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教育心理学 >

第1部分

教育心理学-第1部分

小说: 教育心理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1、研究内容:在学校情境中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师生之间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诸多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2、学科性质: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3、在本教材中,“学习”主要是针对学生而言;“教学”主要是针对教师而言。
 
二、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内容
(一)从宏观上分析:
构成学习与教学过程有五种基本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1、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这一要素主要通过两种差异影响学与教的活动:一是群体差异;二是个体差异。
2、教师:是实施具体教育影响的人,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教师主要是通过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教学风格等因素影响教育教学过程。
 
3、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教材的内容既要适应于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特点,又要考虑到教学的有效性。
4、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5、教学环境:是实施教育教学必备的条件,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
物质环境:是有形的,涉及自然条件、教学设施、空间布置等。
精神环境:是无形的,但对学习与教学活动则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四风”、师生关系、校园文化等。

构成学习与教学过程有三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1、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学生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2、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通过设置教学情境、对学生实施一定的教育影响、从而引导学生有效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之一。

3、评价/反思过程:是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评判、分析、检验和反思的过程。

静态的五种要素和动态的三种过程之间的过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1)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教学过程的背景下进行的;(2)教学过程要以学习过程为基础;(3)教学过程要依据教师自身的特点、教学内容的难易、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的实际情况而展开;(4)评价/反思过程随学习过程、教学过程的进行而侧重于不同方面。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这节内容实际上是说学习教育心理学具有什么意义。
一般理解: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把握——一是它的理论意义;一是它的实践意义。
心理学的作用或意义:
描述心理事实;
解释心理因果;
预测心理趋势;
控制心理及行为。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本节是重点内容之一。
本节主要把握: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时期、每个阶段的特点。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1、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这一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50年代末)
1、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内容得到进一步的扩充:儿童心理学、心理测验、学科心理学、个性及社会适应、生理卫生、程序教学思想等。
2、版本繁多,体系庞杂,未形成自身独立的理论体系。
3、学习理论是这一时期主要的研究领域。
4、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材。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末)
1、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日趋集中,自身独立的理论体系正在形成:如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学习心理、教学心理、个别差异、教师心理等。
2、西方教育心理学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践,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布鲁纳在60年代发起的课程改革运动、罗杰斯关注教学中的社会心理因素的“人本主义理论”等。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1、教育心理学越来越重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教学心理学得到大发展。
2、认知派理论和行为学派理论得以较好地融合、东西方心理学相互吸收。
3、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上的专题报告中的归纳具有代表性:
(1)主动性研究
(2)反思性研究
(3)合作性研究
(4)社会文化研究
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
1、什么是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的心理变化。
2、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3、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划分:
0~1岁:乳儿期;
1~3岁:婴儿期;
3~6、7岁:幼儿期;
6、7岁~11、12岁:童年期;
11、12岁~14、15岁:少年期;
14、15岁~25岁:青年期;
25岁~65岁:成年期;
65岁以后:老年期。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一)少年期:
1、是指11、12岁~14、15岁年龄阶段的个体。
2、这一时期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
3、主要特点:
半成熟与半幼稚、半独立与半依赖并存。
(二)青年初期:
1、是指14、15岁~17、18岁年龄阶段的个体。
2、是个体在生理、心理、社会化向成人接近的时期。
3、主要特点:
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和人类的高级情感得到高度发展、自我意识水平高,个性趋于稳定。

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
(一)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纵向的:是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成熟、心理发展水平的学习准备;
横向的:是指每一年龄阶段中的各种内部因素相互作用水平的学习准备。如: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需要、知识结构等。

(二)关键期:教育的关键期是指心理对教育影响的敏感期。教育要适时、适当。
1、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在研究鸟类的自然属性时,发现了“印刻”现象。——提出了关键期理论。
2、心理学家在研究儿童行为学习时引入了“关键期”理论,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同样存在着关键期。
3、教育意义:依据学生的学习准备水平,抓住关键期,进行适时、适当的教育。
第二节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一、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皮亚杰)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模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即处于形象思维阶段。
(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儿童的认知结构中已有抽象概念,可以进行抽象思维。其标志是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
(四)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思维水平已接近成人水平,能用命题进行推理,能进行可逆思维,思维具有灵活性。

二、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一)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皮亚杰认为:学习从属于发展,从属于主体的一般认知水平——各门具体学科的教学都应研究如何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提出既不当时的认知结构的同化能力,又能促使他们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富有启迪作用的适应内容。
(二)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适当的教育训练是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的。
(三)关于最近发展区
前苏联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的发展水平;一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教学要适应“最近发展区”,走在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第三节    中学生的人格发展
一、人格的发展
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一)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
认为儿童的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其发展危机,解决危机可以有助于发展健全的人格。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岁半)
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
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
其它三个阶段: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二)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人格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
1、家庭教养模式: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
2、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师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实现的。
3、同伴群体:主要是指中学生同龄伙伴。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含义: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知);自我体验(情);自我监控(意)。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生理自我;
社会自我;
心理自我。

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从内容上看)
     生理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身体、外貌、体能等方面的意识。
     社会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在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中的角色的意识,包括个人对自己在社会关系中的作用和地位的意识,对自己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权利的意识等。
     心理自我就是个人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意识,它包括个人对自己的人格特征、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及行为表现等方面的意识。 
第四节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一、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一)认知方式差异: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
1、场独立与场依存
2、深思型与冲动型
3、辐合型与发散型

(二)智力差异
1、智力与智力测量
(1)比纳—西蒙量表
(2)斯坦福—比纳量表
(3)韦克斯勒量表
(见下表):


2、智力的差异:
(1)智力的个体差异:呈正态分布
(2)智力的群体差异
 


(三)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1、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
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二、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一)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二)性格的差异
1、性格的特征差异:对待现实的性格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
2、性格的类型差异
(三)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
教育要适应个体的性格差异。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一、学习的实质与特性
(一)学习的心理实质
一、学习的本质意义
(一)广义的学习
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经验,并由经验引起行为或行为潜能的较为持久的变化过程。
注意:学习概念与一般的练习、训练或识字活动不同,它更注重行为的变化结果。即使经过了一定的训练,如果没有行为变化结果发生,就不属于学习。

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行为或潜能的变化是学习发生的根本标志。
2、由学习所引起的变化必须能够相对持久地保持。
3、个体的变化必须是由经验引起的。

(二)狭义的学习(人类特有的学习)
是指人的学习,即凭经验产生的比较持久的能力或倾向的变化。
人类学习的特点:
1、人类学习的社会性(间接性)。
2、以语言为中介。
3、积极主动性。

可以说: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积极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三)特殊的学习(学生的学习)
是凭经验产生的、按照教育目标的要求而实现的比较持久的能力或倾向的变化。
特点:
1、学生的学习是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是在社会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通过思维活动产生和实现的。
2、学生的学习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积累个体经验的过程。
3、学生的学习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情况下进行的。
4、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5、以语言为中介。

(一)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
1、信号学习:即学习对某种信号刺激作了反应。(经典性条件作用)
2、刺激—反应学习:即S—R的学习。(操作性条件作用)
3、连锁学习:即系列S—R的学习。
4、言语联想学习:也是系列S—R的学习,但它是由言语单位所联结的连锁化。
5、辨别学习:即学会识别多种刺激的异同并对之作出不同的反应。
6、概念学习:即对刺激进行分类时,学会对一类刺激作出同样的反应。也就是对事物的抽象特征的反应。
7、规则或原理的学习: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
8、解决问题的学习:即在各种情况下,使用所学规则或原理去解决问题。

注意:
1、这一分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
2、前三类学习都是简单反应,许多动物也能完成。
3、解决问题的学习是人类最高级的学习。

(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1、言语信息的学习:即学生掌握的是以言语信息传递的内容或者学生学习的结果是以言语信息表达出来的。(学习陈述“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又称“陈述性知识”)
2、智慧技能的学习:学习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即运用概念或规则“对外办事”)
3、认知策略的学习:即学习者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调节和监控的才能的学习。(即学习“对内调控”)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