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中国官场学 >

第2部分

中国官场学-第2部分

小说: 中国官场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2…

中国官场学                                                             ·11· 

然肥橐者多不善后,公独简在。宸衷不数年,累迁至安徽巡抚, 
陆工部尚书致仕尹中堂。文端公继善总督两江时,余尝见其办 
赈条告,末云:千末云倘不肖有司克赈肥家,一有见闻断不能 
幸逃法纲。即本部堂稽察有所不到,吾知天理难容,其子孙将 
求为饿殍而不可得。痛哉言乎!读至此而不实力救荒,其尚有 
人心也哉! 

                                法贵准情 

      余昔佐幕,遇犯人有婚丧事,案非重大,必属主人曲为矜 
恤,一全其吉,一慰其凶。多议余迂阔。比读辍耕录匠官仁慈 
一条,实获我心。匠官者,杭州行金玉府副总管罗国器世荣也。 
有匠人程限稽违案具,吏请引决。罗曰:吾闻其新娶,取责之, 
舅姑必以新妇不利,口舌之馀不测击焉,姑置勿问。后或再犯, 
重加惩治可也。此真仁人之言。乾隆三十一二年间江苏有干吏 
张某治尚严厉,县试一童子怀挟旧文,依法枷示,童之姻友环 
跽乞恩,称某童婚甫一日访满月后补枷。张不允,新妇闻信自 
经。急脱枷。童子亦投水死,夫怀挟宜枷,法也。执法非过, 
独不间律设大法礼顺人情平?满月补枷,通情而不曲法何不可 
者,而必于此立威,忍矣,后张调令南汇坐浮收漕粮,拟绞勾 
决。盖即其治怀挨一事,而其他惨刻可知。天道好还,捷如桴 
鼓。故法有一定,而情别于端。准情有用法,庶不干造物之和。 

                              能反身则恕 

…  3…

中国官场学                                                             ·12· 

      且身为法吏,果能时时畏法,事事奉法乎?贪酷者无论, 
即谨慎自持,终不能于廉俸之外一介不取。如前所云陋现何者 
不干国法。特宿弊因仍,民与官司法所不及,相率幸免耳。官 
不能自闲于法,而必绳民以法,能无愧欤故遇愚民犯法,但能 
反身自问,自然归于平恕。法所不容姑脱者原不宜曲不宜曲法 
以长奸情,尚可以从宽者,总不妨原情而略法。 

                            宜求不干清议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当未遇时,闻谈长吏害民之政,未尝 
不扼腕太息。□乎得志,则昧殷鉴之谓,当局者迷,古今同慨。 
故幸而居官能回念扼腕之故,常求不干清议,自无失政。 

                               吏不可墨 

      我朝立贤无方,用惟其才。高门贵胄,世受国恩,目染耳 
德,蚤娴吏治所虑,生长华贵,止如富贵吾所自有当日凛象齿 
焚身之戒,力求无替家声,至寒怆之士,科第起家,视白首穷 
经者遭逢天坏,岂可遽舍所学同于猾吏之为?若乃进以他途, 
尤必自问可用于时而后求为时用,何致一登仕版即不自爱,既 
为牧令,皆有廉有俸,有自然之利,无论美缺,即缺甚不堪, 
总股舌耕糊口,尽心为之尚恐未能称职,有孤民望如复,民以 
生重负设官之义,鬼神鉴之矣。昔孙西林先生含中官浙藩时, 

…  4…

中国官场学                                                             ·13· 

常禄之外,不名一钱,或劝为子孙地,曰吾未见红顶官儿孙至 
于行乞。如其行乞,则祖宗之咎也。闻者至今诵之。 

                              墨吏不必为 

      吏不可墨,固已。余则以为匪。惟不可亦且不必。数十年 
前,吏皆洁,谨拆狱以理。间以贿胜,深自讳匿。自一二亏帑 
之吏,藉口弥补,稍稍纳贿。讼者以贿为能官推贿径不开,莫 
得而污之。偶一先检,墨声四播。盖家人吏役皆甚乐官之不洁, 
可缘以为奸。虽官非事事求贿,而若辈必日:非贿不可假官之 
声势,实役之橐囊。官已受其挟持,不能治其撞骗,且官以墨 
著,讼者以多财为雄,未尝行贿亦昌贿名。其行贿者,又好虚 
张其数自诩。富豪假如费藏镪三百两,必号于人口五百两。而 
此三百两者说合过付吏役,家人在在分肥。官之所入不能及半, 
而物议讹传多以虚数布闻上官之贤者,必被他事弹劾,即意甚 
怜才,亦必予以愧厉之方其不贤者,则取其半以办公,而所出 
之数已浮于所入之数,不得不更求他贿,自补其匮,而上官之 
风闻覆至。故贫必愈墨,且愈贫阳谴在身阴祸及后。则何如洁 
已自守者。临民不作,事上无尤乎。 

                                清不可刻 

      清特治术之一端,非能事遂足也。尝有洁己之吏,傲人以 

…  5…

中国官场学                                                              ·14· 

清,为治务严,执法务峻。雌黄在口人人侧目。一事偶失,环 
聚而攻之。不原其过所由起,辄曰廉吏不可为,夫岂廉之过裁。 
盖清近于刻,刻于律己可也;刻以绳人不可也。 

                         假命案断不可蔓延 

      应抵命案,吏役尚知畏法。惟自尽践毙等事,更易蔓延滋 
扰。盖百姓无知,最惧催人命牵连,恐吓撞骗易于藉口,全赖 
相验时力归简易。凡自尽人命,除乌起威逼或有情罪出人,尚 
须覆鞫;其于口角轻生仅可当场断结,不必押带进城,令有守 
候之累,如死由路毙及失足落水则验报立案不待他求。有等鹘 
突问官妄向地主两邻根寻来历以辗转扯拉,徒饱吏役之橐,造 
孽何有纪极哉。 

                            盗案宜防诬累 

      安良必先治盗,而寄赃买赃之累又因治盗而起,凡诬扳窝 
伙,犹可留心访察。至寄买赃物之处,实为舆论之所不著。不 
惟黠于贼易挟嫌嫁祸,且有捕役牢头择殷教柔因而为利者,即 
官为审释,良民已受累不堪矣。浙中旧习获赃到官率供无主之 
案,混认多赃,指某某寄顿,某某价买。承行之吏据供吊赃佥 
差四出,治赃无着落,终以游供完结。而役婪于秦,吏分其肥, 
愿民被获贼之害,境内不受治盗之益。余居乡时,深知此弊, 

…  6…

中国官场学                                                             ·10· 

故佐主人治盗惟严究有主之贼而不起无主之赃。前于药言约略 
言之,今录简易之法于在以备采录: 
      寻常窝赃,止须饬地保谕,吊谕内注明速将原赃交保禀解, 
不必到官。如果被诬,许自行呈诉。慎毋托放倭延致干差扰响。 
在嘉湖幕中行之民以为便,未有不缴不诉者。 
      案重赃多必须差吊者,檄内注明止许吊脏不必带审。如未 
买米寄,听本人吴诉毋许提人滋扰。庶捕役不敢肆横。 
      以被诬呈诉者,受词时即提犯质释,俾免守候。或干词内 
批释,不必令乎民与赃匪对簿以恤善良。 
      无论为窝为伙买赃寄赃,有恤称与贼并不相识,横被诬扳 
者其中必有教供之人,可令被诬者亲立调人之中先令贼犯指认 
如指办模糊立时逾归安业,专治贼犯以诬良之罪。然此法须时 
时变通,用之习以为常,则其人状貌教供者亦能预先说知。倘 
以识面为非诬,恐又成冤狱耳。 
      至印官事冗,小窃案件有不能不发佐贰代讯之势,但听其 
查办,即不兔有需索之弊。应今讯毕即送革供一切,传主传主 
希赃俱由亲核,庶权不下移,民不受扰。 
      办重案之法,一人治一事,及一事止数人者,权一而心暇, 
 自可无误。或同寅会,鞫事,难专断,或案关重大,牵涉多人, 
稍不静细即滋冤抑。遇此等事须理清端绪,分别重轻,可以事 
为经者,以人纬之,可以人为经者,以事纬之。自为籍记,成 
算在胸,方可有条不紊,不堕书吏术中,其主音各别,须用通 
事者一语之讹毫厘千里,尤宜慎之又慎。 

                            办案宜有断制 

…  7…

中国官场学                                                              ·16· 

      断制云者,非师心自用也。案无大小,总有律例可援。援 
引既定,则例很无干者,皆无庸勾摄人少牵连案归简净矣。乡 
见貌为精慎之吏,不知所裁,以极细事而累及邻证,延曼不休。 
有因而破家酿命者,曾为寒心,敢陈苦口。 

                       邻境重案不宜分畛域 

      守土之官,治不越境,似也。然遇邻境命盗重案,一有风 
闻即宜星火缉访。稍分畛域,受之以需,致犯得远窜,已失敬 
公之义。其或假道境内,终且牵连,被议,岂非自取之乎! 

                            社义二仓之弊 

      设积贮于民间,社义二仓尚已,然行之不善,厥害靡穷。 
官不与闻,则饱社长之橐。官稍与闻,则恣吏役之好。盖贷票 
之户,类多贫乏,出借难缓,须臾还仓,不无延宕,官为钩稽, 
吏需规费,莞论之司终多赔累。故届更替之期,畏事者多方规 
避,牟利者,百计营求。甚有因而亏那仅存虚籍者。此社长之 
害也。其或勤捐之日,勉强书捐。历时久远。力不能完,官吏 
从而追呼,子孙因之受累。此揭户之害也。此等良法,固不宜 
因噎废食,究不容刻舟求剑。欲使吏不操权,仓归实济,全在 
因时制宜,因地立法。旧有捐置者,务求社长得人,为之设法 
调剂捐户。如果无力完缴,亦不防据实详免。若本末捐设,断 

…  8…

中国官场学                                                             ·17· 

不必慕好善虚名,创捐贻思。 

                            清理民欠之法 

      花户欠赋,是处有之,顾亦有吏役侵收冒为民欠者。余署 
道州,因前两任皆在官物故,累年,民欠不得不收,因创为呈 
式,令投谋之人,于呈面注明本户每年应完条银若干,仓谷若 
干。无欠则注全完。未完则注欠数,除命盗外,寻常户婚田上 
钱债细事,俱批今完欠,候鞫欠数,清完即为听断。两造乐于 
结讼,无不克输将,间有吏役代完侵蚀,字据可凭,立予查追, 
清款其无讼案者。完新赋时饬先完旧欠。行之数月,欠完过半。 
第此事必须实力亲猪。方有成效,倚之幕宾书交,总归无济。 

                         申明上下易隔之故 

      或问:何以谓之上下易隔?曰“理甚易明,事则不能尽言 
也。为上官者,类以公事为重,万不肯苛求于下。而左右结事 
之人,不遂其欲,辄相与百方媒孽。昔吾浙有贤今,素为大吏 
所器。会大吏行部过境,左右沫求未厌,一切供储皆阴险为撤 
去。晓起灯烛,夫马一无所备,遂撄大吏之怒,摭他事劾去, 
此隔于上之一端也。又有贤今,勤于为治,织矩必亲,赏罚必 
信。其吏役有不得于司阍者,遇限日未必德迟而出此其反也。 
又不即为转禀,率令枉受逾限之谴。此隔于下之一端也。被害 

…  9…

中国官场学                                                              ·18· 

者,据实面陈,何尝不可立徵其弊然若辈势同狼狈,所易之人, 
肆毒尤甚。安能事事演禀,频犯投鼠之忌,故帮下情终不可以 
上达,曰易隔也。 

                                用人不易 

      吾友邵编修晋涵曾经言今之更治,三种人为之官拥虚名而 
已,三种人者,幕宾书吏长随也。诚哉,言乎,官之为治,必 
不能离此三种人,而此三种人者邪正相铝,求瑞人于幕宾已什 
不四五。书吏间知守法,然视用之者以为转移。至长随则罔知 
义理,惟利是图,倚为腹心,鲜不偾事,而官声之砧,尤在司 
间。呜呼,其弊非说所能馨也。约之获恐稽察难周,纵之必致 
心股并肆,由余官须自做之说而详绎之,其必有所自处乎? 

                            宜防左右壅弊 

      给事左右之八,利在朦官舞弊,最惧官之耳目四彻。凡余 
所云款接绅士,勤见吏役,皆非左右所乐。必有多其术以相扰 
制者,须将简号房不得阻宾,及交役事应面禀之放开诚宣布, 
示贴大堂,研人人共见共闻,并于理事时随便言谕,庶左右不 
敢弄权,耳目无虞壅弊。 

… 页面 20…

中国官场学                                                             ·19· 

                      差遣吏役不可假手代笔 

      署中翰墨,不能不假手亲友,至标吏办稿,签役行脾,虽 
公事甚忙,必须次第手治。若地处冲要,实有势难兼顾之时, 
不便留续以待。则难理词状,即付值日书吏承办。应差班役, 
可于核稿时填定姓名。总不可任亲友因忙代笔。开寅缘贿诧之 
渐。 

                            拒捕不宜轻信 

      此条已具佐治药言。今复及之者,幕不见役而念民故意, 
常平官未见民。而信役,放气易激,役不得逞志于民。辄貌为 
可怜之状,或毁檄,或毁衣,以民之顽横面陈于官,从而甚其 
辞焉。谓其目无官法也,官未有不色然骇,勃然怒者。官怒而 
役狡行,民害生矣。大拒捕有罪人,尽知之为监臬,为盗劫, 
犯罪而求幸免脱,是以敢拒捕也。若催赋传讯,民尚无罪,何 
致拒捕、偏听而轻信之,一役得志群役转相效仿,民之得自全 
者几何?当役禀时,平心熟察。则装点之弊,自然流露。姑将 
原檄存销而止以应办之事另缴改差、及其人到官事结告以拒捕 
罪名及所以不速办拒捕之故。民知爱畏,即亦役不敢再前故技。 

                            宜勿致民破家 

… 页面 21…

中国官场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