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准确地示范与讲解
(二)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三)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第三节 心智技能的形成
一、有关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论探讨
(一)加里培林的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理论:
1、动作的定向阶段
2、物质与物质化阶段
3、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
4、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
5、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二)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理论:
1、认知阶段:了解问题的结构—问题的起始、目标、步骤等。
2、联结阶段:学习者运用具体的方法解决问题。
3、自动化阶段:完善解题法则,认知投入少,不易受干扰。
三、心智技能的分阶段形成
(一)原型定向:——相当于加里培林的“活动的定向阶段”。
(二)原型操作:——相当于“物质或物质化阶段”。
(三)原型内化:即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
四、心智技能的教学要求
(一)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
清楚了解活动结构;
独立确定活动结构和操作方式;
提高概括水平,扩大迁移价值。
(三)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第八章 学习策略
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
一、什么是学习策略:
——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二、学习策略的特征:
(一)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使用的;
(二)是有效学习所需的;
(三)是有关学习过程的;
(四)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三、学习策略的分类
是依据学习策略的不同性质或作用来分的:
(一)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二)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
(三)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学习环境管理、努力管理、社会资源利用等。
第二节 典型的学习策略
一、认知策略
——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
(一)复述策略:
方法:
1、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努力消除“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3、整体识记和部分识记相结合;
4、多感官参与
5、复习形式多样化
6、阅读时划线、圈重点等。
(二)精细加工策略
方法:
1、记忆术:
(1)位置记忆法
(2)缩简和编歌诀:如“两湖两广两河山,三江云贵吉福安,双宁北上四台天,新西黑蒙青陕甘,港澳重庆和海南。”
(3)谐音联想法
(4)关键词法
(5)视觉想象
(6)语义联想
2、做笔记
3、提问
4、生成性知识:通过深层加工形成表格、图解等类比或表象。
5、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三)组织策略
方法:
1、列提纲
2、利用图形
3、利用表格
二、元认知
(一)什么是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
包括:
(1)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认识。
(2)对任务的认识。
(3)对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认识。
(二)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监视、调节策略。
三、资源管理策略
(一)学习时间管理
(二)学习环境的设置
(三)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
(四)学习工具的利用
(五)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
第三节 学习策略的训练(自学)
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第一节 问题解决概述
一、问题解决的含义
(一)问题:
——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三个基本成分:一是给定的条件;二是要达到的目标;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二)问题解决
1、什么是问题解决:
——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2、问题解决的特点:
(1)目的性:指向并达到一定的目标。 (2)认知性:通过内在的心理操作实现的。
(3)序列性:包括一系列的心理活动。
二、问题解决的过程
(一)发现并提出问题
——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科学上某些重大的进展,与其说是问题的解决者促成的,不如说是问题的发现者促成的”。
(二)分析并明确问题(主要表现为审题)
(三)提出假设(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
(四)检验假设(直接检验和间接检验)
三、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注意:这是重点掌握的内容之一
(一)问题的表征:问题的类型、呈现方式的不同,其解决的难度也不一样。
(二)已有的知识经验
(三)定势(在“迁移”内容已讲过)
(四)功能固着:事物原有功能对解决问题的“消极”影响。
(五)动机与情绪:“倒U型曲线”和“叶克斯—多德森定律”
(六)个性
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一)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二)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三)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四)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问题;
3、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第二节 创造性及其培养
一、创造性及其特征
(一)含义: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真创造: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
类创造:产生的产品并非首创,只是对个体而言具有首创性。
(二)基本特征: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二、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一)环境: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环境。
(二)智力:
注意:要掌握“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
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
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3、低创造性的智商可能高,也可能低。
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三、个性:高创造性者的一些典型的个性特征要掌握。
三、创造性的培养
(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二)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1、保护好奇心;
2、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3、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4、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5、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注意:“头脑风暴训练”
第十章 态度和品德的形成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一)态度的实质:
——习得的、影响个人对特定对象作出行为选择的有组织的内部心理状态。
理解时应注意:
1、态度是一种内部状态。
它是一种反应的倾向性或反应的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2、态度同能力不同。
能力决定人们能否顺利完成任务,而态度则决定人们的行为选择,即决定人们愿不愿意完成某些任务。
3、态度是经过组织或学习而形成的。
态度不是天生的,是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二)态度的构成
1、认知成分:
是指个体对事物所具有的带有某种评价意义的观念或信念。
2、情感成分:
即人们在认识事物的同时,会带上某种感情色彩,并直接影响到趋向或回避某事物的态度。
3、行为倾向成分:
一个人的对待某种事物的态度往往通过其行为倾向表现出来,态度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行为选择。
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一)品德的实质:
——品德是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准则在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特征。
品德和道德是两个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
——品德是个体现象;道德是社会现象。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1、道德认识
2、道德情感
3、道德行为
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包括:道德概念;道德信念;道德判断。
道德情感发展的三个阶段:
1、直觉的道德情感:
对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产生的体验。
2、形象性的道德情感:
与具体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体验
3、伦理性的道德情感:
意识到社会道德要求和意义的情感体验。
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1、共同之处:
(1)态度和品德都是外在的价值观念在个体身上内化的结果,都是个体通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形成的某种品质。
(2)两者都包含认知、情感、行为三种共同成分。
2、不同之处:
(1)两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
(2)价值内化的程度不同。
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主要掌握:
1、以儿童的道德判断为研究内容。
2、结论:
(1)10岁以前:他律阶段
——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的道德标准进行的判断为他律道德。
(2)10岁以后:自律阶段
——依据自己认可的道德标准进行的判断为自律道德。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研究内容:道德判断(道德评价)。
2、研究方法:“道德两难故事”
3、提出了儿童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二、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注意:此内容可以出简答题
(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伦理道德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
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2、自我意识增强;
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一、一般过程
(一)依从:包括从众、服从两种。
(二)认同:主动接受他人影响,态度和行为与他人接近。
(三)内化:形成自己相对稳定的思想、观点和信念等。
二、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一)外部条件:
1、家庭教养方式(前面“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已讲过)
2、社会风气
3、同伴群体
(二)内部条件:
1、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2、态度定势
3、道德认知(直接影响道德判断水平)
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常用的方法:
一、有效的说服
二、树立良好的榜样:
注意: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1、观察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的替代性学习。
2、外部强化、自我强化、替代强化
——替代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是一种间接的强化方式。
三、利用群体的约定:
——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个体有一定的约束力。
四、价值辨析:
——“价值观辨析学派理论”:
又称“价值澄清理论”
观点:认为人本身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只不过没有认真加以辨析,没有引发出来而向公众袒露而已。如果设计一种外部情景和气氛,每个人都会澄清自身固有的价值观的真实面目。
五、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认为:
——健康:包括生理的、心理的、社会适应的三个方面。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增加了:道德健康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3、自我调控能力;
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二、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自学)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注意:此内容可以出简答题
(一)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三)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第二节 心理评估
一、什么是心理评估:
——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二、心理评估的两种参考架构:
1、健康模式:了解在健康状态下的心智能力及自我实现的倾向。
2、疾病模式:对当事人有无心理疾病以及心理疾病的类别的诊断。
第三节 心理辅导
一、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三、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是一致的。
四、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一)心理辅导的原则:
面向全体学生;
预防与发展相结合;
尊重与理解并重;
学生主体性;
个别化对待;
整体性等。
(一)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1、强化法
2、代币奖励法
3、行为塑造法
4、示范法
5、惩罚法
6、自我控制法。
(二)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
1、全身松弛训练
2、系统脱敏法
3、肯定性训练(又称:自信训练、果敢训练)
——目的是促进个人在人际关系中公开表达自己真实情感和观点,维护自己权益也尊重别人权益,发展人的自我肯定行为。
(三)改变学生认知的方法:
——艾里斯的“理性情绪ABC法”
第十二章 教学设计
第一节 设置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及其意义
(一)什么是教学目标:
——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
(二)意义(作用):
1、指导学习结果的测量和评价;
2、指导教学策略的选用;
3、指引学生学习。
二、教学目标的分类
注意: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是重点掌握的内容。
(一)认知目标:
由低到高的层次: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