很大影响。而互相之间伤亡相差不大表明双方的势均力敌。在海
上就不一样了,首先必须要有舰艇,而正是在舰艇身上体现着技术和进步,这成为决胜的主要原因。联邦的工业极为发
达,而且造船业差不多全集中于北部,联邦海军很快便拥有了各种类型的战舰。海军对邦联港口实行封锁。并且不时攻
占南部沿海的港口和要塞。这年 8月底,海陆军配合攻占了北卡罗莱纳海岸哈特拉斯港的两个要塞,然后在9 月初联邦
海军又占领了密西西比州的希普岛。
    当时间推进到 11 月的时候,几乎同时发生了几件大事,首先斯科特老将军于 11 月 1日退休,他的陆军总司令职
务由麦克莱伦接替,林肯内心不愿意这样,但他实在找不出合适的人来。与麦克莱伦相孚的只有弗里芒特,而他出师不
利己使人们大失所望,尽管现在他在密苏里前线干得还行,但 11 月 2日他失去了背水一战的机会,他的解职与麦克莱
沦的升迁形成极为鲜明的反差。
    这个月初海军也好戏连台。经过两次轻易获胜之后,海军信心大增,他们接着又周密计划,在脱离分子最猖獗的南
卡罗莱纳显示了联邦海军的力量。11月 7日,由杜邦海军上将率领的舰队 120门炮连续向罗亚尔港防卫要塞开炮,将之
炸成一片废墟,随后,希尔顿岬等岛岬便重回联邦怀抱。
    同一天,邦联所派驻英、法代表詹姆斯。梅森与约翰。斯利德尔两人在哈瓦那乘英国邮船“特伦特”号赴英。第二
天,该邮船在巴哈马海峡与联邦军舰“圣贾辛托”号狭路相逢,两使节被带走关进波士顿的联邦监狱。
    这一事件使北部一片欢腾,舰长查尔斯。威尔克斯被捧为英雄,甚至在众议院中其行动也受到一致嘉许。
    然而英国则舆论大哗,首相帕麦斯顿感到是可忍,孰不可忍,因此而积极备战,并同外交大臣罗素写了一份措辞激
烈的照会,它在递交给美国联邦政府时因艾伯特亲王的干预而缓和了语气。
    林肯沉着冷静处理了此事,他说:“英国的态度咄咄逼人,这是极损我们尊严的,但我们的手被沉重的战争束缚着,
我们不能同时进行两场战争。”
    因此,林肯作出了让步,下令释放梅森和斯利德尔,英国也失去了宣战的借口,一场一触即发的战争消于无形。
    11月,林肯任命了麦克菜伦是希望他大权在握能更方便地行动,然而这些似乎只是膨胀了他的自信心,使他自傲自
狂以至目中无人。他老早就看不起总统,认为他是个傻瓜,并常常背地称之为“大猩猩”,他还称内阁成员们为“几只
我生平所见最笨的鹅”。
    波托马克河静悄悄,东线无战事。林肯忍受不了这种寂静,他迫切需要胜利来鼓舞士气,激励民心。因此,在一个
寂静的夜晚他找到西沃德,带着秘书约翰。海,前往麦克莱伦家,碰巧总司令去参加一个婚礼。等他夜晚 11 点半回来
的时候,发现了等候约一个钟头的总统一行,他走过他们所在的房门口,爱理不理径直上了楼,一会儿仆人传下话来,
说他太累了,已上床就寝。这个年轻的总司令如此无礼,使西沃德气得发抖,林肯则平静地离开了,第二天还说:“只
要麦克莱伦能打胜仗,我情愿为他牵马。”
    林肯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到自己知识不足,因而这个冬天他开始对军事书籍发生兴趣,他需要知道麦克莱伦为什
么会按兵不动,那些搪塞托辞是否有道理。反正国会图书馆有的是书,它成立于 1800 年,而在 1815 年购买了托马斯。
杰斐逊图书馆的全部馆藏后,所藏书籍便极为丰富。他对计谋、行军、供应等作了一番系统研究后发现原来打仗也像其
他许多事情一样,都须依理行事,最平常的道理是最珍贵的道理。缘情体物,从实际出发便不会有错。
    ★又有人擅自处理黑奴问题当然,也不一定,他目前对待奴隶制问题的态度便引来批评,废奴主义者用一系列尖锐
对立的语言讽刺林肯的矛盾态度:“他认为奴隶制是错误的,但又反对立即废除它;他认为应该把奴隶制拒于新领地之
外,但在联邦的新州内又允许奴隶制存在;他确认国会有权在哥伦比亚特区废除奴隶制,但在行使这种权力时又要去征
询奴隶主的同意;他认为追捕逃奴是件令人讨厌的事情,但又主张通过国会制定一些条例来实施这项法律,而不管有没
有宪法根据;他既憎恶奴隶贸易,但又不准备禁止各州之间的奴隶贸易;他既断言白人和黑人在自然权利方面是平等的,
但又不赞成黑人有公民权。”林肯集诸多矛盾于一身,然而,正是这些矛盾使他行步稳当。12月召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