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解开太极图千古之谜 >

第1部分

解开太极图千古之谜-第1部分

小说: 解开太极图千古之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外飞碟 
  事实可以证明:太极图存在原形,它来源于简易的“绳图”,它是自然之图,是最古老之图,也是历史上最具生命力之图。无论是遥远的过去,还是现在或将来,太极图永远伴随着人类。 
  太极图与八卦图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太极图是八卦图形成的起点和基础,八卦图是太极图所表达的阴阳之道或一分为二观点的继续和深化。太极图表达了阴阳观念,八卦图构筑了阴阳变化的模式,它们是纯粹的、朴素的、健全的图式哲学,是原始古人对万事万物的一种看法。 
   
  太极图是一幅古老的图式,又名阴阳鱼太极图,如图1所示。这是一幅看一眼就令人难以忘却的图,其布局结构黑白对分,合二为一,和谐流畅;其整体画面犹如黑白两鱼环抱成圆,相映生辉,自然天成,它在“中华第一图”之称。 
  太极图从古到今一路走来,广为人知。从算命先生的招牌、道家居士的袍服,到孔庙大成殿梁柱的标记物;从古代传说、典籍记载,到众多专著论文;人民间饰物、中国传统文化的会徽会标,到韩国国旗……随处可见它的影迹。 
  太极图是东方文化的经典之作,它函盖八卦阴阳变化之理,集合易经大义要旨之精,表达万物变化之道,从而成为易学研究的最大热点之一。它那深远的影响力,历经千年风尘,始终激励、推动着热衷于易学的无数人们去探赜索隐,寻根求源。 
  然而,多少年代、多少春秋过去了,当又一个世纪之门、千年轮回迎面而来之时,太极图依然披着神密面纱。太级图到底是 怎么回事? 
  一、太极图的形成原理历代关于太极图的说法很多。现在,不妨先抛开一切固有的观点,揭开太极图形成之谜,寻找太极图原形,就从一个简单的物理实验开始吧。 
  这个实验取名为绳图实验。实验材料,任意取一根绳子(或一条皮带)。整个实验操作分为二个过程--绳图成图和绳图退图。 
  绳图成图过程。实验开始,取一绳,把绳的两端并齐,构成U形复线。接着,以封闭端为内始点,在U形复线同一平面内,旋转卷绳数圈 ,形成一个盘曲圆状图,把它称为“绳图”,如图2所示;把形成绳图的过程称为绳的复式旋转运行。 观察该图,则会发现下列现象: 
  1、由于圆圈的向心压力和绳的弹性拱力的合力作用,绳图中央的一小段绳(非圆部分)形成一个扭曲的线条。实验中,当逆时针卷绳时,它呈S形;当顺时针卷绳时,它呈反S形。其实,不管顺向卷绳,还是逆向卷绳,其结果是一样的,因为正视S形,反视即为反S形,这就是说绳图的平面效果图有两个,而其立体效果图只有一个。(以下论述,均以图2所示绳图为参照,另一 种情况略) 
  2、一小段扭曲的反S形绳,把绳图中央内圈一分为二,并形成二个类似鱼状区域。(卷绳操作时,尽量控制使二个鱼状区大小对等)鱼状区域的大小与绳的直径、弹性有关,与卷绳操作手法有关。 
  3、除反S形线段外,绳图可以看作是由两条起点反相而旋转方向相同、曲率对称的螺旋线构成。 
  实验分析。把绳图中所有的外圈去掉,仅存下内圈--称之为单圈绳图,如图3所示。直接比较单圈绳图与太极图,不言而喻,就会发现两者如同一辙,大同小异。只要把单圈绳图粗略的、近似的看成为一个圆,或者说,当绳的直径趋向于无穷小,即成为一条线时,单圈绳图与太极图的线条轮廓完全一致,两者差别仅在于有无黑白两种颜色及两个鱼眼标记。 
  绳图退图过程。继续实验,如图示所示,把绳图外圈两个端点定为A或B,两个鱼状区设为“1”或“2”。当以A端为起始点,由A到B依次逐圈退尽,则最终留下“1”鱼状区域,而“2”鱼状区域散去 ;反之,当以B端为起始点,由B到A依次逐圈退尽,则最终留下“散 ”鱼状区域,而“1”鱼状区域散去。 
  实验分析。绳图退图时,当以不同的起始点,分别退图时,对应的最终结果截然不同。即同一绳图退图时有正反两种终极状态,这是绳图的显著特点。对照太极图,把其圆周和S曲线看作是一条连续的曲线线段,也模拟进行退图实验,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而太极图中的黑白两个鱼眼恰好是正反两种状态的标记,即退图时的终极标记。因此,可以说,绳图这个统一物包含着正反相互对立的一对矛盾,与太极图表达的事物阴阳法则是完全一致的。 
  2 解开太极图千古之谜 
  综合实验、观察和分析三步曲,可以清楚地发现:其一,绳的复式旋转运动所产生的绳图,可以直接演变出太极图,太极图可以看作是简化的、标上黑白两种颜色及鱼眼标记的绳图;其二,绳图本身包含着一分为二、正反相互对立的矛盾,自然地体现了事物的阴阳法则,同时也耦合了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法则。而这种哲理更能在经过加工过的绳图--太极图中以直接、清晰、完美的形象表达出来。总之,无论是从形象上,还是从思想渊源上,绳图与太极图是一致的,绳图是太极图的原形,也可以看作是“自然太极图。” 
  二、太极图产生的历史原因业已发现的考古实物证明了太极图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基本事实。据《扬子晚报》1997年上半年报道,在江苏吴县境内发现了良渚文化时期的众多文物,其中有一物为“盘曲蟠龙图”,并猜测其是太极图的原形。台湾陈立夫先生在《关于太极图的一 些问题》一文中说:“大陆先后所出土之古太极图,较《周易》及《乾凿度》之成书,尚早三、四千年。诸如陕西永靖所出土六千五百年前( 伏羲时代)双耳彩陶壶上之双龙古太极图藏瑞典远东博物馆),及使用毛笔中锋所画,竟早于孔子四千年。又出土商代及西周之多件青铜器上 ,亦契有雌雄双龙相互缠绕之太极图。”还有人认为“早在新石器时代 ,我国长江中游的屈家岭文化中,就出现太极图雏形。”(苏开华《远古太极图揭秘》)。 
  以上所提及的,无论是盘曲蟠龙图,还是双龙太极图等,从刊载的相片或图案看,均类似于蝇图。也就是说,事实能初步证明绳图是古太极图,或者是古太极图的原形。 
  太极图的古老和绳图使人自然地联想起绳的历史轨迹,回忆起中国原始社会经历过一段结绳记事年代。大约在二三百万年前,绳充当了记数或记事的工具。不难发现,在以渔猎、耕作和放牧为主要生产活动的原始社会劳动过程中,原始古人离不开绳,绳是原始古人最简单、最常用、最熟悉的劳动产品和劳动工具。再且,从普通的草绳,到最早产生遮羞防寒的布匹和服装所用的纱线--本质上也为绳,要经历过多少技术进步和漫长岁月。可以想象,没有绳,就没有纱线,也就没有服装,更谈不上人类文明。总而言之,绳在原始古人的生活、实践和思维活动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绳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原始社会特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文明程度。同时,原始古人对绳必定倾注了无限想象和寄托,倾注了无穷智慧和精力。因此可以讲,在原始社会发展的历史中,存在着一个绳文 化时代。 
  客观上讲,只要有绳,就具备绳图产生的条件和可能性。基于在原始社会结绳记事年代绳与原始古人的非同一般的密切关系的事实,有理由推断,绳图在结绳记事的远古原始社会就已经产生。 
  但是,绳图的最终形成还有赖于绘画载体和技术等因素。最早的绳图可以用实物演示,可以画在地面上,也可以用原始颜料作画,但它们不可能被长久地保留下来。事实上,即使现代人利用简单的工具在纸上画好绳图也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而原始古人要在石头、甲骨等刚性材料上刻划绳图则有相当难度。只有在结绳记事年代之后,当原始社会发展到加工石器、制造陶器和绘画技术比较成熟的石器时代,及后来的青铜器时代,绳图才有可能被最早记录并永久保留下来。这也是绳图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从自然的绳图,到形成表达阴阳观念的太极图,还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原因。社会发展史和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类的认识水平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事物的发展而逐步提高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不断总结过程。原始古人,在从事生产活动也必然会认识到生死、昼夜、男女、大小、多少、高低、冷热、难易、有无、好坏、美丑。。。。。。等等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事物现象,归纳总结出古老原始的事物阴阳观念。与此同时,他们也必定会寻找恰当的表达方式,由于那个时代文字还没有系统形成,或难以用初始的文字表达,于是那就通过寻找合适的图形来表达事物的阴阳属性。中国文字的起源表明中国原始古人贯于用图表达事物,当我们的先祖发现绳图本身包含着一分为二、相互对立的辨证关系恰好能反映事物的阴阳变化属性,于是就用绳图来类比概括事物一分为二、阴阳对立的普遍现象,太极图就这样产生了。太极图体现着中国原始古 人对事物、对社会的一种看法,是一种朴素的辨证法想。 
  3 解开太极图千古之谜 
  这里需要加以说明的是,太极图可以泛指绳图、古及极图和阴阳鱼太极图。其中,绳图、古太极图产生于原始社会,这一点已得到证明。但是现在公认的阴阳鱼太极图是否也产生于原始社会,还不能定论。尽管阴阳鱼太极图与绳图十分接近,但毕竟还存着是否有黑白颜色和鱼眼标记的差异。有二种可能:一是阴阳鱼太极图产生于原始社会,需有待于考古成果的直接证明;二是阴阳鱼太极图为后人所作,是绳图或古太极图的简化和提炼。不过,所有这些都不影响太极图产生于原始社会的基本观点。 
   
  从绳图可以演变出太极图,同样,从绳图还可以推衍出八卦图。这是一个对具体的绳图进行加工、抽象和提炼的结果,是一个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 
  《易传》中记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对这句话,可作以下分析。太极生两仪,可表述为一变二,是一分为二的过程;两仪生四象,二变四,继续是一分为二的过程;四象生八卦,四变八,还是一分为二的过程。也就是说,太极最终演变出八卦,经过三次连续的一分为二阶段。这个过程在绳图上,完全可以重现而得以证明。 
  现在,结合绳图和阴阳鱼太极图,推演八卦图的形成过程。 
  整个过程如图4.太极、八卦合璧图所示。 
  图4。太极、八卦合璧图 
  第一步,先将绳图与阴阳鱼太极图合二为一,即把绳图中的无绳处--两个鱼状区域分别标上黑白两色(为区别绳和将要产生的卦象,黑色部分用剖面线表示),并加上两鱼眼标记。 
  第二步,接着逐圈逐段标定颜色。第一圈(内圈)标上对应鱼状区域颜色,形成黑白两半圈。从第二圈开始,各圈对应上一圈黑处或白处的部位,按相对应的鱼状区域颜色为先和鱼头至鱼尾方向为顺序,一分为二,逐段分割(即黑与白各半,或白与黑各半)。 
  分割后,第一圈形成一黑一白两象; 
  第二圈形成二黑二白四象; 
  第三圈形成四黑四白八象; 
  ……以此类推 
  第三步,取八象,按第三圈分割形成的八象自然段,八等分绳图,就形成了八个组合,其中每个组合包含三个线段即三象。这八个三象组合构成一个整体系统,每一个三象组合就是一卦,各象为阴爻或阳爻,与先天八卦图完全一致。 
  据考古发现,最早在陶器和青铜器上用来记卦的阴爻和阳爻符号分别为“^”和“-”,其实,这很可能是一小段绳有结和无结的形态。随手做个实验,取一小段绳,打上一个结,就是这种“^”形态;无结形态为“-”形态表示各象形成阴爻和阳爻,组合构成各卦,这是自然而然的。这个过程中,八卦图、八个卦和阴阳爻是同时产生的,是一个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系统。 
  综合八卦产生的全过程,可以归纳总结为:由绳图(或太极图)生成两仪(鱼);两仪对应两象;两象一分为二成四象;四象一分为二成八象;最后,以八象自然段为单位等分绳图及各象,形成八个三象组合,产生了八卦并构成先天八卦图。 
  至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太极图与八卦存在着必然联系,太极图的内涵等同于“易有太极”之太极概念。太极概念,发端于客观事物的阴阳属性,启示于实物绳图,表现于太极图,发展于八卦图。太极,即阴阳变化之道,是事物一分为二、阴阳属性矛盾的统一。通常后世人们把太极图内置于八卦图,也许是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的缘故。 
  《周易.系辞传》还有二处论及八卦之缘起,下面略作分析。一日:“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试问,河中有何之图?河中最常见的图除波浪之外,还有漩涡。而绳图或太极图,粗看上去形似漩涡;再则,图中有阴阳两鱼,鱼儿离不开水,只能河中有。因此,原始人把绳图或太极图形象地称为河图是很有可能的。“洛出书”是指洛书或九宫。据考证,洛书在原始社会就已存在,不妨假定洛书在八卦产生之前就已出现,那么,在当时,洛书亦应被捧为神明吉祥之物。洛书的八个方向有可能启示古人选择采用八卦,以示神明或吉利。因此,这名话可理解为,圣人根据形象如河中漩涡的绳图(或太极图)和受洛书八个方向启发,创作了八卦。 
  4 解开太极图千古之谜 
  二日:“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余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段话认为太古时代,包牺氏为王统治天下的时候,向天观察日月星辰和气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